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欧洲杯赛前曲二 (2008-6-4) joaquin · 2023疫后初探 台北三日 (全文完) (2023-4-25) violinlearner
· 北国初秋 -- 全文完 (2016-10-23) joaquin · 参加活动: 十年追忆---哥哥影辑 (2013-4-3) ayeed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tonyblair

[其他讨论] 美联储加息没人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7 1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can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can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高息揽储, 美元看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27 18: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nyblai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nyblai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修至2%-2.25%,创2008年以来最高,也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三次加息,也是2015年12月开启本轮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以来的第八次。在美联储加息声明公布后,美元盘中巨震,美股尾盘跳水。

  



  北京时间27日凌晨2点,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修至2%-2.25%,创2008年以来最高,也符合市场预期。

  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三次加息,此前3月和6月各加息25个基点,也是2015年12月开启本轮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以来的第八次加息。

/

  在会后公布的声明中,FOMC删除了货币政策立场保持宽松,因此会支持就业市场状况保持强劲,并带动通胀持续向2%回升 的措辞。

  而有意思的是,被特朗普提名为美联储主席的鲍威尔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中并没有给特朗普面子。对于特朗普此前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表示反对加息,鲍威尔正面回应表示称,美联储关注于本职工作,而不是特朗普的推文,并强烈反对削弱美联储危机应对能力。

  美联储声明中移除政策宽松表述

  本次声明最重要的变化是,有关货币政策立场仍然宽松的语句被整体删除。此前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删除立场宽松的修饰语,代表本轮美国加息周期已经接近尾声。如果保留这一语句,代表美联储仍将继续加息来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直到不再刺激经济增长的中性位置。

  美联储提供的最新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18年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为2.375%,与此前6月一致,这意味着美联储今年还将加息1次。市场预期,下一次加息时间或在12月。

  



  点阵图还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19年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为3.125%,意味着美联储还将在明年加息3次,与此前预期一致。

  美联储维持加息预期次数不变,即今年预计加息四次,明年预计加息三次。

  在经济预期方面,美联储预计2018年GDP增速为3.1%,高于6月预期1.8%,对2019年经济增速预期上修0.1个百分点,2020年预期保持2%不变。对较长期失业率的预期中值也与6月相同。

  引人注目的是,美联储首次公布2021年的经济与利率预期。美联储长期中值预测:GDP增速1.8%,失业率4.5%,PCE通胀率2.0%,均与前次预测一致。

  在缩表方面,美联储如期提高国债和MBS退出再投资的上限。决议声明称,上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IOER)利率至2.20%(此前为1.95%),周四(9月27日)生效。

  鲍威尔:强烈反对削弱美联储危机应对能力

  

  在北京时间凌晨2点30分,鲍威尔9月FOMC利率决议声明后新闻发会正式开始,但从整个发布会鲍威尔的表述来看,似乎并不合特朗普的胃口。

  记者梳理材料发现,自今年7月起,特朗普就开始公开批评美联储,表示反对加息,引发诸多质疑。而有意思的是,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是由特朗普提名的。

  鲍威尔在发布会回应称,我们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履行自身使命,试图让货币政策实现价格稳定背景下的就业最大化。那就是我们做的,我们不考虑政治因素。美联储关注于本职工作,而不是特朗普的推文,并强烈反对削弱美联储危机应对能力。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特朗普反对加息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基建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美国政府的减税短期内又大幅减少财政收入,那么钱从哪里来?当然是借,即发行国债,目前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已经达到21.2万亿美元,在国债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果美联储加息,肯定会提高美国政府的发债成本,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美国在2018年就得拿出5000亿美元来偿还债务利息,结果一是增加美国政府的杠杆率,二是限制美国政府进一步发债的空间。

  此外,鲍威尔在发布会中还表示,逐步加息至正常水平有利于维持经济增长;通胀低迷且维持稳定;利率依然较低。相信如今的金融系统更为强健。依然看好整体增长前景。消费者和商业支出增长强劲;就业参与率展现积极现象。整体金融环境依然宽松;预计就业市场将保持强劲;美联储预计将认为2%通胀水平是可持续的。

  发布会具体要点如下:

  经济形势:美国失业率偏低,通胀将持续地保持在2%,消费者利率依然处于低位,房价比危机前更可承受。

  货币政策:删除宽松措辞的表述这并不意味着利率路径的改变;整体金融条件仍然宽松;如果经济走软,美联储可能会降息。

  财政政策:整体通胀受油价的暂时性提振;财政政策对经济有显著的长期影响;美国的财政处于不可持续之路上,最终美国需面对财政问题。

  金融市场:部分资产价格处于历史性区间的上端,金融脆弱性温和,但需对脆弱性的累积保持警惕。

  新兴市场:对美联储而言,新兴市场的表现实际上很重要,部分新兴市场正经受严峻的问题。

  鲍威尔发布会后美股跳水 道指跌逾百点

  记者注意到,在美联储发布声明声明与鲍威尔发布会这段时间内,金融市场巨幅波动,瞬息万变,美元黄金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走势。美股一度保持不错的涨幅。

  



  然而,当鲍威尔发布会结束,临近美股收盘。让投资者意外的是,美股迅速由涨转跌,迅速跳水。道指下跌逾110点,跌幅超过0.4%。标普500指数目前跌0.35%,纳指跌超0.2%。标普500银行指数跌1.45%,标普500金融指数下跌1.2%,金融板块领跌标普11大板块。恐慌指数VIX刷新逾一周高位,暂报12.92。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发布会中,鲍威尔称,部分资产价格处于历史性区间的上端。业内多数人士认为,当前美国股市已处于历史高位。

  要知道,特朗普上台以来,对于股市有超乎寻常的热情,而美股的牛市,也是特朗普吹嘘政绩的资本,把美国股市的疯狂上涨全部当做自己的功劳。

  全球多个地区紧跟美联储加息步伐

  

  记者注意到,在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后,巴林、沙特、阿联酋央行相继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

  而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今年以来,伴随着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美元走强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俄罗斯卢布、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菲律宾比索等货币相继大幅贬值。阿根廷、土耳其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央行已经纷纷跟进加息。

  9月13日晚间,土耳其央行不仅没有降息,相反宣布将基准利率(由17.75%)提高到24%,一举粉碎了市场的悲观预期。消息公布后,市场对这一决定作出了异常热烈的回应:土耳其里拉对美元的汇率迅速涨到6.02,几乎在10分钟内暴涨7%!

  在土耳其央行暴力加息后,新兴市场危机中的另一个主角俄罗斯周五采取相同动作。9月14日,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7.50%,预估为7.25%,这也是俄罗斯开启2014年12月以来的首次加息。受此消息影响,卢布兑美元汇率抹去了此前的单日跌幅。。

  对于亚洲国家和地区而言,经济学家们预计,印尼可能加息25个基点,菲律宾可能加息50个基点,以应对美联储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记者注意到,两国央行行长此前也曾暗示,本周可能采取加息行动以稳定市场。

  而在上周,中国香港也透露出了加息的意愿。汇丰银行宣布,9月20日起在香港提高港元、美元、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受此预期影响,港元创下15年来单日最大涨幅。

  金融大鳄看空美元 欧盟拟构建新体系挑战美元地位

  

  通常而言,加息会带来货币升值的预期,也是经济稳定的信号。不过,从近期分析师和金融大鳄的言论来看,看跌美元成主流声音。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利欧、被称为新债王的双线资本首席投资官Jeffrey Gundlach等金融大鳄,都集体看衰短中期内的美元走势。达利欧甚至认为,美元指数在未来两年有可能最深跌30%。此外,摩根士丹、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等也加入了看空美元的阵营

  而除了资本大鳄看空美元,美国和欧盟在伊朗问题上的碰撞,正迫使欧盟构建新的支付体系,绕开美元支付体系与伊朗进行贸易往来,进而取代美元的储备地位。

  美国当地时间24日晚间,欧盟高官在纽约正式宣布推进欧盟一个特殊目的实体(SPV)。

  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Federica Mogherini在参加完伊朗核问题外长会后表示,这一计划意味着,欧盟成员国将会建立一个法律实体,用来合法的与伊朗进行金融交易,从而让欧洲的企业可以继续与伊朗贸易往来。

  Mogherini强调,这个计划符合欧盟法律,新建立的SPV同时也将向其他合作伙伴开放,包括中国以及俄罗斯等伊朗核协议参与方。

  彭博报道也称,这意味着欧盟终于找到了挑战美元的合理借口,新SPV设立之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将迎来真正考验。

  加息对A股影响小 数据显示节后首周上涨概率大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马上又到国庆了,面对此次美联储加息,到底应该持股还是持币?

  在美联储正式宣布加息之前,全球股市集体上扬。亚太股市除印度孟买指数外,多数收涨。尤其是对于A股,上证指数近期几日大涨,26日收盘重返2800点上方。

  梳理券商研报发现,分析师普遍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形势的不确定性对于处于低位的A股影响较小,美联储加息早已在投资人的预期之中,一旦加息靴子落地,A股市场短期内会利空出尽。再加上9月27日当天很可能还有A股纳入富时指数的利好,因此投资者不必对美联储加息过于忧虑。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8年里,上证指数在国庆节后一周上涨的年份有12年,上涨概率达到66.67%,接近七成。在上涨的年份里,涨幅超过5%的年份有4年,其中2010年的涨幅高达8.43%,相较之下,在下跌的年份里,跌幅超过5%的年份只有1个。总体上看,国庆后一周A股市场表现通常较好。

  从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的表现来看,上证指数在过去18年里有12年出现上涨,上涨概率接近七成,其中有8年涨幅都超过1%,这表明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容易开门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superdigua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9-27 19: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6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6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股调整并不会影响美国的实体经济的强劲。

而中国股市再下跌就轻松实现国进民退了。多少民企已经被大股东抵押失去控股权了。感觉是个公私合营的坑。

发表于 2018-9-27 19: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erine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erine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ultrahelix 发表于 2018-9-27 11:50
房地产开发商Frasers的老总透露说,上次政府和银行做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只要房贷利率上升1.5%,澳洲房 ...

测的原因就是不让房事崩盘,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没有政府希望自己国家的房产崩盘,真崩了,就是政府的失职。

发表于 2018-9-27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辽水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辽水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注

发表于 2018-9-28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8-9-27 11:10
鲍威尔表示,长期预测较高反映了FOMC成员对经济的乐观情绪,但预测两年后的前景不无艰难,他们将逐次会 ...

佩服你,无脑喷子的贴你都耐心回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8 1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7 10:15
在yy吧,利息并不是影响经济的直接因素。 企业盈利前景才是直接因素。
看看美国公司有多少在大笔回购股票 ...

利息不直接影响经济,请问企业靠什么投入去盈利?债券股权不用算融资成本的吗?不是企业盈利才回购,回购不是注销稳股价,就是为了员工期权激励,允许企业以更低的税负激励研发人才。这跟盈不盈利没有直接关系!

发表于 2018-9-28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8-9-27 10:06
紧跟着加息后的就是贸易战对美国的真正伤害在美股上反映出来,美股的巨幅下跌引起又一次GFC ...

加息对美国一样是双刃剑,到2021年继续加息到近4%,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到时美国也会像现在的中国进入寒冬,硅谷那些没法盈利,单靠融资输血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会倒掉一片。举个例子,像特斯拉这种巨亏的公司,若4%的基准利率,实际贷款利率再上浮几个点,将吃掉它多少利润?当然汽车产业链至少还大,手机产业链小的多,而且集中,如苹果这种公司,只有一款产品,但是估值过万亿美元,在芯片设计、制造、5g专利、元器件均遭受华为小米三星日趋激烈的挑战,估值还能撑多久?今年的xs口碑暴跌,但涨价总有个天花板吧,更奇葩的是下任CEO竟然是Burberry营销出身。。。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28 12: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nyblai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nyblai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ndray-08 发表于 2018-9-28 12:28
加息对美国一样是双刃剑,到2021年继续加息到近4%,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到时美国也会像现在的中国进入寒冬 ...

没有中国市场,很多美国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要砍掉至少1/3

发表于 2018-9-28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ndray-08 发表于 2018-9-28 12:08
利息不直接影响经济,请问企业靠什么投入去盈利?债券股权不用算融资成本的吗?不是企业盈利才回购,回购 ...

融资成本低经济跟股市就一定会好? 融资成本高了就一定差?
如果企业产销两旺,企业总资产收益率远大于利率,利率升了经济就得完? 股价就要跌?
回购就一定是搞股权激励吗? 股权激励有多种形式,只靠回购吗?
如果当前股价高估,企业应该大力批发新股才对啊? 搞个么的回购?

发表于 2018-9-28 1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ndray-08 发表于 2018-9-28 12:28
加息对美国一样是双刃剑,到2021年继续加息到近4%,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到时美国也会像现在的中国进入寒冬 ...

升息预防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并为未来的经济刺激预留后路。
美国历史上货币正常化的时期有多久呢?都很可怕吗?
美联储一帮委员都不如阁下这水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8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onyblair 发表于 2018-9-28 12:38
没有中国市场,很多美国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要砍掉至少1/3

国内没有外企的话,很多人要失业,失业了也很难短期找到同等薪酬的工作。
弱弱问一声,多少人背着房贷?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28 1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nyblai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nyblai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8 12:43
国内没有外企的话,很多人要失业,失业了也很难短期找到同等薪酬的工作。
弱弱问一声,多少人背着房贷? ...

资本家是没有祖国的,你觉得美帝资本家会放弃中国市场?

发表于 2018-9-28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onyblair 发表于 2018-9-28 12:45
资本家是没有祖国的,你觉得美帝资本家会放弃中国市场?

不会!

发表于 2018-9-28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onyblair 发表于 2018-9-28 12:45
资本家是没有祖国的,你觉得美帝资本家会放弃中国市场?

但是缘何84年之前国内没有外企这一说呢?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28 12: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nyblai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nyblai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8 12:45
不会!


所以供应链不会大量撤出中国,最多在其他国家再开个厂,双发动机

不过这样,美国公司成本就高多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8 12: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混饭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混饭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ama 发表于 2018-9-27 09:54
到2020年还有五次加息预期,如果每次都是0.25, 每次澳洲银行都跟进,我就想有多少澳洲人会扛不起? ...

不跟进的话澳币汇率会狂跌,到5毛美金我都不奇怪。
全跟的话,之前贷款到喉咙口买房的要爆仓一大批。

发表于 2018-9-28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onyblair 发表于 2018-9-28 12:47
所以供应链不会大量撤出中国,最多在其他国家再开个厂,双发动机

已经撤了,正在撤,可能还要撤。。。




看看这几年撤出去多少

发表于 2018-9-28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8 12:38
融资成本低经济跟股市就一定会好? 融资成本高了就一定差?
如果企业产销两旺,企业总资产收益率远大于利 ...

远的2008年放水就不说了,参照2015年a股的大牛市,为什么烧出来那么多创业公司?上一轮QE是不是带出来一波美股大牛?了解下?融资成本高对经济的影响,参考下俄罗斯、土耳其、阿根廷。。。

股价高,大力发新股,将会摊薄每股收益,你这逻辑还不如炒股的大妈。回购当然只是股权激励的一种,我要说的是这跟盈不盈利没有直接关系,对赌失败一样要回购知道不?还是好好学习金融知识吧,真的。。

发表于 2018-9-28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8 12:42
升息预防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并为未来的经济刺激预留后路。
美国历史上货币正常化的时期有多久呢? ...

所以我说了升息是双刃剑,搞不好要玩火自焚。美国目前是产业空洞化,对美国产业结构由制造业转为服务业,升息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因为服务业本身不是重资产型,相比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更契合,但对于加息情况下,资金占用成本抬升,间接要求股权投资回报收益率更高,这样会导致出现刻意追求短期投资,VC/PE大量投向新兴模式体,如前几年的独角兽公司,估值脱离企业经营基本面。资本市场过热就是这么来的。

我确实不如美联储的委员,但他们也并不总是对的,08年次贷危机前就是美联储的低息催生了太多的地产泡沫,而突然加息直接导致雷曼倒闭。所以说,美联储料事如神就不会发生次贷危机了,你说呢?

发表于 2018-9-28 14: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ndray-08 发表于 2018-9-28 14:03
远的2008年放水就不说了,参照2015年a股的大牛市,为什么烧出来那么多创业公司?上一轮QE是不是带出来一 ...

2015那也叫大牛市,融资杠杆带起来的爆炒行情亏你也想得出来叫做大牛市,你是搞短炒的还是真正搞投资的?QE是因为经济困难,通过低成本资金注入企业后期待形成正向循环。你身体一时不好可以吃补药,你总不能一辈子靠吃补药来维持吧。

股价高大力发新股是可以摊薄每股收益,但如果价格高估,借着亢奋的市场从来充裕的资金会明显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你发债贷款不也一样会减少每股收益。 你说的那些也没错,最容易出现大规模回购的状况就是管理层认为股价低估。你这金融知识也就是死知识而已,连买菜的大妈都不如,学了也是白学。谁还不会讽刺个人,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8 14: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ndray-08 发表于 2018-9-28 14:12
所以我说了升息是双刃剑,搞不好要玩火自焚。美国目前是产业空洞化,对美国产业结构由制造业转为服务业, ...

这个你说得让人信服

发表于 2018-9-28 14: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8 12:43
国内没有外企的话,很多人要失业,失业了也很难短期找到同等薪酬的工作。
弱弱问一声,多少人背着房贷? ...

然而美国人一样背着放贷,很多人都是靠信用卡活,连2000美元存款都没有。如果国内彻底没有外企,那将意味着全球进入经济危机,美国人也跑不了。此一时彼一时,80年代以前,澳洲美国不跟中国做买卖也能活下去,但今天澳洲已经没有制造业了,美国的通用要依赖中国市场才活下去。世界已经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时代,供应链离你最大的消费市场越近盈利越高。而中国就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只要人口红利继续让这台机器运转,不怕外企不来。

发表于 2018-9-28 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gen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gen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ngyipu 发表于 2018-9-27 09:47
美联储步步紧逼,不知人民币年底前是否可以保7

破6,破5,还差不多。。双轨咯
不装B,吾宁死。

发表于 2018-9-28 14: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8 14:15
2015那也叫大牛市,融资杠杆带起来的爆炒行情亏你也想得出来叫做大牛市,你是搞短炒的还是真正搞投资的? ...

为什么不能叫牛市呢?美股的牛市不是加杠杆?中国的牛市从来不会持续很久这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比如散户游资多。。中国为啥不能叫QE呢?新三板知道吗?2015年有块一万家企业,大部分都因为牛市,或多或少得到了低成本的股权融资,解决了前两年IPO关闸、资金链紧张的问题,难道不是正向循环吗?

我给你普及下吧!发新股不是你想发就发,发了是要买资产,收购,投项目用的,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你的股本增加,而收益无法短期迅速积累的话,每股收益必将摊薄。发债贷款未必会减少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算的是损益表,发债贷款的利息支出会影响计算,而本金是不会的!况且发债贷款意味着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反而有可能会更高

发表于 2018-9-28 14: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ndray-08 发表于 2018-9-28 14:33
为什么不能叫牛市呢?美股的牛市不是加杠杆?中国的牛市从来不会持续很久这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比如散户 ...

你思路跑哪儿去了。 我们首先在讲QE不是常态,不能总是靠QE来维持经济成长。 QE在促进企业正向循环后是要退出的。我所谓的牛市是企业的长期估值水平波动不大,股价的成长伴随着每股收益节节高升,而不是像2015年那样爆炒,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发债和贷款必然会引起财务费用升高,放到损溢表里面一定会减少净利润,从而影响每股收益。 你发债贷款扩大生产,收益反而有可能会更高,增发不是一样道理吗?  我不知道你争论的点在哪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8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wei746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wei746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8 14:47
你思路跑哪儿去了。 我们首先在讲QE不是常态,不能总是靠QE来维持经济成长。 QE在促进企业正向循环后是要 ...

QE 就是吸毒。 吸毒吸多了反而觉得是常态了。。。纵观历史, 现在的利率还是历史上最低水平的。  

现在大量外企撤出中国,一些是有计划的,还有一些是属于被中国本土企业打趴下的。 早期投资中国的西方资本一定会慢慢撤出中国,然后在其他地方再起一个世界工厂,重新划分世界供应链。 到时候,新世界工厂就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如果进入经济冷战,那就是2个世界工厂分庭抗礼。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sujiea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9-28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跑了么?我对你2015年不是大牛市的说法很好奇,原来牛市只有美股那种才算,然而苹果十年间市值翻了8倍,这与你长期估值水平波动不大完全相悖啊,当然QE不是常态化现象的解释是对的!

我没什么可争论的,就你针对“如果当前股价高估,企业应该大力批发新股才对啊? 搞个么的回购?”做了解释,股价高估,随意发新股将摊薄每股收益(收购资产可能除外),发债贷款则不一定摊薄。最后,回购与企业盈利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发表于 2018-9-28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ray-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ray-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zhiq562 发表于 2018-9-28 14:47
你思路跑哪儿去了。 我们首先在讲QE不是常态,不能总是靠QE来维持经济成长。 QE在促进企业正向循环后是要 ...

另外,美版QE造就了airbnb,Facebook一大堆新兴模式,估值远远偏离经营基本面,吸干制造业的血,是否也是美国爆炒的结果?

发表于 2018-9-28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zhiq5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zhiq5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ndray-08 发表于 2018-9-28 15:11
跑了么?我对你2015年不是大牛市的说法很好奇,原来牛市只有美股那种才算,然而苹果十年间市值翻了8倍,这 ...

兄弟,我说的是估值水平,不是市值,两个概念好不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