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参加活动——当我们谈论女性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9-3-23) 乔思林J · 不惑之惑——自言自语 (2013-7-6) hr6970
· 2023 充实美好的台湾之旅 - 全文更完!撒花!~ (2023-4-11) cccaat · 古龙 七种兵器版之----西瓜刀 (2008-10-15) cathy197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redhong

[医药资讯] 谁在说国内看病容易看病快跟谁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7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a16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a16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点同感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7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boot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boot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是不信任的话,那就没办法。我朋友要做两个小手术,一个情况被认定比较紧急,在一周内安排到手术。另一个手术,医生觉得不是非要短期内进行,于是排到了2~3个月后。两个手术都是在公立医院。所以说,这里的手术快慢,安排是相当合理的。

发表于 2015-3-27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steverC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steverC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对医院很熟悉,中国的医院是越来越走下坡路,好的老的医生都退休了,现在的主刀医生都是文革时候成长起来的,捞钱往上爬的能力比医术要高明很多。

在国内,必须要在医院有能搞的定的熟人,然后必须要有钱,因为现在就算熟人介绍也要塞钱,而且因为是熟人不怕举报,塞的比普通人要更多。

至于为什么很多人在这里说国内看病容易看病快。能出来的人家里多多少少都不差,关系总是多一些的

发表于 2015-3-27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ulaob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ulaob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3-26 23:06
中国看病是最便宜、初诊最迅速的国家,没有之一,而这是以牺牲医生利益为代价 ...

也牺牲患者利益。

发表于 2015-3-27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嗨诶,北京顶尖医院就是个大自由市场!人声鼎沸,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晕头转向!

发表于 2015-3-27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steverCPA 发表于 2015-3-27 13:53
我对医院很熟悉,中国的医院是越来越走下坡路,好的老的医生都退休了,现在的主刀医生都是文革时候成长起来 ...

75年出生的人今年正好40岁,我觉得要是开刀还是找30多岁,最多45的医生比较好。 那些上了年纪的手该抖了吧
受的教育也不一样,现在30多岁的医生,水平高的和国外交流很多。
like hel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7 15: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steverC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steverC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rnando 发表于 2015-3-27 15:05
75年出生的人今年正好40岁,我觉得要是开刀还是找30多岁,最多45的医生比较好。 那些上了年纪的手该抖了 ...

怎么说呢,现在和国外交流多了,的确有很多机会出国学习,可是关键是国内医院的大环境造成了好的医生会被染缸同化。

如果你什么关系都没有,去医院排队看专家号,那么你就等吧。。。。。。

发表于 2015-3-27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ulaob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ulaob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15-3-27 14:00
嗨诶,北京顶尖医院就是个大自由市场!人声鼎沸,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晕头转向! ...

没错,阜外医院医生上班都挤不进去。要高喊‘本院的,本院的’,保安给你开出一条路来才能进去。进去就一身汗。

发表于 2015-3-27 15: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oer_b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oer_b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城市会好很多
我这次回去也做了一个小手术,上午联系了个熟人 下午2点做了

发表于 2015-3-27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steverCPA 发表于 2015-3-27 14:53
我对医院很熟悉,中国的医院是越来越走下坡路,好的老的医生都退休了,现在的主刀医生都是文革时候成长起来 ...

不是啊。。。现在中坚力量是70后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3-27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rmerz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rmerz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熟人、没关系她回啥国啊……这太不明白事了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7 15: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h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h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boot12 发表于 2015-3-27 14:46
如果是不信任的话,那就没办法。我朋友要做两个小手术,一个情况被认定比较紧急,在一周内安排到手术。另一 ...

我这个朋友也是需要做两个手术,本来已经约好在墨尔本做切除子宫手术了。在knox private hospital给做,用的最先进的机器人来切除。我朋友咨询了这个墨尔本的医生说子宫切除手术在澳洲这边非常常见,每年做好多这种手术。而且约了3周就可以做这个手术。

后面查出了甲状腺癌,因为是恶性,这个手术需要尽快去做。我朋友觉得甲状腺手术国内比较成熟,就把切除子宫手术暂时取消先回国做甲状腺手术了。等回来墨尔本以后再做子宫切除手术

发表于 2015-3-27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5-3-27 14:14
不是啊。。。现在中坚力量是70后

70后现在很多都40多了,80后也30多了,这些人考大学,上医学院, 经历的教育环境我们都熟悉,身边的亲戚同学都有做医生的。医学院本来就都是好大学,稍微大一点的医院对医生要求都很高。一般不是特别罕见的疑难杂症,我觉得可以充分相信这些30多岁,40岁的医生,没必要看什么专家头衔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oeur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like hell

发表于 2015-3-27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_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_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00年那会儿刚毕业,年轻,在北京看病并不多,但也偶然领教过海淀医院,为完成指标给我安排的胃镜检查,之后我就只去有关系的医院看病了。好在生活在北京时间够长,比一般北漂强些,不少医院都多少有点关系在里面。

在澳洲,我也遇到过只会开假条收钱的GP- Meadowbank那个诊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遇上了就是100%。
在哪都有好人,也有不咋地的人。

在哪不是生活啊,您就没事儿偷着乐吧,比这比那膈应自己干啥?
The days that make us happy make us wise.

发表于 2015-3-27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s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s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rnando 发表于 2015-3-27 14:26
70后现在很多都40多了,80后也30多了,这些人考大学,上医学院, 经历的教育环境我们都熟悉,身边的亲戚 ...

Totally agree.  

If every minor ailment has to be treated by a specialist it's poor use of medical resources.   

发表于 2015-3-27 15: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h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h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ulaoban 发表于 2015-3-27 15:09
没错,阜外医院医生上班都挤不进去。要高喊‘本院的,本院的’,保安给你开出一条路来才能进去。进去就一 ...

呵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7 16: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lf-underst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lf-underst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
不要断章取义哈
有关系的看病容易,见到医生以后看病快。

发表于 2015-3-27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ulaoban 发表于 2015-3-27 15:09
没错,阜外医院医生上班都挤不进去。要高喊‘本院的,本院的’,保安给你开出一条路来才能进去。进去就一 ...

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健康最重要。好山好水好环境,高高兴兴每一天。祝朋友们健康快乐!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15-3-27 16: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ny3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ny3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anny314 于 2015-3-27 16:34 编辑
eqiu 发表于 2015-3-26 23:28
论医德和医疗器械绝对是澳洲好,但临床经验尤其是动手术,国内医生一周动刀的人数大概要超过这里医生一年的 ...


医疗器械绝对是澳洲的好。
- 绝对不是,最尖端的设备现在都是美国,中国同步上市。最新设备也在中美两国卖最多。澳洲医院也不愿意几年就换机器。

中国的三甲医院基本都是买最贵的,最新科技的设备。比如有款高端的机器人全自动心血管机, 全球卖了近三百台,其中中国和美国都是100台左右,剩下的就是欧洲和日本,澳洲只卖了1台。
其实从CT,MRI, 超声,心血管,X光机,现在不光是卖北上广的医院,国际大牌的这些设备都卖到三线城市的大医院。
而澳洲的医疗设备就是翻新,比如 MRI,二十多年的设备还在用,只肯翻新,不买新的。

我在中国澳洲都接触过医疗器械,澳洲现有医院的医疗设备比中国是落后,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老设备的剂量普遍偏高,对人体的害处更大。新一代的设备的买点都是降低剂量。比如X光机今年的产品比2004年的产品剂量降了近8成。
二是老设备成像效果无法100%保证,最简单的办法是加大剂量,这样又放大第一点的害处。
三是设备商只在10年内对设备提供维护,10年之后只有用非原厂的维护,这样会造成调试不准甚至误诊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Sharon09 + 4 感谢分享
深海2010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3-28 07: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hi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hi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你确定在澳洲给你开刀的是专家,而不是实习医生?
既然你非要在国内看专家,找名医,只能处处艰难了
名医就那么几个,当然是稀缺资源了,在哪都一样‘
澳洲4大怪终于凑齐了:亲王封骑士,毒贩成英雄,富人不交税,圣母装B忙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3-28 0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inanz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inanz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nny314 发表于 2015-3-27 16:31
医疗器械绝对是澳洲的好。
- 绝对不是,最尖端的设备现在都是美国,中国同步上市。最新设备也在中美两国 ...

我咋感觉国内的设备都很破旧的样子

可能每天用的次数太多了磨损很快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8 0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ragonbal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ragonbal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qiu 发表于 2015-3-26 23:28
论医德和医疗器械绝对是澳洲好,但临床经验尤其是动手术,国内医生一周动刀的人数大概要超过这里医生一年的 ...

Have you ever seen surgeons on both sides?  patient-doctor ratio is almost the same. Australian general surgeons have already been subspecialized so that endosurgeons usu operate on thyroid/parathyroid. only several of them do the whole lots of operation in whole state. The top one I saw has no blood loss at all during thyroid operation!!!

发表于 2015-3-28 0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ragonbal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ragonbal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dhong 发表于 2015-3-27 15:23
我这个朋友也是需要做两个手术,本来已经约好在墨尔本做切除子宫手术了。在knox private hospital给做, ...

She has private insurance, then it can be arranged within a week, and you don't need somebody insider to help you in Australia for the top surgeons. Prof Serpell is the best of them all in thyroid surgery.

发表于 2015-3-28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爱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爱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话说,我觉得有钱有门路回国看挺好的。专家技术肯定好!
澳洲这边呢医生好不好,其实还是相对碰运气的,但是起码有个底线比如医德态度设备什么的。
个人在澳洲就医还是相对满意,但是抽血的技术真是差劲,能不能一针见血就看rp了。当然了,在中国如果分到新手也很惨。

发表于 2015-3-28 10: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v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v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dhong 发表于 2015-3-27 09:34
在国内,没有熟人。光有钱是不行的!钱给谁啊

在国内有钱就有熟人   有些病患是花钱托人的

发表于 2015-3-28 10: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v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v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5-3-27 10:00
国内的护士真心好啊,年轻、漂亮、身材好,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护士服也和电影里的一样  ...

这次回国生娃的感受     论技术业务国内那些实习护士都能把这边的甩出几条街   但工资确实低    而且夜班清一色都是实习的    当然有一个正式工带着   但人家里边休息室呆着       我和他们聊天问说扎针是不是必须会的   人家一样的眼神看着我    完了说连这都不会我就不用呆了     

有一点其实没错   现在收红包情况确实好些    托关系进去除非直系的进去人家主任会多问问说说几句   其他的都差不多    底下做事的也不会给你特别怎么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3-28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hi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hi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mallapples 发表于 2015-3-28 07:50
我总结经验,有小病自己搞定,有病去医院,有疑难杂症去美国,脑子有病回中国 ...

膜拜换不了皮换心的土豪
澳洲4大怪终于凑齐了:亲王封骑士,毒贩成英雄,富人不交税,圣母装B忙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发表于 2015-3-28 1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lovefam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lovefam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看病的确太难了。。。。

我闺蜜孩子脐带问题。。。。因为是新生儿,必须得去儿童医院。。。。结果一家子4口早上5点到了天津儿童医院,挂不上号。。。花了300元买个黄牛号,让人给骗了。。。。
又回头找熟人。。。下午3点算是看上了。。。2分钟就给打发了。。。
回来就跟我抱怨,说早知道不回国了(她是美国海归)。。。。

再说说我家里的人。。。。
住院住不进去,我找了熟人。。。。转天就住进去了。。。。
后来又需要住院。。。但这次我没找熟人,等医院安排吧。。。
等到现在1个月了。。。还没信儿呢。。。。还没住进去呢。。。。

而且我发现要想找个好医生真的很难。。。
我一般在好大夫上查查医生资历,然后接触下来都不怎么样。。。。。
找熟人介绍的医生,都不是在外面风光有名声的医生。。。但都是他们院内技术医德口碑好的。。。。
这样的医生,技术医德都很好,,,但因为不会走关系吧,,,都混的一般,当不上大主任,不能露头露脸的。。。就是院内都知道,看病都找他们。。。不找那些大主任。。。。

发表于 2015-3-28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vy 发表于 2015-3-28 10:45
这次回国生娃的感受     论技术业务国内那些实习护士都能把这边的甩出几条街   但工资确实低    而且夜班 ...

关于“技术”,足迹有好几个国内、澳洲都做过护士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发言才更权威。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5-3-28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ckzhang1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ckzhang1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沈阳重症肺炎,一天八小时吊瓶坐着打,没有床位的。。。诊断效率高,医疗资源也集中在几大医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