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10吃饱吃好-- E&E -- 忙乎了一天的成果 (2010-5-3) 闲夏采薇 · 更换X5空气悬挂(另一边,所以说要换两边应该一起换) (2016-8-1) Simonjo
· 2020 你心中的十大电影 (2021-1-13) · 伪小贩重出江湖之政府工申请面试工作经历(更新#17面试前的准备 #27完美的面试 #38口头Offer #92最后精彩的一击 (2011-7-4) 薰依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方白

[其他] 《四库全书》断想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现在的理解是战国时代士大夫的宅子是前庙后寝,寝应该不属于庙的一部分,所以古称前堂后寝曰庙是不准确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庙应是祭祀行礼问名纳采之所,其功能更多地类似于后世的堂或者当代的厅,而不应该包括寝的部份。

发表于 2014-6-7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方白 发表于 2014-6-6 23:44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通常理解“室”乃就寝之地,但“主人筵于户西”,“侧尊wu醴于房中”,又似乎室是个宴 ...

确切应该这么说,在寝庙结构的建筑中,寝这部分(包括庭堂室房等),是活人居住活动的地方。

在比较早的“一房一堂一室”结构中,(东)房北面无墙,也被称为北堂,是不住人的。到了后期经过演变,也逐渐变成了起居活动的地方。

而室里,室内四角称为隅。《论语·述而》:“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给他讲解室内的一个角而他不能联想推知其他三个角,这样的学生就不必再重复教了。室内的四个角都有专名:《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窔(yào)。奥和窔都有幽深、黑暗义,因为阳光从南面户牖入室,室内背光处为西南和东南。室内四个角中以奥的位置最为尊贵,是主人生时坐卧,死后祭祀之处。屋漏是祭祀改馔之处。

由此可见,寝之室是主人睡觉的地方。

而你所引用的句子,我看了下原文,都是在庙那部分活动的。庙本来就是祭祀议礼的场所,谁会睡在那里的室里啊。。。。。。




^_^

发表于 2014-6-7 1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ecatinthehat 发表于 2014-6-7 11:19
有时查字或者词语,通过这个网站,能够找到得解释与说明会多一些。

同时会举一些古文中得例子,以及用法来 ...

汉典啊,嗯,确实很好用。
^_^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2: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的最后那张图出自哪里?似乎庙与寝成了独立而又相似的两个部分。这个我是第一次看到。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2: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ecatinthehat 发表于 2014-6-7 11:19
有时查字或者词语,通过这个网站,能够找到得解释与说明会多一些。

同时会举一些古文中得例子,以及用法来 ...

汉典现在用得不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6-7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方白 发表于 2014-6-7 11:10
哈哈,你说对了,这是我2005年刚接触三礼时的问题,说实话我当时确实连户的概念也没搞清楚。因为我的理解 ...
到底什么是庙?是否前堂后寝就曰庙?那么庙是不是就是家?


庙就是负责祭祀议礼的那部分建筑群。

前堂后寝称为庙,但不是绝对,我说过,随着各种方面的变化,建筑结构也一直在变化的。前堂后寝称为庙这种,似乎是挺早的情况。

如果你说的“家”是人类活动居住的建筑的意思的话,庙当然是家的一部分。
^_^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5: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7 14:22 编辑
飞雪满楼 发表于 2014-6-7 12:01
庙就是负责祭祀议礼的那部分建筑群。

前堂后寝称为庙,但不是绝对,我说过,随着各种方面的变化,建筑 ...


你说的荣、序、奥之类的我都知道。我最纠结的就是在士大夫住宅中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结构,和起居区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我原来一直拘泥于一个单幢的建筑,在这个区域里用墙区隔出不同的空间。我的这个概念来自于我见到的苏北的古民居(这种古民居现在已经给大规模的拆迁搞得所余不多了)。

那种古民居的格式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有多进的,也有独进的。

如果是独进的,正中一间为堂,无后窗无后门,墙上挂画,画下放一供桌,桌上是祖宗牌位及祭品,堂两侧无门通往厢房。而是需从堂门退出,从廊檐下进入两旁厢房。如果堂门是南向的,那么厢房的门在廊檐下是东西向的。厢房是寝室。

如果是多进的,第一进正中的房子为堂,堂后有一小门通往后一进,后面有一天井,再后面一排房子为寝室。

不管多进独进,整体来说只有一个院落,这就是标准的前堂后寝。我的”庙“的概念一直在这种建筑形式中找寻。

而你给我开了另一个思路,也就是说是不是有两个院落,一个是生活起居的院落,另一个是“庙”的院落,这两个院落通过一扇侧门相连。

我现在认为这两种可能都有。两个院落的,其建筑规模肯定大于一个院落的。我有个大胆的设想,就是两个院落的是大夫级的,而一个院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堂后寝是士族的,诸侯及天子级的可能更大的规模,这也与战国时期残存的等级制相符。而恰恰保留在后世民居建筑形式中的就是士族的建筑形式。如果这个思路成立,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模式来诠释我们感到棘手的古代“庙”的形式。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把这个问题廓清,我们学礼算是前进了一大步。

发表于 2014-6-7 15: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雪满楼 于 2014-6-7 14:43 编辑
方白 发表于 2014-6-7 14:07
你说的荣、序、奥之类的我都知道。我最纠结的就是在士大夫住宅中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结构,和起居区域 ...


我对于礼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基本不会再花时间在研究它的演化变迁、等级制度上了。

至于双生结构的建筑,我记得我此前给的图已经提出了这个说法,也提到了考古出土的证据,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往那个方向去研究。我就不了,那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投入……我又对此没啥兴趣。

古民居确实有用途相似的结构,不过对于《仪礼》的那个年代来说,你所看到的苏北古民居已经属于“现代”了,也就是经过漫长演化后暂时固定下来的一种形式。你要在那里找到对寝庙的那个“唯一且正确”的解释,我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吧?

事实上本来“庙”根据不同文献记载就有不同形制,你之前试图用某个单一的模式去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方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多种形制并存,所以针对不同情况,自然要不同分析。文史不是物理化,很少存在固定且唯一的那个解。

而寝庙究竟是什么样子,古人自己也还纠结着呢。由此可见建筑这一块随着人口的增加、文化的交融、风气的演变自古而今变化颇大。

就好像再过个千百八十年,我们的后人拿着仪礼研究寝庙,他们面对的情况将比我们现在更复杂——咱们现在的房子可是彻底颠覆了古制,你觉得他们对照着我们的户型图研究寝庙,能成么……?
^_^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7 14:59 编辑
飞雪满楼 发表于 2014-6-7 14:42
我对于礼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基本不会再花时间在研究它的演化变迁、等级制度上了。

至于双生结构的建筑 ...


从现有的资料来说,关于庙的形式有不同的形制,但有个前提是清楚的,大家研究的都是战国秦初时的庙的形式,而不是汉甚至更以后的东西。所以很多资料肯定也有一定的依据,不可能是凭空而出。

我现在比较确信的是,现有资料显示的庙的形制的不一,不是时代变迁发展带来的,而是当时就有不同的形制存在。我们当然不可能拿今天或者未来的房屋去研究古代的建筑形式,但我们绝对可以从一些尚存世的古建筑上去找出一些古代建筑的痕迹。如孔子所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其损益可知也。。。。。虽百世可知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开始确实试图用单一模式去解释不同的现象,因此自己进了死胡同,在这一点上,你给我开了另一条思路。

发表于 2014-6-7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雪满楼 于 2014-6-7 15:37 编辑
方白 发表于 2014-6-7 14:55
从现有的资料来说,关于庙的形式有不同的形制,但有个前提是清楚的,大家研究的都是战国秦初时的庙的形式 ...


别说庙了,就是宫,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战国秦时的宫比之之前就显然不一样。

你所说的战国秦初的庙已经不同形制并存了,这个在我之前提到的考古证据里也有所显示。但是,这已经是经过变迁演化了好么。。。。。。那个时代的寝庙也不是凭空就这么蹦出来的,也是从夏商周发展而来的,而且一直在变化着。最早的居室连庙这个概念都没有,谈什么前后并列的结构呀……可见发展到你看到的那个“同时存在”的情况,是经历过一段漫长岁月的。

我也不是说我们拿现代的去研究古建筑,而是说我们拿明清(假设)时的古建筑去研究春秋战国的古建筑,也是得不到什么明确结果的(就好像你说的什么苏北古民居),就好像我们的后人拿相对于他们来说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古”建筑去研究春秋战国乃至明清的古建筑一样,都不会有太多很有价值或者针对于细节的结论。

至于什么一脉相循有迹可查的,那些都只是比较粗略的大概念,若要细节化到一定程度,就不给力了。

至于孔子那句话……他说话的时候是春秋,春秋之前我倒觉得是挺一脉相承的,但是之后就不一定了。你看“礼”这个东西经过此后那么多时代乃至如今,还剩多少本来面目?他说百世可知这种话,听听就好了,他那时候肯定想不到什么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那些东西都是比较一丝不苟从古代继承到今天,那么肯定是比较容易复刻出当时面目的。孔子是基于这种假设上才说出那句话的。

但随便看看也知道这种想法太美好了……比如说古代有过右为尊,后来又有过左为尊(到底哪边以哪种情况下为尊,学术界也还在继续纠结呢),你觉得孔老夫子能过“百世”而猜测如今哪边为尊么?

建筑也是这样。痕迹肯定找得到,但太细节的东西,还是钻文献吧。
^_^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8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家读四库的感觉
                           皮庆生  


  说起来,我与《四库全书》似乎颇有些缘分。

  读高中时,有个历史老师,口才极好,讲起课来常常如涛涛江水。在讲清代的文化专制主义时,他特意提到康熙修字典、乾隆修四库,弄得知识份子都埋到书堆里面去了,搞考据,就不再起来反抗清朝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消磨士气,软刀子杀人。”顺带还说起这四库全书能装好几屋子,花了几十年才修成,乾隆在修书时顺便就将全国各地反对朝廷的书收缴了,禁的禁,烧的烧。总之,修四库是清朝文化专制主义罪行之一。这些知识、思想都是课本上没有的,老师的渊博、见识又是公认的,他的说法自然是不容置疑的。不过我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妥,一本书怎麽会要几个屋子装?让人修书总比杀头好,然而也只是灵光一闪,再也没有深究。

  进入大学,这部四库又被老师提起。印象中那是进大学后第一次听讲座,刘家和先生给我们新生讲学习方法。他讲到老校长陈垣用十年时间查阅四库全书的故事,陈老从家里到读四库的地方要走三四个小时。这时的四库全书在我心中简直是文化的宝库。刘先生一再强调目录学的重要,并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治学的门径,于是我就从学校图书馆找来《总目提要》,并参照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仔细阅读。当时《四库全书》还未影印,只有北京图书馆有文津阁本,一般本科生是不能去看的,我不过是入学不久的大学生,在古代文献、语言等方面都未入门,天天捧读一部乾巴巴的《提要》实在太辛苦,简直是不得其门而入,唯读了一部分就坚持不住了。尽管如此,我对《四库全书》的一些基本情况总算有了大致的了解,比如修书的缘起,版本情况,全书分类,卷数等,这对我后来的学习极有帮助。

  此后大学毕业,进中学当了历史老师,离《四库全书》渐行渐远。但峰回路转,若干年我到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因学习需要,重续《四库》之缘。不过,这次是真正阅读《四库全书》。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中藏有一部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可以开架取阅,十分方便。我研究的方向为宋史,主要文献都可以在四库中寻得,尤其是宋人文集、笔记,四库中收录了几百种。虽然我也知道四库的本子有诸多问题,但翻检起来很方便,若使用其他本子查卡片目录就要花很多时间,所以只要不影响阅读,我通常是先读四库本,最后以善本核对。大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都泡在古籍阅览室读《四库》,将宋史的主要文献都翻检了一遍,重要部分则抄录,或做内容索引。清华的文科学生很少,古籍室的读者更少,经常是只有我一个人,坐拥书城,清茶一杯,一册在手,其乐也融融。

  不过,影印本《四库全书》也有一些不方便之处,一是重要内容必须抄录或复印,二是只能按书的顺序阅读,无法以问题为中心阅读,比如我研究宋代的民间信仰,某一神灵在宋代前后的情况如何,就不是光读宋代文献所能了解了。由于此书十分珍贵,不能外借,只能白天阅读,晚上整理笔记,如遇问题也不能即时查对。但当时总觉得自己比陈垣老校长读《四库》时花三四个小时在路上已是幸运得多了,至于手抄笔录,虽然辛苦点,但自古以来做学问都是如此,照老先生的说法,手抄一遍可使自己对材料更为熟悉,有时还能发现通读时略过的重要问题。对于学界先贤的说法,我自然谨遵不违,有时竟然以抄读为乐了。然而,我身处的毕竟是数位化时代,十三经、二十五史、诸子百家等重要典籍都有了电子版,而且也为文化传播、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时我就有一个梦想,如果能将《四库全书》数位化多好,我就可以在家读四库了,这可只是清朝皇帝才能享受的特权。

  没曾想我的梦很快变成了现实。2003年5月,清华大学购买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网络版《四库全书》。网络版四库几乎将当下阅读古籍善本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原来不是要手抄笔录吗,网路版有拷贝功能;在图书馆读古籍可不许在原书上划写,读网络版四库则可以加标点、划线、加重点号等,读到会意处还不妨在扉页上写个按语、札记什麽的;以往阅读古籍遇有典故出处不明,便要搬来一大堆字典,现在将之输入检索词条,便可知其在数千年文献典籍中的源流演变;以前天天要跑图书馆,而且古籍善本往往阅览的时间有很多限制,比如我常去的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每周只开五天,每天早九晚五,而读书人兴味所至,不舍昼夜者有之,遑论周末休息,若遇难题须查阅某部古籍则只有耐心等待,现在有了网络版四库,三千四百余种古代典籍可以随时、随地任你阅览检索,其效率之高、心情之畅快可以想见。

  网络版《四库》给文史研究也提供了很大方便。比如我研究宋代民间信仰,虽然翻阅了大量宋代文献,但涉及某一具体问题时,很难做到竭泽而渔,穷尽所有相关材料,而网络版四库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某一问题的材料穷尽,你只要将这个问题的主要关键字输入检索,答案就出来了,然后以此为线索,进一步检索,基本上可以确保主要文献不致遗漏。当然,电脑只能按程式执行命令,检索的结果取决于检索条件,网络版四库“全文检索”部分最为关键,其中的“高级检索”对于具体研究又尤其重要,须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有些材料在原书中是以注的形式出现,还须从“注释文字”(此标识在“检索字串”之下,一般是检索“正文文字”)再加检索,比如我经常使用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都有大量注释,如果不用“注释文字”再检索一遍,往往漏略不少重要材料。

  由于网络版《四库》的内容为古代典籍,其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保存、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方面,也体现在为使用者提供的各种功能表上。这些功能表简单而实用,了解电脑初步常识的人都能立即运用功能表中提供的各种功能,将之完全试用一遍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是我个人的体验,我认为这种尝试对于所有使用网络版《四库》的人都是有必要,且十分有益的。

  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网络版《四库》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既有技术上的,也包括销售方面的。就技术而言,网络版《四库》有部分字无法转换成汉字,如“蒙”、“几”等,且各页页面不能显示出《文渊阁四库全书》相应的册数、页码,引用时查对起来很费工夫,虽曰白璧之瑕,若能改进,岂不更佳?此外,围绕《四库》而形成的研究论著及后续的大型丛书编纂已有不少,论著方面有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等,续编丛书以《四库》命名的有《四库存目》、《禁毁》、《续修四库》等,既然网络版《四库》有现成经验,技术上亦相当成熟,何不将《四库》成为一门学问,在今后的网络版《四库》中附上与《四库》有关的研究论著,并将其他几部以《四库》命名的大型丛书也做成网络版,这项工作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功劳方面,较之丛书编纂本身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同志君子勉哉!再就是销售方面,虽然文化事业亦须从经济考虑,但薄利多销也是传统商业常识。据我所知,大陆高校中能斥资购买网络版《四库》者不多,且用户限量甚严,如清华大学费十万余元仅三用户,如果价钱降低一半,则能购买者定能增长一倍以上,不仅经济上有利,更重要的是能使更多的学人受惠,真正达到传播、推广先贤典籍文献的用意。

  杜子美尝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一介寒士,得清华之庇,安处一室,燃心香一瓣,在网上自由浏览《四库》,写结缘《四库》之短文,其缘可知,其乐可知。但心里也难免生些许侈想:要是网络版《四库》更完善,天下学子都可以和我一样在家中读《四库》,那该多好!

2003年12月于清华园1号楼

本文作者介绍
  皮庆生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


发表于 2014-6-9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nlintian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nlintian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时间都去哪了,越来越觉得读的太少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9 2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nlintianxia 发表于 2014-6-9 22:12
时间都去哪了,越来越觉得读的太少了…

这世界太疯狂了,已经没办法让人静下心来读点书了。我们只能尽己所能,能读多少就多少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6-12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nlintian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nlintian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方白 发表于 2014-6-9 22:19
这世界太疯狂了,已经没办法让人静下心来读点书了。我们只能尽己所能,能读多少就多少吧。  ...

是啊… 光看帖 …都觉得时间不够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