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北京之行FB记之五--回味版 (2005-2-1) cheers · 我爱我家征文 - 搬家记事 (2008-4-9) patrickzhu
· 澳洲硬币图案趣谈 - 50c系列 (2004-12-12) leeshine · 一次杯具收场的名校mm找工记 (2010-10-11) kitca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Mmmmmandy

[VIC] 9岁男孩从国内去墨尔本,求推荐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6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杨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杨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快捷导航 发表于 2025-4-24 10:59
"但千万别读完7年级再来,懂得都懂"

不懂, 何解?

vic八年级考selective
如实正观世间集,如实正观世间灭;不说世间无,不说世间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6 14: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tg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tg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4-25 11:06
您客气了,但是我这只是抽样样本,
而且大概率是因为数据中的孩子们大部分没有在所谓的好学区中学附近,
...

确实和圈子还有所在的区有很大关系,虽然层主谦虚,但是可以看到圈子里都是很重视教育的家庭。现在很多好公校学区内的家长也基本上把公校当作备选,而主动争取送小孩去私校,排队也越来越低龄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xinkaishi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27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tber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tber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4-24 09:15
1.建议学校:glen,wantirna一带,如果是公校基本就是glen sc或者偏一些到vermont sc
前者是排名一直不错的 ...

请问为什么不能读完7年级来。。。因为我还打算读完8年级,过来读9年级

发表于 2025-4-27 11: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不会掉馅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不会掉馅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教育体系比澳洲好。为啥要来这里读书?

发表于 2025-4-27 12: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g43119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g43119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tberry 发表于 2025-4-27 10:55
请问为什么不能读完7年级来。。。因为我还打算读完8年级,过来读9年级

你是准备让孩子当个洗澡蟹还是准备让孩子当个土澳鳖?前者9年级以后甚至读大学来都可以,后者需要在12岁之前,12岁是一个年龄坎,语言学上,12岁之前可以让英语成为母语,之后脑及语言系统只能把英语当成外语,无论如何努力学。12岁之前来,也有差别,年龄越早,英语及思维方式越接近洋人,2岁又是个坎,2周岁之前听力系统还在发育,如果在听力系统发育阶段白天大部分时间送英语为主CC,小孩几无可能听懂父母中文,即几乎不可能bilingual。bilingual 的好处显而易见,小孩有更多的机会,坏处也很直接,在同等条件下,英文再好,也不可能好到单一语言下的华人。

发表于 2025-4-27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tber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tber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g431193 发表于 2025-4-27 12:02
你是准备让孩子当个洗澡蟹还是准备让孩子当个土澳鳖?前者9年级以后甚至读大学来都可以,后者需要在12岁 ...

我自我感觉国内的教育资应该比这边要丰富,在国内选择一个国际学校读完初二,数学等理科啥的估计是没问题了,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要把英语准备好。在这期间每年寒暑假也来参加一些插班,夏校等,保持对澳洲的了解。到时候来之前可以参加AEAS,AMC这些考试,再选择一个还不错的高中。大家在这里也是要各种补,还不如在国内卷到初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14: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g43119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g43119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tberry 发表于 2025-4-27 13:27
我自我感觉国内的教育资应该比这边要丰富,在国内选择一个国际学校读完初二,数学等理科啥的估计是没问题 ...

能在国内卷得来,就别到澳洲来了,我家的体验,中小学教育,中>美>澳,澳洲适合躺平,卷不动,再考虑澳洲

发表于 2025-4-27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tber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tber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g431193 发表于 2025-4-27 14:30
能在国内卷得来,就别到澳洲来了,我家的体验,中小学教育,中>美>澳,澳洲适合躺平,卷不动,再考虑澳洲 ...

是的,这就是我最纠结的。中国读完初二,所有的知识储备都差不多了,最后几年再来这里冲刺好的大学。。。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27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denOfDream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denOfDream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4-24 09:15
1.建议学校:glen,wantirna一带,如果是公校基本就是glen sc或者偏一些到vermont sc
前者是排名一直不错的 ...

层主每楼都好认真回答

楼主问完问题就消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xinkaishi + 3

查看全部评分

过好每一天。。。

发表于 2025-4-27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我爱猫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我爱猫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denOfDreams 发表于 2025-4-27 15:39
层主每楼都好认真回答

楼主问完问题就消失了?

楼主是来抛砖引玉的,话题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GardenOfDreams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我的猫叫哈士奇

发表于 2025-4-27 1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tberry 发表于 2025-4-27 13:27
我自我感觉国内的教育资应该比这边要丰富,在国内选择一个国际学校读完初二,数学等理科啥的估计是没问题 ...

接触过上海国际学校过来插班的六年级学生,父亲是Aussie,妈妈上海人。戴着大眼镜,文文静静女孩子,英语很一般。她跟我说国际学校现在基本都是华人,在一起也讲中文多。然后做什么都非常拘谨。说学校没功课,回去妈妈不开心,要给她布置额外作业。

她说她想读艺校,妈妈坚决反对,她觉得很沮丧。

我觉得国内读多少书都没有什么意思,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跟澳洲的主流意识大相径庭。软实力很少,很可能也丧失了创造性思维和挑战权威的能力。

接触过不少这里长大的华人孩子和半路移民过来的,从各个方面差异都很大,很容易区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tber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tber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4-27 16:10
接触过上海国际学校过来插班的六年级学生,父亲是Aussie,妈妈上海人。戴着大眼镜,文文静静女孩子,英语 ...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发表于 2025-4-27 16: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tberry 发表于 2025-4-27 10:55
请问为什么不能读完7年级来。。。因为我还打算读完8年级,过来读9年级

我前面已经谈过两点原因了,介于您提到的是国内读国际中学,
那我再谈谈看法:
1.中学学习不仅仅是英文,也不仅仅是数理化,
是整个的校园生活、社交和所处地的各种社区文化的接触、参与及了解,
如果孩子将来计划读书以及生活的地区是墨尔本,
那尽早来还是优于晚来。

2.教育资源问题,不能笼统的说澳洲的教育资源少于中国,
很多以学术见长的学校,师资以及组织各类竞赛也不少。
哪怕是公立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或者其他各类型活动也不见的少,
至少我身边已经就读中学的孩子们通过学校参与的非常多,
常见的数理竞赛、科学竞赛、机器人编程就不说了,
还有各类校内以及校际活动。
7-9年级正是美好的中学阶段。

3 虽然知识是相通的,等到中学过来冲刺没什么问题,
但并不是说国内打完的基础真的就完全够用。
早点系统进入澳洲的学习模式,
适应学校的科目设置、学习方式以及考试节奏没什么不好。

当然,每个家庭还有各自实际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发表于 2025-4-28 07: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冷色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冷色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多家长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比澳洲好。如果这个基础教育指的是心算能力和数学运算速度,毫无疑问中国领先,但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人形计算器啊。澳洲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独立性和主动性以及批判性思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孩子跟不上掉队,很正常,本来澳洲教育注重的就是因材施教,大学教育本来就不应该是人人都必须经历的。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继续深造,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去TAFE学技能早点工作,未来未必比上大学的孩子差。

那些嘲笑澳洲数学水平差的人,来试试11年级的数学呗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bluesky + 6 我很赞同
xinkaishi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28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denOfDreams 发表于 2025-4-27 15:39
层主每楼都好认真回答

楼主问完问题就消失了?

主要是因为自家孩子正好是五六年级,
身边的同事或者孩子同学们的哥哥姐姐也都是中学,
择校这事儿大差不差都刚刚经历过。

发表于 2025-4-28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冷色调 发表于 2025-4-28 07:32
很多家长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比澳洲好。如果这个基础教育指的是心算能力和数学运算速度,毫 ...


澳洲数学教育着重点在于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比如乘法老师会一直讲grouping的概念,然后会出很多跟生活有关的阅读内容让孩子来理解grouping的概念。

中国教育上来就是公式。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学老师,她明确对我说,她不喜欢班上上过kumon的孩子的学习方式,她说他们只懂得fomula 计算,但是给一个“应用题”,就是有情形的题目,需要阅读理解的,他们往往不理解。

因为生活更多是遇到一个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的方式,而不是计算能力。

从我了解的两种教育模式,理念和我自己以及自己孩子的学习经历来说,澳洲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普罗大众非常友好。中国的教育方式对大多数普通一些的孩子来说,非常枯燥抽象,尤其是小学阶段。

但是对于数学自学能力,概念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都比较强的孩子来说,澳洲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浪费时间。

学校是普及教育,而不是培养精英,从这点来说,西方教育模式理念远远高于中国。因为普通学校本来就是知识普及教育。

中国教育模式一直走的是精英路线,对于“只有上大学才有出路”的中国人来说,很长时间里只有最聪明刻苦的那群人才有上大学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某事件以后,高校扩招已经导致这种从小学到高中模式是不对称的教学模式。

同事说现在当个护士长都要研究生,可见现在学历有多不值钱。以前卫校出来的就可以当护士,混混也能混到护士长了。

中国现在这种卷,完全是一种无效无意义的行为,可怜好多普通人还都在继续。大学本来就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但在中国人眼里,有没有能力,是否需要,貌似每个孩子都必须去走这条路,走到最后全都无路可走了才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8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冷色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冷色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4-28 13:35
澳洲数学教育着重点在于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比如乘法老师会一直讲grouping的概念,然后会出很多 ...

供过于求的结果

发表于 2025-6-6 16: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rleyl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rleyl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人抢了我名字 发表于 2025-4-24 15:09
住过vic和nsw的过来人告诉你 既然去了墨尔本就要去私校 悉尼则公私都无所谓 ...

为什么呀?
yan

发表于 2025-6-7 08: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冷色调 发表于 2025-4-28 07:32
很多家长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比澳洲好。如果这个基础教育指的是心算能力和数学运算速度,毫 ...

这一点非常赞成,国内朋友的孩子学习都很认真,但是除了学习,其他各方面好像都比较依赖家长,不要说高中大学生了,读研究生也没有想过要独立生活,这确实和国内的思维以及教育环境有关。
一个朋友的孩子来这边读研究生,受同学的影响也想开始打工,但是首先想到的是找人介绍工作。而这边的孩子,从9、10年级,学校已经在指导如何写简历、面试了。
从所以两边教育的重点是不同的,但是有一点:如果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容易走偏,那就千万不要带到澳洲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bluesky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6-7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4-28 13:35
澳洲数学教育着重点在于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比如乘法老师会一直讲grouping的概念,然后会出很多 ...


我也觉得中国小学没必要那么卷。但是中国竞争太激烈了,也造就了卷。

最近我想过的一个是中国的教育目的是选拔,澳洲目的是提升。
中国人口基数大,gift的孩子就是多。举例国家需要50个高材生,中国有100个合格的,那么就要从这100里面选拔50个好的。澳洲这里呢,可能只有30个合格的,那么需要在好好培养另外20个,而30个里面也不要有漏网之鱼。所以中国考试严格,似乎只有一次机会。澳洲这里任何时候都有机会。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鼓吹中国基础教育,因为中国这几年科技发展确实厉害。 一个是国内中小学的确skill比较好,所以有了为社会工作的螺丝钉。发展创新方面,国内现在也很好,我想主要是人才比较多的缘故。真的人才,怎么折腾都能能创新。

发表于 2025-6-7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5-6-7 11:12
我也觉得中国小学没必要那么卷。但是中国竞争太激烈了,也造就了卷。

最近我想过的一个是中国的教育目的 ...

都是无效竞争。

基数100,要2个“精英”,其他98都是普罗大众。

基数一万,要两百个“精英”,其他9800卷死了依然是普罗大众。自己把自己的标准提得老高,然后拼命垫着脚吊着脖子,除了把自己搞得累死,没有其他任何意义。大家都躺平,outcome不会有什么不同。东亚文化就是搞死别人搞死自己。

父母自我感动罢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7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lla_h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lla_h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差不多。找个房租贵的区就好了

发表于 2025-6-7 17: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歲來,去墨爾本郊區吧,高考加分,輕輕鬆鬆

发表于 2025-6-7 17: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难免踩上狗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难免踩上狗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4-24 17:38
glen中学也算这么多年成绩不错的学校了,
但这学校这两年出的一些事儿也很让人唏嘘。
家长最好和孩子都大 ...

出啥事了?

发表于 2025-6-8 1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例事件,压力过大导致的严重后果。
那附近的很多家长都知道。
细节就不赘述了。
总之,如果孩子要从中国转学到澳洲,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做好一个“慢”适应和融入的过程,
不要push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25-6-8 19: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6-8 19:15
个例事件,压力过大导致的严重后果。
那附近的很多家长都知道。
细节就不赘述了。

很多人都曉得,就不是什麼秘密了,講講看呀。我瓜子已經準備好
b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8 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李師傅 发表于 2025-6-8 19:20
很多人都曉得,就不是什麼秘密了,講講看呀。我瓜子已經準備好

为了不想这件事对校内学生带来负面的引导,
这个事件也不是完全公开的。
所以真的没必要讲细节。

只是我自己觉得国内过来的学生,要对澳洲的中学教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比较好,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土澳真的很土,
随便学学就能在top,也不要过分在意一两次的考试成绩。
除了医法,大部分专业只要想读,总是有机会的。

发表于 2025-6-8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erred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erred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见过几个小学来留学的学生,因为没有读语言中心,在维州小学成绩很不好,六年级结束后找不到中学接受,最后不得不回中国读书的。

发表于 2025-6-8 20: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6-8 19:32
为了不想这件事对校内学生带来负面的引导,
这个事件也不是完全公开的。
所以真的没必要讲细节。

我們這裡Geelong college去年一個前三的,英文考的是第二語言,36分。但是最後總分99.6以上。全部靠理科拉分。上海來的
be

发表于 2025-6-8 20: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verred68 发表于 2025-6-8 19:43
见过几个小学来留学的学生,因为没有读语言中心,在维州小学成绩很不好,六年级结束后找不到中学接受,最后 ...

去了語言就會突飛猛進?
be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