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再战月饼--五仁,莲蓉,枣泥传统月饼 (2007-9-20) datou2z · 该给小D多少自由? (2009-4-28) 缓缓
· Build Albany 40 with Carlisle in Mernda Villages ---------开始整home theatre. (2011-5-5) 邪恶的瘦子 · 菲利浦岛游记 (2007-9-11) hao_ha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娇娃

翼之下--------所闻所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6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出门不带口罩罚款38欧

本周,奥地利成为继捷克、斯洛伐克和土耳其之后,第四个要求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欧洲国家。本周三,位于巴黎南部的小城索镇(Sceaux)成为法国第一个要求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的城市。违反者将面临38欧元(合41美元)的罚款。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宣布,将在下周强制人们使用口罩。

1911年,年仅31岁的马来西亚华裔武联德医生在东北抗击鼠疫成功。他的方法简单有效:将病人送往鼠疫医院,接触者被隔离,所有人佩戴加厚的口罩。此时他发明了“武氏口罩。即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戴上1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也没有不适感,而且简单易戴。
戴与不戴争论了几个月,而今似乎有了共识。口罩从西方文化的”异类“,成为现在出门的”标配“。世间的事大体如此,复杂的不一定有效,简单的也许管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4-16 15: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娇娃 于 2020-4-16 15:23 编辑

带11000名澳人回家

澳大利亚已经为10,000多名公民安排了15班撤离航班。
在泰国(​​1600人)和菲律宾(1100人),而在南非寻求领事帮助的有650人。印度6000名也寻求领事协助。
6000多名澳大利亚人从全球49艘游轮上撤离,只有9名澳大利亚人扔留在两艘船上。
最近一班返澳飞机来自秘鲁,星期二有110名澳大利亚人从那里抵达布里斯班。






澳大利亚人真是热爱旅游度假,每逢遇险都有澳人在场。当疫情到来,商业航班将要停飞之后。总理呼吁民众赶快回家,可是还有11000名被困于13个高风险国家。《澳大利亚人报》还透露,使公民安全回家的巨大压力令DFAT官员不堪重负,该部门的领事团队负责人由于精疲力尽已经卸任这一职务。

想起若干年前有朋友出国旅行遇急事,突奔祖国大使馆求救。却得到使馆职员一句怒斥:“使馆是为领导服务的!”那位朋友恍然大悟,设在世界各地的大使馆不过是各省府设在京城的办事处,不过是各地领导出行的歇脚地,与小民何干。也许如今已有变化,但尽心尽力为民做事出力却差距甚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16 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6 10:10
倾倒牛奶,砸碎鸡蛋,掩埋蔬菜

对超市供货不足的担心而引起的抢购潮在各国上演不过几周。现在,美国的许多 ...

当年上政治课时学过这个,当时不理解,心想咋不给穷人啊

发表于 2020-4-16 2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6 10:43
出门不带口罩罚款38欧

本周,奥地利成为继捷克、斯洛伐克和土耳其之后,第四个要求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欧洲 ...

希望澳洲有一天也能不排斥戴口罩的人

发表于 2020-4-16 2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6 15:13
带11000名澳人回家

澳大利亚已经为10,000多名公民安排了15班撤离航班。

尽管如此,2021年游轮旅游预订人数增加40%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6orderby%3Ddateline

发表于 2020-4-17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50 发表于 2020-4-16 23:20
尽管如此,2021年游轮旅游预订人数增加40%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 ...

若没病毒肆虐,邮轮游真是一个不错的出行方式。2015年曾尝试过一回。坐的是地中海东线,希腊的一些小岛,像圣托里尼,单独去不太方便。而景不大,无须过夜。邮轮送到岛前,坐小船上岸,逛个6-7个小时再返回邮轮-------很不错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appleapple1 + 3 我很赞同
tina50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4-17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抗疫中的女性领导人

“德国总理默克尔较以她一贯的不惊不乍的方式告诉德国人:疫病流行的结果是,全国人口的70%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形势很严峻”,“请认真对待”。由于检测机制很早就开始发挥作用,德国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欧洲邻国。眼下德国开始讨论制定放松严格限制的计划。”

“台湾蔡英文是最早、最快对疫情做出反应的领导人之一。早在今年一月传出武汉发现不明肺炎的消息后,台湾就开始行动,先后采取124项阻断传播渠道的措施。迄今台湾没有实施已在全球其他地方成为常态的封锁、禁足等大范围强制措施,却做到了控制疫情,确诊和死亡人数很低。”

“新西兰女总理Jacinda Ardern十分清晰地强调了有关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全国仅出现6名确诊病例之时,新西兰就规定入境者进行居家隔离,随后又全面禁止外国人入境。在4月中旬其他国家开始讨论放松限制之时,新西兰变得更加严格:今后该国公民入境必须集中隔离14天。“

”冰岛女总理Katrín Jakobsdóttir向国民提供免费新冠病毒检测。与其他大部分国家限定有症状者才检测不同,冰岛的做法可称为全民皆检。从人口比例看,冰岛的检测量已是韩国的5倍。同时该国通过手机定位追踪,做到了防控疫情不停课,不封城。”

”4月15日,丹麦的部分小学校和幼儿园重新开放,许多孩子在近一个月的宅家后恢复了以往的正常生活。在3月出现首批确诊病例后,该国女首相Mette Frederiksen迅速采取了包括关闭边境在内的严格限制措施,得以较好地控制了疫情。现在丹麦大胆迈出复课步骤,成为众多欧洲国家关注的焦点。本周三,她拜访了一家重新开放的学校。“

“34岁的芬兰女总理马琳Sanna Marin在去年12月当选时,是全球最年轻的政府首脑。这位80后总理在新冠抗疫中的举措也不拘一格。政府借助社交媒体,请不同年龄的网红代言,向自己的粉丝宣讲基于事实的防疫信息。因为人们意识到,并非所有人都会阅读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

“挪威首相女Erna Solberg采用的沟通方式也十分具有创意。她在电视上举行了一场只对儿童、没有成人参加的新闻发布会。首相回答了全国各地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循循善诱,耐心解释为什么害怕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反应。如此温暖、人性化的出场方式,或许只有女性领导人才做得到吧。”

越来越多的女性作为领导人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在疫情危机到来之际,她们不仅勇敢而且不慌不忙,决策快少拖延。比之川大爷就显得有点儿反应迟钝。姑且妄议,也许治国如管家,女性更善于处理突如其来的麻烦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bigcrow + 3 你太有才了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17 16: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7 15:25
抗疫中的女性领导人

“德国总理默克尔较以她一贯的不惊不乍的方式告诉德国人:疫病流行的结果是,全国人口 ...

北欧五国只剩瑞典不是女性领导人了,不过瑞典国王的长女是未来接班人

发表于 2020-4-17 16: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7 14:50
若没病毒肆虐,邮轮游真是一个不错的出行方式。2015年曾尝试过一回。坐的是地中海东线,希腊的一些小岛, ...

就这么听着都觉得好美

发表于 2020-4-18 0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娇娃 于 2020-4-18 09:11 编辑

"收到支票“

昨前天,朋友圈小小地欢乐了一下。远在美国的亲戚朋友陆续收到了川普政府发给的抗疫补贴。姐姐姐夫二位退休人收到2400刀,侄女家两大两小收到3400刀,另一单身侄儿收到1200刀。单位同事之儿,没有身份的留学生因平时帮助教授做事,有点儿收入,照章纳税,也收入了1200刀-------疫情之下,几乎所有的民选政府都推出了大规模的经济补贴计划。澳洲也是最舍得花钱的国家之一。只不过美国来得更易操作。在册人口只要个人年收入7.5万之下,家庭年收入15万以下,统统大人补贴1200刀,娃娃补贴500刀。

真是没有比较就木有伤害。想想我那世界财政收入第一,平日里走哪国给哪国,多么财大气粗,多么阔气的主,此一回于子民又有什么”施舍“?这作业又要人家怎么抄?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却是同天不同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tina50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18 09: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人家庭

这次抗疫,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严厉不一的封锁措施。唯有几个国家例外,其中白俄罗斯总统罗卡申科说冰天雪地,病毒不能存活,喝酒可抗疫之类胡话而让足球照踢----瑞典也是迟迟不实行”隔离“的国家。看报道,其理由有一句印象较深。”there are Half of all households  made of one person". 一半的家庭由一人组成。一人家庭其成员本就在隔离中,何必多此一举再隔离呢?

家庭人口数急剧减少,整个社会的不婚少子趋势使得After corona 越来越显著。看来婚姻制度的消亡不可避免。婚姻的意义恐怕只有“互相陪伴,互相分享而让幸福感更浓”可以让人有进入婚姻的冲动吧。不信看看瑞典的一人家庭已占全部家庭数的一半就可想而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tina50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4-19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解放孩子

确诊20万,死亡2万多的西班牙决定居家令再延长到5月9日。但从4月27日起先解放孩子们。 they can "get some fresh air".自3月14日起他们已被“困”于家中长达5周。儿童医学专家警告长期呆在家中的孩子将会带来身体与精神伤害。“"Wait no more: Free our children!"

西班牙,特别是在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大城市,人们往往生活在公寓里。大部分房间狭小。”many children were living in homes of 40-50 sq m (430-540 sq ft) in size and that the youngest would be allowed out in the street“。孩子们再这样关下去,孩子要疯,家长也要疯。对比之下,澳洲真是孩子们的乐园。家家院落,四围绿地。居家令下,也是可以每天出门玩跑,消耗能量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19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8 09:08
"收到支票“

昨前天,朋友圈小小地欢乐了一下。远在美国的亲戚朋友陆续收到了川普政府发给的抗疫补贴。姐 ...

西方人不大有存钱的习惯,一旦断了收入,顿时捉襟见肘,不给些补助可能真的会断顿。
国人长久以来养成的储蓄习惯,真的是一个良好的传统,西人应该学着点。

发表于 2020-4-19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找中国爹娘“

记得有个段子”住美国房子,娶日本妻子,谈法国恋爱,找中国爹娘“。类似的还可编出许多,一次听到一个印度小哥说”吃印度伙食“让偶笑了很久。疫情从东到西席卷地球,为避疫也让华人如龙卷风般先出国再回国而奔忙。从11-12岁的小小留学生到18--20几岁的年轻人,回国的各种历险,又让偶想起”找中国爹娘“这个段子来。看到几个家长写的微信长文,他们为安排孩子回国可说是呕心沥血,步步惊心。详细记录孩子的回国经历,甚至细化到几天里的每分每秒都有记录,都在心焦。-------包机18万,为防航班取消而不断地买机票,甚至人已进机舱,仍不放心还在购票------这爱儿女之心令人害怕。偶不知是好是歹,但如此窒息地关怀,对孩子的成长绝不是一件好事。孩子要怎么长大?家长该什么时候毕业?确实应该有所思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19 14: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8 09:37
一人家庭

这次抗疫,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严厉不一的封锁措施。唯有几个国家例外,其中白俄罗斯总统罗卡申科说 ...

“there are Half of all households  made of one person".
这个厉害,富裕国家才能做得到吧,不知澳洲有多少人家能做到每人一个卧室?也许子女可以单人一个小卧室,夫妻多半只有一个房间

发表于 2020-4-19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9 13:51
先解放孩子

确诊20万,死亡2万多的西班牙决定居家令再延长到5月9日。但从4月27日起先解放孩子们。 they ca ...

澳洲也有好多公寓房啊,或者那种小的连排townhouses。
这次家里蹲住house的感受会好很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4-19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娇娃 于 2020-4-19 14:35 编辑
tina50 发表于 2020-4-19 14:23
西方人不大有存钱的习惯,一旦断了收入,顿时捉襟见肘,不给些补助可能真的会断顿。
国人长久以来养成的 ...


据说文化习惯可以沉淀于基因。西人储蓄,提前消费的习惯的养成,在于这个制度设计有一张”底网“,再怎么困难也有安全网哈。不过就连一向高储蓄的日本人也领到了抗疫补贴款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igcrow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19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9 14:24
”找中国爹娘“

记得有个段子”住美国房子,娶日本妻子,谈法国恋爱,找中国爹娘“。类似的还可编出许多, ...

这次有留学生的家庭真是被折腾够呛

发表于 2020-4-19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9 14:32
据说文化习惯可以沉淀于基因。西人储蓄,提前消费的习惯的养成,在于这个制度设计有一张”底网“,再怎么 ...

为了抗击疫情的同时,安抚民心,拉动经济,各国领导也是操碎了心

发表于 2020-4-19 14: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50 发表于 2020-4-19 14:37
为了抗击疫情的同时,安抚民心,拉动经济,各国领导也是操碎了心

斑竹每天来视察鼓励,也操心但还好没碎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19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19 14:41
斑竹每天来视察鼓励,也操心但还好没碎

每天来论坛逛逛是很放松的一件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4-20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庭办公间

疫情到来之际,欧美许多富裕家庭纷纷离开城市,开始策划他们的“大逃离计划”。为躲避疫情,他们选择搬到通常用于夏季避暑的第二住宅,或者涌向附近的度假胜地租房暂住。有的人甚至开始考虑在远郊乡间购房。而“家庭办公室已经成为购房要素清单中比较靠前的选项。当我们的经纪人同客户交谈时,办公空间和平面布局是他们谈话中的重要内容,这与前几年大不相同。”

看来居所之处有个空间,或叫书房会随疫情导致的居家办公而成为人们以后选择住所的必要考虑。
偶以前喜置书架囤书摆一些小工艺赏玩。迁居澳洲后,居家的时间多了,却再也不买书了。电脑网线是与水电气一样的必需品。居所必得有一宽敞空间上网,看书画画或做手工------偶喜欢空间大,敞亮可以互相借景借空间的设计。因为常常在家,狭小的一个书屋困在里边不舒服。看来设计者也会考虑这一方面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tina50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20 14: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

4月1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歌手和音乐家在自己的家里进行了一场为战斗在医疗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募捐的线上音乐会:同一世界,一起在家。虽然这些歌星无法登上熟悉的舞台,只能在自家的客厅、阳台、音乐间里表演,但他们全都激情洋溢,十分卖力。这场音乐会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捐献给世界卫生组织的Covid-19 团结应对基金(Covid-19 Solidairty Response Fund),不过音乐会发起人Lady Gaga说,“这场音乐会并不是为了募捐,而是为了娱乐和显示团结”。

华人中只有居住在海外和香港地区的张学友,陈奕迅与朗朗参加了演出。大陆歌手无一人参与。对此很是悲凉。在参与世界进程近四十年之后,这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又再次与世界分别,再次自我隔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20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50 发表于 2020-4-19 16:22
每天来论坛逛逛是很放松的一件事

绝对同意!逛逛写写,逗逗乐!

发表于 2020-4-20 14: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20 12:54
家庭办公间

疫情到来之际,欧美许多富裕家庭纷纷离开城市,开始策划他们的“大逃离计划”。为躲避疫情,他 ...

主要活动区间要宽敞+明亮

发表于 2020-4-20 15: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娇娃 发表于 2020-4-20 14:21
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

4月1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歌手和音乐家在自己的家里进行了一场为战斗 ...

中国可以自己办一场网络音乐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4-21 14: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印度版“李医生”

半岛电视台报道说,”当印度大城市加尔各达的医生印德拉尼·汗看到医院的同事穿着雨衣作为防护服治疗病患照片时,就将其转发到社交媒体推特上。这名31岁的医生告诉半岛电视台,警方连续审讯16个小时强迫他承认所发的社交媒体帖子是假消息。次日,印德拉尼·汗被迫以个人的社交媒体帐户发帖说当地政府正在为医护人员尽心尽力后,他才被警方假释。但他的手机和手机芯片被没收,对他的控罪也没有撤销。印德拉尼·汗医生就此上诉到高等法院。法院裁决认为医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医院缺乏防护设备的举动完全是合理的,并且求警方不能再随便抓他。“

好在这位医生没染病,好在他还可以上诉法院,好在法院判决合理。不然又成一位“烈士”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21 15: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50 发表于 2020-4-20 14:51
主要活动区间要宽敞+明亮

宽敞明亮还要摆放植物------要求有点儿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21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游客不再来

疫情到来后,打击最大的是航空业,旅游业与餐饮业。游客不来,有悲也有喜。威尼斯的住户高兴这个城市又干净又安静。奥地利的阿尔施塔德,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小镇之一。游客的熙攘喧闹是最让住户头疼的一件事。小镇住户仅800人,每年游客一百万。小镇居民说白日不敢开窗,不能出现在自家阳台-----疫情来了,游客没了,美丽又回来了,小镇终于属于居民的了。可一向依赖游客的生意也没了。对此他们对记者说:“希望找到一个游客与小镇安宁之间的平衡。”

想必这个平衡点应该是减少游客的数量,提高消费水平。也就是让游客少一点,花费多一些,小镇也才有安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21 1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娇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娇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娇娃 于 2020-4-22 13:11 编辑

卖一桶油,倒贴31刀

油价期货上演惊人大跳水。卖一桶油,要倒贴买方31刀。原因之一应是经济下滑,买方太少,厂家与供应商都无处囤油了。

原油生产与农业生产一样,开工就不能停工,没人买,没人拉,也关不上这”油井龙头“。卖家为出货只有倒贴。与那个无处可储的鲜货一样,---倾倒牛奶,丢弃鲜花,捣毁鸡蛋一个道理。唉!这压倒一切的corona,你还要疯多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