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校予我——第一部分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0-7-28 18:56 编辑
私校——儒家
再来看看儒家,孔孟之道。虽然说‘有教无类’,但你要正名,不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你要守礼,不然“不知礼,无以立也。”
儒家的要义有:仁、义、礼、智、信。
关于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我个人粗浅的认识和理解仁是大爱,是劝人向善,是高的道德道德标准,是所有好的品性和言谈举止的综合表现。——私校从低年级开始,有多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言谈举止的教导,就不用我说了。
关于义:
"义者,宜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意思是君子优秀的内在道德品质,表现出行事得宜,谦逊诚信。如果比较直观地说,可以理解为会做人会做事,很会把握一个度。——去参观私校,学生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做事得体,落落大方。
关于礼: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君子礼以饰情也。”
侠义理解为礼乐、礼法、仪式,遵循等级制度。广义理解为行为规范准则。
人类社会中各阶段被视为言行正确的对各种关系的处理,这种正确通过各种礼仪、礼物和礼制表现出来。
荀子对礼乐的理解还推进了一步,他认为以礼行事才可以成为社会的上层。以礼可以修身才可以成为君子。君子指定礼教,百姓遵守,克制人性本恶的那种恶。
荀子支持礼乐,认为音乐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安抚人心,控制情绪,陶冶情操,提高品味,导人向善(荀子是支持人性本恶论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私校重视规矩,重视礼节,重视宗教仪式,重视音乐教育。
关于智:
“知者不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这里的知我的解读是人的智慧是由这个人通过后天对这个世界的外部感知,和习得所获取的。
一方面是知理,智慧来自于对这个宇宙真理的理解和运用。
另一方面是知人,识人才能不失人。
——精英偏向于对宇宙万物的科学道理比较擅长;而私校则对人文、人性、社会、哲学等方面的科目更擅长;
关于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为人要诚信,彼此之间要信任...是对君子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君子的标准之一。
说了一大串,我们也来看看几家私校的真言,比如: faith, wisdom, Integrity, compassion, courage, respect, empathy等等。
私校最能突出的特点不是在学术上的。而是他的关于‘做人’的教育。无论是否有宗教背景,孩子品德、素质、文化教育一向是学校最注重的。他重视培养孩子的多样性,独立性,思想性,甚至还有批判性思维的同时。却还坚持一系列繁文缛节,宗教活动,推荐人制度。这一系列看似条条框框的旧‘风俗礼教’。其后的本质也就是相对这西方观念里仁、义、礼、智、信的引导,从生活习惯、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等细微末节开始渗透。
这也是为什么出一点点丑闻,每家私校都如临大敌,因为这个是会动摇学校根本的东西。
最后送上儒家《孟子》里一段我特别喜欢的: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