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爸爸菜谱 - 扬州干丝之简单版 (2008-8-1) patrickzhu · 做一次狗仔队-上一个大明星。 (2010-8-7) 陈少
· 我给19个月的女儿自然断奶 (2007-12-4) haohaohaohao · 参加亲子育儿版征文 - 女儿的英文和中文 (2008-7-21) patrick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缓缓

古文啊,古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6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ulingyangs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ulingyangs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太难了,中文现在我的目标就是会“听说读”就行了,“写”会拼音,可以打字就可以。水平嘛,日常应用就行,其他的不指望。当然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学点有名的句子或成语啥的,算锦上添花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6 0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来凑凑热闹吧。

先把我的结论说出来:我觉得没必要学。背几首诗词除外。

我本人认为文言文很重要,是打开中国古代知识宝库的钥匙。这是南怀谨说的,我很赞同。尽管如此,我都没有兴趣去读文言文原著(三国演义这种半文半白的除外),而宁可去看国学大师们的解读。何况孩子呢。

中国古籍精华的翻译、普及工作就由那些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做吧,就如同我们只要会用软件就行了,而不必去学编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绩优股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ersshan 发表于 2013-1-16 06:16
高三古文水平?我高三的时候古文就占很大比重了,现在好像更大了吧?

那个时候有幸有好的老师和感兴趣的同 ...

我也发现,诗经,宋词,唐诗,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朗朗上口。

弟子规,孝经等,我也比较抵触,孩子也反感,就放弃了。

周易啥的,根本不敢碰,感觉很玄乎的东西。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0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kspeed 发表于 2013-1-16 07:10
没啥特别的必要学古文。能看现代文就可以。
古文喜欢的时候再去看,多大都来得及。并不是很难的。

现代文的门槛相对较低,很口语化。基本能听的孩子,大致可以读懂现代文(可能达不到精读要求)

我看古文粉丝的意思是:古文门槛高,拱过这门槛,以后的中文学习就所向披靡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0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ulingyangsz 发表于 2013-1-16 09:53
我觉得太难了,中文现在我的目标就是会“听说读”就行了,“写”会拼音,可以打字就可以。水平嘛,日常应用 ...

要求太低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0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3-1-16 10:09
我来凑凑热闹吧。

先把我的结论说出来:我觉得没必要学。背几首诗词除外。


说到三国,我家孩子看过连环画和不同版本的电视剧和相关电影。后来我想更进一步,弄来三国原著(半文半白的),结果他看了半页就看不下去了。- can't be bothered (这是他原话)

我想这句话,可能也是大多ABC面对艰涩的古文,或文言文会发出的感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6 1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apl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apl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3-1-16 10:51
我也发现,诗经,宋词,唐诗,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朗朗上口。

弟子规,孝经等,我也比较抵触,孩子也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能抑扬顿挫背下来,知道作者写作时的意境,又知道什么时候引用这首诗,还求神马古文?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aplus 发表于 2013-1-16 11:0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没赶上校巴,下一班车要半小时后才来,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巴士站的时候,可否念此诗?

发表于 2013-1-16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se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se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6 10: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3-1-16 09:54
现代文的门槛相对较低,很口语化。基本能听的孩子,大致可以读懂现代文(可能达不到精读要求)

我看古文 ...

在国内,我信。
在澳洲,我不信。



发表于 2013-1-16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香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香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古文是好东西,但是学了,也用不上,不学也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6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在澳洲长大,能说几句成语就很不错了。

古文。。。 随便吧。

大多数中国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都学过不少古诗,但后来再没有复习,渐渐就忘了。
古文也是一样,如果学了没地方用,没有坚持古文阅读,最后也是一样扔进故纸堆的。

倒是建议看看孙子兵法之类的,男孩子可能会喜欢。。。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jrlisa 发表于 2013-1-16 11:44
孩子在澳洲长大,能说几句成语就很不错了。

古文。。。 随便吧。

孙子兵法有 英文版的

发表于 2013-1-16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s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s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自己的经验,从小开始看水浒,白话文,但和古文有点接近了,全部看懂后,开始看三国,那是古文,通假字什么的,都是那时自学会的,后来学校教的理论一点就通,我以后孩子也这么教,但关键是要有兴趣
背诗什么的,我不会这么教孩子,自己都没兴趣,完全死记硬背不可能记住的

发表于 2013-1-16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3-1-16 11:50
孙子兵法有 英文版的

我们家看的中文版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看得半懂不懂,好歹记住了几个。配合着三国杀游戏,又强化了一下。虽然半懂不懂,孩子还是说蛮好看的,书里面有很多故事。等过两年回头再看,应该会懂得多一些吧。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很详细, 每一计都有
计名探源,
古经玄览,
古文今译,
说文解字,
本经按读,
。。。
事典钩沉,
古为今用。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ox 发表于 2013-1-16 12:02
我自己的经验,从小开始看水浒,白话文,但和古文有点接近了,全部看懂后,开始看三国,那是古文,通假字什么的,都 ...

对于从小看哈利波特,饥饿游戏,小屁孩日记。。。的ABC来说,让他们把中文阅读变成一种习惯,继而发展成一种兴趣,是有一定难度的。家长的功力和孩子的资质,缺一不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6 11: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收回我的话。

在国内我也不信读完古文,现代文就自动通了。
我自己就是例子。

我几乎整个中学期间都在看算命书,
那种书是古文里的白话文。比资治通鉴那类简单多了。
我很少看其他的现代古代的文史类书和小说。

结果是语文考试古文全对,现代文错很多。
因为做题全凭语感,语感都在古文里。

我是个语文天赋很低的人。

如果问一个天赋高的小孩,只看古文,不看现代文,
结果会如何?有经验的人可以介绍一下。

发表于 2013-1-16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xis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xis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古文还是非常重要的。不一定是看到什么直接的效益,而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能达到继承就更好了。
就像张无忌跟狮王学功夫,记了一肚皮口诀,好处在将来,或者受用终身。
小孩子记性好,甭管以后能否用到,也不管家长会不会解释,先背住再说。
从长远说,这些虚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实的学业成绩更重要。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6 11: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连背书能识字都是要看人的。

仅凭阅读便自动完成识字的小孩属于视觉优先的学习模式。

听觉优先的小孩基本上听过算数,
这种小孩上课效率奇高,自学能力很低。
学完就丢。我家就是这样的人,很悲剧的。

她的中文学校校长见过四书五经背的烂熟,
一个字都不认识的abc。这孩子八成就是视觉学习弱。
背书全靠听,但是视觉刺激的接受没法跟上听觉刺激的接受。
看过跟没看一样,悲剧了。

普通的孩子还是需要走字,词,文这样的常规道路。

读经和传统就是忽悠太多

发表于 2013-1-16 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s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s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懂得一些皮毛,是不难的,正如我们自己那些浅尝辄止的兴趣们一样。

四书五经(可看节选)
古文观止(必看)
唐诗宋词元曲注解(必看)
古诗源(这本清代的 可看可不看)
再弄一些水洗布,会提笔耍几百个字行了 ,这样,楼主的帅哥儿子在一堆abc中堪称唐寅在世了。
2015,ready for take-off

发表于 2013-1-16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gh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gh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inghh 于 2013-1-16 13:16 编辑

如果只是背诵古文,即使通过背诵认识了上千字,却不知为何意,又有什么意义呢?

举个例子,我儿子认识了儿,歌后。我问他,儿歌和歌儿是什么意思。他答,儿歌是儿子唱歌,歌儿是歌唱的儿子。

每个字的多重意思,各种组合后的词组,同一字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都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而这些都能通过白话文的学习体会到其魅力,那何必还强求一定要是古文。

要我说,一般人通过背诵古文,等到什么中学后就能贯通古文白话文,是有条件的。不是光背就可以的,那也得不断的累积中文知识,理解大量汉字的意思,还要有个中文的思维之后,才有可能达到的。这些在澳洲恐怕很难,当然个别牛娃除外。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缓缓 + 5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6 1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yDreamhou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yDreamhou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是跟着国内语文课本教
一年学半年份

里面也有古诗,儿子喜欢的诗词,他会自己选择背诵,不强求。

我认为
学习古文远远不如学习古典文学的故事重要

多少文字的表达,透露着文学与文化的底蕴
没有这些基础,孩子永远不懂中国人的精神与传承
也就无法真正地去进入中文的阅读。

儿子喜欢三国演义,他只能读中文版
儿子喜欢水浒传,他只能读中文版
儿子喜欢西游记,他只能读中文版

以上读英文版,多怪啊!


祝大家梦想成真!

发表于 2013-1-16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ocoo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ocoo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古文教起来太难了。我只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学会写点中文我就偷笑了。
我女儿三岁多一点背诗不行,会改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叽里咕噜噜,就是不起床。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青掌啵啵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aulingyangsz + 3 你女儿太逗啦!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6 1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浒,三国我们读的是英文版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1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xishan 发表于 2013-1-16 12:39
觉得古文还是非常重要的。不一定是看到什么直接的效益,而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能达到继承就更好了。
就像张 ...

人身价值观从死背经典中可以得来吗?我一直怀疑,但也没有切实的证据去反驳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kspeed 发表于 2013-1-16 12:49
连背书能识字都是要看人的。

仅凭阅读便自动完成识字的小孩属于视觉优先的学习模式。

没研究过听觉型和视觉型的差别,也许是对的。我知道,语言天才的脑部某些结构是异于常人的。

另外一点,语言天才和高智商没有联系。- 这又是题外话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syd 发表于 2013-1-16 12:59
要懂得一些皮毛,是不难的,正如我们自己那些浅尝辄止的兴趣们一样。

四书五经(可看节选)

除了水洗布这部分我们真的已经达到了,其他都没戏,没戏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yDreamhouse 发表于 2013-1-16 13:22
我是跟着国内语文课本教
一年学半年份

我们没读过中国名著的英文版,不过我也不知道读了有什么问题。能读,读懂里面的中心思想,不就达到目的了吗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6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ocool 发表于 2013-1-16 13:32
古文教起来太难了。我只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学会写点中文我就偷笑了。
我女儿三岁多一点背诗不行,会改诗。。 ...

支持创意古诗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6 14: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3-1-16 13:32
人身价值观从死背经典中可以得来吗?我一直怀疑,但也没有切实的证据去反驳 ...

这个是忽悠。都是吹毛求屁的论调。

不学古文一样可以学传统文化。
有的是翻译的。

说翻译的就失去原意都是吹毛求屁的观点。

是看牛人翻译的容易理解原意,还是自己半吊子古文去看原文容易理解。

按照这种论调,我们信佛的是不是必须学古巴利文?
因为中文佛经全是翻译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