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白雲山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雲山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包包bb 发表于 2014-5-30 16:49 
是中国的还是澳洲的快运?
DHL
IATA
ER ICAO
DHL 呼号
DHL
創立於 1969年
枢纽机场 莱比锡/哈雷机场
香港國際機場
辛辛那堤/北肯塔基國際機場
重点机场 -
飛行常客
奖励计划 -
贵宾休息室 -
航空联盟 -
机队数量 -
通航城市 220
总部 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波恩
重要人物 -
网站 http://www.dhl.com
DHL的波音727-200F貨機
DHL是一家創立自美國,目前為德國郵政集團100%持股的快遞貨運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快遞貨運公司之一。DHL於中國大陸因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外运)的合作夥伴關係稱爲中外运敦豪,日常使用DHL;而在台灣部分,其早年進入台灣時曾使用洋基通運的譯名,但為了企業識別的統一,目前已捨棄中文名稱不用,直接稱呼為DHL;在香港,公司的正式註冊名稱為敦豪國際,但日常仍然使用DHL。
目录 [隐藏]
1 发展
2 设施
3 附屬公司
4 備註
5 參見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发展[编辑]
1969年,DHL開設了他們的第一條從舊金山到檀香山的快遞運輸航綫,公司的名稱“DHL”由三位創始人姓氏的首字母組成(Dalsey, Hillblom and Lynn)。DHL成立第3年,香港企業家鍾普洋因工作關係結識了創辦人之一的Adrian Dalsey,加入DHL的創辦行列,於1972年以DHL名字在香港開設DHL國際(香港),負責美國本土以外的國際快遞業務。把DHL的航綫擴張到香港、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在DHL致力建立起一個嶄新的、提供全球门到门快遞服務的網絡的構想下,在1970年代中後期DHL把他們的航綫擴展到南美洲、中東地區和非洲。
2002年開始,德國郵政控制了其全部股權並把旗下的DHL、丹沙公司(Danzas)以及歐洲快運公司整合為新的DHL公司。2003年,德國郵政又收購了美國的空運特快公司(Airborne Express),並把它整合到DHL裏。2005年,德國郵政又收購了英國的英运公司(Exel plc),並把它整合到DHL裏。至此DHL快遞公司擁有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快遞網絡之一,可以到達220個國家和地區的12万個目的地。目前DHL旗下共用三大业务板块:Express,Logistic和Global Mail。
2007年1月26日,敦豪宣布正式启动在中国国内的货物空运业务[1]。
设施[编辑]
DHL屬下有其自己的貨運隊:
DHL的機隊大約有420架飛機,機型主要包括空中客車A300型貨機,和波音757型貨機;原有的波音727機隊正在慢慢的退出服務。DHL機隊的樞紐機場設在德國的萊比錫。
作业车辆:76,200部
附屬公司[编辑]
一架正要降落在倫敦希斯洛機場的DHL空中巴士A300B4-200F型貨機
中外運敦豪
香港華民航空:2002年10月:國泰航空與DHL結盟,40%的華民股權轉移給DHL。華民開始代操DHL從香港出發往亞洲的貨運航班。
機場速遞貨運中心:位於香港國際機場境內、佔地18200平方米的機場速遞貨運中心第一期,是由DHL的香港子公司敦豪國際投入一億美元興建,並於2004年7月16日正式投入運作。在接續的第二期與第三期工程陸續完成後,整個貨運中心的最終處理能力可提升到每日900噸貨件,並達到每小時二萬件的貨件處理量。[2]
備註[编辑]
DHL在臺灣的公司登記名稱為「洋基通運股份有限公司」[3]。
參見[编辑]
聯合包裹服務(UPS)
聯邦快遞(FedEx)
烏伯林根空難
香港郵政總局
DHL貨機巴格達遇襲事件
参考文献[编辑]
^ 冯亦珍,敦豪涉足中国内地货物空运市场,新华网
^ DHL機場速遞貨運中心投產
^ 中華民國財政部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敦豪航空貨運公司
DHL官方网站(多国语言首页)
DHL中国
DHL香港
DHL台灣
分类:DHL1969年成立的航空公司速遞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