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新移民租房记 (2007-8-10) zhanglei · 第一笔工资+找工经验 (2005-6-29) Ricky
· 记录曾经的北欧印象-冬日的温暖片断 (2007-5-24) 蝶舞 · KIEHL'S---酒香不怕巷子深 (2009-8-13) £猪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edith921

[其他] 馋猫们~都来818小时候馋过课文或书里的什么食物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7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的帖子

此文章由 edith9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dith9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榆钱趁嫩生吃一丝甜甜的,味道还凑合

粉皮的那个,我也没有印象了(paopaobing(4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6-17 15: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晴天又下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晴天又下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是那个深山的夜里,住在个小屋,炉子烧得暖烘烘的,打来的山鸡埋的土里,然后上门用火烧熟了,吃着橡树粉皮??...我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呢,难道是我做梦时梦见的?

发表于 2009-6-17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dith9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dith9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驿路梨花?我觉得你是把几篇课文里的东西放到一块馋啦(paopaobing(47))

-------原文------

《驿路梨花》彭荆风 驿路梨花处处开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打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 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人生只似风前絮,悲也零星,欢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发表于 2009-6-17 16: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栖竹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栖竹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dith921 于 2009-6-15 14:27 发表
我从小就爱看书里描写食物的部分,一个字字地慢慢地反复地阅读,浮想联翩,直到把口水想出来。到现在还忘不了其中的几样。

刘绍棠《榆钱饭》的榆钱饭。最先想起来的不是什么大鱼大肉,居然是不起眼的榆钱饭,连我 ...

zhi yin a
花开可要欣赏, 然后就去远行, 惟有不等花谢, 才能记得花红.

有酒可要满饮, 然后就去远行, 惟有不等大醉, 才能觉得微醒.

有情可要恋爱, 然后就去远行, 惟有恋得短暂, 才能爱的永恒.

发表于 2009-6-17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kesp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kesp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在国内吃生蚝就拉肚子。就不敢吃了。

到了这里,狠狠得过了瘾。baseman bay 的生蚝很好吃。坎培拉卖的很多都是从那里过来的。很方便。

那个野鸡,生蚝,小时候读了都很流口水。记得好像还有一篇讲新疆的野蘑菇拿来炖羊腿的,也是骗了我不少的口水。

发表于 2009-6-17 16:4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的帖子

此文章由 edith9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dith9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天山景物记吧

你跟前面的晴天又下雨是知音呀(paopaobing(32))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6-17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kesp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kesp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dith921 于 2009-6-17 15:45 发表
是天山景物记吧

你跟前面的晴天又下雨是知音呀(paopaobing(32))

哈哈,应该是那文章吧。我现在买蘑菇,偶尔都还想起那个蘑菇和羊腿。

红楼梦里面的东西也很好看。薛宝钗请客吃螃蟹那段,我每每读了就想吃螃蟹。

记得张爱玲写过什么故事里,吃夜宵的,炖好的鸡汤下点银丝面, 还有个女的嫁了个大很多的男的故事里关于糖炒栗子的,也很好看。。。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6-17 1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ck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ck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唯_月 于 2009-6-15 17:42 发表
槐花,榆钱饭,牡蛎,覆盆子,荠菜。。。这么多年来做梦都想。

烧蚝在广州常吃,生的牡蛎来澳洲才吃的,那个咸咸惺惺的味道啊。。比烧蚝难吃多了!
覆盆子是澳洲的raspberry吧?也不怎么好吃,
荠菜我听说 ...


住悉尼?我家对面公园多的是荠菜,最近家里都不用买蔬菜,都吃荠菜了.
你要的话来拿点去?

发表于 2009-6-17 2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晴天又下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晴天又下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dith921 于 2009-6-17 14:38 发表
驿路梨花?我觉得你是把几篇课文里的东西放到一块馋啦(paopaobing(47))

-------原文------

《驿路梨花》彭荆风 驿路梨花处处开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




这也是一篇,我对里面的辣子憧憬的好久,因为我们那里不叫辣子,所以那个时候自己认为是一种有着辣椒味道的特殊食物,很好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