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参加心情版活动:记忆中的正月 (2009-2-2) UEJ · 我用过的价廉物美的化妆/护肤品(Priceline) (2011-1-22) denisezhang
· 毕业工作14个月后,从Intern升到Management行列,昨天CEO签了OFFER! (2011-11-5) 深蓝泡泡 · Lanshan:超极简单美味的甜点-Apple Crumble Slice(有详图) (2011-4-10) lansha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方白

关于“蔓”的读音----给学生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31 00:06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湾湾好像也把竖版废了

此文章由 ao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o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估计是为了省纸。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涯涯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31 0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把繁体和简体完全对立起来是不妥的,毕竟简体脱胎于繁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要说曾经接触过繁体字的人,就是那些从来没有看过繁体字的人,到澳洲后看繁体版的澳洲新报和星岛日报好像都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这不是文字系统的问题,反而是表达系统的不同更能让人有阅读的困难,如有些香港报纸用粤语表达的句子,虽然它可能是简体字,但却让大陆人阅读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0-31 00: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bulaohu + 6 precisely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31 0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小孩子学习最好选一个系统进行学习,否则会增加学习上的困难。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31 1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o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31 1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简体字繁体字不是一个不同写法的问题。
简体字这种写法是繁体字里就有的。但是意思不同。
建国以后把简体字标准化,废弃的繁体字就被简体字所替代。
本来2个字,就变成同一个字。

一般读报纸都不会遇到这种问题。如果写文章就会出毛病。

举一个例子,范和範, 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在繁体字里面,2个字同时存在而且是不同的意思。
如果是姓氏,在繁体字里面,必须用范,
而範则是模范的范,不是姓范的范。
写 範仲淹,模范 在台湾语文考试就是叉叉

如果一个大陆长大的人,喜欢看古文的,能认出繁体字读啥的会很多,
喜欢写古文估计就少多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学简体字。
别搞的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发表于 2011-10-31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的例子只是少数情况下的特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nkspeed + 1 我现在接触到的主要是姓氏里面的。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31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打字也会遇到问题。宋体字库并不包含所有的字,
比如滙和匯,还有一个字是把里面的或者外面三点水给去掉的。
读音也是hui4,我找了半个多小时找不着。

因此,如果坚持要学繁体字,最好把仓颉输入法也学了。
字库全部装繁体字库。。。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31 17: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kspeed 于 2011-10-31 10:24 发表
简体字繁体字不是一个不同写法的问题。
简体字这种写法是繁体字里就有的。但是意思不同。
建国以后把简体字标准化,废弃的繁体字就被简体字所替代。
本来2个字,就变成同一个字。

一般读报纸都不会遇到这种问题。如果写 ...


你说的很对,我说的简繁体转换问题不大也是着重于阅读层面的,但如果在书写层面要达到自如转换就有很大的困难,而且你提出的几个问题也是具有典型性的。

所以我提出孩子的中文学习必须在其中选定一个进行系统学习,不要贪多求全。

发表于 2011-10-31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飘啊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飘啊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owu 于 2011-10-30 23:45 发表

我被击晕了!

发表于 2011-10-31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飘啊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飘啊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孩子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强!我一直读 man4,黄chengcheng.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31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字由于表意为主,表音为辅,而且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为了加于区别,就用不同的音来表示,所以造成不少的多音字,这也是很多国外学生对中文学习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但实际上在中文以外的其他语言当中,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比如在英语中,同一个词因为其担当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而在形态上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同一个动词会因时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与汉语多音字的表达形式不同,其实其性质是一样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好英语中词性及时态的不同变化也是同样需要花一番努力的。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0-31 22:22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1 08: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LZ 是在悉尼吗?

<<爱莲说>> 是您教的中文几年级的课程里的? 我儿子上的中文学校学到中文十二年级也没有学到这么深, 感觉似乎还最多仅有国内小学二, 三年级水平.

发表于 2011-11-1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11-11-1 08:09 发表
请问LZ 是在悉尼吗?

是您教的中文几年级的课程里的? 我儿子上的中文学校学到中文十二年级也没有学到这么深, 感觉似乎还最多仅有国内小学二, 三年级水平.


我有一ABC同学还知道 "道可道,非常道" 的意思

不知道的掩面而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JuJu + 2 有水平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1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mit-2010 43# 帖子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厉害!  我估计小D也懂的, 我家的就十分小儿科, 我都已经不指望了.

发表于 2011-11-1 1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11-11-1 12:31 发表
厉害!  我估计小D也懂的, 我家的就十分小儿科, 我都已经不指望了.



我现在还是不知道那句话啥意思,哪位能用简单的话来解释一下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7: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uote]原帖由 JuJu 于 2011-11-1 08:09 发表
请问LZ 是在悉尼吗?

我在悉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mit-2010 于 2011-11-1 13:33 发表



我现在还是不知道那句话啥意思,哪位能用简单的话来解释一下啊?



如果我能用语言来向你解释这个道,那么这就不是真正的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2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7: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你再结合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就能更好地理解“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含义。

发表于 2011-11-1 18:1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方白 48# 帖子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深奥了

上次在火车上看一鬼佬拿本道德经读, 这个汗啊,我第一句都看不懂。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8: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际上道德经并不深奥,它说的是一种普遍的哲学,当你读通道德经后,你会有种豁然开朗但常常又体会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这正是中国哲学的妙处。

发表于 2011-11-1 18: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后太史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后太史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泪流啊,我已经想象到女儿将来面对这些中文的细微之处的差别不厌其烦的脸色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8: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后太史生 于 2011-11-1 18:33 发表
泪流啊,我已经想象到女儿将来面对这些中文的细微之处的差别不厌其烦的脸色了。

那是因为她还没有领悟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当一个人真正领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时,他/她会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赞叹。问题是要能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谈何容易,没有长年累月的积累是不可能一窥堂奥,对于生长在国外的孩子来说,困难更大。但我认为,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学习,因为进步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而且我们华人的的家庭背景对学习中国文化总是个优势。我相信只要有志于学习,总会有所收获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孩子学点中文是有好处的,对记住自己的根在哪儿有好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9: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有次对一个学生的家长说:对于孩子学习中文,家长不能太功利化,不能给孩子设定目标,多长时间内学多少个字,会说多少话,只要能让他/她学,只要他/她在学就可以。

我的这个观点可能很多家长无法接受,但实际上静下心来想想就能想通,我们到底要孩子学中文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了解一点中国的文化,而不是要靠中文去谋生。了解中国文化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心急不得,所以顺其自然为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话说回来,虽然家长不给孩子设定目标,但作为老师,必须要有目标。在澳洲教中文,方法和内容必须和国内教语文有所区别,不能完全按照国内的语文教学套路进行教学。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中国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音乐艺术方面的教学,使孩子能真正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而不是仅仅认识几个中国字而已。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1 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知识是无法真正学好中文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1 1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yi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yi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汗,觉得自己英文不好也算了,居然中文也差的很呀~

发表于 2011-11-1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过些日子,大概橙子也可以叫做“凳子”了。澄清也可以叫做“登清'了。

看不出“huang cheng cheng”错在那里,很多时候所谓“正确”的读音无非是将错就错罢了。

一种语言里面本来就会有多种读音,即便英语这样的表音文字都是这样,上次电视台里面的几个主持人还在讨论”Schedule“的正确的读法,结果大家都很迷惑,只能说几个读法都是正确的。对于中文这样表音/表意兼备的语言来说,读音的差异更是广泛存在,不但不同的地域存在读音差异,甚至同一个地域不同的时代都会有差异,二十年的时间就足以让很多文字的读音产生明显的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看看30年代的电影,里面的国语发音方式跟现代人几乎迥然不同,你能说那时的明星都是文盲?不但如此,即便60年代电影里面的发音都跟现代有很大的差异。现代中国大陆的所谓标准读音成形于70年代,伴随着中央电台的大批判文稿和样板戏流行开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人家这个词会有几个读音,几个读音的来源。否则纠结于某个”正确“,某个不正确,最后传授的”中国文化“不过是孔已己先生的“茴”的四种写法的遗风罢了。

上大学的时候,军事课的教官(不是小兵,是个退役的营长哦)义正辞严的地把“遂行”念成“逐行”,下面学生捂嘴偷笑,或许有一天,政府为了照顾广大军人同胞文化程度不高,规定”逐行“才是正确说法,我们的教官大概还可以捂嘴偷笑那些口口声声”遂行“的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bulaohu + 6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1 2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hom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hom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owu 于 2011-10-30 23:45 发表


也被砸了?

发表于 2011-11-1 2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河水洋洋 于 2011-11-1 20:39 发表
甚至同一个地域不同的时代都会有差异,二十年的时间就足以让很多文字的读音产生明显的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看看30年代的电影,里面的国语发音方式跟现代人几乎迥然不同,你能说那时的明星都是文盲?不但如此,即便60年代电影里面的发音都跟现代有很大的差异。现代中国大陆的所谓标准读音成形于70年代,伴随着中央电台的大批判文稿和样板戏流行开来


好像俺们这疙瘩没啥变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