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讲讲我小侄儿的 故事10楼17楼更新 精彩不断哦 (2009-6-10) rongerchen · 面【原创分享】- 更新完毕 (2016-10-19) eat1983
· 从严冬到酷暑—Lake Entrance 4天3夜(2010.12.27—2010.12.30)VIC(finish) (2011-2-2) t_guoguo · 德累斯頓遊記 (2012-11-20) hyyccp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ilkzhan

[VIC] 热贴继续 -- 关于私校公校,当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8 2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uang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uang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医生是一个只要埋头读书,读的好,不受外界其他影响就可以达到高收入的职业。简单而言,就是个人努力决定一切。 其他行业,比如做business,成为CxO,除了学习,很多其他因素EQ,背景,人际关系都很关键。”  说到点子上了, 但是现在想成为医生,也不能只靠读书好了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7-29 0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又是强帖

发表于 2018-7-29 0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犀利的现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犀利的现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楼上的一个回帖,顿悟,可能是人的个性使然 有的是消费型,有的是投资型,有的old money 有的new money,所以选择也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都不能相互强求。

发表于 2018-7-29 10: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m_ju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m_ju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im_judy 于 2018-7-29 10:20 编辑
Pipiv 发表于 2018-7-28 15:03
西人医生的孩子几乎都不学医- 这个不相信


对的, 我见到的西人医生的孩子也都从医, 除了没考上的

发表于 2018-7-29 11: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RM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RM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2005 发表于 2018-7-28 23:06
我认识几个华人孩子成为医生的。当然他们那时读医只要96+就可以了。看了他们读医,实习,成为医生的过程, ...

对第六点,还有个人努力就能决定一切,我觉得还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同的行业,那怕你付出的努力一样,达到的高度(如果用钱来衡量)还是不一样的。我的一个同事,SG毕业,现在快50岁了,是ICUspecialist。有一次聊起同学,他说现在能见到最多中学同学的机会,就是同学的葬礼。平时20,30周年的聚会,有很多人也没去,但是到了final farewell,大部分能来的都来了。他同学里赚钱最多的,是一个在香港投行做CFO的,年薪有2千万港币,据说读书时是学渣,但人缘很好,是和谁都自来熟的人。他们每年都会捐款给他们年级的一个互助基金,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同学。我说你们SG毕业的也有生活贫困的?他说有的。有一个同学是肾衰竭,要洗肾,没有工作能力了,每年基金会给个2千刀。还有一个很有艺术天分,去美国学戏剧的,后来还给过好莱坞写剧本,但后来又没工作了,长期酗酒,酒后开车意外死了。他的葬礼份用都是基金会出的。还有些是破产了,家庭生活困难,基金会也在圣诞节给他们孩子一些gift card和现金。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5 收起 理由
icicle + 2 感谢分享
Purplelight + 1 感谢分享
icelemontea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7-29 1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好可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7-30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大家的回帖,到现在还都很有理智的讨论。我也同意LS某位同学说的,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完全是个人或家庭的考虑,跟有没有钱或者有没有远见没有关系。

我分享的是我看到的,可能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至少代表了一部分人。不过不管他们代表多少都跟我无关,因为我没钱去考虑上不上私校的问题,孩子也决不会去当医生(她对科学类的,特别是动物或人体组织非常抵触)。

发表于 2018-7-30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gr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gr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2005 发表于 2018-7-28 23:06
我认识几个华人孩子成为医生的。当然他们那时读医只要96+就可以了。看了他们读医,实习,成为医生的过程, ...

其实医生更需要情商:在医院工作,尤其是在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都是团队合作的方式,医生,护士,麻醉师,药剂师等等,少了一个都不行。团队合作情商很重要。自己开诊所就更需要情商,医术再好,情商不够,如何维系医生和病人,医生和护士,医生和前台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没在医院工作过,没有这样的经历,可以理解,但你一定去医院看过病:一个好的医生,除了医术精湛以外,他(她)的言行举止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更重要过医术。人在生病的时候,心理往往比较脆弱,这时候医生的一言一行立即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医生的职业不仅在澳洲,就是在全世界都是崇高的,令人尊敬的。如你所说,要成为一个医生,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初期回报很低,如果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为了后期的高回报,真的不值。尤其是女孩子,结婚后要兼顾家庭就会更辛苦。
好医生往往情商,智商都比较高,就像任何职场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 收起 理由
Rong13 + 3 我很赞同
karenhangxu + 2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7-30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mmk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mmk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说的真的很好

发表于 2018-7-31 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ya_can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ya_can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贴是少有的“不吵架,不互相人身攻击”,理论讨论的好帖

发表于 2018-7-31 08: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cwh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cwh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7-31 10: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enhang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enhang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grong 发表于 2018-7-30 12:57
其实医生更需要情商:在医院工作,尤其是在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都是团队合作的方式,医生,护士 ...

同意,好的医生如沐春风,愿意替病人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这些需要医生极高的情商。

发表于 2018-7-31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蘑菇头晶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蘑菇头晶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件事,二女一男的,我只能理解为这家人“重男轻女”。女儿扔去私校12年,每年按时交钱即可。儿子全方位培养。这件事属实,肯定是父母从情感上就有所偏袒造成。
第二件事,考不上医生或者不感兴趣的,当然作为父母的只能鼓励儿女从事其他行业了。对外总得给自己台阶下。Asian父母会push的厉害些。这两种做法都合情合理。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具备:情感上非常热爱,以及能力能够匹配这两个条件。缺一那就是在扯淡了。

发表于 2018-8-1 0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celemontea 于 2018-8-1 11:29 编辑

话说真不是医生的孩子就能当医生的。虽然从小挺佩服当医生的老妈解决周围邻居的某些疑难杂症挺有办法的,但我就决不从事这行业。因为知道自己万一误诊了会内疚一辈子,承受不了这份责任。当然国内医生和这边的没法比,但即使高工资高地位,我这种性格的人不说有没有能力做,就做了也会得忧郁症的。
但孩子还和我不一样,她要做,我支持,不做,我也不勉强。好不好,合适的就好,不合适,别人再说好,对自家的孩子也未必是好事。我觉得公私校也是同理。
对政治只有遥远的兴趣。穿越谎言,拨开迷雾,见证历史
今生戒不掉的毒瘾,是对咖啡最长情的告白

发表于 2018-8-1 09: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vcab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vcab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

发表于 2018-8-1 0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特别欣赏和"普遍认为"不一样观点且敢于表达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8-1 10: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ames3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ames3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私校,公校,殊途同歸。最后上的大學都是這几家。好的私校和精英都應該有一半以上都上前三名的大學。不過私校課外活動多,正常課程灵活,相對來說,更"有机"一些。

頂級學生上醫學院真是對人才的最大浪費。中國沒有,美國也沒有,所以社會各方面发展快,人才濟濟。平心而論,如果沒有穩定高收入,又有几人會真正愛學医呢?

发表于 2018-8-1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james321 发表于 2018-8-1 10:22
私校,公校,殊途同歸。最后上的大學都是這几家。好的私校和精英都應該有一半以上都上前三名的大學。不過私 ...

我妈当了一辈子医生,返聘她不去,说啥也不要再干跟那个沾边的。

我爸当了一辈子老师,返聘他也不去,说也是不想干跟老师沾边的。

现在他两一个健身一个旅游。

就是觉得他们那代人蛮可怜的,从事一辈子的职业都不是自己喜欢的。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的孩子。学医,不喜欢的话,真是很苦。

发表于 2018-8-1 1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华丽转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华丽转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肯定不会push孩子去选择他不喜欢的专业的。
但是,不能因为你未来的职业不需要高分了,你就可以在中学阶段就不认真对待学习。重视学习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很重要。这种学习包括体育和音乐,不能因为你铁定将来走不了体育或者音乐的路线,你就可以用不负责任、玩玩就好的态度对待体育和音乐。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 收起 理由
Rong13 + 2 你太有才了
rachelwang528 + 3 我很赞同
icelemontea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8-1 13: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nny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nny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钱人的孩子当然可以专注兴趣所在啦

发表于 2018-8-1 16: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suss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suss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有些人是做一行爱一行,有的人做一行烦一行。一个要看孩子兴趣爱好选择职业,一个也要孩子有抗压能力,毕竟行行要做的好都不容易。如果没有抗压能力,做一行厌烦一行,永远找不到爱好的职业并为之奋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1 17: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子承父业的还是很多的。

发表于 2018-8-1 18: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ere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ere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2005 发表于 2018-7-28 23:06
我认识几个华人孩子成为医生的。当然他们那时读医只要96+就可以了。看了他们读医,实习,成为医生的过程, ...

写的太好了,读医法是华人提升社会层次相对最容易,成功率最高的道路。人生的快乐有很多,挣钱的方式也很多,例如做个政客挣钱也不少,甚至干一届议员可以吃一辈子,但我们的眼光,魄力,社会氛围是不充许我们让孩子走这类道路的,希望华人子女慢慢有更多作为和选择,而不是仅仅从理发师,面包师,洗衣师变成现在的医师,律师,会计师。看看白人多在管理层,我们华人难道只会做新三师吗?有条件就要鼓励多方面发展,(并不是说做三师不好)

发表于 2018-8-2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rophy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rophy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aflash2000 发表于 2018-7-28 15:59
NSW有精英,而且如果只论成绩,TOP精英碾轧TOP私校,这才让NSW中学的选择添加拉太多的变数,太多热帖也由此 ...

七年级才上私校,是不是太晚了?好的私校估计也排不上了吧。。。

发表于 2018-8-2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無所謂太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無所謂太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RMO 发表于 2018-7-28 17:58
医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学医,你听听就算了。在这行干了十几年,各种族,各种专科医生接触下来,如果孩子能够 ...

原來90 分也可有望做醫生,長知識了.

发表于 2018-8-7 1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mm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mm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自己當這一行,但絕對不會推我的後代學醫。如樓上說,醫學不只是科學,不是只要讀書好就可以。這只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與人的溝通技巧/能力,道德觀念(醫學院第一節課就是教醫療道德),和這方面的熱誠。我見過不少父母推進醫學院的,沒有一個喜歡自己的工作。給你多多薪水又有何意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8-7 21: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A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A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续忽悠
西人大部分学习都不够努力,考不上才是真相。说的好像自己多么无所谓。
如果真的无所谓,不在乎,都不会浪费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8-8-7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gyuan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gyuan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

发表于 2018-8-7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gvili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gvili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lyingvilion 于 2018-8-7 22:25 编辑
aus2005 发表于 2018-7-28 23:06
我认识几个华人孩子成为医生的。当然他们那时读医只要96+就可以了。看了他们读医,实习,成为医生的过程, ...


我非常同意您的见解,今天和一个澳大利亚朋友聊天,她是专业心理医生,她告诉我成长的经历,全年级普通公校前两名,经历15年学习,8年本科加医院实习,6年专业方面训练,最后成为专业心理医生。那时她已经35岁,40岁有第一个孩子。医生是非常辛苦,平时在大学里面,从早到晚学习到11点,回家就睡觉。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一周工作110小时,相当于普通人三个星期工作量,而且她的少年,青年都是在读书。。。。第一手资料,我想一想,自己的女孩实在普通,真不想往这条路上走。简单的工作,幸福生活吧。就一普通人,找到她自己喜欢的职业,投入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

发表于 2018-8-7 2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gvili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gvili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例子,朋友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亚裔,家里世代医生,爸爸不停的强压女儿,一定要学医生,考到了墨尔本大学医学院,后来因为压力太大,无法毕业,这妈妈精神上出了很大的问题,这妈妈长不错,但是因为精神方面问题,才28岁,随便找了一个60多岁的酒鬼,两人还有一个小孩。每次大家看到她,都非常害怕,因为她问的问题,做的事情,一看就是一个有极度精神方面问题的人。很可惜,父母要求太高,这个妈妈抗压性比较差,但是如果选择普通一点的人生,可能这个妈妈现在比较幸福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