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爸爸菜谱 - 猪骨柴鱼花生汤 (2008-11-24) patrickzhu · 蛋糕入门 -- 葡萄干玛芬 (2010-3-3) datou2z
· 所谓文化差异之事情几则 (2015-3-19) 靠谱的不多 · 新人报到--日出 (2009-6-3) 时光漫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 匿名

[NSW] 有些老外是不是比较佛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7 16: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D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D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mokyeyes 发表于 2020-9-17 13:01
我是比较佛系的哈哈哈,我才不要自己的娃学医生法律,苦死了。做个文员啥的就不错 n ...

我也是佛系家长,医生和法律我都不太想娃读。
其他的主要是正当的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Family is my everythi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9-17 17: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uraine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uraine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现在上的这所小学大概200多名尾巴那,快到300名的水平

发表于 2020-9-17 1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nip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nip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都说是有些了,这个范围就大了,可能是20%,可能是50%,也可能是80%。所以我的回答就是,有些老外是比较佛系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20-9-17 18: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ibutou2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ibutou2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有时光机,你回到90年代以前的中国,你也许会觉得当时的父母也是挺佛系的。是我们变焦虑了。

发表于 2020-9-17 1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go 发表于 2020-9-17 12:51
华人这样想的少,还是要学医学法,和爬藤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精英/私校两者取一,是必须的。 ...

只是教育版华人吧。那可能所有华人孩子都冲那几个专业啊。根本不现实吧。另外,法律是个坑,真不是大部分华人孩子适合的工作。

发表于 2020-9-17 1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猪胖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胖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白人的生活方式和多数勤俭的华人不同,按照楼主说的收入,税后不大够支撑两个孩子(我猜有两个)从小学就上私校。所以这两位父母大约是对自己的经济现状比较了解,也没有勉强着一定要去私校,不过咱们不能知道的是,也许人家7年级就要去私校了呢,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父母一路公校读上来都发展得不错,也打算让孩子们复制这条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9-17 1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lenaz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lenaz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猪胖胖 发表于 2020-9-17 19:34
白人的生活方式和多数勤俭的华人不同,按照楼主说的收入,税后不大够支撑两个孩子(我猜有两个)从小学就上 ...

应该是对自己的遗传基因非常有信心。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0-9-17 2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ibutou2008 发表于 2020-9-17 18:45
如果有时光机,你回到90年代以前的中国,你也许会觉得当时的父母也是挺佛系的。是我们变焦虑了。 ...

我也这么觉得。这届父母太容易焦虑,想我父母那个时候哪里管过孩子,别说辅导作业了。
我孩子上学后,发现有父母辅导作业,我还吃了一惊。。

发表于 2020-9-18 05: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s-s-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s-s-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nda 发表于 2020-9-17 10:47
外来人必须加倍努力,举个栗子,你见过lolly girl 是华人吗?

那是因为这些薪水高又轻松的活,轮不到咱们华人头上呀

发表于 2020-9-18 08: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vestment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vestment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nvestment2012 于 2020-9-18 08:38 编辑

普遍来说他们对孩子的期待确实没有华人高。一方面国外竞争压力小,做个普通工作也可以保证一定质量的生活了;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被儒家思想影响,骨子里那种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价值观还是有的。但是,中国人重视教育是好事。


总之我不算佛系。虽然我既不是早教也不是补习或者乐器考级的粉丝,那只是因为我觉得推娃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有些传统观念和方法反而是对孩子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是一种低效的推娃,完全不代表我对孩子没有期待。

发表于 2020-9-18 08: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ZA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ZA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键是那个排名只是学术的,不一定所有人认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9-18 09: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huil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huil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朋友,退休的的女校校长,儿女小学公校奖学金去私校中学,儿子现在博士毕业,女儿现在是老师,他告诉我小时候不补课,冲浪,钢琴,大提琴各种学

发表于 2020-9-18 09: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_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_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50名已经很好了啊。
挣20w 和挣10w 扣完税后差别不太大,还是买不起游艇,超跑,豪宅

发表于 2020-9-18 09: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佛系哈,觉得怎么蹦蹬,都是人生哈,
一辈子,命中注定。
改命可以,付出挺多,往往还是扭不过命,计算成本,经常不值得。
又能怎样?还能怎样?

我对孩子有期望,有盼望,但是都留着给自己就好,
孩子吗,物质上供应他们,精神上富足他们,他们得按自己的命数儿过吧。
勤劳,诚恳,体贴,会生活,就好。

有人说,要reach potential呀!
It is estimated most human beings use only 10 percent of the brain's capacity。剩下那90%的potential,也不是你想用,就能reach到的哈。

发表于 2020-9-18 09: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_jo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_jo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这样,刻意不去排名特别好的学校,凭空给孩子太多压力。小孩子开心读书就好了。不是佛系,是个人选择吧。大家在意的东西不一样。

发表于 2020-9-18 09: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zi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zi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估计绝大部分人都是佛系
所以教育部也意识到现在的精英系统发展趋势不符合这个系统建立的初衷 所以要致力改革

一共13个actions
https://education.nsw.gov.au/con ... ess-Action-Plan.pdf

其中的几点比较有意思 可以推敲一下
1. Encourage more gifted students from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to apply
2. Make the selection process more relevant for gifted students from rural and remote areas
3. Partner with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o revise the School Assessment Score process
4. Close the gender gap in the selection system
5. Consider adjustments to the process of nominating school preferences
6. Partner with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o review post-Year 7 entry to selective education
1+1>2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9-18 09: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zi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zi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lan出来了,那下面这些做事的人们就有了方向了

这不,开始改用剑桥考试中心,明年改用机考。对应的是
FINDING 6: NSW selective schools need a worldclass selection process

接下来,相信报志愿,8-11年级转学考,学校打分方法,鼓励偏远地区学生参与度等措施会慢慢出台的。
1+1>2

发表于 2020-9-18 09: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zi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zi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归正题

这个节奏就是

不论你在哪里 何种背景 教育部都要公平的给你打鸡血的机会

发表于 2020-9-18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ynosu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ynosu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ynosure 于 2020-9-18 10:40 编辑

世人都以为教育主要在子女身上下力气,却不知真正成功的教育大多是在家长自己身上下力气。

楼主可以躲他们家床底下观差一段时间,看看他们家长有没有保持阅读更新自己的各种观点?有没有持续练习某种技能的自我要求(比如写作、数据分析、编程等现代技能)?有没有做到和子女之间的理性、平等对话?家长夫妻之间有没有做到理性讨论问题和规划生活?

真正佛系的不是不买学区房、不送补习班的家长,而是只知道给子女各种要求和期待,自己却每天玩游戏看片不求上进还情绪化的家长。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6 收起 理由
cynthiabill + 4 感谢分享
SRMO + 5 我很赞同
bb_zhuang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9-18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ynosure 发表于 2020-9-18 10:38
世人都以为教育主要在子女身上下力气,却不知真正成功的教育大多是在家长自己身上下力气。

楼主可以躲他们 ...

说的很对。

发表于 2020-9-18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y_d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y_d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并不是他们佛系,而且大家着重点不同,有的家庭觉得注重成绩才是注重教育,有的家庭觉得注重兴趣爱好,创造力或是人格发展,价值观等这样才是注重教育。这要看你衡量教育是以什么标准,衡量事业有成是以什么标准。
很多华人父母会想让孩子成为律师医生(以前还有精算师会计师),想让孩子弥补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吧。
其实最幸福的人生应该是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发展成事业,如果有人不给你钱你都会用尽全力去完成一件事,那么你必定会在那个行业很成功。
我的父母和楼主一样的想法,我对我的小孩更接近对兴趣人格等其他方面的培养,两种方式我都可以理解,无关对错,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如果我的小孩有一个完整正面的人格和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那他以后不会差到哪里去,人生是他的,路还是要他自己选择,当然如果学习成绩很好就是bonus啦。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 收起 理由
gycyc + 3 我很赞同
dondon + 1 我很赞同
elena_sokolova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9-18 1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engyizhigu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engyizhigu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出路很多, 怕啥, jobseeker, jobhelper。。。。。。

发表于 2020-9-18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yi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yi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首先,中国人对教育的定义是,成绩好。其次,中国人从隋唐文化开始,读书人可以改变阶层。再次,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对于三教九流的划分,至今也没变。最后,中国人“挤了”那么多年,挤怕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0-9-18 19: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wu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wu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西人的经验和事实就是小学不用抓紧,学校排名无所谓,就近上学。这阶段就是玩,家庭里养成好习惯就好。。。
到了中学才是真正开始努力的时候。
这时候会送去私校,也会请私教到家里补习。
不是在旅行, 就是在Plan 旅行中。。。

发表于 2020-9-18 22: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ibei844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ibei844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他们好像对自己更好些,一般更愿意把钱花自己身上。反正也不指望孩子养老啥的. 国人很多有了孩子,都把钱

发表于 2020-9-18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ells16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ells16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nda 发表于 2020-9-17 10:47
外来人必须加倍努力,举个栗子,你见过lolly girl 是华人吗?

我朋友华人50多了就申请这样一个工作
墨尔本专业除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9-22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l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l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排名前十的公校 家长和孩子比较素质高,我没觉得,另外澳洲租房来也可以上学,你要说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比较重视,那认可点。

对了成绩好不代表素质高。

发表于 2020-9-22 10: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dowintopie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dowintopie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环境的影响,我有俩朋友,一个家在重点小学区,一个最近加了几个妈妈群,就都疯狂了。本来挺佛的,现在也是打算着各种补习。同意之前几层的想法,教育不仅要孩子努力,家长要更努力做出表率作用。我跟她俩说了,搬家不好办,退了妈妈群,世界就又清净啦。

发表于 2020-9-23 0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oinsett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insett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也说了,“有些”鬼佬比较佛系。你说的鬼佬是白人移民(移二代以内)还是澳洲本地白人?

犹太人,俄罗斯人,希腊人和华人一样重教,小学家里买一堆书,一对一补习也有,聊起来随便一个都比我强。

欧洲其次,OZ弱点。所以“疯狂”白人也不少。

还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娃,也接近自己的教育观念的路。

发表于 2020-9-23 10: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ycy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ycy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ynosure 发表于 2020-9-18 10:38
世人都以为教育主要在子女身上下力气,却不知真正成功的教育大多是在家长自己身上下力气。

楼主可以躲他们 ...

言传身教
淡观山水闲看月 只读诗书不念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