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Berkeley compost 反应堆——18天堆肥 (2019-11-26) Sharpening · 全家动手铺地砖(与力至于自己动手改造环境享受生活的朋友分享) (2010-1-7) Alco
· 澳洲TOP FASHION DESIGNER系列 - LISA HO (26楼有真手兽, 哈哈) (2008-8-27) 旋木 · 简单回顾一下我们乘 P&O X'mas Cruise的经历 (45楼更新一篇很好的cruise tips) (2010-2-25) 飞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axiaoc

[NSW] 文化,中国文化,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 18: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6-10-1 23:04
讲经典的似乎都有‘厚古薄今’的习惯
‘仁’是三教的共同点,可现代不少人遇利益竞争至极、遇冲突喊 ...

不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有"人性的弱点"。儒家或者其他宗教所提倡的境界不可能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状况。
如果相信性恶论,那么就要修炼,改掉那些不好的本性。如果相信性善论,那么就是要努力找回自己的真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vivianzyq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18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陶华碧and王守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陶华碧and王守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除了饮食文化,八大菜系,其他的好像都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

发表于 2016-11-11 17: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shux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shux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ox 发表于 2015-12-22 15:14
尊师重教, 温良恭俭, 诚实守信, 厚积薄发, 见义勇为, 这些我都没从澳洲文化, 西方文化中看到有, 或者说不够 ...

西方文化中尊师重教, 诚实守信,  见义勇为肯定还是有的吧。

发表于 2016-11-12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gnish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gnish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谈文化,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一个方面。

文化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教养。

发表于 2016-11-12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trickzhu 发表于 2015-12-22 14:29
中国文化啊,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的文化。

顺便墙贴留名

真髓

发表于 2016-11-12 1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uozuo 发表于 2015-12-22 14:33
中国文化就是拼了命的学别人,自己的都是见不得人的。

重点是不能承认是学了别人,是“为用”而尔,不是“为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1-12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zren 发表于 2015-12-22 14:59
坛子里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中国文化
很久以前在墨村的某个中文学校里要老师辅导孩子读《弟子规》传承 ...

作为一个家长,一个成年人,你有独立思考和选择!

发表于 2016-11-12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冬迹之樱 发表于 2015-12-22 15:10
日常生活层面: 吃吃吃

人生目标方面:钱钱钱

很正宗!

发表于 2016-11-12 1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5-12-22 15:29
看看足迹。。。也对。。。

不过,咱们不自欺欺人地说,出国时间长的人,跟国内还是有不少差异的吧?而且 ...

正解!“爱”,不说要为之牺牲,起码是不离开!大家都爱过的,谁会想离开你爱的人?!

发表于 2016-11-12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slie1207 发表于 2015-12-22 16:01
反正我就知道文革那會兒土匪們號召全國人民往死裡禍禍老祖宗留下的所有東西~ ...

“文革”是文化的一种,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发表于 2016-11-12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陶华碧and王守义 发表于 2016-10-18 11:03
除了饮食文化,八大菜系,其他的好像都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

文言文,诗词歌赋,武术,中医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1-12 1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谷寻寻的妈咪 发表于 2016-8-16 17:50
赞!

有首歌词唱道:“三皇五帝平天下,四书五经和为贵”。很茅盾嘛。“以和为贵”怎么能“平天下”呢?!

发表于 2016-11-12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婶婶 发表于 2016-4-11 13:00
你在说谁啊?因为我没看到你要说的对象

应该是说楼主,但我不觉得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无知”,起码他/她愿意思考并且有能力思考。

发表于 2016-11-12 1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ink3 发表于 2016-3-2 11:09
楼主 请让你的小孩 了解以下事实。

孔孟之道和老子的道学就是中国文化底蕴的大纲。

共产党和文化大革命只是小浪花吗?是冲天巨浪好不好?

发表于 2016-11-12 1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陶华碧and王守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陶华碧and王守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碧姐 发表于 2016-11-12 11:58
文言文,诗词歌赋,武术,中医药。。。

文言文在五四运动后就没落了,继续使用的话只能徒增文盲率

诗词歌赋倒是不错,仍然还是文言文诗词歌赋最美,属于过去式了,新诗歌在网络时代已经死了,海子顾城都是精神病

武术,好像是自我陶醉,花拳绣腿的招式太多,实战打不过泰拳和跆拳道,老年人练练太极拳养生还不错,最关键的是,现在有多少人习武,根本就不是大众文化

中医药,伪科学的代名词

我觉得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儒表法里,厚黑学,神秘主义,没一样好东西。很难过,但是却不得不承认。

只有拥抱科技,民主,法治,市场,才能让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能发展出超越生存之外的绚烂文化
No

发表于 2016-11-12 1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碧姐 发表于 2016-11-12 11:58
文言文,诗词歌赋,武术,中医药。。。

中国象棋、围棋、麻将以及扑克牌传入中国后的斗地主、80分。。。

这些才是国粹!

不开玩笑地说,这些东西是中国仅有的几样有规则且相对公平的东西。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1-12 1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5-12-23 13:46
解释起来太多太复杂。

不过,简单说:中国人,因为文化原因,天生都是无政府主义者。

坚持文化大革命1000年?!

发表于 2016-11-12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碧姐 发表于 2016-11-12 12:42
坚持文化大革命1000年?!

不一定够呢

毕竟中国有3000多年将近4000年的历史,从根上就发展歪了。纠正这些是否需要重新进化一次?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6-11-12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5-12-23 11:57
站得高些。。。再高些。。。

共产党能夺取政权,绝对是人民的选择!

“共产党夺取政权,是人民的选择”。这个我同意。“解放战争”的时候,人们自动参加中公的解放军,而国民党就要拉壮丁。

发表于 2016-11-12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唐三马 发表于 2015-12-23 09:17
最主要的区别是,
弟子规是人
根据传统和习俗

有薄熙来,习近平,王健林,马云。。。

发表于 2016-11-12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dge 发表于 2015-12-22 23:12
弟子规………原谅我立即就联想到下图

“五道杠少年”嘛,跟“弟子规”不是一回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1-12 1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5-12-22 21:04
标题有错别字

哪个字错了?

发表于 2016-11-12 1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_maomao 发表于 2015-12-22 18:51
我倒是有点同意楼上某同学的发言,阳明的心学是比较高度归纳的。

     西方人,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文化 ...

“做生意时讲爱国,爱国的时候讲道义,。。。”
真的太精辟了!

发表于 2016-11-22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zzylogic1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zzylogic1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化这东西,还是要有承载。中国文化的承载就是国学。其实国学并不特制几类,我个人感觉很多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都可以叫国学。只不过谈到国学,不谈四书五经,不谈文化沿革,那会有人说你谈的不到位。我个人比较偏好的几个方向其实就是诗歌,中医,道家及修炼。这些看的比较多,其他倒也涉猎。希望以此文给大家简单的解个惑。说的不对,大家轻拍就是。

国学四书五经,我们一本一本过正常人就迷糊了。咱还是按爱好方向来讲。

喜欢诗的,可以读诗经(往后唐宋的诗词也是很好,但这个是开始)。诗陶冶情操,培养人的感情,让你更富有想象力和激情,也更加的热爱生活。顺带说说我的体会,其实感觉咱这一代对情感的培养真是不够。科学知识素养的确是高,但论及作为人之最大特征的情感,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实在是差了一些。为什么?因为这一代对物质的关注太重了。诗歌的存在,就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感。有情感和人相处,才会让人感觉到这是个人?懂赞美?懂感恩?懂孝道?这些都是以情感为基础。所以情感很重要。

喜欢哲学的,可以去看易经。易经很多白话解,算命倒在其次,其解释世界法则可以让人更佳富有智慧和洞察力。
易经我学了挺久,感觉并没有拿他作为一个术数层面的书再看。里边的很多卦辞其实都是对应了道理,易经六九之数是演化,也对应了天地间各个事物的发展规律。其实研究这个,还是在理的层次让自己更加通达。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家庭不和睦,说实话,易经已经明说了。男子,天行健,以自强不息。男子就得跟太阳月亮一样,时时刻刻转动,带动这个家,向前走,自强不息。女子呢,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女子就要以承受一切的精神来托起扶持这个家,对家人要包容宽厚。家不和谐,这两个有一条达不到恐怕都是不和谐的。观察下去,还真是这样。

喜欢医学的,弄一本黄帝内经。素问前十篇你要是都读懂了,那对整个人体的功能和人与自然界变化的关系,就认识的很透彻了,反过来养生的东西再到你眼里,是渣是宝那就真的扫一眼就知道。家人的保健你也可以直接拿过来负责一下了。中医的确是中华一大瑰宝,学了这个你基本就已经站在世界医学之巅峰了。大家谁都不傻,真的因为我就是搞这个的,说伪科学也好,骗子也罢,其实说到底,真正在医学界混的人,尤其是西医,基本没有敢说这个的。因为他知道中医比西医有效得多。说骗子的基本都是遭遇到骗子,这哪个行业都有,说伪科学的基本都是门外汉。因为到现在连科学自身的定义和外延人类都还没有搞清,都在更新中,这种只盯着几个标准就下结论的,还是太武断。医学要看临床疗效,这些人没有临床经验,不在医门,聪明人不会轻易为期所惑就是。

你要是喜欢佛道,想要延年益寿,那可以去看南怀瑾的《我说参同契》。这本书其实是注《参同契》来的,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所煮,写的是道教炼丹和周易的关系。这本书基本就是凡人修仙的宝典。哈哈哈,不要问我凡人究竟能不能修仙,这个真的不是我告诉你你就信的,要看缘分。但参同契太难懂,朱熹王阳明都注不出来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修真。但南师从小就寻仙问道,真的修过,所以他注的不错,广征博引,即便不准备修道,这本书开示佛道儒以及基督和印度教的理解那也算是高屋建瓴,很有助益。这里也有具体的修行法门。南师是比较推崇佛教的白骨观的,佛教修心,但这个白骨观也可以延年益寿,很容易修。

你要是想让自己在做人的层次上更进一步,那就去读论语吧。慢慢背下来。你会发现你的行为举止慢慢的不同,潜移默化的,这本书会改变你。让你温润如玉,让人如沐春风。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就懂了,处事也就通达了,很多也就不纠结了。现代人还是需要一些行为准则,看现在中国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同龄人世界观的巨大撕裂,真的是很让人叹为观止。。。

还有很多其他选择,比如古天文可以看看史记里的天文志,古地理研究一下山海经等等等等。都很有意思。

这样兴趣一广,周围的人跟着受益,这样就联动起来。

所有这些,等到你教孩子的时候,孩子也能受益匪浅,因为现在懂这些的太少了,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咱们几千年最精华的文化积淀。

这帖子我待会发到教育栏目里,希望更多人能看到。

发表于 2017-1-22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古-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古-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这个标题,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很惭愧。
我们也可以说都是不肖子孙!
对祖先,对古圣先贤传承给后代最宝贵经验智慧毫无了解,或误解,甚至抛弃!

中国文化,古圣先贤的教育,是自然规律的教育,让你遵循自然规律的去生活。这样做可以让你趋吉避凶,平安幸福!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命运,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命运,命运就象已经铺设好的一条无形的轨道,牵引着人们一步一步走下去,命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人与人的命运,会如此的不同。有的人幸福美满、有的人灾祸不断,这其中到底有没有规律,有没有真理的存在呢?

中国古人讲:命运的真理是命由心造,福自我求。也就是说:命运是由人们的心念造就的,这个心念通俗地说就是,人们的想法、看法或者叫着价值观,思想观念正确了,命运自然就吉祥平安;思想观念错了,命运自然就凶灾祸患。

人效法天地,天地效法自然,这句话所揭示的真理是,人类是可以通过领悟和学习,使自己的德性和自然规律相吻合,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能够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并且能够完全落实在生活中的,这样的人就叫做圣贤、这样的教育就叫神圣的教育。)

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是儒释道

儒家的根之根是弟子规
道家的根之根是感应篇
佛家的根之根是十善业

经常听到口号性的说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怎么才能实现和谐社会这个理想?方法和路径在那里?核心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每一个家庭不和谐,这个社会怎么和谐。家庭怎么才能和谐呢?就是和谐自己的身心。如果每一个人自己跟自己都不能和谐,家庭就不能和谐,家庭不能和谐,社会绝对不能和谐

怎么做到让自己和自己和谐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自然规律的教育,你就能得到!

第一步先做到明伦

由于我自己才疏学浅,我只是在这里正面的回应下标题的内容。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7-2-4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飞澳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飞澳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高飞澳洲 于 2017-2-4 14:07 编辑

中国文化就是:努力读书-找到赚钱的工作-养下一代-好好培养下一代-努力读书-找到赚钱的工作-把下一代养成精英-然后继续循环下去.............子子孙孙一直传承下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2-4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任何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取决于继承人的理解水平。在这个文化经历的每个时代,对大多数人有利的就是精华,反之就是糟粕,这是动态调整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发表于 2017-2-4 15: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追完了老爸老妈版的那个新楼,让我对中国文华刮目相看。

发表于 2017-2-7 0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gHan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Han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2-9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gotow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gotow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钱为宗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