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分享一些手机片 (2016-8-17) 小Q新视野 · 墨尔本买房记,求恭喜,求建议,求调戏! (2011-10-20) ztuibe
· 澳洲生活Q & A – 吃 (补充版本) (2005-1-6) 高西西 · 看电影了解英国历史 (2024-6-1) 酸菜小鱼1212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eski

[其他] 8万5的单收入基本勉强养家糊口?想讨论一下,有可能开源节流,合理理财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4 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miao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miao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能说 生小孩前要好好想想养不养的起,不然生活质量也没了,小孩也养不起,得不偿失~还有小孩有人带又上幼儿园,老婆还是得上上班才行,不管part time还是副业比如代购,总比坐吃山空的好,不过这些好像也对楼主不适用,good luck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24 14: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tysa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tysa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着感觉好心酸。。。。太太出去工作吧,不然老公要累趴了

发表于 2015-8-24 14: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ntlol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ntlol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花销确实没法再省,只有开源,妻子争取出去打些零工,比如CLEANER什么的。

非要节流的话,和同事的社交有所取舍,没必要次次都参加。

发表于 2015-8-24 14: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索菲=穆特 发表于 2015-8-24 14:12
家里也只能帮帮首付了,不可能付清的。。。主要是没有孩子所以还可以享受下这样的生活 ...

没娃前吃喝玩乐的二人世界都是这样的
我跟lg那会儿也是天天找好吃的有特色的餐厅吃饭 基本玩遍了澳洲和周边南太平洋的群岛国家
但总算逼着自己买了房
现在有了俩娃 貌似这几年出去吃饭和旅游的概率大幅减少 但钱都花在别处了 反正总是不够花的 虽然买菜钱花不了多少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发表于 2015-8-24 14: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索菲=穆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索菲=穆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lo 发表于 2015-8-24 14:16
各有各的style,我觉得只要不要搞得负债累累或者太抠门,都没啥.

前几天听说有住豪宅捡白菜帮子吃的.我妈 ...

看完这个帖子,原本就犹豫的心更加的不敢要孩子了。。。感觉有了娃娃就是无底洞啊,各种开销大增,有时候想都想不到的。。。

发表于 2015-8-24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索菲=穆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索菲=穆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inana 发表于 2015-8-24 14:34
没娃前吃喝玩乐的二人世界都是这样的
我跟lg那会儿也是天天找好吃的有特色的餐厅吃饭 基本玩遍了澳洲和周 ...

没错,总觉得没孩子的时候是‘自由身’,想着多享受下多奖励,满足自己。。。现在看来花钱还是要有一个计划,为了将来也要多做储备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24 14: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y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y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想不通,都这样了太太还不出去工作

发表于 2015-8-24 14: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索菲=穆特 发表于 2015-8-24 14:36
看完这个帖子,原本就犹豫的心更加的不敢要孩子了。。。感觉有了娃娃就是无底洞啊,各种开销大增,有时候 ...

一样的,现在无娃无老人无奢侈支出都感觉不宽裕.要是加上孩子和老人,简直无法想象

发表于 2015-8-24 14: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RKIC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RKIC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ski 发表于 2015-8-23 13:22
不知各位大神有什么好建议吗?

突然发现,年薪8万5都不能给家里一个稍微舒适一点的生活,好心酸。也开始为 ...

这个消费情况,感觉再怎么节流能多省下2~3k已经很极致了。
除非不送cc,兴趣班,那个已经不是节流了,而是改变生活方式了。

还是考虑考虑开源吧!至于方式嘛~~~
一曰:信用卡。2夫妻,根据银行的活动,每年各开2~3张卡。利用开卡送积分,和balance transfer,一年小赚2~3k,应该是很轻松的。如果活动给力,5~6k应该也不是难事。

二嘛,嫂夫人在家也不是不能赚钱。很多TX都说了代购。我再给个思路。我在墨尔本一个朋友的母亲,60岁出头,就在家里做做家常饭菜(凤爪,红烧肉,煮毛豆之类的),装盒(根据饭菜的不同卖7~12刀一盒)。通过微信发布每天的菜谱,和接单。专门做留学生和上班族的生意。一周400~500刀没问题。

发表于 2015-8-24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s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s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涯浪客 发表于 2015-8-24 14:02
楼主我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关键是这位东北大哥自己愿意改变,或者他媳妇主动想改变。当然不改变也 ...

谢谢你的回复。

其实我也是一直在想这个理财的问题。比方说,买房,他当年没买,有他不得已的原因。那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下一波,怎么应付呢,现在他存款2万左右,听语气,啃老不可能,那做海外收入,远到campbelltown买个楼花先?

孩子的话,送回国,估计要被很多人喷了。他家当时想的是,过一岁送送child care 先。

从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教训。像去墨尔本那哥们,最开始做贷款时,没用全力,不想背太多债务。现在,他的想法是尽全力贷到最高额,买个好点潜力大的区,等工资升了后再买投资房。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别人身上学经验教训。
我想买个小小店。有消息的tx短我哦。

发表于 2015-8-24 14: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ky01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ky01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单位的妈妈们基本都上周末班, 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孩子少送两天托儿所。

一个鬼佬同事近四十, 夫妻倆都是护士,房贷早已还清,老公周六到周三上五天班,老婆周四到周日上四天班,周六老婆上早班五个小时回家带孩子老公上下午班,周日祖父母帮带孩子(都是当地人,祖父母不一起住),两孩子不上托儿所,两人这么辛苦是为了供孩子读私校。

另一个鬼佬同事,三十八岁了,房贷也早已还清,三个孩子,周末也上班,老公周末带孩子,老公是老师,据说老公平时管三个孩子游刃有余,把孩子们哄睡后还得备课,两公婆轮流出去聚会happy。

在她们的教导之下,我偶尔也把孩子塞给老公自己出去跟同事吃饭,当然老公也享受同样的待遇,不用两个人都苦哈哈哈的一起守着孩子。

我生完老二回去上班前老公都没给老二换过尿片洗过澡, 现在也好好的,我上班时他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管的比我还好,理由是孩子看不到妈好带, 还有我不在家他早早把两孩子哄睡自己就可以出来看电视了。平时我在家他就能躲就躲了,BTW,两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一岁,男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24 14: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平日里大家都把代购骂得不行
这个帖子里很多人建议去做代购。。。
到时候大家又骂:偷税漏税拿现金 骗福利 老子纳税全养你们了。。。

发表于 2015-8-24 15: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婆不工作为什么还要老人来帮忙?

发表于 2015-8-24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索菲=穆特 发表于 2015-8-24 14:36
看完这个帖子,原本就犹豫的心更加的不敢要孩子了。。。感觉有了娃娃就是无底洞啊,各种开销大增,有时候 ...

生娃绝对吃钱的,以前两个人的时候,每周五都出去fine dining.

我从知道怀孕打算休产假就开始特地存钱,在家8个月,大概把两万刀存款通通花光。也就最后一个月老人过来下,机票什么的还是他们自己出的。

发表于 2015-8-24 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f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f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cky0105 发表于 2015-8-24 14:53
我单位的妈妈们基本都上周末班, 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孩子少送两天托儿所。

一个鬼佬同事近四十, 夫妻倆都 ...

厉害!

发表于 2015-8-24 15: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enhang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enhang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RKICF 发表于 2015-8-24 14:44
这个消费情况,感觉再怎么节流能多省下2~3k已经很极致了。
除非不送cc,兴趣班,那个已经不是节流了,而 ...

我的朋友夫妻也是这样。来了澳洲10多年,男的一直不跳槽,还没有LZ这么高的工资。

他们两口子,两个娃娃,还有一个侄儿在这里读高中,外婆经常过来小住。这位太太,利用自己的特长,开了一个微信私家小厨,生意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忙了,她老公回家就立刻帮忙送货。

他们也是说,没办法,增加收入, 否则这么多人光天天一日三餐,费用不小。

他们不旅游,不澳洲消费,淘宝搞定一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24 15: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妞艾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妞艾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15-8-24 15:09
生娃绝对吃钱的,以前两个人的时候,每周五都出去fine dining.

我从知道怀孕打算休产假就开始特地存钱, ...

正在备孕,能不能请教下这两万都花哪儿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8-24 15: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top-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top-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ggiezhu99 发表于 2015-8-24 14:14
吃的也很多的, 457大厨只能来阿德莱德的, 阿德莱德的老外也会用筷子的, 不要担心, 估计是你老公离开 ...

哈哈我们每年回去几次,你没来过悉尼小住过吧?阿德雷德的饮食业和悉尼真心不是一个档次的。不是说鬼佬会用筷子就一样的。阿德的中餐品种比几年前明显多了,但厨师技术还是不够地道。西餐阿德还可以
开心和不开心,我都喜欢写故事。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hilltopbear.com《山顶小熊的秘密花园》看我笔下五光十色的人生故事

发表于 2015-8-24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unginsi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nginsi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llcall 发表于 2015-8-24 14:04
是不宽裕,但也比LZ朋友在这里的境遇好不少....

没觉得LZ朋友境遇很差,一份普通收入在一个大城市能养活一大家子人,日子需要计划但是也不算太拮据,还可以了。说实话,不论在什么国家什么城市,像LZ朋友这种情况,家庭背景一般,自己也不从事技能要求特别高的工作,老婆还不工作,生活不就是得计划过吗?

发表于 2015-8-24 15: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meip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meip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二还那么小,如果再比较难带,妈妈不出去工作也很正常的。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8-24 15: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top-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top-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涯浪客 发表于 2015-8-24 14:02
楼主我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关键是这位东北大哥自己愿意改变,或者他媳妇主动想改变。当然不改变也 ...

说的很好,不过呢子女教育投入其实每个家庭不同,读公校的,其实不会太高,除非父母期望高,老送补习。我以前都是父母在家给我辅导一下学习方法,没怎么需要花钱
开心和不开心,我都喜欢写故事。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hilltopbear.com《山顶小熊的秘密花园》看我笔下五光十色的人生故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24 15: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ski 发表于 2015-8-23 23:32
我是越看越心凉。

都说了老人家70好几了,身体又不好,又老年丧子。结果有同志说要把老人送回去,又有的 ...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别人身上学经验教训。

只是学了教训,自已也不一定就改正。

其实一年8万5,也是不错的工作了,所以说一年8万5还没日子过,有些人就会来喷了,因为全澳平均收入是5万呀,富人拉高,福利人拉低,但综合一下,5万是多数人的收入,所以8万5,还是不错的。


所以,即然8万5是不错的,那日子没得过,问题出在哪儿?往往是出在没有节俭。

节俭不是过穷日子,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节俭就一定是穷?节俭,只是砍去不该花钱的地方而已。比如可乐,比如把游泳培训班改为买家庭游泳年票。因为游泳这上培训班有两三个月就行了,再上课,意义不大,再上课也就是玩水。所以办了泳池年票,玩一玩水,玩久了,自然就会游。如果娃闹着非要上游泳课,那大人应当懂得不能答应。因为这不是支持不支持娃兴趣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考虑娃喜欢游泳,所以不要剥夺娃兴趣,仍然让娃游泳。上课与进泳池差别在于,有没有一群同学。如果娃是冲着同学去,那其实这60,不如换成去幼儿园了。如果是冲着游泳的兴趣,那改成年票,根本就不影响。

所以,事情是一件一件分析,在现有条件下,不以降低生活质量为原则,可以省出钱来,就是节俭。


比如,送孩子回国,这是很不利于娃的,这是大幅降低生活标准,对娃一生影响都很大,不值得,不要考虑

还有,比如做贷款时,要不要全力,要不要背太多债务。当然是越少越好,尽全力贷到最高额,买个好点潜力大的区,这其实是个误区,两个,一是只想涨,没想过降,万一是降呢。第2,考虑自身条件,和实际负担,在能力范围内最大,绝对不要超出能力。


还有,种菜,不应当作为单纯的爱好,是为了省菜钱。只是不必为省菜钱而种菜。也就是说量力而行,有时间,有余力,种一种,在轻松的条件下,当然就是省点菜钱。比如兴趣是种花,那这种家庭条件,种花却不种菜?这种说兴趣,却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是不可取的。为什么不等几年后,房子买了,条件改善了,再来种花?因此,种花,就看出,这人太强调自我生活享受。因为又不是一辈不让种花,不过就是近四五年种菜而已。

跳芭蕾这课,我觉的是有必要的,不选这,也要选那。总要有一个兴趣的活动,对娃好。

把房子再租远点,现金分租。这个,其实也是量力而行的问题,要综合考自身条件,考虑租远一点,对游泳,对购物,是否会造成更大的不方便。如果会,不要再远。如果不会,当然远点更便宜。

同事一起吃饭的事。评论里喷的多,这是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项是可以砍的。当然要结合自身条件。如果真是同事一起吃饭,又一起讨论问题。简单说,就是这吃饭,等于是工作的一种必要补充,就要一起吃。如果不是必要的,当然能省。这项能不能省,当事人,自已会有判断。如果能省却找借口说不能省,那也不是省钱的态度,你也别瞎操心。因为只有抱着要省钱的态度来分析每个事,才会真正节俭却不影响生活质量。

至于股市什么的,这种投资问题,等有余钱再,不是现在要考虑的。现在要考虑的,一是省出首付,二是买房,三是不降低生活质量。

每个事,要自已比较看看,要不要省,是看自身实际,而非别人说省,就去省。所以只要自已有着明确的意识,客观的选择,8万5的收入,其实也可以过的不错的。当然,只是安于现状,那旁人也就别多操心了。还有年入10万没日子过的呀。

最后,话说回来,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一种取巧的过日子,即男放弃8万5工作,因为放弃了,就全家福利到最高了,估算一下,两大人失业救液济一年约3万,娃的福利再加上,应该一年还是有日子过的。这样省出什么呢?省出了男劳力,男的去打现金工,如果国的现金工收入是一年3万,这个家明显一下日子就好过了。因为福利上大人加小孩,绝对过4万吧,现金3万,总额就7万,这是实收,比工资8万5,手头上的钱可多出2万多呀。

但这样做,应该在贷款买房后。这样做,也要考虑男劳力是否能从事现金工的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8 收起 理由
annelise031 + 2
leski + 4 受教了。
aiyouv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24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f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f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15-8-24 15:34 编辑
kk-11 发表于 2015-8-24 15:29

leski 发表于 2015-8-23 23:32
我是越看越心凉。

都说了老人家70好几了,身体又不好,又老年丧子。结果有同志说要把老人送回去,又有的 ...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别人身上学经验教训。

只是学了教训,自已也不一定就改正。

其实一年8万5,也是不错的工作了,所以说一年8万5还没日子过,有些人就会来喷了,因为全澳平均收入是5万呀,富人拉高,福利人拉低,但综合一下,5万是多数人的收入,所以8万5,还是不错的。


所以,即然8万5是不错的,那日子没得过,问题出在哪儿?往往是出在没有节俭。

节俭不是过穷日子,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节俭就一定是穷?节俭,只是砍去不该花钱的地方而已。比如可乐,比如把游泳培训班改为买家庭游泳年票。因为游泳这上培训班有两三个月就行了,再上课,意义不大,再上课也就是玩水。所以办了泳池年票,玩一玩水,玩久了,自然就会游。如果娃闹着非要上游泳课,那大人应当懂得不能答应。因为这不是支持不支持娃兴趣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考虑娃喜欢游泳,所以不要剥夺娃兴趣,仍然让娃游泳。上课与进泳池差别在于,有没有一群同学。如果娃是冲着同学去,那其实这60,不如换成去幼儿园了。如果是冲着游泳的兴趣,那改成年票,根本就不影响。

所以,事情是一件一件分析,在现有条件下,不以降低生活质量为原则,可以省出钱来,就是节俭。


比如,送孩子回国,这是很不利于娃的,这是大幅降低生活标准,对娃一生影响都很大,不值得,不要考虑

还有,比如做贷款时,要不要全力,要不要背太多债务。当然是越少越好,尽全力贷到最高额,买个好点潜力大的区,这其实是个误区,两个,一是只想涨,没想过降,万一是降呢。第2,考虑自身条件,和实际负担,在能力范围内最大,绝对不要超出能力。


还有,种菜,不应当作为单纯的爱好,是为了省菜钱。只是不必为省菜钱而种菜。也就是说量力而行,有时间,有余力,种一种,在轻松的条件下,当然就是省点菜钱。比如兴趣是种花,那这种家庭条件,种花却不种菜?这种说兴趣,却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是不可取的。为什么不等几年后,房子买了,条件改善了,再来种花?因此,种花,就看出,这人太强调自我生活享受。因为又不是一辈不让种花,不过就是近四五年种菜而已。

跳芭蕾这课,我觉的是有必要的,不选这,也要选那。总要有一个兴趣的活动,对娃好。

把房子再租远点,现金分租。这个,其实也是量力而行的问题,要综合考自身条件,考虑租远一点,对游泳,对购物,是否会造成更大的不方便。如果会,不要再远。如果不会,当然远点更便宜。

同事一起吃饭的事。评论里喷的多,这是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项是可以砍的。当然要结合自身条件。如果真是同事一起吃饭,又一起讨论问题。简单说,就是这吃饭,等于是工作的一种必要补充,就要一起吃。如果不是必要的,当然能省。这项能不能省,当事人,自已会有判断。如果能省却找借口说不能省,那也不是省钱的态度,你也别瞎操心。因为只有抱着要省钱的态度来分析每个事,才会真正节俭却不影响生活质量。

至于股市什么的,这种投资问题,等有余钱再,不是现在要考虑的。现在要考虑的,一是省出首付,二是买房,三是不降低生活质量。

每个事,要自已比较看看,要不要省,是看自身实际,而非别人说省,就去省。所以只要自已有着明确的意识,客观的选择,8万5的收入,其实也可以过的不错的。当然,只是安于现状,那旁人也就别多操心了。还有年入10万没日子过的呀。

最后,话说回来,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一种取巧的过日子,即男放弃8万5工作,因为放弃了,就全家福利到最高了,估算一下,两大人失业救液济一年约3万,娃的福利再加上,应该一年还是有日子过的。这样省出什么呢?省出了男劳力,男的去打现金工,如果国的现金工收入是一年3万,这个家明显一下日子就好过了。因为福利上大人加小孩,绝对过4万吧,现金3万,总额就7万,这是实收,比工资8万5,手头上的钱可多出2万多呀。

但这样做,应该在贷款买房后。这样做,也要考虑男劳力是否能从事现金工的工作。


这是福利欺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博闻 + 8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24 15: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胖妞艾维 发表于 2015-8-24 15:13
正在备孕,能不能请教下这两万都花哪儿了?

好像就是生前买那几个大件,然后蹲家里时候买买菜,买买奶粉,小孩衣服什么的。父母来了带他们出去玩玩。

具体我也忘记了,反正就花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胖妞艾维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24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RKIC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RKIC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renhangxu 发表于 2015-8-24 15:13
我的朋友夫妻也是这样。来了澳洲10多年,男的一直不跳槽,还没有LZ这么高的工资。

他们两口子,两个娃娃 ...

现在移民,跟国内从小城市去大城市发展差不多。忽略掉极少部分及其成功,混成金领,大老板的。一部分人好点的,进公司变成白领,背着房贷苦苦挣扎。差的,成为农民工,在房租下苦苦挣扎...

发表于 2015-8-24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d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d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k-11 发表于 2015-8-24 15:29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别人身上学经验教训。

只是学了教训,自已也不一定就改正。

这个分析很到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24 15: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ady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ady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八万五税后才4800?不止把,应该有5000了。

发表于 2015-8-24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anda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anda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完这个帖子 焦虑。。。

正在招工板块给老公找周末的清洁工作。。。

发表于 2015-8-24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feng 发表于 2015-8-24 15:33
这是福利欺诈。

美国现在的福利,应当就是澳州的奖来

我能预见,澳州的福利,是一直不断减少的。因为么这重的福利,将是社会的巨大负担。

这几年,福利也就在降了。这降福利是一个过程。

福利 欺诈是不好,也不该做,但不可否认,现实中,存在这种现象。且这种现象不是少数。


我这里想说的,不是欺诈,而是对比。

对比什么

鬼佬家庭,有工作能力而不工作,全家福利。这不是欺诈,但这样就好吗。这不是少数。相比这样的家庭,如果会出去做现金工的家庭,虽不合法,但却似乎对社会有贡献呀。因为有出来找工作干活,就有对这个社会付出了呀。

所以,将目光放到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而领福利的鬼佬身上。你会发现。即使是福利欺诈的华人,也是比这类鬼佬的社会贡献更大。


所以回来一个家庭上,如果这个家庭全家领福利了,男劳力做点外快活的做法,可以让娃能每周多天天上幼儿园,每周能多上一个兴趣班,那如果是我的话的,我会更愿意娃多2天去幼儿园,多上一个兴趣班。我宁可自已苦点,也应当让娃更有条件好。

会指责福利欺诈的,都是日子好过的人。这类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我只是就事论事,客观说事。

符合法律的有可能不道德
而符合道德的也有可能不合法


法,不过就是统治阶层的统一意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xu大可 + 2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24 15: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shio_yakaw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shio_yakaw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tal has eaten most of his income away.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