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虎虎生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虎虎生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虎虎生风 于 2016-2-10 21:50 编辑
4. 选Kawai的哪个琴
一周后,钢琴老师告诉我,她帮我看了,Kawai K300 和K400,我一看都还在我预算内,于是就火急火燎的跑去琴行,比较这两款,实际上当时我对这两款一点概念也没有,于是发帖,足迹的琴妈们建议要不K300,要不K500,当时我一看K500,原价13990,我就不考虑了,太贵。
后来的两天疯狂搜集资料,到底哪一款好。
结果发现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点。
1. K300是K3的升级版,大概是14年中旬才出的新款。“K300配置方面最大的改变就是榔头的提升,与以前的K5以上级别保持一致,全部为红色胡桃木榔头,全音域榔头配置红内芯。而以前的K3的榔头配置为白色枫木榔头,全音域榔头无内芯”。其实就像iPhone,肯定6比5好。
2. K300和K400的区别
K300:配置了100cm宽的广面乐谱台,在琴盖内。
K400:配备了宽幅达94cm的三角钢琴风格的乐谱台,在琴盖外。
其他重要配置几乎一样,但价钱K400比K300贵1500-2000左右, 所以就在考虑要不要为了一个谱架多花那2000澳币。
3. 在网上搜资料的时候,自然就出现了K500,很多人在纠结K300orK500?看看网友怎么说:
“刚买了k300 高音区很脆 总体声音有点小 踩踏板低音区比较浑浊 听不清 正常吗 是不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一般是要半年调一次吗 建议买k系列还是买k500比较好”
“我买的k300 声音比较小 建议k500 音响比较好”
“K500比K5大几寸,
整个升级比较明显。我问过几个钢琴老师,说如果U1和K500同样价格,从性价比来看
K500更合算一点点。这点我自己看不出来。不过碰巧我和娃都更喜欢K500的音色,遂买
了K500。LZ不妨问问娃喜欢哪个。”
“后来听了一下K500比K300音色好,就索性加点钱买了K500,我们是想买琴换琴挺麻烦,干脆买好一点的吧
“从档次上来说K500>K5>K400>K300>K3
等等,几乎80%的帖子都说如果预算够,能买K500就500,那么K500到底比300好在哪儿呢?
4. K300 和 K500的区别
我在Kawai的中国官网看到http://www.kawaipiano.cn/ 它俩的配置主要差别在于:
K-300:琴键:白键(丙烯树脂)黑键(酚醛树脂)尺寸:122cm(高)×149cm(宽)×61cm(深)
K-500:琴键:白键(人造象牙)黑键(人造黑檀木)尺寸:130cm(高)×150cm(宽)×62cm(深)
可以很明显看出500和300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琴键的材料和钢琴的高度,而这两项差别偏偏确实选购钢琴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手感和音色。
先来看看官网的说明:“
另外还有追求着与指尖合二为一之整体感的“人造象牙白键”和“人造黑檀木黑键”。演奏者与钢琴间唯一的连接点正是键盘,KAWAI为追求理想的触键感和演奏性能,倾力开发了独特的材质,那就是“人造象牙白键”和“人造黑檀木黑键”。它们的材质近似于现今被禁止进口的象牙(白键)和极其稀有的黑檀木(黑键),其触感也与它们非常地接近。纯天然的触感带来轻松舒适的弹奏,同时,良好的吸水性能够吸收汗液,它能有效地防止触键失误。使用此种材质的KAWAI键盘,在那些追求理想触键的世界级钢琴家当中,也获得了的高度评价。
弹钢琴就是十指在88个琴键上弹奏,手感好,那是相当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小孩子。小孩子手比较小,力道也不足,如果他觉得在琴键上谈的很舒服,他才会有动力继续弹奏。而且男孩手心比较容易出汗,它的吸汗功能我也比较看重。
音色:手感好了,才能弹出自己理想中的音乐节奏,一首曲子的感觉,所以一架钢琴通过手指弹奏出来的声音是对小孩辛苦努力的最好的反馈。那么琴的高度就是决定音色的重要因素,前面说了,钢琴是越贵越好,而且是越高越好(立式)。有句话就是高的琴都贵,贵的琴都高。那么为什么高度这么重要呢?
”琴越高,琴弦越长,共鸣腔体也越大.协音越丰富,声音更洪亮,持久“
高度越高,它的共鸣箱就相对大一些,发出来的声音当然共鸣好一点啦!共鸣好一点,声音的细腻度就更好了。
还有比较专业的解释:
谈到高度问题,就要说说钢琴谐音偏离理论值,造成单弦振动时各系列倍音不是严格按照傅里叶定理的理想弹性体的要求,不符合严格的简单倍数关系,造成了钢琴弦的单弦不和谐现象。
同过频谱仪测试,可以客观的发现,粗而短的钢丝,和长而细的钢丝在张力和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它们在倍音偏离理论值的程度上是不一样的,粗而短的弦要比长而细的理论偏离值更大。
单弦的倍音偏离大的,调律时调律曲线,低音端的下降曲率也更大。
听觉上,低音弦越粗,单弦最低音段的发音就会越发无法听出基音的准确音高位置,导致音准判别上的错觉(经常遇到用户质疑最低音端的音准问题,概出于此原因)。
越大的琴,低音弦自然也越长,其倍音理论偏离的程度越小,单弦不和谐的程度也越小,低音端,音高的分辨程度也相对清晰。
结论;琴越大,低音弦越长,单弦得理论偏离越小,单弦的和谐度也越好,听觉失真度越小。大琴的声学效果优于小琴。
还有官网的解释:
K-700和K-500采用了
能使泛音更加柔美的泛音共鸣
K-700和K-500两型号在通常不得振动的前弦区※弦长中定弦轴到轴承间的部位植入了特殊的弦轴,它们采用了能够轻松发出泛音的“泛音共鸣”。因此,连较少能发出泛音的中高音部也能产生更多的泛音,从而为钢琴带来更加明亮而丰富的音色。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原来泛音对音色是那么重要:
”基音和不同泛音的能量比例关系是决定一个音的音色的核心因素。“
我一般給朋友聽音色的時候先聽鋼琴泛音,一部好的鋼琴泛音都飛非常豐厚而綿長 。--1位钢琴调音师”
“泛音對音色的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些泛音的數量和泛音幅茺的不同構成音色的頻率特性曲線。這條曲線就體再了音色的表現力。例如,鋼琴的最低音頻率是27.5Hz,最高音頻率是4186Hz,而鋼琴有十幾個泛音,它的高頻可達10kHx~20kHz,一般可測到16個泛音或24個泛音。這些泛音可分為低頻泛音、中頻泛音和高頻泛音,。如果低頻泛音的幅度較強,音色就表現得混厚;中頻泛音的幅度比較強,音色就表現得圓潤、自然、和諧;高頻泛音的幅度比較強,音色就表現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強。”
鋼琴的音色是一項難以把握的綜合因素,究其根本,音色的成因是「琴弦振動時在發出基音的同時,所產生的泛音的數量和強度的不同」。
说白了,音色就是音乐的色彩,音色不好,色彩就单一,音色好,色彩就丰富。泛音就是丰富音色的最主要的因素,就像湖泊泛起了涟漪,更多的泛音能给弹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美好感觉。
说了那么多,可是就算K500千好万好,价钱不好,那也是让人纠结再纠结,那么到底多少价位让我下定决心入手K500呢?
又是一番网络狂搜......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