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情人节晚餐 (2009-2-13) 高寿财 · 踏上养金毛的快乐之路 (2017-9-23) sandyben
· 寒冬----胡椒猪肚乌鸡汤三吃----喝汤,火锅,下乌冬! (2019-7-4) ta_xiang · 忽尔十年 (2008-2-25) astin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wuxiaoq

[NSW] 束手无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4 08: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5-9-4 07:41
除去不能自理的那些自闭症。现在诊断出ADHD的很多。

其实就是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位置就好了。自闭症专注力过度,就去流水线;ADHD专注不了,就去搞创作;中间的普通人就循规蹈矩,维护社会正常运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4 1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uxiaoq 发表于 2025-9-4 07:44
其实就是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位置就好了。自闭症专注力过度,就去流水线;ADHD专注不了,就去搞创作; ...

现代社会学把人类个性分得太多了,一些不太符合社会规则的都算做病。了解后适当地调解一下对其本人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被多数人滥用就会影响整个社会。就像补习,如果个别学生因为学习跟不上或者想多学,补一补没关系。但如果全民都在补习,那就有社会问题了,日本已经先走了这一步了。

发表于 2025-9-4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9-3 20:50
其实不很厉害的ADHD并不担心行为问题,而是静心学习能力。朋友家的孩子之前一直补习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 ...


ADHD的药有不同种类的,细分的话ADHD只是ADD的第二种经典型,Hyperactive。
其他还有6种,用药和干预手段都是不同的,有些是超级安静的。所以不要在没指导的情况下用药。
其实我觉得好多医生也把握不好计量。

发表于 2025-9-4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julia 发表于 2025-9-4 09:36
ADHD的药有不同种类的,细分的话ADHD只是ADD的第二种经典型,Hyperactive。
其他还有6种,用药和干预手段 ...

道理是这样,但是因为想要速效的那群人都不会长期大剂量使用,所以试错的人很多。不知道这种试错算不算合理试错。

发表于 2025-9-4 1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9-4 11:15
道理是这样,但是因为想要速效的那群人都不会长期大剂量使用,所以试错的人很多。不知道这种试错算不算合 ...

有效果,但也会有副作用,我吃过。
早上半粒可以集中干点事情,下午之后就不能吃,会失眠。
一般我吃药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发现吃个半粒会有好心情,缓解抑郁情绪。
所以么,正常人偶尔蹭一蹭是可以的,长期不行,没必要。

发表于 2025-9-4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9-4 09:05
现代社会学把人类个性分得太多了,一些不太符合社会规则的都算做病。了解后适当地调解一下对其本人发展是 ...

天朝不也是这样吗
不过政府强制关停了
但也听说还是有偷偷补习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5 14: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ep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ep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9-3 11:35
大家不认同我的观点,我其实很理解。华人家庭太习惯细致的照顾,全身心地投入孩子身上,确实不容易接受我 ...

原则上我是很同意你的观点的,只是在实践上就很难界定边界。很多东西很容易让他们选,比如穿衣吃饭去哪里玩要不要参加 party 之类的,有一些就不好让他们选

常见的情况,孩子不愿意主动去参加一个运动,但是在家长的陪伴和灌输下,慢慢的开始接触和喜欢,另一种是孩子不愿意去尝试,就再也不去了。

还有,有些孩子天生内向,你让他选他就怎么内敛怎么来,久而久之性格会更内陷,家长给他加一些户外集体运动可以帮助打开性格。另一些活泼好动的就压根不存在这个问题,他自己就会想要去

让一张白纸做对自己有长远影响的选择,实在不好下手。

发表于 2025-9-5 15: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ippa 于 2025-9-5 14:55 编辑
sheepYY 发表于 2025-9-5 13:47
原则上我是很同意你的观点的,只是在实践上就很难界定边界。很多东西很容易让他们选,比如穿衣吃饭去哪里 ...


感觉我跟你的理解还是有点不一样:你讲的是让孩子怎么“选”,我讲的是交给孩子去“做”。比如说穿衣服,我会直接让他去穿,不是让他在衣橱里挑衣服。如果孩子懒惰穿睡衣出门,我也让他去。兴趣爱好也是一样。让孩子去主导他想参加什么活动。他不提出我不操作。当然这样肯定会失去一些才艺学习的黄金期,比如弹琴体操这些需要很小就开始才有可能练出来的童子功。但我觉得吧,如果真的很有天赋,其实非常小就能看出来。如果没有特别的,那说明就是普通人,就让孩子过普通人该有的童年。天赋是什么,天赋就是在人海里能自动闪光的东西。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性格的一个点。

说到内向外向这个,为什么一定要一个内向的人去面对他不喜欢的场合呢?而且,即使一个人再内向,当他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他也是自信的亮眼的、健谈的。性格不会妨碍一个人的幸福感。

大家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其实我觉得每一个人出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素描。作为家长,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他成为素描上那个人,还是说我们期待改变能让他更色彩斑澜?这个问题很可能是个哲学问题,但反映在我们养育孩子的每一个瞬间。

发表于 2025-9-5 16: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9-5 14:53
感觉我跟你的理解还是有点不一样:你讲的是让孩子怎么“选”,我讲的是交给孩子去“做”。比如说穿衣服, ...

“天赋是什么,天赋就是在人海里能自动闪光的东西。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性格的一个点。”

金句!太疗愈了!

发表于 2025-9-5 17: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eepYY 发表于 2025-9-5 13:47
原则上我是很同意你的观点的,只是在实践上就很难界定边界。很多东西很容易让他们选,比如穿衣吃饭去哪里 ...

我比较同意你的观点,对于性格内敛的孩子,如果放手让他们去选去做,他们会越来越缩在自己的舒适区,性格弱点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家长的干预也就是让他们走出舒适区,去尝试新事物,去发现自己。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不靠天赋吃饭的,都是靠普通的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这些都需要训练才能得到。

发表于 2025-9-5 1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9-5 16:24
我比较同意你的观点,对于性格内敛的孩子,如果放手让他们去选去做,他们会越来越缩在自己的舒适区,性格 ...

性格内向不等于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完全两码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5 17: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julia 发表于 2025-9-5 15:33
“天赋是什么,天赋就是在人海里能自动闪光的东西。可以是技能,也可以是性格的一个点。”

金句!太疗愈 ...

而且我发现很多天赋是被大家忽略的。比如强大的共情力、尖锐的洞察力这些很多时候被家长看成是不听话、闹腾。内向的人往往有非常强的专注力和规律敏感性,但因为不是主流认为的长处而被忽略。帮助孩子了解真正的自己,我觉得很重要。一个人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做出对的选择。

发表于 2025-9-5 1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9-5 16:29
性格内向不等于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完全两码事。 ...

对,性格内向不等于没主见,但是没主见的一般都是内向。所以我说的是针对没主见、没动力、性格又很蔫的孩子。

发表于 2025-9-5 17: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ati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ti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uxiaoq 发表于 2025-9-3 12:43
您管的太成功了!我们家这位越年龄小的时候越爱做家务,年龄越大越懒啊!!虽然从小教育,但是结果一点也 ...

没有人爱干家务,包括成年人,但没办法,只能自律才能快乐。他们学的不单是各种家务技能,还有接受做家务是没办法逃脱的责任这一事实,同时我还在教育他们如何教育其他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家务。一举三得 :)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发表于 2025-9-5 17: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9-5 16:40
对,性格内向不等于没主见,但是没主见的一般都是内向。所以我说的是针对没主见、没动力、性格又很蔫的孩 ...

有没有可能他们是因为从小被决定太多才没有主见,从而变得沉默,并不是天生内向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wuxiaoq + 1 很有可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5 18: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9-5 16:48
有没有可能他们是因为从小被决定太多才没有主见,从而变得沉默,并不是天生内向呢? ...

不是的。人的多样化就会有人天生有主见有的就没主见,可以说有主见的人比例有多大,没主见的人比例也有多大。而且针对你的天赋说,天生有主见的,家长怎么强制都是无法改变他们的特性的,而能被家长的管制压住的都是本身就没主见的。人的性格是无法改变的,例如想把内向改成外向,是没可能的。性格所产生的一些现象,例如有没有主见,这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但是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范围,就是说天生没主见的,通过培养和训练,可以变得有主见一些,但是不可能达到那些天生就有主见的水平。老话“三岁看老”其实就已经能看出孩子的性格特点了,加上家庭的背景,基本上这个孩子的上下限就已经确定了,不确定的只能是上下限之间的浮动。对于天生就没主见的,家长就得想办法使其自己逐步有主见,而不是放任不管,当然如果压制的方法,只会让孩子更没主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5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nob 于 2025-9-5 18:13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25-9-5 16:34
而且我发现很多天赋是被大家忽略的。比如强大的共情力、尖锐的洞察力这些很多时候被家长看成是不听话、闹 ...

内向的人往往有非常强的专注力和规律敏感性
能说这句话毫无科学依据吗?

比如强大的共情力、尖锐的洞察力这些很多时候被家长看成是不听话、闹腾。


这是那跟那的联系?有共情能力是不听话?

尖锐洞察力是闹腾?

发表于 2025-9-5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9-5 18:11
能说这句话毫无科学依据吗?

”往往”,不绝对

发表于 2025-9-5 1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9-5 17:38
不是的。人的多样化就会有人天生有主见有的就没主见,可以说有主见的人比例有多大,没主见的人比例也有多 ...

你多给他机会去做选择去思考方向,他就会变得有主见的啊。我家老大就是任何事情都选择困难的人,但现在慢慢大了,好多了。我尽可能不帮他选择,但我会跟他分享我的分析方式,慢慢孩子就有了自己的分析和结论。有时候他的选择我能看出会有问题,也让他选。试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5 19: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樓主開始進入吃瓜模式了

发表于 2025-9-5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eepYY 发表于 2025-9-5 13:47
原则上我是很同意你的观点的,只是在实践上就很难界定边界。很多东西很容易让他们选,比如穿衣吃饭去哪里 ...

而且,人还是会变得呢。孩子小时候外向活泼的不行,青春期经历疫情居家后变成内向社恐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5 2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ep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ep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9-5 16:48
有没有可能他们是因为从小被决定太多才没有主见,从而变得沉默,并不是天生内向呢? ...

人生而不同,而教育的方向也不太一样。有一种教育是放大孩子的优点,但同时也会放大他的缺点。还有一种是平衡教育,补短板,比如给外向的孩子加音乐,让他锻炼静下来的能力,给内向的孩子加体育,让他多接触开阔空间。

发表于 2025-9-5 2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eepYY 发表于 2025-9-5 19:49
人生而不同,而教育的方向也不太一样。有一种教育是放大孩子的优点,但同时也会放大他的缺点。还有一种是 ...

对嘛,所以说教育方式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

发表于 2025-9-5 2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9-5 18:15
你多给他机会去做选择去思考方向,他就会变得有主见的啊。我家老大就是任何事情都选择困难的人,但现在慢 ...

这种有选择的还可以让他试试错,那种直接没想法,问他什么都是不知道的,都没错可试,但是这种比试错了还糟糕。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wuxiaoq + 1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5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uxiaoq 发表于 2025-9-5 19:38
而且,人还是会变得呢。孩子小时候外向活泼的不行,青春期经历疫情居家后变成内向社恐了。。。 ...

外向的终究还是外向,某段时期内的性格变化是TA在调整自己,可以说是成长的一个过程。我家老大就是外向性格,但是3.5-4.5岁期间因为换幼儿园加上语言不好(无法用语言交流),突然间变得内向了,但是等她语言提高了可以和其他小朋友正常交流后,又恢复原来外向性格。她青春期的时候,也是因为沟通水平不好,加上自己敏感的特性,一时间又变得内向还社恐了,但是后来随着她沟通能力的提高,又恢复了外向。现在打工让她成熟多了,跟小时候的鲁莽外向相比,她现在是沉稳外向。

发表于 2025-9-5 2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atio 发表于 2025-9-5 16:41
没有人爱干家务,包括成年人,但没办法,只能自律才能快乐。他们学的不单是各种家务技能,还有接受做家务 ...

我上级大夫就说她特别爱做家务,把家里的地擦得锃亮,可开心了,比上班看病人高兴多了。我外公就是个特别耆老的人,90岁还在务农,来北京让他歇着他很难受,最是闲不住。每个人不一样啊。我不爱做家务,但是最基本的事情还是要自理的,school holiday也是包做所有家务的,这是责任心问题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5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5-9-5 17:38
不是的。人的多样化就会有人天生有主见有的就没主见,可以说有主见的人比例有多大,没主见的人比例也有多 ...

我小女儿就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9-6 12: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5-9-6 12:47 编辑

我觉得性格这个,只有不同,没有好坏。最好不要标签化孩子:内向的就是不好的,外向就是好的。比较谨慎的孩子被说成胆小等等。

多年来摸索的经验是:在尊重孩子的原有性格的基础上,做一些微微的调整。比如在保证孩子confort的基础上,可以推动一些内向孩子社交。
为什么要尊重孩子的原有的性格?因为我觉得过分push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焦虑不安,对培养强大内核没有好处。短期内可能会看到效果,但长期不看好。

至于如何调整,每个家庭操作不同。我举个例子,我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是不怎么跟老师讲话的,干什么事情都怯生生的。她有个同学上课总bother她,回家老抱怨,我让她跟老师说,她也没说。我看她是挺郁闷的。两个方法:1。你自己郁闷下去,直到急了去跟老师说。要么就受着。2。妈妈去跟老师说。

我后来选择给老师写了封信,老师立刻就做了调整,并建议我鼓励孩子自己跟老师说。我心想,她要能自己跟老师说,还要我写信。haha

很难衡量我这么做是不是对,但孩子明显开心了很多。而且我想这也例证了跟老师说,会有作用的。如果孩子不能迈出一步,家长微微迈出一步,可能也是有用的,毕竟孩子小时候可塑性很强。她现在肯定没这个问题了。她现在比从前大方太多了。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9-6 12: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5-9-6 11:35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25-9-5 16:34
而且我发现很多天赋是被大家忽略的。比如强大的共情力、尖锐的洞察力这些很多时候被家长看成是不听话、闹 ...


谨慎的孩子往往表现的跟胆小一样,逻辑好的孩子表现的是犹豫不决,还有很多无法用语言描述。我感觉家长千万不要觉得我孩子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是不好的,给孩子贴上了标签,最后连孩子自己都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不如别人。

比如一个孩子不问问问题,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胆小不敢问。但实际上孩子可能觉得没啥好问的。

再比如孩子不跟人打招呼,家长如果说不跟人打招呼是没有礼貌,孩子很容易把自己标签化没有礼貌。如果家长从另一个角度:跟别人打招呼别人会很开心,感觉自己被尊重。会好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Pippa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6 1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5-9-6 11:15
我觉得性格这个,只有不同,没有好坏。最好不要标签化孩子:内向的就是不好的,外向就是好的。比较谨慎的孩 ...

你的例子我觉得你做得很对。有时不能完全依靠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特别是孩子本身能力没那么强。父母推一下反而能让孩子有所提高,这种情况,这个推就是有益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