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在西人公司做EA(执行助理)的日子-3.17 更新中 (2016-5-4) yuj08 · 感受现场!初访森林大火后的小镇——复活节的Kinglake (2009-4-12) Tiger_Karen
· [散文]暗恋 (2007-9-6) 天涯浪客 · ZMZHU倾情奉献史上最豪华阵容圣诞歌曲专辑 (2008-12-2) zm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yuyu_laohai

女孩教育的烦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0 2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ynth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ynth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yu_laohai 于 2010-6-10 17:24 发表
在没有朋友对比前,她很愿意也很自豪能这样做。她舅舅要送她一个,她没要,要自己存钱买的。
她现在纠结的是:原来别的小朋友不用存钱就能买任何想要的东西。


既然已经这样做了,就帮助她保持这种想法。
以后在别的方面宠一下。
我觉得LZ做地也没错。只是小孩迷茫的时候,需要大人引导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6-10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n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n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从钱的方面考虑,让孩子学会忍耐也是挺好的。

发表于 2010-6-11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LZ的方法挺好, 等我孩子大到对钱有了概念后, 我也会这么做的.

当然平时孩子的正常要求应该直接满足的, 但是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就需要孩子努力一下才能得到,或者等到生日或圣诞节作为给孩子的惊喜, 对于一些根本就不该得到的, 则及时说No, 例如我孩子看我化妆, 就也要化妆品, 我就说等你15岁了才能用, 然后她就不再纠缠了,而是一心希望自己快点长到15岁.

我现在是用学习奖励的方式满足孩子的额外需要, 就是每天给孩子出10道算数题, 都答对后给一朵小红花, 如果一次就做对, 给两朵. 攒够36朵时, 给买一个孩子想要的小玩具或零食. 当前这种方法很有效, 而且能刺激孩子学习, 我正考虑是否中文学习也要用这种办法. 只是我不知道这样做有否潜在的弊端, 例如将来如果没有奖品她就不学习了?

发表于 2010-6-11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儿子8岁,去年想要ds,我一口否决,第一:玩太多游戏不好,第二:没钱。他就再也没要求。平时会上网玩一些free game. 可能男孩不敏感,又粗线条,就把ds忘了。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0-6-11 1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lkzhan 于 2010-6-11 10:38 发表
我觉得LZ的方法挺好, 等我孩子大到对钱有了概念后, 我也会这么做的.

当然平时孩子的正常要求应该直接满足的, 但是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就需要孩子努力一下才能得到,或者等到生日或圣诞节作为给孩子的惊喜, 对于一些 ...


这种方法用好了挺好的,我女儿Kindy的时候我就用过,对其养成学习习惯还是满有帮助的,当然过一段时间就没必要用了。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还弄了个表格,给我女儿各方面表现打打分,把起床叠被子都放上去,当然也包括中文,英语阅读,练钢琴等,她知道我的打分是公平的,所以也认可这种方式,超过一定分数有stickers,攒够一定数量的stickers可以选一样玩具。这办法是我从她们老师那里借用来的,活用了一下,实践了十来个月,停了,因为大家都没兴趣去数去计算了,不过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养成了一个一些好习惯,没觉得有什么弊端,那段时间买了一些玩具后,对买玩具就没什么大兴趣了。对于year2 的小孩儿,老师都不怎么用这种办法了,看来只适合Kindy和Year1初期的小孩儿。

发表于 2010-6-11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uozuo 于 2010-6-11 10:54 发表


这种方法用好了挺好的,我女儿Kindy的时候我就用过,对其养成学习习惯还是满有帮助的,当然过一段时间就没必要用了。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还弄了个表格,给我女儿各方面表现打打分,把起床叠被子都放上去,当然也包 ...

谢谢你的信息, 我也觉得这种学习奖励的方式不可能老用, 大了以后可能更没用了. 那么到了year 2以后什么样的奖励办法更好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0-6-11 1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lkzhan 于 2010-6-11 11:42 发表

谢谢你的信息, 我也觉得这种学习奖励的方式不可能老用, 大了以后可能更没用了. 那么到了year 2以后什么样的奖励办法更好呢?


什么都没有了,一些习惯已经差不多了。学习也基本靠自觉和peer pressure了。我们年初曾协商过,除了练钢琴要我陪一下外,其他事情自己去想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做吧,做不完自己承担做不完的后果。但事实上,我还是经常去提醒的,只是尽量不催,不push。她自己也知道自某时某地feel like什么,然后就做什么。即便我觉得她这会儿应该读书,可是如果人家实在feel like要画画,我也没办法。
至于奖励,好久没有了,小朋友也不要。如果某天要什么,我一定不附任何条件去给的(电脑游戏除外)。

[ 本帖最后由 zuozuo 于 2010-6-11 12:38 编辑 ]

发表于 2010-6-11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猪胖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胖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怕了麦当劳了.
我们的规定是一般两个月才能去一次, 所以孩子们都能遵守规定, 不过我们没有因为他们做到了这一点而奖励钱. 我的想法是让这样的做法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习惯, 偶尔吃个快餐, 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 以后长大就不会抬腿就进M.

发表于 2010-6-11 14: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mtig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mtig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为LZ让孩子自己存钱买东西的方法很好。要是我也会这么做的。就是有一点不同意,璇版说的对,如果你不想让她玩,认为这个东西超出她应得的,就直接了当说不能买。还有就是,即使是她自己买的,也要告诉她玩多长时间你是有权控制的。
我在shopping centre里见过一对西人母女,女儿要买一件东西,妈妈说家里还有,女儿说:“我用自己的钱买。”妈妈说自己的钱买也不行,这是浪费钱。我当时觉得挺专制的,不过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图片不出来?

发表于 2010-6-11 14: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rns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rns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就DS而言, 你可以在她生日或圣诞节时送给她,让她集这么大一笔钱好像太过了点。

小孩要让她看到在眼前的希望, 而不是太遥远。

发表于 2010-6-11 17: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sDonIsGo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sDonIsGo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己省下来的东西才会珍惜,lz做的没有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6-28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rlolli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rlolli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是我的话,我多半会直接告诉她不能买的原因,然后也许我们可以商量一个时间(比如圣诞节的时候可以买给她作为礼物),但是仍然有条件,就是玩的时间和度要由爸爸妈妈掌握。时间长了,小孩的兴趣很有可能被转移,可能到时候她会自动选择别的东西做礼物。
一口回绝有时候会让小孩心生怨恨,她不会理解大人的种种顾虑,只纠结“为什么别人有的我不可以有”。给她一个能够看得到的期待比较好,而且作为家长也比较容易让孩子同意你的条件。LZ觉得呢?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6-28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uishiguoj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uishiguoj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还没那么大,学习了,楼上的各位都说的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10-6-28 17: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ART19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ART19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女儿要贵养,儿子才要穷养。

发表于 2010-6-28 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yx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yx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老大以前也是见什么买什么,什么玩具都是2天热乎劲,后来我们改变了,就和楼主的做法差不多

现在孩子已经知道存钱或者不是什么东西都要了,而且变的稍微知道一些爱惜玩具了

楼主还是要坚持,尽管孩子抱怨,总会让孩子慢慢明白的
梦想只有坚持才会实现

发表于 2010-6-28 1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CLF4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CLF4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路看下来,学习啊!
LZ的方法是否对错,看她家孩子啦,妈妈和孩子对话一次,沟通最重要!!!
如我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学习LZ的方法。可惜我家有个失灵的ATM机器,孩子还没有按密码,机器就往外吐钱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6-28 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side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side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LZ做的挺好,就算有这个钱也不能看好什么买什么,那纯粹就是两个字“溺爱”。

发表于 2010-7-7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巴黎春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巴黎春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yu_laohai 于 2010-6-10 17:07 发表
所以是特别对女孩的。女孩比较敏感,而且都说女儿要富养。但我理解的富养主要是眼界的开阔,没想让她生活上要什么有什么。
但面对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我真不知怎么回答。人家家并不比我们条件好,可孩子还真是要什 ...

除了眼界的开阔,女孩子还是要让她有一定的物质享受。。
不然的话,就会羡慕其他朋友们,而且会比较容易误入歧途。。
一点点小恩小惠就能给骗走了。。。

发表于 2010-7-7 13: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g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g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做个记号来学习。

发表于 2010-8-30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tin7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tin7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巴黎春天 于 2010-7-7 13:48 发表

除了眼界的开阔,女孩子还是要让她有一定的物质享受。。
不然的话,就会羡慕其他朋友们,而且会比较容易误入歧途。。
一点点小恩小惠就能给骗走了。。。 ...

这个不一定。我觉得还要看孩子受到的教育。我从小是被穷养的,我对物质的要求不太高,长大也从不羡慕别人。

重要的是物质享受之外要有一个解释,这个物质享受是应该的吗,是可以不获努力就得到的吗?女孩子若觉得是应该的,那以后她没有了,她才容易误入歧途呢

发表于 2010-8-30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摘录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并不能完全解释lz的做法是否对,但至少说明:lz女儿的同学家长"要什么给什么"的教育方法肯定有问题。

要知道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怎样,借助一颗棉花糖或许可以做出预测。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回忆说,“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这个实验的最初目的是研究为什么有人可以“延迟满足”而有人却只能投降的心理过程。然而,米歇尔在偶然与同样参加上述实验的三个女儿谈到她们幼儿园伙伴们的近况时,他发现这些少年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小时候“延迟满足”的能力存在某种联系。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逐一联系现今已是高中生的653名参加者,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提问。
米歇尔在分析问卷的结果时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实验并未就此结束。米歇尔和其他研究人员继续对当年的实验参加者进行研究,直到他们35岁以后。研究表明,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后有更高的体重指数并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问题。“但是这都是参加者说的,和他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难免有些出入。”米歇尔解释说。因此,去年,现就职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米歇尔教授继续深化这项研究。他挑选出一些当年实验的参加者,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为他们的脑部进行扫描,希望通过对比扫描图,找出大脑对“延迟满足”能力起作用的特定区域。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不同的基因测试,以研究是否存在控制“延迟满足”能力的遗传因素。
(省略无关紧要的几段。。。)
不难得出,“延迟满足”能力有基因因素的影响。但是米歇尔不愿轻易下这样的结论。他认为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培养同样重要。比如,通过给不同阶层的孩子做同样的实验,他发现穷人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生长在贫苦家庭的孩子相对处理‘延迟满足’的机会就少,而如果不实践就无法找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米歇尔说,“所以后天的培养很重要,就像我们学习如何使用电脑一样,要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 本帖最后由 Holly2010 于 2010-8-30 14:51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30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游牧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游牧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麻烦问下,DS多少钱个

发表于 2010-8-30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洋八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洋八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延迟满足法,俗称“吊胃口”。。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olly2010 于 2010-8-30 14:48 发表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

我特能理解这个举动

发表于 2010-8-30 19: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yu_laoh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yu_laoh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女儿不属于自制力很强的,”延迟满足“能力不是很高。这也算我当时想这个办法的起因。
谢谢大家的讨论。根据大家的建议,我在过程中做了一点调整,她如果一段时间做的比较好,我会增加些小奖励给她; 有时看她憋得实在难受,就换种方式给点小TREAT.
跟大家报告一下结果:
1. DS的钱早已经攒够了,孩子非常有成就感,现在目标是过一段时间自己攒一个电脑;
2.中间舅舅多次提出直接给她买一个,我也没反对,孩子都拒绝了;
3. BY-PRODUCT: 因为要自己记账,算术加法水平提高很快,准确率之高速度之快超出我的预料;
4. 现在参加了学校的小银行,每周存几个COINS,很高兴。

总的来说,我对这个结果挺满意的。

[ 本帖最后由 yuyu_laohai 于 2010-8-30 19:0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安州人 + 5 感谢分享
Holly2010 + 2 Well done!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的帖子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结果很不错啊!  Well don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30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CLF4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CLF4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LZ的女儿还是很认同妈妈的做法。

发表于 2010-8-30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爱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爱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S是游戏机吧

发表于 2010-8-30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贴,学习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8-30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no16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no16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过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