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a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fym 发表于 2016-1-12 22:28 
全家都爱吃新鲜鱿鱼,我80%以上的鱿鱼都是Yamashita其中一款抽到的,但常用的3.0牺牲完了,仅剩最后一只3.5 ...
今天好好回忆了一下用KMart15刀10个的盒装虾(简称K虾)的过程。感觉有这么几点可以分享
(1)从上面的分解图可以看出,该虾是用塑料模具制造(这里不谈塑料和木质的优劣)。
中间有3个水密仓,用于调整浮力
初步猜测,铅,钩,环应该是铸造时同时铸入,最后蒙布
(2)最大的问题是,K虾使用过后水密仓进水
不确定是开始就密封的不好,还是使用中开裂漏水。如果谁有新买K虾的话,建议在水中泡个几小时,看看是不是出厂时就密封的不好。但使用中,特别是 “反复抽杆时鼻环受力”,“回收木虾时砸到岩石”,“挂底时用力拉回”容易造成虾体开裂进水
(3)一旦进水,就会出现种种问题,如水中姿态不正
之前提供的图片显示K虾在水中站不起来,这点也许有误。因为我用的是使用过的K虾,多半已经开裂了,因此站不起很正常。没有试过新的K虾,哪位有兴趣可以试试
(4)还有,水密仓进水造成浮力减小,虾很快沉底。后果1,骗不到鱼。后果2,挂底概率大增。平时需要等30秒沉底的点,其实它10秒就到底了,剩下20秒就是让它挂底的。
(5)再有,进水后虾体变种,原先10g的虾,一下子变30-50g,绝对伤杆伤线更伤肌肉。
现在回想起来,实际使用中有以下现象应该和上述推断相关:
(1)使用中感觉这个虾重,还以为是自己抽累了呢,看来是进水了
(2)新虾还能上鱼,渐渐就没有渔汛了,估计是推断(3)
(3)同样的钓点该虾挂得快,且探底时间冒失有变化,多半是推断(4)
(4)断线概率增加,一直以为是线上有伤,多半是推断(5)
总而言之,以后再也不打算买这个套虾了,坑人更坑杆子
也建议大家至少不要买塑料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