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大家一起来过年】Quantum年糕贺岁三重奏◎清爽韧滑的椰汁千层马蹄糕 (2012-1-27) Quantum · (原创)购买房产的友情提醒 (2007-7-23) wwwh
· 有没有喜欢缝纫的朋友,一起来交流交流![附我的作品] (2008-5-1) 人民 · 周末的西式晚餐(新添了做法) (2010-5-28) lilibe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Panthers

[探亲手续] 独生子女父母的送终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8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ix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ix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G0402 发表于 2021-9-28 12:56
保险一般管看病但是不管药吧。没有Medicare,有些药也很贵呀

对,所以如果有长期需要,在国内买好想办法带过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9-28 13: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U.Doubl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U.Doubl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这情况,最好的就是国内找中高档养老院,同时给护工或者主管加红包。钱到位,有的是人抢着帮你照顾老人。

发表于 2021-9-28 14: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孙行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孙行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mm 发表于 2021-9-27 20:57
多塞点红包态度自然好

也要有子女帮忙这个事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1-9-28 16: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孙行者 发表于 2021-9-28 14:46
也要有子女帮忙这个事


护工:微信红包。谢谢

发表于 2021-9-28 16: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蚌埠黄山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蚌埠黄山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邻居给年迈父母申请的移民,好像有过桥签,但沒有医保福利。

发表于 2021-9-28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rserkyj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rserkyj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1-9-27 20:08
如果七十出头也没基础病,十年笃定可以撑。

都是老同志偶尔可以帮扶一下,但现在也只能是各顾各的,随着身体情况变差,走远一点的路都困难,逢年过节聚会也少了。



LZ这种情况,十年不要儿女照顾的可能性会比较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9-28 17: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mpton401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mpton401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是留在海外的独生子女的共性问题,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目前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发表于 2021-9-28 1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1-9-27 20:08
如果七十出头也没基础病,十年笃定可以撑。

斑竹,人到了五六十岁,多多少少都有老年病。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三高等等,用了这么多年的零件木有毛病真的少见 国内医院的患者,几乎有一多半都是老年人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21-9-28 19: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lf-underst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lf-underst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nr 发表于 2021-9-27 23:37
老一辈的有兄妹,那么你应该有堂表亲。
选一个信得过的托付一下,无非以后遗产分一部分他。 ...

理论可行,但操作性不强

亲生兄弟姐妹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大家对亲生父母的养老问题心知肚明,但是能够摆到台面上谈判的就不多,能够达成协议的更少。

堂表亲就更难了。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发表于 2021-9-28 2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y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y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为楼主很清楚定位。只是现在不像过往那样可以即时买机票就起行。疫情令楼主心里产生恐惧彷徨。

无解的…

只能等疫情消退了,回中国不隔离,没个3、5年真的别想了

发表于 2021-9-28 22: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G04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G04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YG0402 于 2021-9-28 22:54 编辑
Meixh 发表于 2021-9-28 13:46
对,所以如果有长期需要,在国内买好想办法带过来。


买10年的药?这不现实呀,国内现在一般最多也就给你买3个月的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9-28 2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G0402 发表于 2021-9-28 22:53
买10年的药?这不现实呀,国内现在一般最多也就给你买3个月的药

一般都是只能开一个月的药量。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21-9-28 23: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G04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G04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21-9-28 22:57
一般都是只能开一个月的药量。

如果提供机票啥的,告诉他们需要离开比较久的时间,可以给到3个月

发表于 2021-9-28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G0402 发表于 2021-9-28 23:01
如果提供机票啥的,告诉他们需要离开比较久的时间,可以给到3个月

遇见好人啦 但是医保中心同意吗?电脑通的过吗?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21-9-28 2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G04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G04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21-9-28 23:18
遇见好人啦 但是医保中心同意吗?电脑通的过吗?

不知道呀,以前我爸妈来澳洲就是这么搞的呀…
医院里给配,那就算是都通过了咯,正规3甲医院

发表于 2021-9-29 0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ix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ix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G0402 发表于 2021-9-28 22:53
买10年的药?这不现实呀,国内现在一般最多也就给你买3个月的药

能不能提前开一点?

我有见过提前用不同亲戚的名字,屯药的

但是当然可能病情不严重,而且也是固定时间回国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9-29 08: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ggle7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ggle7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希望后面转864的速度可以加快

发表于 2021-9-29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w135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w135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nr 发表于 2021-9-27 23:37
老一辈的有兄妹,那么你应该有堂表亲。
选一个信得过的托付一下,无非以后遗产分一部分他。 ...

堂表亲自己有父母呢,而且还有配偶的父母,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四个老人要照顾。
即使堂表亲没那么多负担,说真的,如果不是经济困难,谁愿意跟生病的老人在一起?
人老了,又生病,真的是负能量满满,花钱都请不到人的。

发表于 2021-9-29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den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den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21-9-27 20:03
有孝心的年轻人 大可不必为此心神不安,我们老年人生活在澳洲也有一大推问题,生活在国内同样也是 ...

少有的明白老人。人间清醒

发表于 2021-9-29 12: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bdx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bdx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以父母应该离孩子近一点 付费移民 身体好 就回国短住 身体不行了 就常住澳洲 需要全职护理就去澳洲华人养老院 孩子一周来看一次

发表于 2021-9-29 1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ixh 发表于 2021-9-29 08:02
能不能提前开一点?

我有见过提前用不同亲戚的名字,屯药的

现在医保入不敷出,国内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近两个亿,医保系统都是电脑联网,开药控制非常严格。只能各显其能,屯一些老年病的常用药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9-29 1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pig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pig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想着等小孩上大学后回去,还不如现在就回,十年后年龄大了在国内找工作的难度很大。

个人觉得小孩英语的口语和听力过关就差不多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国内不一定比这边差。

发表于 2021-9-29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ix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ix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bdxx 发表于 2021-9-29 12:36
所以父母应该离孩子近一点 付费移民 身体好 就回国短住 身体不行了 就常住澳洲 需要全职护理就去澳洲华人养 ...

这个对于很多人真的是美好的愿望

父母身体好的时候,不愿意来澳洲,不愿意放弃国内色彩斑斓的世界

等到身体不好了,那办什么都难了。

发表于 2021-9-29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she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she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顾自。喜欢被洗脑的生活就别影响下一代。

发表于 2021-9-30 07: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shidajiangy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shidajiangy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1_hai 发表于 2021-9-28 03:14
说错,103转143

付费父母移民过来10年不能送养老院

如果父母身体健康还好,否则。。。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发表于 2021-9-30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wo36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wo36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owo365 于 2021-9-30 16:28 编辑

我倒是把父母买过来了, 但老二口互相各自看不顺眼,不能一起同住的那种
我也很惆怅 , 因为现在的能力没有办法给他们再买套房或者租房
再说, 谁住出去也是个问题,必然会心里不平衡。。。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9-30 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cxpikp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cxpikp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wo365 发表于 2021-9-30 14:25
我倒是把父母买过来了, 但老二口互相各自看不顺眼,不能一起同住的那种
我也很惆怅 , 因为现在的能力 ...

你住出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zbbzqz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9-30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人袋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人袋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像楼主这样孝敬的孩子值得称赞。就楼主所述父母的养老问题,这是移民澳洲每个中国孩子遇到的很现实很普遍的问题。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体会和对澳洲和中国各自情况的研判还有观察周围人的大多数的选择,我的看法是:让父母在国内养老很不现实,尽管也有不少人想的或设计的貌似很合理。中国有句老话: 父母在,不远行。那父母老就更不能远行。所以,孩子在哪里父母就应该在哪里。至于父母来澳洲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那是正常的道路上遇到的正常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并且解决起来肯定比父母在国内而孩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容易的多。还有就是情况都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这边变化也肯定会比国内的变化更利于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总之,只要孩子在这边,父母早过来,早适应,遇到问题早解决。

发表于 2021-10-1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lene6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lene6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接过来是唯一的选择,如果父母实在不愿意过来,就只能各过各的了

发表于 2021-10-6 19: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单向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单向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ucxpikpo 发表于 2021-9-30 16:56
你住出去。

还真有。认识的老移民就是这样。自己一家三口一套房,给老母亲买了一套,原因是这位阿姨非常具有中华美德:节衣缩食,(在教育理念上)过度关心孙辈,婆婆架子十足十。以前还会每周探望,后来给阿姨找了两个华人妹子室友打发寂寞就少来了。最近听说这两个妹子也闹着要搬走,这才大半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