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6-5-31 23: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bsent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bsent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bsent11 于 2016-6-1 00:25 编辑
首先要说的是,这么多年国人所认知的儒家学说,其实都是孟子的儒家。
帝王阶级为了更好地王权统治,用了绝大部分孟子的思想并断章取义了部分孔子的思想。
像孟子经常自己都不能圆其说的时候,也就有了“大丈夫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这种操蛋的话,孟子思想的核心标准,无论是“义”还是“善”是没有一个绝对值让人判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譬如盗贼说我劫富济贫这也是”义“,然后还能冠冕堂皇的引用了孟大圣人的话。
而孔子说过的话则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这套体系的核心就是“礼”。
打个比方,在论语里孔子说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表达的内容是大家应该依照各自该遵循的礼节,各安其位,做好自己该做的本分,君臣父子地位虽有不同,但是人格是平等的。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尽臣的本分,父要做该有表率,子该尽应有的孝道。所以按照孔子的说法,岳飞尽的忠就是愚忠。因为当时的君已经不是一国之君应有的样子了。
所以,岳飞尽的也是孟子学说里的忠:,三纲五常里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里完全的上下级观念的洗脑,完全没有了人格的独立与平等。
这个时候我们再把上文中孔子的“礼”套用在LZ的问题里。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既然全句已经把此类人等归为小人,何须以礼相待?如果狠不下心,可以再关联一下孔子的另外两则故事来思考楼主的问题: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另外既然楼主开了这个话题,我就借题发挥一下:世间太多对孔子误读,譬如这后半句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古文不怕没文化的人学,也不怕有文化的人读,最怕就是似懂非懂的人去理解。
按照当时的语法,如果想表达:“亲近了就越礼,疏远了又会抱怨,女子和小人真难伺候啊。” 完全没有必要在中间加一个“唯”字。“唯”在论语中出现了三次,表达的是“这样” “只有这样”的意思。这个时候我们再把这个字套进原句:
亲近了就越礼,疏远了又会抱怨,这样的女子和小人真难伺候啊。
这样读起来还会有孔子贬低女性的意思吗?在那个时代男人有君子小人的称谓,可女人并没有这些划分,这是当时的社会决定的而不是孔子所能左右的,孔子如果想要贬低全部的女性根本没有必要在前面加那个“唯”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