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flame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ame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来说,(根据吸引力法则 Low of Attraction)我认为光是反对一个负面的东西,不会让这种东西消失的,而是要鼓励与之相对的正面情感,比如正义感,社会公义,道德准则.......需要激发更广大的主流澳洲族群的这些正面感情,广告才是成功的。
广告词的思考方向,可以用两个方向思考:
一方面是人逃避痛苦和危险的本能,一方面是爱、关怀等正面感情。上面那个只是抛砖引玉,但原理是同时激发读者这两种感情:暴力行为的危险,和对家人的关爱。
我以为,目前这种广告方案,可能会一方面激发一部分人公义感,另一方面却引发了一些平时就看Chinese不顺眼的本土小粪青们逆反心理。
就好像一个施虐狂打人,受害者如果喊“不要打,不要打” ,没准对方打得更起劲呢......
还有一些小地方,比如if it was your trip,
还可以改成:(小字,There was a time, having a rail trip you will feel nice, safe, and fun...)
(大字)but if it's the trip your child or little sister will take later today...
P.S.
“Low of Attraction是最近几年广为人知的一个理念,基本原则就是,like attracts like, 越是关注某个东西,那东西就会变大、来的更多,于是整天抱怨自己很穷很可怜的人,多半会一直穷下去,而注意力放在如何创造财富的,才会变得富裕;越是反对某个政治领袖,那人往往反而当选(小布什,吉拉德等都是如此),真的不想要某人当选,就要反过来支持、宣传其对手;反对战争、暴力、憎恨,效用也远不如提倡和平、相互理解,以及爱。”
当激发阅读者正面情感时,想到负面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反感这些负面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flame21 于 2012-5-2 00:2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