|
此文章由 panad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ad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 北京市将近
1500万的常住人口是怎样分布的?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北京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88人,近一半的常住人口集中在朝阳、海淀、大兴、石景山4个近郊区。近郊区的人口密度已是10个远郊区县的15倍。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常住人口密度地区分布呈梯度变化,即城区人口密度最高,为23008人/平方公里;近郊区次之,为5669人/平方公里;远郊区县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366人。城区的人口密度是近郊区的4倍,远郊区县的63倍;而近郊区的人口密度是远郊区县的15倍。
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负责人说,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大已经成为北京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人口密度也呈现鲜明的阶梯性变化。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城区常住人口200.4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3.4%;朝阳、海淀、大兴、石景山4个近郊区727.2万人,占48.7%;10 个远郊区县565.1万人,占37.9%。
统计局专家认为,近郊区经济近年来增长较快,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另外,蓬勃兴起的房地产业也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搬到近郊区居住。
=========================================================================================
2004年年中,香港人口约688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 380人。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为数不少,共有约524 200人,人数最多的国籍首三位如下:菲律宾(129 760)、印尼(105 710)和美国(29 900)。1961年全港人口密度每千方公里为2916人,1971年上升为3754人,1981年达4760人,1987年达5283.6人,1990年更达5430人。30年间,香港人口密度增长86.2%,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如加上进出香港的流动人口,则香港人口的动态密度更大。其次,香港人口密度差异大,其内部各区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现有的四大行政区看,九龙区的人口密度最大,香港岛居次,新界第三,离岛人口密度最小。1986年人口普查材料显示,九龙(包括新九龙)居住人口共230.1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密度62016人。香港岛共117.58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密度为15003人。而新界地区(当时包括离岛)土地面积为942.7平方公里,人口仅有188.12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2000人,其人口密度仅为九龙地区1/30弱。这只是大概情况,如果作更详细的区分,那么,九龙人口密度最高则是深水砂和旺角区,港岛则是沿维多利亚港一线地区,港岛南部除香港仔、黄竹坑、深水湾等地外,人口分布相对稀疏。新界人口最密地区为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市镇,据1990年资料,其中荃湾新市镇有73万人,沙田新市镇有45万人,屯门新市镇有36.4万人,大埔新市镇约79.7万人,粉岭(含上水)新市镇12.6万人,元朗新市镇为13万人。将军澳/西贡新市镇有居民30万人,而新界农村人口分布极为稀疏,离岛人口则更少,除长洲人口密度稍高外(每平方公里近8000人),大屿山岛则每平方公里不足140人。还有很大一部分离岛为无人烟之地。
========================================================================================
同意香港的密度大过北京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