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诚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诚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春来草自青 发表于 2016-4-11 10:34 
你在比较单词数字时根本是拿不同的概念在比较。一种语言的总字词量和常用字词量是不同的统计方式。你在用 ...
先生说,“你在比较单词数字时根本是拿不同的概念在比较。一种语言的总字词量和常用字词量是不同的统计方式。你在用英文的总词汇量和中文的常用词汇量比,这可比吗?”
应该说是’最小载义单位‘。
先生说“你说英文词汇数上百万,那是总字词量,这应该跟中文的总字数相比较。中文的总字数有多少呢?《康熙字典》收了47,000字,《汉语大字典》54,000字,《中华字海》收了85,000字。 你在问有没有人能掌握一百万英文单词的同时,也该问问有没有人能掌握85,000中文字。没有人需要掌握一百万英文词,正如没有人需要掌握五万、八万汉字,因为这些数字里的很大一部分是已经弃置不用的。”
前面说过,汉字在进化过程中,很多字逐渐边缘化,现在已经不被使用了。比如,黄马用’骠‘,黑马用’骊‘。房屋的东南角用’窔‘。后来,这就好比今天的英语依然用pork代表猪肉,mutton代表羊肉。但是,后来的中国人变聪明了。用两个字,或者两个以上的字来表达就大大的节省了记忆汉字的数量。可以,英语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前面说过,因为英语的发音贫乏,又没有同音字,如果,汉语和英语一样的贫乏,那么,上文说的十万、八万的汉字也必须使用。换句话说,英语目前正在经历汉语曾经经历过的困难,但是,英语还没有找到出路,而汉语早就改革成功了。
先生说,“再看常用字词量,以小学程度为衡量,中文的最常用字量是2,400,英文的最常用字量是5,000。高中的中文识字量是6,600, 英文的识字量是20,000. ( http://www.yywzb.com.cn/more.asp?infoid=3386) 英文需要的识字量比中文多,但并没有多到无法掌握的程度。事实上,中国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难度非常大,这点很多语文老师都讲过,这也是教育大纲近些年降低识字量要求的原因。”
我请先生看一看:“《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用字约3150个,孙中山《三民主义》用字2134个,老舍《骆驼祥子》用字2413个。”这段文字也是从别处抄来的,原文中还有一个数据,陈寅榷的著作大约四千多字。也就是说,中学生可以知道六千字但真正使用的基本上是三千左右,那些不常用的字,基本上是在古书中见到的。如果所有的中学生使用的汉字都在六千,那么他们岂不是比毛泽东、孙中山、老舍、陈寅榷都知道的多了?这里说的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如果遇到理工科学生,那么,掌握的单词量就不那么简单了,即使他们掌握的汉字没那么多。应该说,英语有多少单词,中国的理工科学生就能掌握多少单词,并不限于两万常用英语单词。因为,汉语的单词是用汉字来拼组的,只要掌握最基本的三千汉字,无论什么样的单词都能掌握。而英语则是掌握多少就是多少。所以,请先生你也比较一下,中国学生掌握的单词(不是汉字)的数量是多少,不会仅仅是两万吧?
先生说,“给细分概念以专有词汇,是为了区分。对于重视的东西,概念就分得细,这就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而不光是语言的效率问题。你不理解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意义,就不会理解这一点。你问为什么英文里牛要分成 bull, cow, calf..., 同样英美人也问为什么uncle 要分成叔叔、伯伯、舅舅、大爷, 为什么cousin 要分成表哥、表弟、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
不理解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意义,你也不会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美学意义,为什么月亮不能只叫月亮,而还有玉轮、冰镜、太阴、广寒、婵娟这些称谓。”
这话可有意思,bull, cow, calf 这说明,汉语的单词远远超过英语,汉语里有公牛、母牛、牛仔、母牛仔。英语里就没与表姐与表妹之分。查一查绝大多数的英语单词,其中文翻译都有好几个解释。比如doctor, bachelor, master等。另外,英语里的单词即使超过一百万,它为什么没有驴肉?而汉语里就有这个单词。
先生说,“我看出来了,您对于英文的理解还比较有限,连internal 这个词都不明白,难怪会觉得英文难学,那是因为您的英文基础还比较薄弱,所以不能做到融会贯通,理解英文的内在逻辑。”
这里牵扯到了语法问题,上次说过,我不愿意将问题扯到这上面,否则会扯得太远。既然先生非要问,那我也不妨说一说。你知道为什么英语的形容词后缀有十几个之多比如tive,iou等,而汉语的形容词后缀只有一个’的‘吗?这就是二维书写与一维书写系统的区别。二维书写系统干净利落,而一维系统每个字母都要看后面的字母是什么才敢使用。其结果就造成需要十几种’的‘而中文只用一个就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