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给tang mm交作业 -- 黑森林蛋糕 (2010-3-8) datou2z · 《流浪笔记》环澳路上的日日夜夜——风尘仆仆心情篇/ A 车毁人未忘 (2010-5-11) Tiger_Karen
· 新人学习拍照一周年作业 墨尔本套图39张 (2010-1-1) psveind · 海上圣诞--斐济小岛小蜜月 (2012-1-29) dreamersbj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hxsh2000

[学习培训] 系统的学习Data & Analytic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0 2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roxk 发表于 2021-1-30 20:04
数据分析要做的好,关键不在于工具,而是对数据理解和把控。这个需要悟性,经验。网课只能帮助入行,后面的 ...

这位大佬一听就是偏技术方向的哈,视角和切入点和业务方向的高手,完全的不同。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每个人在那个技能链条上都有自己能搞熟悉的和精通的范围,也都会有自己不熟悉的。所以这种分享非常的好,能够让大家有机会接触这个链条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在了解了以后,也能更多的Appreciate其他人的技能和贡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30 2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rfai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rfai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1-1-30 23:15
哈哈,小伙子很努力和认真啊,很有前途,我看好你哦!!!

我现在已经是网课小专家了,很多证书都有成套的,AWS,Dataquest,Datacamp,Udacity,Coursera,Udemy,Codecademy我都有较大的进展,希望这些付出能有一天得到回报。

发表于 2021-1-30 2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roxk 发表于 2021-1-30 20:04
数据分析要做的好,关键不在于工具,而是对数据理解和把控。这个需要悟性,经验。网课只能帮助入行,后面的 ...

特别赞同你说的,通俗一点的说,就是这个过程中要了解:
我们需要什么(Business Value)
如何把Business Strategy分解成能理解的各个部门的目标
如何使用数据帮忙各个部门达到目标
我们有什么数据
这些数据能进行什么分析
如果没有相关数据或者缺少什么,如何得到
最后把上面的这些联系在一起。

发表于 2021-1-30 2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1-30 14:39
谢谢分享。我不太明白的一点是,按照你分享的这个图,需要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士合力完成一个项目,对吧?但 ...

先分享你一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What's your data strategy>> fro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ttps://hbr.org/2017/05/whats-your-data-strategy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stlarva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31 0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lianm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lianm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好贴马克

发表于 2021-1-31 07: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1-1-30 23:40
先分享你一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

看完就理解你的角度了。原来是ICT部门的角色啊。那跟我的需求完全不同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31 07: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ippa 于 2021-1-31 08:52 编辑
hxsh2000 发表于 2021-1-30 23:23
知识,能力,软实力和价格是成正比的,你说的那些能力和经验,是跟长久的行业积累和持续不断的学习紧紧联 ...


我的意思是,如果希望从事数据分析这个行当,应该有意识选择一个(或更多)数据领域进行深造。深造的意思是,把自己打造成某方面的数据专才。比如财务数据,就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财务管理知识,而不是单靠business owner去提供这方面的需求。否则,你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人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31 1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1-31 08:44
看完就理解你的角度了。原来是ICT部门的角色啊。那跟我的需求完全不同了。 ...

是的,这个就是我想表达的。在Data & Analytics这个方向上,有Business,Technical,Combination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贡献,也都有自己领域里的相关要求。一说到Data & Analytics,business side会说行业背景,业务能力是核心,技术能力是添加;technical side会说编程能力,算法和技术非常的重要。这些都非常的有道理,只是出于自己的方向上来说的,往往容易忽视其他部门的贡献和技能。

发表于 2021-1-31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rfaits 发表于 2021-1-30 23:36
我现在已经是网课小专家了,很多证书都有成套的,AWS,Dataquest,Datacamp,Udacity,Coursera,Udemy,Codeca ...

厉害了,小伙子。继续和持续的努力,达到目标

发表于 2021-1-31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rgan_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gan_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错 关注一个 现在公司刚开始做gcp data lake和引进power bi,还在学习中

发表于 2021-1-31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1-1-31 12:41
是的,这个就是我想表达的。在Data & Analytics这个方向上,有Business,Technical,Combination的,每个 ...

我们公司的关键运营部门都在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专家,这些同事都有多年本部工作经验,对相关数据,系统和流程都非常熟悉。在这个基础上再送去学习数据分析技术,配合部门管理的需要。我觉得这个模式比较合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31 1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xsh2000 于 2021-1-31 13:38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21-1-31 13:05
我们公司的关键运营部门都在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专家,这些同事都有多年本部工作经验,对相关数据,系统和 ...


是的,这是数据和分析需求很大的部门的非常流行的运营模式。部门里有这种Skillsets的人非常的宝贵,因为这些人完全涵盖了Business SME, BA和DA三个方面。

我喜欢的模式是建立一套可执行的模式,通过配合和结合,标准化这个流程和沟通渠道(不依赖于很强的个人能力来涵盖所有),让Senior甚至Mid Level,差不多三到五年的经验(而非第一种模式的十几年)的员工可以发挥最大的空间。

发表于 2021-1-31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1-1-31 13:36
是的,这是数据和分析需求很大的部门的非常流行的运营模式。部门里有这种Skillsets的人非常的宝贵,因为 ...

上次你贴的那个链接就看出你还在非常理想化的学习环境了。事实上,你说的这种模式对于大部分企业都是不可行的。为什么呢?

因为企业无时无刻处于动态状态:

1,企业员工平均服务年限 - 5年左右。负责任说,真正有效做好知识管理的企业少之又少。员工带着技能和经验跳槽,你原先设定的沟通设计流程随着人员交替很大几率也要进行相应改变。

2,企业运营环境 - 从外部到内部,瞬息万变。这些变化无不影响企业原有的运营流程以及人员架构。数据所有人改变了,管理层换人了……大大小小的变化让人无所适从。修改数据分析流程是需要很多时间和成本。管理层精着呢,还不如赶紧找人按新情况做一套数据方案。久而久之,你说的那套流程就变成一纸空文了(我见的太多了)

3,企业管理系统更新速度 - 3-5年吧。不是换新系统就是升级原有系统。系统一变,设置一变,流程上面很多东西就变了。

4,数据分析工具 - 更新换代速度太快,顶多三五年的寿命。旧工具做出来的东西总没有新工具那样花俏。然后管理层凭个人喜好要求你换工具。工具一变,流程又要改变。

如果你说的流程真的存在,那么这个流程一年要改多少遍啊?如此一来,运营成本高了,管理层就不干了。久而久之,又回回到各运营部门各自为政的模式。

发表于 2021-1-31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1-31 14:42
上次你贴的那个链接就看出你还在非常理想化的学习环境了。事实上,你说的这种模式对于大部分企业都是不可 ...

难以实现或者遇到现实环境所限,这个模式是可以进行些许改变甚至优化的,这个核心的链条意识是需要有和维持的。随着Data & Analytics的发展,也可以看到更多的人才和人员进入这个领域,原本高高在上的这个领域会渐渐的恢复到应该有的,和其他技术差不多的层面,每个新兴领域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我之前有参加过几个大公司的Board Meeting旁听,知道他们对于这块Cost的意见和看法,降低费用和提高效率和产出是非常重要的,仅仅依靠着少数的全能型员工,一方面如你所说,反而应对变化的风险更大,另一方面,会成为产出的瓶颈的。

我现在就在公司内部负责建立和推行这种模式,也在设计标准化的合作流程,还是有一定的信心可以达到我想要的。所有我需要熟悉整个领域里面,各个方向上的贡献和技能需求,然后加深理解大家是如何配合的或者合作的。这个也需要我大量的学习和熟悉这些,开这个帖子也是向大家学习和交流。

发表于 2021-1-31 14: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1-31 14:42
上次你贴的那个链接就看出你还在非常理想化的学习环境了。事实上,你说的这种模式对于大部分企业都是不可 ...

非常高兴和你讨论这些,也非常感谢你,让我意识到很多我可以提高和需要沟通的方面。这种模式很容易得到高层的支持,在遇到中层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阻力,这个我需要提供更多的细节和让大家能清晰理解的方式,得到更多的和广泛的支持。

发表于 2021-1-31 16: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1-1-31 15:14
难以实现或者遇到现实环境所限,这个模式是可以进行些许改变甚至优化的,这个核心的链条意识是需要有和维 ...

我猜你所属的是ict部门?你说的这套流程我们公司也有。就是ict有个专门的分部负责协调各部门制定yi整套的管理报表还有dashboard。是不是这种?公司几个这样的项目我都被邀请参加了,不属于参与者,更多的是监察这个流程的风险和漏洞。整体感觉,ict的数据专家技术可能很行,但对企业流程运作知之甚少,用户需求这块耗时太久,你来我往,把人家运营部门的耐心都耗光了(ict是全职搞项目,运营部门的参与者是百忙中抽空来做这个)。做出来的成果不错的,终端用户都满意。问题是以后需要修改报表需求的时候,流程速度太慢了。所以营运部门如果自己有人会这东西就宁愿在公司报表平台的基础上再搞一套自己用。数据分析可是热馍馍,很多人愿意学的,所以慢慢地就不会依靠ict的流程走了。这是我的观察结果了,希望你比我们公司做得更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31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花了好几个小时,完成了Telling Stories with Tableau,并开始了Design Lifecyle里面的Planning Phase.

设计Data Visualization很重要的是Know your audience
"Empathy is at the heart of design.  Without understanding on others see, feel and experience, design is a pointless task." -- Tim Brown, CEO of Innovation and Design Firm IDEO

发表于 2021-2-2 07: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data visualisation设计过程中的,planning phase和design phase。计划阶段和其他的工作一样,谈需求需要了解客户,特点,痛点,想达到什么等。设计阶段讲如何根据需求做一些presentation,如何选择相应的图形表达,怎么设计页面等

发表于 2021-2-2 07: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1-31 17:26
我猜你所属的是ict部门?你说的这套流程我们公司也有。就是ict有个专门的分部负责协调各部门制定yi整套的 ...

你说的是ICT的流程,ICT由于accountability不涉及太多做成了后,能确定delivery of benefits,就是你们需要什么,我做什么。这种model没办法参与进analytics的设计阶段,guide做出很好的产品。除非business有非常厉害的,或者全能的,你说的那种十几年以上业务部门经验,又精通数据和流程的,然后和ICT牛掰的DA/DE一起完成产品,强强联合。

这个operating model太过依赖于内部这些厉害的和全能的人,而且这些大咖们到了这个阶段,很多都是有兴趣的才认真和花精力,其他偏BAU的活儿,很难引起他们的认真和关注。这种模式,很难达到我需要的delivery和deployment的需求的。

你自己是这种全能型的,知道你们部门要什么business sme,能开发ba/da,会很自然的认同和appreciate这些skill sets。我喜欢标准化和提高效率,需要能够给我delivery/deployment,你说的这种模式,瓶颈和不确定性大

发表于 2021-2-2 07: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1-2-2 08:43
你说的是ICT的流程,ICT由于accountability不涉及太多做成了后,能确定delivery of benefits,就是你们需 ...

好吧,不杠。如果你在咨询公司做就很合理了。如果在企业做这个还能保持这种理想,我表示非常佩服

发表于 2021-2-2 07: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1-2-2 08:49
好吧,不杠。如果你在咨询公司做就很合理了。如果在企业做这个还能保持这种理想,我表示非常佩服  ...

好吧,我觉得我们一直是在讨论如何是更好的model,哪种可行哪种不可行。你理解为杠,看来真的关注点不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2-2 08: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xsh2000 发表于 2021-2-2 08:59
好吧,我觉得我们一直是在讨论如何是更好的model,哪种可行哪种不可行。你理解为杠,看来真的关注点不同 ...

在我看来,运行模式必须配合企业环境。缺乏了最重要的前提根本没法开展有意义的讨论。所以我觉得再说下去就变成对你的不尊重了,才说了“不杠”。

发表于 2021-2-2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学习了Polishing Dashboards for Production,讲解了Wireframe和颜色的很多用法,还提供了几个免费网站可以找到比较好的颜色和线框的建议。

真的每一个门类和技术,想做好一点或者深入一些的,都有很多很多的讲究,资源甚至best practice。即使是之前一直觉得难度比较低的Data Visualisation。可以算入门比较好入,但要做好,很讲究的。

发表于 2021-2-2 2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organ_ma 发表于 2021-1-31 12:47
不错 关注一个 现在公司刚开始做gcp data lake和引进power bi,还在学习中

很好的机会和锻炼,你在其中做什么的

发表于 2021-2-3 1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apers20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apers20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明觉厉。搬个马扎儿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5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2-3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a Storytelling部分的如何定义有效的Problem Statement,几个重要指标:
Matter to the business
Well-scoped
Specific
Actionable
需要弄清楚GitHub是啥,然后课程说要建立账号什么的。
连续学了一周多,明天休息一天。周末再把三个课程要完成的项目给做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2-3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看了不少MOOC网上培训课程的简介,特别是Data and Analytics方面的,有Udemy,Udacity,Edx等三个。这些网上课程,相对于大学的课程来说,感觉还是非常好的,至少感觉物有所值吧。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无价的,确定自己要什么,尽快学完能提高生产力才是重点,花钱买知识也是对知识的一种认可和尊重。

自己用了Udemy,注册了课程来学习软件的,有Tableau,SAP Finance都上了课的,觉得十几块钱,能达到或者超过期望值了。还注册了Python和Salesforce Bootcamp,还没时间看。每门课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视频,才十几二十几刀,比绝大多数的书都便宜了。

现在在学Udacity的Data Visualisation Nanodegree,主要还是系统的学知识,Certificate并不是很看重。除了一定的软件教学外,主要还是实际中的可视化应用,如何Plan,Design和给出很多有用的颜色和模板类的网上资源。里面还有帮忙看简历和设立职业目标,优化Linkedin的一些服务。每个月付款的话,600一个月,常有半价,一个月$300,算网上课堂来说比较贵的了。由于有Mentor及时的回答问题,帮忙看作业附加服务,所以性价比还可以。学习知识按月付费这种还是比较适合我自己的,有需要完成的动力,或者快点学完。

暂时最喜欢的Edx上面MIT和Berkeley Online的MicroMaster学历,名校啊,几门课的一起一两千刀,非常的划算。就是MIT的那个学位要求很高,需要学很多的理论课和考试,有闲或者想在这个领域打好基础的可以考虑。现在自己暂时属于得快速学习的阶段,等把手头的这些学完了,就可以考虑考虑Berkeley Online的Market Analytics那门课,非常适合在客户部门做数据分析的。

来个鸡汤结尾吧:I am in charge of my own life.  It's all on me.  I take responsibility.  I take action.  You would never hear me complaining another person or circumstance the reason I am not what I want to be.  If I don't like who I am, time in knock down and work harder.  I am the perfect reflection of the hard work or lack of work I put in.  And luck, that only comes with those who pay their dos.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bt123123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2-3 2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西部牛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西部牛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错,关注下。

发表于 2021-2-4 1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明天跟Business和IT team开会,然后确定和讨论整个Operating Model。成功的话整个Data & Analytics开发过程的前一部分,包括从Business & SME的需求分析,BA到DA全部都在自己的管理之下。希望成功,离大目标标准化和优化整个链条又近了一步,虽然距建立整套可执行的流程和流畅的合作还很远很远。

发表于 2021-2-4 2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欲望很强烈哈,还是多学习了一会儿Udacity的知识,Issue Tree and How to Build a Ghost Deck。
数据分析的开端,和Business谈需求,都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流程了。包括Scope,Problem Statement,细化到Issue Tree和做Hypotheses,之后根据这些设计和Business讨论,确定方案和方向了后进行深入分析和细化,回归业务部门进行确认或者回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