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公子一岁了! (2007-7-8) homeway · 不一样的眼睛看Mardi Gras 2014 | Sydney 同性恋游行 (2014-3-3) 陈少
· 开帖讲讲关于7月1号之后PPR Concession, FHOG和20%stamp duty的事情,仅限于VIC (2011-7-14) pengwang · 会计小朋友拿到OFFER,谈谈以前的TEMP工 (2010-9-30) forevermar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wordmich

[NSW] 私校菜鸟第一次发帖,记录孩子在学校成长的点滴(561楼,小学篇结束:毕业典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1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谙旎 发表于 2018-6-11 09:32
我家小朋友才4 years old...不知道怎么自己找到了这个游戏,而且在玩。。。。 ...


里面的人物不打仗的时候在跳舞,很搞笑,可能小朋友在玩这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11 16: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43194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43194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8-5-16 13:27
明年这个帖子要是还能继续写下去的话,可能要改成"中学教育"类了. 粗略看了一下,似乎不能修改.到时再说吧.
...

我觉得您这贴说的非常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7-25 16: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杂七杂八的小事记一些,没什么条理。



去了一趟美西,回来澳洲就看到论坛上一波一波的讨论公校私校,突然觉得自己在澳洲生活还是挺幸福的。庆幸的是澳洲社会的阶级分层还没有那么明显,庆幸的是私校来来去去也就是那么几间,庆幸的是澳洲的私校里有更多的普通人。



到了六年级下半学期,同学的去留已经尘埃落定了,要离开的学生不多,大部分会直升中学。年级里气氛没什么变化,开学之后还很忙。收到老师的通知,被提名参加青年科学家大奖赛,邀请被提名同学的家长去参加说明会。我们去听完之后说实在话,暴汗。出来的时候师奶们交流了一下,尤其是我们六年级的,就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大家觉得搞科学调研、发明创造基本没戏了,除非孩子平时就有在捣鼓些什么的。有几个妈妈当场就说放弃不参加,因为根本也忙不过来。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阿森愿意去做,那就让他做做,就算是粗浅的调研也比什么都不尝试就放弃的好,反正现在没有升学的压力,参加也不是为了得奖,纯粹就是想让他花点时间在别处,别老想着游戏。(说起来最近我给他买了许多游戏装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支持打游戏,自己也打,就是觉得他趁着年少轻狂的时候尝尝沉迷的滋味挺好的,以后更经得起诱惑,也许我的想法不对)



站在学校门口跟师奶们闲聊的时候,约书的妈说起从昨天开始把 XBOX 锁起来了不让他玩。这个“游戏我命”的约书,不知道他在家里怎么跟他妈斗智斗勇最终斗不过认栽了。亚当的妈附和说,我也不许他玩 Fortnite了,我那天教育他说,你该分分主次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听着她们这么严厉的说辞,我在心底抹了把汗,把游戏的话题咽了下去。OK,鬼佬们并不放羊,抓得严着呢,大包大揽也一点不稀奇,都在暗暗使劲,咱们别被她们温柔的外表欺骗了。回家跟阿森说起,他说约书的妈 so cruel,转头说我知道你不会这么对我的。我说我为什么要这么对你,你在这方面能控制好自己,我何必要控制你。


周末跟另外三个家长约好带孩子进城街头卖艺表演乐器,说要为同性恋组织筹款。非常大的工程,孩子们策划了整个学期,家长接着邮件飞来飞去策划了一个假期,凑个时间出来不容易,早上还得去踢球,孩子们没什么感觉就觉得好玩,我心里感动了几百遍自己和其他家长的付出,好话说了一堆,想着其中一个妈人面较广,以后可能用得上,就跟大家提议,街头卖艺完毕我请孩子们去看电影,请家长们去喝咖啡吃东西吧,理由是儿子生日快到了。大家很开心地接受了。想起之前在一个帖子里面说起人脉的问题,其实这么做不是为了儿子的人脉。只是最近有些事,想找个律师,但好的信得过的人选没有几个,就想着未雨绸缪找些人备用,也许最终用不上,但小小投资无所谓。



阿森今天去参加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了,成功进入800米决赛。事前患得患失说了两件事。一,总共13人,怕自己决赛垫底(最终垫底)。二、阿劳(本校区第一)觉得跑不过另一校区的第一,他觉得这样自己校区这帮人是不是比较丢脸?因为自己这边人比较多(最终跑不过)。我是这么说的,就算垫底,那也是决赛的垫底,你们还是150人里面跑在最前面的13个,还是 top 10% 嘛。跑不过另一个校区更没什么纠结的,哪个校区都是你们学校的人,好的学生到了你们学校,以后出去比赛学校是不是更有机会赢?学校不是你一个人的学校,是大家的学校。学校的声誉是靠大家维护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7-25 19: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lumel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lumel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8-7-25 16:13
最近杂七杂八的小事记一些,没什么条理。

去了一趟美西,回来澳洲就看到论坛上一波一波的讨论公校私校,突 ...

问问楼主,为什么大部分选择留在现在的学校呢?我想我家女儿小学中学读不同的私校,因为每个私校都有自己特点,多接触不同的理念比较好?再有就是高中可以去比较远的私校,她更有机会接触不同区的学生?

发表于 2018-7-25 20: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lumelon 发表于 2018-7-25 19:52
问问楼主,为什么大部分选择留在现在的学校呢?我想我家女儿小学中学读不同的私校,因为每个私校都有自己 ...

想图省事吧。毕竟成长中已经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面对,不断适应新环境新人事也是一项相当耗费精力的任务,能省就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lulumelon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8-20 1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星期周末带着阿森,约上他三个同学的家长,做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去城里街头卖艺,为慈善机构筹款。这么做是源于他们学校六年级宗教课的某个学习项目,大意是要有对社会的贡献之心,并且要诉之行动。同学们分成小组,作计划,联系慈善机构,然后构思怎么为他们筹款,最后采取行动完成这个计划。阿森跟亚当、尼克和阿该一组。他们想到的方法就是去义演(正好四个人学习四种乐器),把筹到的钱捐给慈善机构。老师特别发信给学生家长,让孩子不要在学校里筹款,因为这样等于变相要家长捐钱而达不到原本锻炼孩子的目的。



其中家长的帮助一万字略过不表,反正我们帮孩子申请好了许可证,家长们约好时间,星期六早上大家踢完球,中午随便吃两口,下午直奔市中心。老实说我挺欣慰的,孩子们自己已经作了许多构想和安排,下午站着表演两个小时也毫无怨言。真觉得他们长大了,明年就是中学生啦,越来越不需要父母担忧了。我记得入学的时候他们都才是三年级的小朋友,小小的个子,一眨眼就快独立了,很是感慨。结束的时候按照之前说好的,带上孩子们去看电影,然后家长在外面坐下聊聊天打发时间。有几件事让我印象挺深的,我一一说来。



我们其他三家都是父母其中之一带着孩子,但尼克是全家出动的,包括他爸妈和弟妹。我特别感激尼克家是因为他父母实在太善解人意了,之前答应了让孩子们在完成街头卖艺之后去看电影和吃东西庆祝阿森的生日,他们特意把跟朋友的晚餐推了。他妈妈跟我说放假的时候没事干,带着几个小孩去看遍了所有的电影,所以其实事后我们一起去看的电影尼克已经看过。但是她还是让尼克一起去看,跟她老公带着另外两个孩子去吃饭,我都有点过意不去,为了我孩子的生日庆祝,让人家一家子费时间陪着。因为他们是这样体贴的家长,尼克也跟父母一样温和。几个孩子从头到尾一起行动,直到回家,我问阿森,他完全不知道尼克电影已经看过了。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即使他父母没有特意交待他,他也自然而然地为别人着想,知道说什么话会让人扫兴,所以他不说。后来跟尼克爸爸聊天,才知道他中学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是名副其实的 old boy了。问起以前的学校,也是满满的美好回忆。很可惜明年尼克要转学,原因有很多,三个孩子的接送,男女校分开太花时间、还有财政上的考虑等等。自己出身私校,他没考虑将孩子转进公校,但也坦言新找的学校虽然大家都满意,孩子也开心,毕竟比现在的低了一个档次,有点遗憾家里的传统到他这一代就中止了。尼克爸爸让我感觉还是人挺不错的,头脑比较灵活、待人接物也有礼貌,挺会为他人着想。我本来都打定主意请这些家长吃饭的,但没想到他们都很客气,都不要我破费,阿该的爸爸在买咖啡的时候也主动付账,然后亚当妈就说第二天帮大家买。我给孩子们付钱买电影票和食物的时候他们也非常有礼和节制,每人就只要了一点东西。第二天我跟尼克的爸爸道谢,感激他让孩子留下来陪我儿子过生日,他直说他儿子也特别开心,觉得这是最好的聚会。我其实对尼克有点过意不去,要他陪着看已经看过的电影,不过人家家人就十分体谅,故意说些安慰的话,在这一点上我可以认为这应该就是他十年私校教育的收获吧。



亚当妈是这么多家长里最健谈、消息最灵通的。孩子们进去看电影之后我们在外面瞎逛,听她说了很多八卦。她好奇地问起我,阿森有没有出去补习,我说没有,就是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速度发展,好好享受每一年的学校生活。她说,我那天跟好几个妈妈聊天,她们竟然为了让孩子准备七年级的入学考送孩子去补习哦!(补充一下,我们学校的七年级水平测试将在八月下旬举行) 我一直不喜欢孩子补课,总觉得该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因为这个摸底考试就是给学校数据参考作为孩子七年级分班用的,补过课、考得好些,结果就不准确了。我们小学七年一天补习班都没上过,如果说熟悉考试节奏,年年参加各种竞赛、还有每年的统考和学校的模拟测试,以及奖学金考试,我们全部都是裸考,当练兵也足够了。我觉得如果通过补习让孩子七年级入学时能进入快班,长远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要是老师不能准确把握他的真实水平,他以后勉强留在这个班就变成追赶别人了,那岂不是很辛苦。浪费这个时间,甚至搞成厌学,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学些喜欢的科目、看闲书,甚至打游戏、运动,怎么都好啊。



连续两天的活动令家长和孩子都非常累,星期六的时候大人孩子都还很兴奋,到了周日就出现疲态了。特别是有些人下午还有安排. 孩子们第一天呆了两个小时还挺起劲,第二天呆了一个多小时就开始精神不集中,又要跑厕所又要休息,互相之间还不停聊天,听阿森后来说,当时觉得有些无聊。我们觉得勉强他们久留也没意义,就早点收摊。星期天是在圣玛利亚大教堂前面的水池摆摊的,正好一群从中国一个中学过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经过,看到这些小孩子在摆摊都觉得很好奇,驻足观看。亚当因为长得比较具有西方人特征,很受青睐,有几个女孩子直接跑过去拉着他要拍照,而且不讲英文、也不问问人家愿不愿意,就把手机举过来用普通话说“可以自拍吗?”亚当直接遭逼,困惑地问儿子他们说啥?儿子说她们想跟你拍个selfie. 又听到有女孩子对着大家评头品足,说那个弹吉他的(阿该)也挺帅的。儿子是华人,当然无人问津,不过他倒没想到这是因为中国游客不哈华人,只是觉得这些人就这么跑上来不害羞地要合照或者当着人家面评论样貌的行为怪怪的,幸好没找上自己(他没想过自己根本不会被找上这个问题)。那些家长是听不明白,否则可能会反感: 自己小孩是出来卖艺做善事,你们评价人家长得帅不帅,人家又不是出来卖肉卖萌。后来他们还聊开了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去中国玩的时候,因为长得典型金发碧眼,就被中国人汹涌而至不停地被要求合照的尴尬经历。



亚当妈做事挺利索,第二天就把收到的钱数了一遍,给我们发了照片总共多少,然后直接捐了,还把收据也发了过来。我也自动请缨帮大家整理照片,给弄个视频。这种事情以前常做,对我来说难度不大,还把每个小孩的照片、特写给磨皮美白了一番,配上背景音乐,自认为挺满意的,就发了链接给大家,大家看了都十分高兴。



这样帮阿森过了个生日觉得也挺有意思的。首先大家出去公益为慈善,这是很有意义的事,不像以前别的同学办生日会那样请一帮人就是吃吃喝喝玩玩。家长通过这样聚一聚话题也挺多,不会坐在那里招呼别人吃喝,显得十分无聊。而且我请大家看电影吃零食,一起出去做善事了再玩玩寻个开心就好了,不需要特意请一群同学,还要有个定额、亲疏远近什么的,漏了谁都不高兴,省得大人小孩都烦恼。而且别人给我送礼物也就是几份,又不会太多,免得请几十号人,然后收到几十份礼物,生日而已,收这么多礼物干嘛?这次我们才请三个孩子,人家每家都准备了礼物,又是游戏充值卡又是玩具的,阿森已经兴奋好多天了,才几十块钱的充值卡到现在都舍不得用。我可以想象要是请几十人,那就是几百上千块的游戏卡,这些东西又不能拿出去换钱,只能都给孩子用了,这就没法控制小孩在游戏里花钱,而且他们觉得这不是钱只是游戏币,花起来就没有节制、不会珍惜。现在这样小小地庆祝一下就挺好.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8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lzy + 4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8-21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淡泊的净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淡泊的净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更新了,撒花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16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对游戏思考许多, 之前发过一个贴,合并在这里了.电子数码时代的教育以及电子游戏







Fortnite 第六季在春假的时候开始,同学之间假期狂打,颇有一种你追我赶比谁级别高的劲头,开学之后回去互相比较和交流。这个季度适逢美国的万圣节,人物造型颇有节日气氛,我本人最喜欢女牛仔和小红帽。

对了,上次慈善活动的后续,亚当也回请阿森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并且指明要任天堂游戏点数卡当生日礼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16 15: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受学校邀请,去参加七年级的说明会加早餐会。到场没聊几句,老师让我们就坐,几个中学的教头就开始跟我们说明明年的安排。这次不算太正式,专门安排给小学这边的家长,到十一月还会有一次比较正式,到时会邀请所有明年的新生家长到场,我们算是先提前有个了解。因为没有上过这边的小学和中学,我对这个系统的运作不是特别清楚,教头说的我听得云里雾里,不甚明白。大概的意思,是七年级算小学到中学的一个过渡年,有点像小学,也有点像中学。因为小学这边直升的有差不多一百人(这里还有点八卦可挖,后面再解释),另一个校区大概会过来四十多个(交通不便,可以理解),原本以为外来学生大概只占四分一,不过此消彼长之下,可能有九十个,那其实小学直升的也不占太大优势,旧势力和新势力人数旗鼓相当。老师说按照学生的水平,到时分三个俗称的快班,其余分在普通班,这个我没有太担心,去哪个班都行,教学内容上可能有点深浅的分别,但中学六年那么长,大脑、身体发育有先后,按照自己的步伐去学习就是了。七年级以必修课为主,从八年级开始慢慢会有越来越多选修课,许多学生是到了九、十年级加入自己擅长的选修课学习才崭露头角的。中学本来就是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时期,孩子们面对许多变化,自己也要调适,我觉得需要给他们这个时间去慢慢长大,而不是以别人的情况去要求他。他们还是分班上课,也会同时每十几二十个学生分派一个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在七年级的时候也会当科任老师,到了八年级开始就跟着他们一直升上十二年级了。当然中学六年,也有可能发生变动,不过基本概念就是到了八年级他们会按照 house(颜色)来分班,每天早上会先回自己的 home class 签到,也会分配储物柜,然后到了上课时间,大家的课程表不一样,就鸟兽散了。快班的人选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进度每年进行调整。另外我们以后有什么关于孩子的问题首先都是先找辅导员而不是找科任老师了。有家长问了挺奇怪的问题,作业量多吗?不做作业怎么办?老师说不同人不一样,相同的作业,有些学生四十五分钟就完成了,有的要做两小时,要是不做作业就留堂课后补上咯!学校提供课业辅导服务的。不过老实说,设施虽然完善,我很怀疑究竟儿子能利用上多少。比如有事找辅导员寻求帮助,他再推荐不同的支持服务给他,如果他不愿意跟人聊自己的事呢?又或者跟辅导员关系不好呢?(有一个教头是辅导员的负责人,大概这种情况就找他?)还有课后辅导,有这资源当然好,但如果他们不懂也不愿意问老师问题呢?如果这样也是没办法,到了中学,对于孩子的学业好像能插手的也不多,如果亲子沟通比较有效,也许家长知道问题所在,可以跟孩子的辅导员直接进行沟通?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8 收起 理由
gter8009 + 2 感谢分享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jessica_cao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19 18: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_c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_c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8-10-20 07: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mpanz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mpanz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感谢楼主这么真诚细致的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0-20 08: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_c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_c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亲身感受是男孩子之间的关系比女孩子之间的关系要简单许多。我们在现在的男校三年了,基本没有乱七八糟你欺负我我欺负你的事,有自己的小团体,假期也经常一起玩或sleep over。女校就复杂多,女孩子么,怎么说呢,嫉妒是女人的天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20 18: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essica_cao 发表于 2018-10-20 09:21
我的亲身感受是男孩子之间的关系比女孩子之间的关系要简单许多。我们在现在的男校三年了,基本没有乱七八糟 ...

女校也不是绝对的。男校有个特点是男孩子之间竞争意识挺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20 19: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_c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_c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8-10-20 19:45
女校也不是绝对的。男校有个特点是男孩子之间竞争意识挺强。

可能也要看孩子是什么个性,我儿子就不争强好胜,他那一群朋友们也都是佛系的。

发表于 2018-11-6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淡泊的净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淡泊的净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坐等更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谢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6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rder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rder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lz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14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星期一我到小学校服店做义工,值最后一次班,带了一些阿森穿不下的校服回去捐了,又买了一堆东西,虽然花了钱但是蛮开心的。做义工就有这个好处,碰到许多儿子已经上了中学的妈妈,就跟她们取经。比如校服,小卡林的妈妈就跟我说长袜子、足球袜、领带和套头毛衣都能直接用小学的,这些正好我们现在在用的已经变小了,我干脆就在小学这边买。一模一样的东西,除了袜子中学比小学便宜一块钱一双之外,领带贵了四块,毛衣更夸张,小学六十,中学卖九十二。于是我赶紧把这些行头置办了,因为是义工,小卡林妈还给我打了个九折优惠,太开心啦,像捡了大便宜。明年我们可以继续“回收利用”的还有冬天的运动套装、背包和运动包,所以开学的时候不用买太多衣服了,只需要衬衣短裤、篮球队服、House 衣服、体育服,至于皮鞋皮带、白袜子之类的周边产品,因为没有规定必须用学校的,到时我们自己买就行了。



星期二晚上强制要求至少一个父母带小孩去参加青春期讲座,我和老公都一起去听了,觉得这个讲座挺好玩的。内容主要讲的是男孩和女孩发育的特点,做爱、怀孕、婴儿发育、生孩子等等话题,最后还提醒一下男孩子们上网查资料要注意网络安全、网上的内容不全是真实的。说到孩子怎么生出来,还有道具,演讲的阿姨用手挤着一个玩具,说这是子宫contraction,大家会围着妈妈喊“Come on Mum you can do it” 然后小baby 就出来啦(挤出来一个小婴儿的玩偶还带着脐带和胎盘);也有各种原因没法顺产的,于是要剖腹产(玩具子宫上面有拉链,拉开把婴儿拿出来,再把拉链拉起来代表子宫缝上),活灵活现的。还说要了解另一个性别,才能更好地尊重对方。女孩子发育了会来月经,为了不让血流到腿上和地上,她们需要贴卫生巾或者放卫生棉条。然后现场拿出一条内裤,拆开一片卫生巾,还解释上面带 wings 的哦!但是卫生巾不会 fly away!(哈,很好笑)然后要这样贴在内裤上(动作示范)。也有用卫生棉条的,这个要放进阴道里血就不会流出来了。这不是玩具,不要拿来当子弹、不要拿来给猫扑着玩、不要塞到鼻孔里装白痴,这是女孩子来月经的时候要用的东西。当时听了觉得好笑,后来想想这样对男孩子说了其实挺贴心的。这样他们以后就会注意,不会拿女孩子这种卫生用品开玩笑了吧!尤其是混校的,很有可能无意中接触到这种物品,男孩子因为尴尬拿来玩、取笑女孩子这种事时有听闻,女孩子碰到了也是非常尴尬的,而且根本一点都不有趣。这个演讲者把事情说开了,加上又是这么多孩子同时听到,下次真的碰上,基于同伴压力估计都不大会做这种蠢事了吧。还说到青春期男孩子发育会有各种现象,向高向横发展啦、变声啦、情绪波动大啦、长痘痘啦、汗多啦,都是正常现象。汗多味道就大了,袜子要常换、要买带止汗效果的除臭剂,还有一样很有效的除臭方式是洗澡知道吗?(哈哈哈)青春期也没什么不好的,经过了青春期人才会走向成熟,可以学开车、可以长高……要用正面的态度对待它,不管是否喜欢,它总会来;不管多么烦恼,它总会过去;不管早晚,它总会发生。那就将它作为人生必经的阶段好好经历它吧!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16 收起 理由
shadowintopiece + 5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redrosebun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27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周一晚去听了一下中学说明会,还跟副校长、几个教头、级长和各个班的辅导员见了面。中学跟小学还是挺不同的,以前三四年级才三个班,后来五六年级变成四个,但毕竟这些小孩我也认识了两到四年,整个年级一百多个孩子我估计名字没印象、样子认不出来的不会超过十个。也是因为阿森参加的活动多,运动、音乐或者学习小组我都会听他说起不同的人名,除非在任何活动中都没有交集。但是一上到中学就九个班了,人数多了一倍不止,我的脑子是完全不够用了。幸好分到同一个班的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同学都认识,据说这还是两个快班之一,隔壁那个快班也有别的认识的同学,那天去看教室的时候发现两班之间就隔了一堵玻璃墙,这种环境对他来说也比较自在,周围已经有一些朋友了。新来的家长好像彼此都不怎么认识,我们小学上来的那几个家长都是认得的,所以听完说明会大家也互相聊了几句,感觉蛮亲切的。到了中学,估计家长很少会出现在学校里,没那么多 showcase (公开课),彼此之间也不像小学时联系那么紧密了。



听阿森偶尔提起他们对另一个校区的同学是什么感情,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之外。他们有一种奇怪的对立情绪,估计是因为从以前开始跟对方碰面的时候都是在竞技(游泳、田径、越野赛跑、各项球类对抗赛),四年以来只有很偶尔的一两次同台表演过合唱,对另一校区的同学比较敌视,比其他七年级新入学的同学更甚。问他原因,他认为另一校区的同学本身在他们自己的校区上了七年学,再过来主校区上中学。他们互相认识,已经有特定的群体,难以相处的,不愿意彼此融合,结果就怪怪的分成了两个帮派(似乎这是两个小学校区一起升入中学的必然现象,当然这是他自己的想法,不是绝对的)。老公笑着跟我解释他们这种心态有点像我们中国古时候的大房和二房,就是彼此都有点看对方不顺眼,却非得天天一起吃饭,于是就别别扭扭,各有各的心思。反而新的同学没有这方面的障碍,两个派别都会乐意争取这些 “新鲜的血液”,就像两年前五年级的新生入学那样,刚开始觉得有点怪,但是渐渐地大家也融入了这个集体,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估计七年级的新学生也一样。而且学校为了让大家打破隔阂,尽快融入,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先是学期末让大家过来新校区感受半天,大家一起到处参观学校、熟悉环境。然后在开学前一周再组织一次露营,让同学们进一步互相了解、培养感情。过两个月就要升初中,虽然我还是有点一头雾水,但毕竟环境还算熟悉,也没有太担心。



周末他们七年级的级长还给我们所有人发信,让我们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写给她,她整理好把文档转给孩子的班级辅导员。这一点也挺贴心的,毕竟从学校报告了解到的信息比较有限,她的意思是把孩子喜欢的球星、球队之类的喜好都跟她说说,这样辅导员到时有什么问题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就能比较有效地找到话题和切入点。那可真是工作量好大,基本上辅导员要记得住每个孩子的特征和兴趣,毕竟有问题要马上反应过来的时候不可能在现场翻这个孩子的档案。当然这样也比较有效,这个时期的孩子其实就最希望别人能够理解自己。我写了不少,包括儿子觉得小学图书馆的书太简单,但有一本书没借到,希望中学时可以继续借;非常喜欢篮球,一直在一队,喜欢的NBA球星是谁;音乐得到了奖学金,喜欢参加各种乐团,每天练习;当然目前最喜欢的就是玩电子游戏,玩哪个游戏,为什么会流行,游戏的哪个特点对他的脾气都详细说了(爱收集东西的性子)。我也说到他追求完美,有时对自己要求过高产生压力。自我意识过剩,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五年级尝试过选拔辩论和音乐剧角色均落选,六年级就不愿意再尝试了,听说参加辩论有披萨吃(他的最爱),才产生了七年级再次试试的意愿,希望中学能有这样的机会。周日整理一下发过去,级长在半小时之内居然就给我回复了,这种敬业程度也真让我叹为观止。


学校要求从七年级开始就要自己买电脑带回学校上课了。他们跟一家电器行谈了一些优惠,然后发了链接给我们上网去订。也不是非要从这家电器行买不可,只是据说这样比较合算,但是师奶们说这个网上卖的怎么好像比直接去店里买的更贵。后来我比较了一下,应该是因为学校谈的价钱已经包含了延长至三年的质保,如果算上这个的话还是学校的这个价钱稍微便宜点(可能便宜两百左右)。学校指定的电脑有五款,包括三种微软系统和两款苹果的,最便宜一千三、最贵两千三左右,也算是丰俭由人吧!我本来是想买个最便宜的,反正用来学习,配置低一些也免得他老是用电脑来玩。但是阿森不大想买最便宜的,说没用过那个牌子(Acer),又跟朋友讨论过,朋友说苹果电脑不容易中毒,老公觉得如果考虑到中学用六年还是买个贵点的好,最后决定直接在苹果店买,因为可以挑颜色。虽然家长们有点抱怨学校要求买的电脑太贵,其实也不是说买不起,也就是多给一个月学费的事。只是他们觉得既然学校出面帮忙谈优惠,考虑到会给那家电器行带来这么多的业务,应该拿个很高的折扣价才对,事实上并没有。



周二晚上送阿森去参加一个在女校举办的 social 活动。因为是和尚学校,之前很少、基本上没接触女孩子,他们六年级的学生对这种活动都挺抵触的。阿森也是去之前百般不情愿,也不知道怎样跟女孩子相处。后来我们得到当天接送安排的通知,才发现原来是六个学校同时联谊,三个男校和三个女校。说好晚上六点到达,九点家长回来接,男孩子和女孩子安排在不同的入口到达,再由教职人员带他们进去中间的一个礼堂。去之前老师已经交代了穿什么衣服算得体,也不需要特别正式,穿个有领子的上衣就行了。衣服上不能有比指甲大的图样、标志或者大大的标语,所以本来我特意给儿子买的polo衫他居然临时说不符合规定,硬是换成了纯色衬衣。结果去到现场发现不少男孩子完全不讲究,穿花花的无领 T恤加椰子鞋也有,当然邋遢的没有,基本上也会戴个手表。后来活动结束去接他,他居然特别兴奋地跟我说这个 social 很好玩,真希望以后每年都组织,听起来举办得挺成功的。我没有走进校园,听老公描述的,女孩子都打扮得漂亮得体,不是那种花枝招展的感觉,但穿个花裙子连衣裙,头发扎得挺清楚。普遍长得比同龄男孩子个子高、成熟。因为阿森他们在这个活动前两周才刚刚参加了青春期生理心理讲座,也已经明白了同龄女孩子比他们要早进入青春期,所以对于自己相对而言长得小孩子气这一点都能坦然接受。三个小时内大家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个领舞的女孩,也是东道主女校的学生。儿子这一组的女孩叫小玉,一众小男生都特别崇拜她,舞跳得好、所有舞曲都知道,还知道他们组所有孩子的名字,一边跳一边叫大家名字轮流到圈圈里表演,其他人围着起哄,加上大厅里乌灯黑火的,只有彩灯闪来闪去,大家也看不清对方的脸,也就不尴尬了,气氛超赞,有点像组织一群人去蹦迪的感觉哦!阿森对女孩子还没有特别感觉,事后也没像其他人一样要去 follow 小玉的 instagram,他说有跟一个女孩子说上话,内容也是平凡的打篮球看球赛,但是连对方名字、学校都不知道,样子也没看清。只有两三个同学比较成熟一点,会懂得跟女孩子搭讪聊天,大概也是说话比较风趣、懂得找话题,其他人则在一旁羡慕嫉妒恨。看来儿子也算正常发展,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大多数也跟他一样,在女孩子面前比较害羞腼腆。我们也不必着急,给他们时间慢慢长大吧,只要不反感这种接触,甚至觉得这种活动好玩,就是很好的开始了。觉得对方学校安排得十分用心,心存感激。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4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淡泊的净化 + 2 感谢分享
redrosebun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28 1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roseb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roseb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分享,学校好有爱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29 09: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晚我们去参加了六年级最后一次公开课,全程乐翻了。全年级一百多个学生,每人扮一个澳洲名人,有男有女,弄得跟电影制片似的,非常有感觉,又是音乐搞气氛又是议会选举,家长也参与投票,有点煽情也充满了欢乐,看着这一个个男孩子扮的名人造型我也是笑喷。他们还弄了个咖啡厅的场景,边喝咖啡边闲聊,边互相吐槽 —Nancy Wake 说:我那时可是骑单车300 公里去送情报呢!没有我敌人早就截取了我方重要信息了,对战局大不利啊!Annie Dorrington 说:骑个单车也好意思说,我可是设计了澳洲国旗哦  Frank Fenner 说:在蓝布上画几个白星星就很伟大啦?我根除了天花呢!救了多少人命啊!Vincent Lingiari 说:根除了有啥用?没几天就打仗,人都死光光啦!然后几个人老气横秋地说,现在的小孩不行啊,一天到晚玩 iPad,哪像我们那时候,为了赚点钱都得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啦,不能总是对他们指手划脚,要相信下一代。之后大家又移步到虚拟议会,你来我往地辩论,互揭对方伤疤。据说所有的台词设计全是他们自己写以及整理出来的,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我觉得就六年级小孩的年龄而言,制作水平相当高啊!不知道其他家长,我自己是看得挺乐的,全程哈哈笑。

学校里是西人占了大多数,所以整个主题就是非常西化,每个人都代表了一个对澳洲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澳洲“传奇”人物,整个公开课的设计都十分有意思,充分表现出那种西方文化里的想象力。这些人物存在于近现代不同时期,有运动明星、电影明星(cate Blanchett), 商业大亨(dick smith, Coles)传媒大王(Fairfax, Murdoch),摇滚歌手、政治家等等,正常情况下他们不可能相遇,他们把这些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人物坐在同一个咖啡厅里针砭时弊,或者在议会上互相攻击,最终达成共识,如此天马行空的主意,来源于整个年级一百多个孩子一个多学期的构思和制作,非常佩服他们。他们曾经在第二学期时去参观过堪培拉的议会,大概灵感也源于此,真正感受到他们身在其中那种学习的趣味

而且大家真的很放得开。第三学期末阿森回家跟我们说给他派了个二战女特务的角色,所以我们放假时冥思苦想怎么打扮,老公还觉得让他儿子扮女人很不高兴。结果公开课那天发现一半的学生都被分配了女性角色,穿露肩连衣裙有之、穿高跟鞋有之、带耳环有之、紧身西装裙有之,简直不计形象豁出去的投入,相比之下我们这长发穿长靴的女特务造型还算中性了 总之气氛相当热烈,极具视觉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8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redrosebun + 2 娃们太有创意了,赞
淡泊的净化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9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wordmich 于 2019-1-9 16:18 编辑

我决定今天更新完这一章就结束这个帖子. 因为今年儿子升上中学就要展开新的篇章, 到时我另开一贴记录中学的生活. 希望到时他仍然愿意(尽量多)跟我分享中学的生活, 这样我也可以继续在网上分享.


小学毕业前最后两件大事: 母子晚餐会和毕业典礼.


晚餐会大概十月份就开始筹划了,据家长代表说请了DJ和摄影师现场助兴,我们也可以指定要跟谁一起坐,她们尽量安排。据说有些妈妈比较受欢迎,不少人要求跟她们坐,也许位置安排不能让大家百分百满意。我是完全没有作任何这方面的要求,因为我觉得不就是带儿子出去吃顿晚餐嘛,小学六年就一次,又不是为了跟人家妈妈聊天才去的,就是想着大多数人都出席,自己也不要显得不合群,什么都不参与,否则自己儿子在同学中也难混。就算跟旁边的人聊不来,听听DJ播音乐活跃气氛也挺好的。至于妈妈们的聊天,平时在学校里偶尔碰到随便聊聊就好了,又不是非得整个晚上聊个不停,我也没那么多东西可以聊的。而且要是正好跟以前没打过交道的妈妈坐一起,不也是个机会交到不同的朋友,没必要非要几个认识的师奶坐一起不可啊。


当晚带阿森去参加晚会,因为全程穿着高跟鞋走来走去,周末累趴下了,而且晚上十二点左右才躺下床睡觉。总共花了两百块,晚餐也就几道菜,没什么好吃的,跟一些妈妈随便聊聊天、跟儿子跳了个舞(他从来没跳过感觉很僵硬),摄影师给我们拍了个照这就完事了。也请老师们过来吃了一桌,有点像谢师宴吧,后来老师吃完很早就走了,我看阿森在里面逛来逛去又不跳舞也比较无聊,也就提前走了,音乐太大声根本就没办法好好说话,讲两句都是嚷着的。唯一的收获就是听说上了中学之后家长就没什么机会互动了,学校也基本不进去,每年没那么多邀请让我们到学校里参加公开课或者看小孩演出,大概就只有一年一次的音乐会或者家长会(跟导师见面聊天才五分钟),所以基本上我就很少有机会碰到这些师奶们了。我对于这种活动本来也没什么兴趣参加,只是觉得儿子上学这么多年,也难得一次这样的社交活动,让他去涨涨见识了。


这算是轻正式的场合,妈妈们一般都会稍微打扮一下,基本上也会给儿子打扮一下。有些给儿子穿个小西装(不用打领带),至少也是衬衣或者有领子的 polo. 一般穿长裤。我发现穿没领的 T恤加短裤并且不扎皮带的基本没有。我事前也没有特意要求跟谁一起坐,反正跟谁都没有特别交情,我都无所谓。后来发现跟红发山、法兰的妈、塞斯和约拿妈妈一起坐,也不算完全不认识,大家坐一起也还行。只是我们这边的儿子们决定自己坐一边,妈妈们坐一边,上菜的时候是交替着上,跟隔壁的菜品不同,本意是不喜欢可以跟儿子换着吃,结果我们这一桌没法换菜了。法兰整顿饭基本是一口没吃,只喝了一点饮料,他妈说他来之前被奶奶喂了一大碗意面已经饱了。坐旁边的约拿穿着小西装和衬衣,吃东西却狼吞虎咽,把衬衣都吃脏了,被他妈说了几次。他对法兰还挺照顾,一直劝他吃东西,说吃吃看啦,说不定你吃了会喜欢呢!法兰说不饿,他就说你要是都不吃说不定晚些就要饿肚子了呀!觉得这小孩也挺有趣的。塞斯和儿子坐一起,两个人边吃边有说有笑,也跟其他几个男孩有互动,我觉得表现还不错。之后音乐放起来,有几个年轻的妈妈放开了跳舞,特别好玩;老太太们就矜持多了。有些孩子很放得开在舞池上又蹦又跳又唱歌,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这样,有些坐在沙发上听音乐,有些则无所事事地逛来逛去。


最后十二月初,去参加了儿子的小学毕业典礼,感觉他经过了一次洗礼,好像要迈进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了。典礼开始的时候,在音乐中一个个孩子从教堂的大门走进来,看着还真有点感动。虽然只有一个是自己的孩子,但其他一百多个孩子也像是看着他们从小朋友一天天长大成现在的半大小伙子,感慨时光的流逝。老校长今年退休,给他们一番演讲,把他们比喻成各种狗:从小狗成长成大狗,上了中学面临的各种变化、各种挑战。会遇到许多不同的人,会有特别受到老师喜爱的孩子;会有运动特别好的孩子;小学经常得奖的孩子可能到了中学再也得不到奖项;你们是从这里升学、在这里毕业,你们要让明年来到这里的新同学感到受欢迎。非常有趣又意味深长的发言。然后屏幕上放出每个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照片,或者他们参加活动时的各种剪影,从学前班有爱地手拉手,到上个月穿着衬衣参加舞会抱着肩膀,惊觉他们原来成熟了那么多。毕业礼物也挺有意思,不同 house 对应 Harry Potter 的魔法学校四个 house 的颜色,阿森于是拿到了Slytherin 的书,感觉好奇幻。屏幕上还写着大大的 we will miss you! 孩子们脸上没有泪水,只有灿烂的笑容,不知道内心有没有感动。典礼是一个仪式,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又象征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也许对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一种升华。很感激学校安排了这个仪式,给了孩子们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在这个仪式中感到自己的特别,感到大家一起成长的羁绊,感受到对小学的不舍,又对中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阿森在毕业典礼前几天才说,要离开小学有些难过和不舍,这里的老师都很好。我很高兴这里给他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和时光,我跟他说,长大了,才会离开。但是他有机会还是可以回去看看大家,帮助小朋友阅读,帮助乐团排练。回去的时候记得跟那里的老师打招呼,让老师看看他成熟的样子。伤感有一点,但并不强烈,毕竟大多数的同学明年还会再见面,小学也就隔了两条街,并不是多远的距离。经过这个典礼,我觉得同学之间变得更珍惜彼此的感情了,也意识到对学校的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觉得这些经历和感受对他们将来的人格塑造也非常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3 收起 理由
nekoi1984 + 3 感谢分享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redrosebun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10 08: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淡泊的净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淡泊的净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分享,会继续关注中学帖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0 1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学篇另开新贴,请移步。中学生活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0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roseb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roseb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都分享,好感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谢谢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0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drosebun 发表于 2019-1-10 14:07
谢谢楼主都分享,好感动!


嗯,我当时看了也挺感动的,眼泪都出来了。

想起参加母子晚餐的时候,副教头上去讲话,开玩笑地说,我们小学的老师每年年初看到他们六年级的孩子换上中学的校服,不再往我们的教学楼走而是往中学校园走,多希望他们跑过来跟我们说,老师,中学那边太无聊了,还是你们小学这边好。可惜这种事从来没发生过,每个孩子都是高高兴兴地升上中学,头也不回地享受去他们的中学生活了,所以你们不用太担心,他们在中学一定会过得很好的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0 1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ocai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ocai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14 23: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微微一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微微一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分了好多天拜读完,马上儿子去私校三年级,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恭喜楼主有这么乖的孩子,楼主非常英明能干!佩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谢谢, 祝一切顺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6 14: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ishash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ishash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用了好几天,从头看到尾,连评论也一字不落的看完了。看到楼主与阿森母子互动,很感动,对于楼主的情商和育儿智慧十分敬佩。家有两岁小娃一枚,看了楼主的文章,对私校有了非常丰满的了解,如果有条件,或许也会选择私校了。
非常感谢分享,期待中学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谢谢, 中学篇已经开贴了哦,在中学板块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3-18 0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fbl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fbl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9-3-21 16: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茉莉郁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茉莉郁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4-10-31 12:11
前两天我正好看到这个论坛上有人在讨论私校攀比,就算供得起私校的学费也加入不了私校的圈子,作为新人,我 ...

写得真是太好了. 高EQ,讚! 社会生存得是这样, 活得乐观开朗,做起事情就不会有負面疲惫感, 也不会钻牛角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