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kk-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k-11 于 2017-3-31 22:17 编辑
insight 发表于 2017-3-31 12:42 
不知道您是否有过什么不愉快的经历,但如果您想对澳洲的医学教育及医疗体制发表意见的话,请您先花些时间 ...
你是什么想法,不关我事。我说的是事实,你爱受不受。听得进,你自已少点折腾。听不进,也随你。
最典型的就是生娃时,一定会挑选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当然,如果没有私保,那就没得挑。
我说的只是一个事实呀。我们周围邻居,都会聊一聊哪个医生善长哪个方面。
这个善长,外行人也难判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了解。
一是治好过什么。比如皮肤养,这个GP看了几次没好,换那个GP, 一次就好。那大家就会问到,这个GP, 看皮肤类病症比较拿手。所以有什么看两三次,好象没什么改善的,就有人在我们这区域的群中问。比方说,有人手痒,但看了几次没看好,就会在区域群中问,有谁知道看皮肤哪个GP医术更好
二是看这个医生学的是什么方向。GP是全科医生。但是皮肤、五官,内脏,骨、儿等几大类,中国一类都要学完再临床几年,才差不多。而澳洲人少,又全科,不可能门门精通,这是常识,你不懂吗?
并且GP再往上,就是专科医生,澳洲的专科,也是分类别了,皮肤方向,儿科方向,眼科等等,专科以上,就分得细了。所以GP的医生,就自身发展的方向上,也会有意识的选择多学习哪个方面的医学知识。自然,这个GP在这个方向上,医术就更高明。
再傻的中国人,在去医院看医生时,都会问问哪个医生医术更好。如果问不到情况,都会找老医生,新医生都是很少人去的。谁想被人当试验田呢?你会给一个刚毕业的人看病吗,如果会,真是恭喜你了。有得罪受了
而中国的医院,第一次看病时,就是专科。专项领域内的医生,医术还有好坏之分。更何况,澳洲这GP是全科。
澳洲这社会,到了医院,反而不能挑医生了。因为国家负责。你没权利选。当然,用了私保的可以选一选。
但在门诊阶段。懂得了解一下医生的医术,那会少受些罪。
我不知道你是否每次看病一看就好。如果你有反复看多次没好的,那听听我的话,对你有益
在门诊阶段,患者是有选择权的。并且基于澳洲的全民医保。门诊都是不掏钱。我自已的做法。一般要去看病时,我会问问国内医生朋友的意见。如果看的GP意见是一致的,就放心的听。如果不一致的,我会立马再换诊所,再换GP看过。
即一病多看。
如果你懂得一病多看。你会发现,医生讲的情况,常常是不一样的。
我曾经有一个因脚水泡引起的发炎症。在家近的诊所看了,医生说没事。但我心底存疑。立即再到其它诊所再看。连看两天,估计看了4个GP. 其中有一个说要做小手术。我再跟国内医生朋友聊聊。然后就选这个说要动个小手术切除的GP..
切除后。果然断根。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意思是,专业的意见要听,但不能无保留的听。
我不知道你对澳洲的医生有多了解。你的回贴,好象很有高度一样。大言不惭叫人要学习澳洲医学制度一下。其实我的看法,与专业无关,是经验。你说的,有你的见解。但你如果是个实诚的人,应当指出我的不对之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句话。
我的看法与专业无关,与医学无关,意思是,这是人生有一定阅历后的做事方法。只是一种做事方法,即虽然专业事,找专业人做,但我需要先确认这个人的专业水平。
打个最简单的例子。有案件要找律师,不是闭眼随手在黄页上挑个律师。至少要懂得看一下这个律师的简历,这个律师的胜诉率等。
懂得专业事找专业人做,是对的,但以为任何一个专业人,都很专业,那你有得苦头吃。因为同一专业,肯定有优差分档。想选个专业优的,还是选专业差的?你好象是优差都行呀。你这种做事方法,不妥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