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在澳治疗乳腺癌全记录 - 全程Medicare+私立 [#8 复健部分已更新完成] (2017-3-31) w817 · 先看图,再说话-越南 柬埔寨自助游(照片贴完,文字添加中) (2009-5-28) patricb
· 陈年旧事19 - 念旧 (2006-10-29) SuiYi · 杂谈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及领导力 (2012-8-30) wxy12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闪亮日子

玩游戏学数学-0-6岁儿童数学能力培养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3 2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gh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gh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晕,发现我家那位快3周岁的也不是一般的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1-14 0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闪亮日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闪亮日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咳。。深夜有空看到各位同学的汗。。。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也该汗一下。。

我宝宝以后就说我儿子或者猪宝了。。一周四个月。。我个人认为综合能力不能说上等可以说中或者中偏上吧。

我不想去参考哪些所谓的专家标准。。因为没有相同的孩子。也没有相同的思维。也孩子面前没有专家。

我接触早期教育已经是我儿子近一周岁左右了。可以也是非常非常晚的时侯了。唉。。哪就赶紧的吧。

说到这里还是语无论次废话连篇啊。。

说点正经的吧。别拍砖啊。

首先看到各位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汗。我想在座的各位平日里忙自己的事情比较多吧。

很少接触早期幼儿教育类的方面信息。所以才会生出这么多的汗来。辛苦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为什么我们大人花了一生的精力还学不好纯正的一种外文。为什么小宝宝可以同时学会N种语言。

而且时间对比是大人要花其一生。而小孩子只用了二三年甚至最多四五年。环境加年龄造就语言。。

小孩子学的快忘的快每个人都知道。从出生开始到三岁有三个敏感期。。大家可能都没注意到也没发现到或者无意发现了却没在意。

动作敏感期。语言敏感期。。。。

人的大脑在六岁时发育完成以后基本停止发育。这六年当中头两年最快。发育百分五十。

我举个例子家里有几个月或者一周左右的小宝宝可以回去试试。。

每天给小宝宝看大幅的挂图。一幅图只有一个物体。色彩鲜艳比如一个大红苹果。。告诉宝宝这是苹果红苹果。。

一次可以看五张。。另外每天坚持放音乐可以放儿歌如娃哈哈也可以听音乐钢琴曲也行名曲也行。。

持续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的宝宝看到苹果就会笑。听到经常听到的歌曲会表情舒服。。等大一点走路了时就会自然而然的

跟着音乐自动的去舞蹈.为什么从宝宝一出生时我们就要开始不停的给宝宝讲话.这叫对牛弹琴,但是我们必须很有必要的对牛弹琴

就因为你弹的多了宝宝就记住了他的名字学会了叫爸爸妈妈.如果从来没有教他..他也没听到过爸妈的发单.我相信宝宝永远也喊

不出爸妈这两个让人心动的词来.

在宝宝一周岁以前可以多用色彩丰富艳丽的图片来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平时抱着宝宝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注意看到车不要说车车.

看到什么车就说什么车.看到汽车就说汽车看到货车就说货车.看到三角梅就说三角梅.当然这可能是一个非常辛苦而且罗索

因为你要每天不停的讲很多话.每天要给宝宝做亲子阅读比如睡前.小时我建议一个月换一本二个月后再换回来.

随着年龄增长也慢慢增加延长时间的轮换和速度..阅读的声音要高低有续起伏有调.不能像白开水一样无味很多人不喜欢喝白开水.

白开水也刺激不了大脑发育.这些二岁前所做的这些语言全部储藏在宝宝的记忆仓库之中.到二岁也就是语言爆发期.

我相信你听到宝宝说出来的话你的牙会掉到地板上也是有可能的.

上楼梯抱着宝宝上楼梯可以说宝宝我们回家喽如果不是楼层太高我建议爬楼梯回家.可以教数数..一岁左右的宝宝完全

可以抱着开关灯..我儿子就是一岁左右学会的.他已经是很慢的.

其实也有很多数数歌..数学无处不存无处不在..平时户外运动要增加..特别是二岁以内的宝宝尤其是会爬以后就是动作敏感期

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也是刺激人的大脑发育的一个重重之重的因素.看的多听的多思想才会丰富多彩.

平时可以观察身边的宝宝为什么有的宝宝眼光目滞非常安静好带.为什么有的宝宝非常调皮很累人因为第二种宝宝求知欲太强.

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搞清楚.不去探索怎么进步怎么长大.

刚出生的宝宝半岁以内的吧.每天洗完澡可以全身抚触.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被动操..

我说的这些跟国内国外没关系。早期教育不分国界他是整个人类的一个发展趋势。

再重申一次做这些宝宝觉得很好玩思想丰富。累的是大人。

推荐一本书。蒙台梭利写的。有吸引力的心灵。童年的秘密。有空也可以看看蒙氏家庭教育法。

好了。不废话了。

另外。。大力感谢同学们的加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25 收起 理由
风玲 + 10 谢谢奉献
旋木 + 1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14 07: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海蓝蓝 于 2008-11-13 14:39 发表
6岁的小孩要会认识东南西北, 还要会看地图找到自己的家????这也太难了吧? 我是6岁孩子的妈, 我出门经常迷路,根本找不到北..     han !

海版,你太可爱了。我还以为只有我这个妈妈会迷路。

发表于 2008-11-14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闪亮日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闪亮日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是俺白白废话了。。。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14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的帖子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很赞同, 如果有心, 教育其实是无所不能, 无所不在的。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11-14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icyp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icyp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LZ的经验,也不是啦,我想那么多妈妈汗(包括我),不是我们平时教的少,而是对比上面的培养方案,觉得汗:)

教育可以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一定完全要照着书上的模式来,虽然很多宝宝们对比方案来看,不一定全合格,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本事的:) 对于小孩,就算是瞎玩也是种学习,因为他们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对哪个有兴趣就玩哪个,可能有的小孩对数字不敏感,但是对色彩语言很敏感。

比如我对照2-3岁的,觉得对于我儿子太难了,但是他不到1岁就会开关灯;1岁多会自己踮着脚开关门;他知道哪个是自己家的车,还会跟着不同的音乐摆各种造型和动作........其实小孩每天都在学习,只要正常发育就可以了,或者慢点也没有关系。我想有本事的小朋友很多的,我们家的就一普通小孩,做家长的就尽自己的可能多教一点,根据小孩的特点喜好来,每个孩子都会成长的很好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1-14 16: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闪亮日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闪亮日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并不是要照着方案去教。。

我只是想尽可能早的开发孩子的大脑。。

对于孩子是没有教条的。。。

一切跟着孩子走。。。当他感兴趣什么就要给他提供什么。

我所注重的是平时生活点要点滴教育。当然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

但是最终目的都为孩子好。

我自己也在摸索中学习。。做的也很差劲。。有时侯也力不从心。

亲子阅读和幼儿美感我可以说处于零状态。。双语培养对我来说最近已经让我焦头烂额。。

也不知道什么时侯这三个项目才可以走上轨道啊。。。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方法啊。。

互相交流一下啊。。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11-14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的帖子

此文章由 风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风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我知道蒙特梭利在国内满流行的,我有个同学(澳洲人)也喜欢蒙特梭利的理论。不过我学的不是蒙特梭利,有空我会看看蒙氏的书。谢谢闪亮的日子分享。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11-14 17:0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的帖子

此文章由 spicyp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icyp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过难虽难了点,但是那些例子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的,就像是一个个小游戏,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慢慢学习。

比如那个串珠子,昨天我带我儿子去play group,这次的手工课就是串那种小圆管,我儿子只会一个个往里串,要他按颜色,可能他还不会,但是等他再大点,也许他会明白的:) 但是其他的很多对他就可真够难的

发表于 2008-11-14 17: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闪亮日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闪亮日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一下我的方向拙教法

昨天我带着儿子把整个小区三分之二的车尾灯认了个遍。车前灯没教。

这是车的尾灯。左边一个尾灯。右边一个尾灯。。认左边就伸出左手去指。。右手同理。

早上起床洗手。。伸出宝宝的右手洗一洗。啊小宝宝的右手洗完了。再伸左手洗一洗。。

早上去散步时可以教他看太阳。。顺便告诉他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傍晚太阳落山了。。落在西边了。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当然生活中太多太多时侯我们都可以用得上方向的。。只要有机会就向宝宝引教。。

我相信不用六岁他就会有方向感。

其他的教法也是同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风玲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14 17: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闪亮日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闪亮日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引导得当。每个宝宝都是非常聪明历害的。

我邻居家的小妞一周五个月。。穿珠子已经非常流利。只是颜色还不行。不过女孩子本来就手巧。

但是他的语言能力从一岁起就非常棒。。所以在教育时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能相同而论的。

我儿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到现在还不怎么样。。

不过最近可以自己拿面巾纸自己擦鼻子和嘴巴这个动作的出现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没教过。。不过结束动作不美观。是塞向嘴巴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11-14 17:2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的帖子

此文章由 风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风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是好办法。不过值得提出的地方是,中西方教育理论不同,从你介绍的内容我感觉好像是以“教”为主,不知道我感觉的对不对?西方教育,以启发,提问,鼓励孩子自己探索,寻找答案为主,老师家长是作为“脚手架”,从旁提问,引导,鼓励,这个是澳洲教育体系用的Vygotsky的理论。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和一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具体会几个字,会几道题并不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勇于探索,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一起探讨。

发表于 2008-11-14 17: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闪亮日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闪亮日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哪个汗啊。。。我要严重的说NO。。我不是以教为主。

提问和启发重要的是对于可以开口说话的孩子而言。

而对于还不会开口说话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首先要教会他最基本的常识。。

提问和启发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下的。如果小孩子连马桶都不知道为何物大人还在哪指着马桶问这问哪。。哪不是更对牛弹琴了

啦。

没有一定的常识和认知累积是不可能走向以后的提问和启发的。

当然在开口说话以前也要审时度势的以适当的时间和方法加以引导和启发。。

开口说话以前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动脑。。这个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的。

发表于 2008-11-14 17: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闪亮日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闪亮日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外。。教。。。引导。。启发。。是一条线上一条龙的。。

对于早期教育来说。。脱离了哪个都不行。。

因为我们的对像是小宝宝。。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11-15 09:3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的帖子

此文章由 风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风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哦,你家是小宝宝来的。 国内的早期教育体系我没有什么了解,不过可以告诉我是以哪些理论家的理论为基础吗?我可以想办法找书看看,了解一下。
所以就像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说的,又回到了教育的基础上来---Image of child,你心目中,孩子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是形成每个人的教学理论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的内容不同,那么整个理论肯定是不同的。我正在写,希望可以尽快写完贴上来,然后咱们再交流讨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