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jianwang19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anwang19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dneydan 发表于 2015-10-25 10:26 
谢谢您的理解。
老实说,没有人愿意“苦逼孩子和自己”。问题是,没想到澳洲的学习气氛并不比国内轻松, ...
对于孩子的教育,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针对楼上几位的评论,说说自己的感受。
1)澳洲的学习气氛不轻松,确实如此。但是,何止学习,其他各个方面都如此。local的家长可能对学习没有我们这么serious,但是,他们却不放松对孩子的培养。儿子去年随着篮球club参加了NSW的洲际比赛,十一岁在最低级。但是,为了备战,全队去了,注意,我说的是全队,Port Macqurie, Gosford, Canberra, Melbourne, 四个邀请赛。离得近的,一个周末往返,远的都在长周末。每次,基本上都是全家出征。这还只是最低级的队,有几个孩子刚刚才接触篮球,并不知道过完了这个赛季还打不打;而且,这个水平的队离顶尖还有很大的距离!可是,家长都无怨无悔地投入了时间和金钱。我想,与这种对于体育的投入相比,恐怕学习是太轻松了。。。
2)华人智商高。。。不敢苟同。只能说,来到澳洲的华人相对素质高一些,因为素质低的,还留在国内呢!我们的孩子考精英好,是因为我们重视学习和考试。与上面的例子相比,只是大家的侧重点不同罢了。不能说精英考的好就聪明或智商高。
3)西人懒惰。。。也不认同。懒惰的家长是不会有如上的投入的,因为最省事的办法是什么都不干。确实有一些懒惰的local,但只是少数低素质的。绝大多数的高素质的人工作非常努力。我对此有亲身的体会。我在澳洲的第一个正式工作是在一家高科技startup。当时有30个人,28个PhD。作学问的人都很淳朴,生活上也很随意,我们那时都穿着短衣短裤上班。但是,对于自己的学问,一丝不苟,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有一个周五下午,系统出了问题。我回家了,我老板说他来fix让我走。周一早上,他兴奋地告诉我,it's done。。。我后来知道,他整个一个周末没有离开过办公室,靠pizza,coffee,Mars bar 和smoke支撑着。与他共同度过这个“愉快”的周末的还有一个连高中都没上完的system admin,那两个非PhD中的一个。这一老一少(都是local)教给了我,什么叫working hard。
4)私校重视能力培养。。。正确,但效果如何?还用儿子的篮球实例来说话。今年,儿子升到了Div2,这是一个仅次于最高级的比赛。全队十个人,三个亚裔,大陆,台湾和菲律宾,一个俄罗斯,这四个是公校的,其中台湾孩子OC263在 OC class。我儿子220没上OC(所以才有空打球,哈哈)。菲律宾孩子上Carlingford West。其余六个孩子都来自于私校。其中一个还是顶级男校的TOP 2% Academic 学生,家长甚为自豪。还专门找医生做过体检,预测其身高会有1.97米,所以对于篮球不遗余力。但是,年终颁发“大奖”(模仿NBA),一共三个,菲律宾孩子MVP,我儿子MIP(most improved player),OC孩子 Player of Player。也许是偶然,但我想其中有必然。。。今年Selective,OC上了NSBH,我儿子上了SBH但还在等JR。菲律宾孩子对这一套不感兴趣。
5)精英亚裔太多了。。。It's true, so WHAT? 我从小告诉儿子,做学生,第一要GOOD BEHAVIOUR,第二要GOOD STUDY,第三, whatever you like to do. (这是德智体三好标准!)儿子有时候问我, why?Because you are a student. Study is your job! Only good behaviour is accepted in this family ... 我对我的要求很执着,我猜有很多家长也是这样做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一直想,如果我的孩子有幸上了Selective,我一定要让他上,因为那里的家长会有与我同样的思路。我认可这种文化,于是我认可这种教育。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为了适应某种文化而放弃对学业的追求(但我支持他参加各种活动),那是本末倒置。
6)私校的价值。。。私校对于某些孩子来说非常有效。如果孩子个性突出,有时心智暂时比同龄人弱(这很正常,尤其是小学生),私校可以提供各种优越的条件。但是,对于精英孩子,或者说,心智已经趋于成熟的孩子,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好处 compared to Selective.
7)我认为我儿子很成熟虽然他刚刚十一岁。所以我坚持让他上精英。儿子一直要上私校,因为他迷恋体育。We have no money for you! If you want to go private, the only chance is to get a full scholarship. 儿子今年被逼急了,从一月份起就发奋学习。报了几个私校奖学金考试。我坏人做到底,连考试都让他自己从家一早坐火车和公车去,然后自己回来。It's your choice to take the test; you have to do it yourself. I have to work. 儿子跟我说,在一个学校,两三百个考生,只有他一个人自己来的;因为考完试,火车站台上只有他一个孩子孤粼粼的。儿子最后进了interview,但学校说他年龄太小了。孩子很委屈,因为他很自立。但是,最终Selective考的不错。
最后,我对精英的观点是,能上则上;能上好的就不去次的。这是能力的体现。没有道理为了某种原因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