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交作业了:MEL 4个月购房成功。经验,教训 分享。。。。 (2009-7-28) lin515228 · 四季 - 秋,当秋天遇上秋天 (2014-3-18) braindev
· 金融危机征文—在全球我们公司吞并了别人。在澳洲,我们被别人吞并了。 (2008-10-29) chinara · 美食接龙--糯米卷,下一棒:小混混 材料:花生 (2010-5-3) cct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ommmqx

我要回国症状又发作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tai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tai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udlin 发表于 2015-1-13 10:59
嗯,所以说在澳洲好还是国内好还得看个人具体情况,没有统一答案

是这样的,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总的来说有钱在哪里都好,没钱在哪里都不好,但没钱人在澳洲会过得好一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3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tailcat 发表于 2015-1-13 10:01
是这样的,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总的来说有钱在哪里都好,没钱在哪里都不好,但没钱人在澳洲会 ...

没钱的可以修心,适当降低物质需求。物欲低的人在哪里都更容易满足。
like hell

发表于 2015-1-13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钱又贪心,想要车要house要福利要免费医疗,只有留澳洲一个选择了

发表于 2015-1-13 1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tai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tai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rnando 发表于 2015-1-13 11:13
没钱的可以修心,适当降低物质需求。物欲低的人在哪里都更容易满足。

部分同意你,没钱的人在中国活得会差,很有等级之分,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上班的看不起看门的,看门的看不起扫地的。有户口的生活起来要比没户口的方便。一张证证可以逼死一条人命。
记得当年我在北京请的清洁工,一次三个小时只能赚30快,没日没夜的干,身体都干坏了,全家还只能租在城中村。她的孩子没有努力学习,那也只能重复她的老路了。
在这里至少你肯吃苦,照样过得不比别人差,基本普通生活是能保证的。很多泥水匠理发师都住的豪宅。

发表于 2015-1-13 1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ith.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ith.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覺得物質方面其實不是主要原因
理性的分析怎麼都是澳洲好,主要還是親朋好友都在國內吧。自己根沒扎穩在澳洲。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3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tailcat 发表于 2015-1-13 07:59
原来你是跟我说的,呵呵。你说我回国回哪里啊?我家人也不在北京,难道我会我家那个小城市?提前养老了 ...


北京的房价啊,有好几个版本

民间8090后无房小傻空们坚定地认为房价暴跌,所有买房的人都准备跳楼呢

官方最新说法是先抑后扬,最终好像是同比涨了百分之几,具体你可以自己搜,就是最近最天的公布的。但官方的数据其实没什么意义,他们说的均价25000,我从来没见到过,估计是在房山吧。城区没这个价。

我个人的观察,当然只限于我关注的那些小区了, 2012-13年涨得太猛 ,几乎翻倍,因此2014年中同比有回调,不过年底冲高收复失地。你的房子如果上半年没卖出去,还可以理解,最后三个月还没卖出去,就比较奇怪了。9.30新政后成交量大得很。

关于归与不归,家不在北京,我就不好建议了......换成我,也许宁可生活在北京吧,毕竟这里是自己的文化。当然这只是我的想像,并不是什么建议。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3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tailcat 发表于 2015-1-13 10:18
部分同意你,没钱的人在中国活得会差,很有等级之分,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上班的看不起看门的,看门的看 ...

毕竟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差别不是很大。即使回退几一百年,读书也是为了知书达理。稍微读几本书的就不会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对待低收入人群也会和在这里一样平等对待。
如果是那种“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上班的看不起看门的”群体,他们移民澳洲换一本护照是不会改变的
like hell

发表于 2015-1-13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tai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tai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5-1-13 11:47
北京的房价啊,有好几个版本

民间8090后无房小傻空们坚定地认为房价暴跌,所有买房的人都准备跳楼呢:{} ...

谢谢,要卖是卖得掉,但确实没有2013年那么好卖了。所以一直都没出手,听说今年要停掉限购了,不知道会怎么样。我对中国的人情文化特别没感觉,所以还是做一个冷漠的人好。不特别觉得有多好,在中国多些亲戚朋友,不过是过年过节聚聚,朋友偶尔见见吃个饭,说到头来自己的日子还是要自己过的。不如在这呼吸点新鲜空气。我在中国的时候药有一大箱子,今天胃药明天鼻炎药,就没停过。

发表于 2015-1-13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tai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tai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ith.z 发表于 2015-1-13 11:22
我覺得物質方面其實不是主要原因
理性的分析怎麼都是澳洲好,主要還是親朋好友都在國內吧。自己根沒扎穩在 ...

啥叫根?

发表于 2015-1-13 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哪里比哪里好,这个“好”字就说明了在比较,还是欲望在主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bepatient + 1 嗯,抓住重点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3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独一无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独一无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作,很正常,常回家看看就好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3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mily-d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mily-d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心安处,就是家乡。上了年纪才知道:穷折腾是神马意思这里的穷不是指贫富的概念,而是说穷极,使足了劲,可着劲,达到极点的意思

发表于 2015-1-13 1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ta959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ta959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正常的心态,等你回国呆段时间,你就想回澳村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3 1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tailcat 发表于 2015-1-13 08:57
谢谢,要卖是卖得掉,但确实没有2013年那么好卖了。所以一直都没出手,听说今年要停掉限购了,不知道会怎 ...

关于文化,我的理解是:

当别人谈笑风声时,你不会站在一旁傻笑,而能参与其中,这是文化;

守在年老的父母身边,三代人时常聚在一起,而不是圣诞节寄一张卡片,这是文化;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着带孙子,人老了不是送进敬老院而是儿女守在身边,这是文化;

朋友求助,我再难也绝不说“不”,反过来他们也一样,这是文化。

至于亲戚朋友之间的走动,并不是我所在意的。但发小聚会神侃,的确是我期待的,那种感觉跟身边围着一群鬼子的Party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就是我说的第一条。

如果一回国就生病,那就更不要回国了。 我还好,不管在哪边都不怎么去医院。小多多也不错,直到1岁4个月才感冒了一次。

关于北京的房价,我非常看好--不管限购取消不取消。取消的话暴风雨就来得快些,不取消就来得慢些。根本原因是 资源过度集中在北京的大格局没变,北京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趋势没变。如果你不急需用钱,还是不卖为好。特别是如果位置还OK的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渡澜 + 2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13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ith.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ith.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tailcat 发表于 2015-1-13 11:57
啥叫根?

落地生根

发表于 2015-1-13 1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ny3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ny3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ckzhang111 发表于 2015-1-13 10:27
国内按个摩也几百大元了

不是大保健不要的。
这几天在深圳,腾讯旁边的连锁店,洗脚按摩1个钟,68元团购的,不团100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3 13: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ckzhang1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ckzhang1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十多岁有专业背景孩子小的,有生意发展团队人脉资金的回去闯闯可以的,,,过了四十就要小心了

发表于 2015-1-13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liva199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liva199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4-4-27 18:42
有个老移民说,需要10年才能真正内心安定下来,而且还不能总看国内朋友的生活 ...

哈哈, 应了那句,人比人,气死人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3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liva1998 发表于 2015-1-13 13:10
哈哈, 应了那句,人比人,气死人啊

是啊,最近发现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天天和国内的朋友、同事泡在微信上,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有个帖子,意思是你去过国内、国外多少省市、国家,打败了xx%的网友,我微信的国内的朋友全在积极参与,大家基本上跑遍了中国20多个省市,+10国家,最多一朋友去过35个国家。大人比完了还不行,还比孩子去过哪些省市、国家,许多小学生都去过4、5个国家,10多个省市了

然而,微信澳洲这边的朋友(都是有孩子的家庭)无人参与

我现在心态也平和了,天天微信和国内圈子混在一起,与国内生活、职场保持密切联系,保持着与国内的感觉,而且继续帮国内朋友跳槽,国内的机会真多啊,再过几年一定要回去
头像被屏蔽

草鞋族

发表于 2015-1-16 16: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草鞋族

发表于 2015-1-16 16: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6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tailcat 发表于 2015-1-13 11:18
部分同意你,没钱的人在中国活得会差,很有等级之分,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上班的看不起看门的,看门的看 ...

你太黑了

3个小事只给30块

发表于 2015-1-16 16: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tai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tai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5-1-16 16:34
你太黑了

3个小事只给30块

很多很多年前了,那时候钱还值钱

发表于 2015-1-16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tai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tai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jy 发表于 2015-1-16 16:33
站在一旁傻笑,是英文水平问题,和文化无关.
三代人不能时常聚一起,是口袋澳币不够,和文化无关. 父母付 ...

其实跟文化有关,因为很多笑话都是以时事,历史为基础。没有根基别人讲的你就是听懂了也不明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hsqhugh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6 16: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j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j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tailcat 发表于 2015-1-16 16:38
其实跟文化有关,因为很多笑话都是以时事,历史为基础。没有根基别人讲的你就是听懂了也不明白 ...

加拿大的大山去中国说相声,不要告诉我他根本不明白他自己说的相声,因为他没有中国根基!

发表于 2015-1-16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bb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bb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随心所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6 16: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tai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tai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jy 发表于 2015-1-16 16:44
加拿大的大山去中国说相声,不要告诉我他根本不明白他自己说的相声,因为他没有中国根基! ...

他呆了几十年了,什么新闻历史基本都知道得差不多了吧。你告诉我西方的喜剧你听得懂么?因为里面都有典故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6 16: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jy 发表于 2015-1-16 15:26
也不是所有人的圈子都像您的圈子这么苦逼,怎么我的澳洲朋友圈里大家都会晒欧洲北美游呢?最近的更新是一 ...

人以钱分,所以您也别跟我说什么伦敦的饭馆了,说了我也不懂那是何处

发表于 2015-1-16 17: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j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j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tailcat 发表于 2015-1-16 16:48
他呆了几十年了,什么新闻历史基本都知道得差不多了吧。你告诉我西方的喜剧你听得懂么?因为里面都有典故 ...

不好意思 还真都听的懂.
大山88年去中国留学,89年就上春晚了. Do your math and see if u can work out how long it took him

发表于 2015-1-16 17: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渡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渡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jy 发表于 2015-1-16 16:33
站在一旁傻笑,是英文水平问题,和文化无关.
三代人不能时常聚一起,是口袋澳币不够,和文化无关. 父母付 ...

英文水平,包含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好么?我怀疑你有听没有懂。。。
三代同堂,原来取决于口袋的澳币啊?你觉得老人家的生活环境和亲朋好友间的走动可以用澳币都搬过来吗?还是你口袋里的澳币多得你全家可以空中飞人?三代同堂本身就是一文化!切!
我特么就不信这边没有把正常人关进精神病院!

文化,你这种人不配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hsqhugh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