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010年6月14MEL聚会,狗狗花名册 (2010-6-14) 魅影妖瞳 · 砵仔糕-- 令人怀念的味道 (2010-2-24) cctang
· 美味春卷的春卷DIY! (2007-6-24) 美味春卷 · 应某同学要求写写法网 (2008-5-23) joaqu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key

[行情讨论] 纯数学计算结果:悉尼房价可能没有太多泡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9 1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wei746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wei746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6-9-9 10:37
澳洲现在危险的就是降息只会刺激到房地产。。。股市完全起不来。。。经济也一样。。。和欧美完全不同。。 ...

最可怕的大家把风险不当风险, 总觉得房地产没风险。。 的确房地产风险很小。但是杠杆了就不同了。

但是房地产是绝对的低回报投资, 那么多人说房价涨了好爽, 其实都是建立在高杠杆的基础上的。 然而高杠杆也意味着高风险。

房价跌10% 对于 贷款90%的人来说损失是100% 甚至算上holding cost之后更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datou1981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9-9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airel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airel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lairelan 于 2016-9-9 19:46 编辑
icac 发表于 2016-9-9 09:45
并不是家庭,是个人

家庭收入大概$144000/年


我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但是我觉得ABS的应该更实用些。。。虽然统计的数据其实不太一样。。。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mf/6523.0

In real terms, the average equivalised disposable household income in 2013–14 was $998 per week, this increased from $964 per week in 2011–12. This has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decade from $746 per week in 2003–04. The median weekly equivalised disposable household income was $844 per week, similar to 2011–12 ($830 per week). Equivalisation accounts for increased consumption needs as household size increases.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the 'Key Concepts' section of this publication.

The average weekly equivalised disposable household income for high income households rose from $1,903 to $2,037 between 2011–12 and 2013–14. The income share of high income households was 41% in 2013–14, similar to 2011–12. For low income households, their average weekly equivalised income rose from $395 to $407 between 2011–12 and 2013–14.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9-9 20: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西门串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西门串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airelan 发表于 2016-9-9 19:44
我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建议你查一下什么叫disposable household income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9-9 2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airel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airel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西门串串 发表于 2016-9-9 19:46
建议你查一下什么叫disposable household income

所以说么 我也说了ABS的更实用些。。。 毕竟只看收入不看支出的。。。不合理的


单身人士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五口之家看场电影都得5张票。。。

发表于 2016-9-9 21: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ni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ni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唉 无论怎样 买不起了

发表于 2016-9-9 2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angwei7461 发表于 2016-9-9 18:49
最可怕的大家把风险不当风险, 总觉得房地产没风险。。 的确房地产风险很小。但是杠杆了就不同了。

但 ...

他们不会听的。。。他没有玩过杠杆。。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9-9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y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y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airelan 发表于 2016-9-9 19:44
我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但是我觉得ABS的应该更实用些。。。虽然统计的数据其实不太一样。。。

家庭收入大概$144000/年? 不可能有这么高!

发表于 2016-9-10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wei746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wei746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6-9-9 20:16
他们不会听的。。。他没有玩过杠杆。。

他们一定没遇到那种买房之后,不是降价卖不掉,而是银行不准他卖的情况。

我这里遇到好多,都是几年前买布村off-plan 楼花的。   

上次帮一个owner 卖房,银行直接说卖掉这个价钱,你得先把xxxxx钱补上, 不然不release。 然后contract 就crash了 还是卖方的 责任, 还好买家比较好 不追究。    搞的我自己也是蛋疼,干了半天 全白干。 说实话。 连2w刀现金都拿不出来 当初买个jb毛的投资房啊。

发表于 2016-9-10 11: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xy1234 发表于 2016-9-9 21:49
家庭收入大概$144000/年? 不可能有这么高!

我们作为移民其实工资真的很低。我认识几个鬼妹大学毕业没多久去大公司当个助理差不多年薪$7万多…

发表于 2016-9-10 1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to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to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airelan 发表于 2016-9-9 09:16
房价就和钻石价格一样 不是拿收入来衡量的……而是看能掏多少钱出来.....(现金还是贷款都行) 你可以0收入 ...

中国历史上 几次政权交替社会动乱都是出现在通胀的情况下,最近的比如:民国, 反而通缩的情况下还算稳比如朱时期的金融危机…所以 所以你觉得呢?:)
G20定下的基调就是货币政策不管用AKA 印钞低息直升机撒钱,要用其他的方式AKA创新 协作 再分配 etc, FED9月要有动作 …所以 所以你觉得呢?

发表于 2016-9-10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zy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zy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angwei7461 发表于 2016-9-9 09:48
负载比很重要。

尤其是自住房  必须必须必须 付完。

非常赞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9-10 1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aucho 于 2016-9-10 12:12 编辑
zxy1234 发表于 2016-9-9 21:49
家庭收入大概$144000/年? 不可能有这么高!


双职工家庭基本没有低于这个年税前收入的。
一个新移民家庭是选择回国还是留下,税前是否混到这个数字是个重要的判断指标。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6-9-10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wei746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wei746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otore 发表于 2016-9-10 11:45
中国历史上 几次政权交替社会动乱都是出现在通胀的情况下,最近的比如:民国, 反而通缩的情况下还算稳比 ...

中国人善于储蓄财富, 极度通胀的情况下  存的财富都要归零。 通缩 因为中国人的储蓄习惯, 通缩有时候还迎合了一部分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