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4-21 18:08 编辑
今天早上看到你的这个帖子,我脑海里马上涌出很多好的中国音乐想和你分享,大都是我以前经常听的,和我在研究中国当代音乐时追根溯源找到的。然后我们要出去买菜,不知怎么的,我的脑海里就一直在循环播放《酒狂》,拿了一袋食物,老公说让我看best before,我脑子里边自动播放着《酒狂》,我一边拿着袋子看。看完放回去,老公问best before什么时候,我说:哦,不知道 。然后想到我刚才干什么了,脑子已经不process information了。原来,我一直在默唱《酒狂》旋律。
你这个想法很好,把音乐欣赏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你也给我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很喜欢历史,所以音乐史都是拿满分的,后来又研究过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所以可以分享的也很多。所以,我有空就想到什么分享什么。
《梁祝》因为背后有个感人的民间故事,关键是旋律动人,所以很容易抓住人的心。同样有故事的还有很多。今天我先举几个例子:可以给孩子听听古琴版的《流水》讲讲“知音”这个词的来历。 也可以给孩子们听听琵琶版的《十面埋伏》来讲讲楚汉战争和霸王别姬。同样具有杀伐气息的还有古琴版的《广陵散》,可以讲讲背后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也讲讲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也可以听听琵琶曲《阳春白雪》,想象下春天万物生成的一派生机,讲讲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故事。同时,可以把西方巴洛克作曲家Vivaldi的Four seasons里面的spring听听,再有可以听听古典主义时期Beethoven的violin sonata Spring, 和挪威作曲家Grieg的To Spring,比较一下看中西方音乐里的春天。
有时间我们慢慢听,可以按时期听,也可以按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听,让孩子知道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来历。还有一个办法,同样的音乐素材,我们可以听听传统乐器演奏的版本,再听听现代西洋乐器改编的版本,比较下不同乐器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如,听琵琶的《春江花月夜》和钢琴的《夕阳箫鼓》,一样的旋律,后者是根据前者改编而来。
我慢慢还可以介绍一些当代作曲家,如何把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最前卫的作曲技术结合起来的。
哦,我刚才发现,我随着你听梁祝的思路下去,推荐的都是中国音乐。西方的,更多了,因为我本身弹钢琴教钢琴的嘛。你说的这个办法,我是一直用在我教学里的,我会把学生弹得曲子和整个historical background结合起来,给学生听音乐的。你这样突然一问,太多了,还真不知道推荐些什么。那就听一些具有描绘性的吧,例如Edvard Grieg的Peer Gynt Suite, 因为本来就是Play的背景音乐,所以是有故事的,相信很多孩子也弹过其中的片段,而有些弹了也不知道自己弹的是什么。还有就是像其他朋友说的Russian作曲家们,例如Tchaikovsky的芭蕾舞剧的音乐,也是有情节有描绘性的。说起Russian,他们很多曲子都是可以让你发挥想象力的,都具有一定描绘性。例如:Borodin的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gbIK002us, 这个音乐本来就是被一个silent film用过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2aQf8Lb5M
如果大人孩子愿意听,我一有空就推荐给大家音乐听,那么多styles和genre的音乐,总有大人或孩子喜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