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金融危机征文 – 大熊猫看金融 (2008-10-30) 黑山老妖 · 孩子双语学习的体会(二) (2008-11-20) lilyzhu51
· 年初回国,拍些见过的没见过的(填坑完毕) (2010-3-29) jmms_smmj · 美食接龙----鲜虾西兰花---坏蛋甲接招:西兰花或虾 (2008-2-20) jl16240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153|回复: 48

抛砖引玉,大家来谈谈对澳洲社会和澳洲人的看法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6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澳洲已经三年了,一直在医院工作,目前在精神病医院工作,因此看到了很多的澳洲特色的社会问题。

于是关于对澳洲社会和澳洲人的深一层次的认识,想看看大家是怎么体会的。(尤其想知道在医院以外的其他公司里工作的筒子观察的澳洲人是什么样子,不拘一格,呵呵)

对于生活和工作中看见的,听说的,畅所欲言,欢迎讨论。

[ 本帖最后由 lilytop 于 2007-6-6 13:49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6-6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凡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凡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爱聊天,开玩笑,喜欢巧克力.

发表于 2007-6-6 1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兔子乖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兔子乖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看法:澳洲人没有我们中国人 materialistic

发表于 2007-6-6 1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是表面的现象和性格上的特点吧,我看到的是很多的社会问题。

比如缺少责任感,女方怀孕或生产了,男方就毫无牵挂地离去,没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愿望;澳洲人精神心理也较脆弱,因为工作上的一点小事也要小题大做,打报告,做评论,或往往因为没了工作,关系破裂,孩子不听话等等也会找心理医院治疗;父母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少有正确引导的能力,因为澳洲鼓励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甚至对家庭成员也要防护; 未成年人被性侵害的大有人在,男孩,女孩都成为被侵害者;吸毒和酒精麻痹作为一种风尚,成为人们衣食无忧之后的不健康的消遣。

这些大概是玩笑,风趣,潇洒,玩世不恭背后的现实吧。

有不同观点的,不同认识和体会的,说来听听,一起探讨。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6-6 1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i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i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人精神心理也较脆弱"

I also have the same feeling. Remember the former Labour leader Mark Latham? This guy committed suicide after he lost the campaign. How can a man like this lead a country??
C.B

发表于 2007-6-6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oolioo 于 2007-6-6 12:59 发表
"澳洲人精神心理也较脆弱"

I also have the same feeling. Remember the former Labour leader Mark Latham? This guy committed suicide after he lost the campaign. How can a man like this lea ...


说的是啊,我所见到的这样的人充斥着各个领域,有律师,医生,教师。。。。。。好多我们认为需要要顽强自制力和高尚品格的人格才能胜任的职业。虽然说他们可以有性格上的缺点,但至少不要要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吧,可澳洲人不在乎,许多人真的认为任何人都可以从事任何职业,只考虑技术能力,不考虑心理能力,因为心理问题实在太普遍了,即使有法则,也已经法不责众了吧。还有一次,治疗酗酒病人的一个爱尔兰精神病医生,把从病人房间里搜查出来的酒揣进自己的兜里,因为他本人就好酒。我虽开玩笑说“你拿走吧,我不会嫉妒的”,但心里真觉得他这个行为不怎么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6-6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落灯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落灯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经病医院工作。、很恐怖的哦 ~

发表于 2007-6-6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落灯花 于 2007-6-6 14:25 发表
神经病医院工作。、很恐怖的哦 ~


的确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我只是因为懒才在那里工作的,对于那些病人,从心底里发恨,觉得他们实在太  HOPELESS。不过从另一方面,更多吸引我的注意力和带给我思考的是与这些人相关的澳洲社会问题。

很多刚来的移民倾向于赞扬澳洲社会和澳洲人的热情,天真。但是很多久居的人却更多地在背地里谈论他们的缺点,无论理财上的,情感上的,等等。

以前认为老移民对澳洲的这些认识是有偏见的,不过看见了这诸多的社会问题后,觉得。。。。。

看看大家是什么体会?


算我吃饱了撑的啊,没事  “无病呻吟”  ,呵呵!

发表于 2007-6-6 18: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p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p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很多是 文化差异吧。

1   “比如缺少责任感,女方怀孕或生产了,男方就毫无牵挂地离去,没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愿望;“
西方宗教文化就是,偷吃禁果了,生孩子的痛苦是一种惩罚。有一种后果自负的样子。是成为成年人应该预知的后果。这一社会文化下 ,教育青年人的就是:用保护措施。
     而东方文化中,女子是从一而终的,男人不顾她,就是一种道义上的错误。即使女人有经济能力,也有被抛弃的感觉。这一文化下,教育就是:女怕嫁错郎。


2    澳洲人精神心理也较脆弱,因为工作上的一点小事也要小题大做,打报告,做评论,或往往因为没了工作,关系破裂,孩子不听话等等也会找心理医院治疗;
    我想看医生的人,也就是想找个人说说。不过是澳洲有个官方的途径。

3   父母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少有正确引导的能力,因为澳洲鼓励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甚至对家庭成员也要防护;

    西方文化中,下辈是独立的,不依附于家长,并且更看重精神上的独立。家长更是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的。

4  吸毒和酒精麻痹作为一种风尚,成为人们衣食无忧之后的不健康的消遣。
   看到新闻报道,美国政要年轻的时候都有吸毒经历,忽然明白,或许在西方社会,吸毒和酗酒一样,不过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前在我的心中,吸毒的人就是十恶不赦的。

发表于 2007-6-6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kesp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kesp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lytop 于 2007-6-6 12:32 发表
这些是表面的现象和性格上的特点吧,我看到的是很多的社会问题。

比如缺少责任感,女方怀孕或生产了,男方就毫无牵挂地离去,没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愿望;澳洲人精神心理也较脆弱,因为工作上的一点小事也要小题 ...

男的跑不掉的,只要女方咬定孩子是这个男的的,CJILD SUPPORT会直接从男的收入里面扣,这里好些女的同时有好几个孩子,孩子的父亲还不同,根本不用工作,靠福利还有CHILD SUPPORT都够了.
我朋友的老公,每2周要被扣1000给前女友和他们7岁的私生子.气死她了,这样一来,她连自己的孩子害怕养不起而不敢要.

发表于 2007-6-6 2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感到澳洲人比较naive,其实不少西方人都比较naive。还有就是生活上不像中国人会做规划。这里的政府福利好,人一般都不为自己将来着想,不做啥职业规划。不想在国内,从小就写新学期新打算。我的一个澳洲同事曾对我说,他发现很多中国移民有2个特点,
1,来的时候带了很多日用品,如果飞机迫降到一个荒岛,中国移民可以生活1个月以上
2,很多中国移民来的时候把将来10年的生活都想好了,几时带孩子来,甚至拿好澳洲国籍后几时回中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6-6 2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rah可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rah可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澳洲人的生活最让我羡慕的就是没有后顾之忧,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做,钱总是排在生活的后面来考虑的,life is to enjoy rather than suffer.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6-7 0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球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球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任何国家的精神病院里都会看到类似的问题

发表于 2007-6-7 0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kespring 于 2007-6-6 20:38 发表

男的跑不掉的,只要女方咬定孩子是这个男的的,CJILD SUPPORT会直接从男的收入里面扣,这里好些女的同时有好几个孩子,孩子的父亲还不同,根本不用工作,靠福利还有CHILD SUPPORT都够了.
我朋友的老公,每2周要被扣10 ...


这个只是是经济上,澳洲最好的地方就是有个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个人没有责任了。一切都是以钱来衡量得失,连精神损失都以金钱补偿为结果。

就连在精神病院,很多人犯了法,就说自己是精神病,而精神病更多注重行为学,没有实验检查为依据,所以他们就来住院了,既免去了法律责任,又有社会抚恤金。

这就是社会保障体系优良的代价,人们开始滥用体系。

发表于 2007-6-7 0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很多是 文化差异吧。

1   西方宗教文化就是,偷吃禁果了,生孩子的痛苦是一种惩罚。有一种后果自负的样子。是成为成年人应该预知的后果。这一社会文化下 ,教育青年人的就是:用保护措施。
     而东方文化中,女子是从一而终的,男人不顾她,就是一种道义上的错误。即使女人有经济能力,也有被抛弃的感觉。这一文化下,教育就是:女怕嫁错郎。


可是偷吃禁果的太普遍了,那么宗教的影响那里去了呢?


2        我想看医生的人,也就是想找个人说说。不过是澳洲有个官方的途径。

你是真的没看见他们那一副样子,有的都自杀好几次了,难道只是来说说而已吗?生活已经一团糟了。

3       西方文化中,下辈是独立的,不依附于家长,并且更看重精神上的独立。家长更是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的。

只可惜,太多父母自己都没有标准的言行。有的父母嘴里说着脏字,还笑话别人家的孩子说脏字;我想对自己,对婚姻和家庭不负责,也可以模仿吧。

4     看到新闻报道,美国政要年轻的时候都有吸毒经历,忽然明白,或许在西方社会,吸毒和酗酒一样,不过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前在我的心中,吸毒的人就是十恶不赦的。

吸毒对人的身心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不会无原则地宽容到如此地步吧?

发表于 2007-6-7 0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jun70 于 2007-6-6 22:26 发表
我感到澳洲人比较naive,其实不少西方人都比较naive。还有就是生活上不像中国人会做规划。这里的政府福利好,人一般都不为自己将来着想,不做啥职业规划。不想在国内,从小就写新学期新打算。我的一个澳洲同事曾对 ...


NAIVE这个词在我的脑子里也出现过,这一特点还表现在对经济不发达过家的看法。我们在国内曾经被教育,资本主义不好,但中国最终认识了改革开放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西方社会,认识更新很快。但现在还有许多澳洲人认为中国是落后的,水深火热的地方,因为大量的宣传倾向于描述西藏人和偏远小城镇的生活,当我告诉他们我在澳洲的生活和原来在中国的生活没什么大的区别时,他们是疑惑和意外的。  

很多人有点夜郎自大,认为澳洲是最好的,看来澳洲人也在被某种思想麻痹和诱导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6-7 0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arah可可 于 2007-6-6 22:32 发表
我觉得澳洲人的生活最让我羡慕的就是没有后顾之忧,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做,钱总是排在生活的后面来考虑的,life is to enjoy rather than suffer.


这和我一年前的想法一样,呵呵。

发表于 2007-6-7 0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球球 于 2007-6-7 00:35 发表
在任何国家的精神病院里都会看到类似的问题


这一点应该不能否认。

不过在中国精神病一般还真都是那些病得不轻的啊。在澳洲好象很小的毛病都算病,然后医生看你挺无助的,就收你住院,当然,他们为此有可观的出诊费。然后你就吃药吧,然后你一直相信自己有病,精神上也依赖了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医生的治疗,最后倒底越来越重了(当然不是全部现象,不过我相信这种因果关系是存在的)。如果在中国,大多数情况下,谁想不开了,要自杀,或情绪处于低落期,家人朋友多安慰安慰,走出阴霾也就好了,还至于大把吃药,对医生高度依赖,反复来住院吗?

这里的精神病太宽泛了,忍无可忍。

可能就在你身边的同事,看着谈笑风声的,背后大把地吃药呢。

[ 本帖最后由 lilytop 于 2007-6-7 08:24 编辑 ]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7-6-7 09: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山老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山老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来谈谈对这个帖的看法。看人看物看世界都不要一概而论。这样会吃苦头的。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6-7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黑山老妖 于 2007-6-7 08:31 发表
我来谈谈对这个帖的看法。看人看物看世界都不要一概而论。这样会吃苦头的。

agree.

楼主可能是职业的关系,所接触的人比较特殊罢了。:si75
岁 月 如 歌

欢迎到我的博客澳洲新闻小屋坐坐

发表于 2007-6-7 1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黑山老妖 于 2007-6-7 08:31 发表
我来谈谈对这个帖的看法。看人看物看世界都不要一概而论。这样会吃苦头的。



这也许是我最想听的一句话了。

当然从精神病医院这个小窗口看社会的确有很大局限性,但我不是说“抛砖引玉”嘛,希望大家谈谈在工作环境里看到的更普遍一些的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6-7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villa 于 2007-6-7 09:00 发表

agree.

楼主可能是职业的关系,所接触的人比较特殊罢了。:si75


agree again.

发表于 2007-6-7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ilingIn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ilingIn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话题倒是引起我对这大半年工作中的一些感触了 :)

发表于 2007-6-7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ailingInOZ 于 2007-6-7 10:29 发表
楼主的话题倒是引起我对这大半年工作中的一些感触了 :)


说说看,很想听听。有些人可能还没经历到,所以说不了太深刻,既然你有过体会,就说说吧,千万别保留。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6-7 1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球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球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lytop 于 2007-6-7 08:19 发表


这一点应该不能否认。

不过在中国精神病一般还真都是那些病得不轻的啊。在澳洲好象很小的毛病都算病,然后医生看你挺无助的,就收你住院,当然,他们为此有可观的出诊费。然后你就吃药吧,然后你一直相信自 ...

I believ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china are more serious.
I know many of my friends, or friends’ relatives, spouse are under serious stress.
People are under heavier pressure and almost no one would like to consult a professional for his/her own problems.

发表于 2007-6-7 1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落灯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落灯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听人说,每个人都有或多活少的心里疾病。。。。。,如果这样衡量,医生也有病,岂不是病人医治病人么?
很多情绪是可以化解的,。
澳洲点点情绪都需要看医生,是因为澳洲人太自我保护了,家里长短从来不对邻居朋友倾诉,要发泄,只好找医生了。
还是中国的方式好,有什么不痛快,朋友会帮着骂一顿,也就ok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6-7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落灯花 于 2007-6-7 11:40 发表
以前听人说,每个人都有或多活少的心里疾病。。。。。,如果这样衡量,医生也有病,岂不是病人医治病人么?
很多情绪是可以化解的,。
澳洲点点情绪都需要看医生,是因为澳洲人太自我保护了,家里长短从来不对邻 ...


更可怕的是澳洲的心理医生队伍里有大量自己有心理疾病的。

有一次一个病人在准备做ECT (电惊厥治疗-----治疗严重抑郁症的),麻醉前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护士和医生他刚刚找到了工作,护士医生们问:“什么工作?”  回答 ”心理医生“

我曾经见到好多住我们医院的女孩子在大学就读心理学专业。恐怖。。。。。

今天我们医院又收了个病人,自小有厌食症(一种心理疾病),多年抑郁症和酗酒导致的酒精中毒,她自己就是心理医生。

这种人太多了。想想找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人多傻啊,难道还以毒攻毒吗?真不如找身边的正常人,家人和朋友说说算了。所以和睦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友谊群体很重要啊。

发表于 2007-6-7 2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rah可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rah可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lz的想法有点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心理医生也不过是种职业而已,不像法官一样对自身要求这么严格的,你只要学好了理论知识加上实践经验知道病人得的什么病,按照程序对病人进行治疗就可以了。不能因为医生有病就不让人家做医生了呀。

发表于 2007-6-7 2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y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y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arah可可 于 2007-6-7 22:38 发表
我觉得lz的想法有点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心理医生也不过是种职业而已,不像法官一样对自身要求这么严格的,你只要学好了理论知识加上实践经验知道病人得的什么病,按照程序对病人进行治疗就可以了。不能因为医 ...



对心理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是大量依据行为学观察的,没有严格的程序。我发觉心理疾病本身对人的注意力,智力及综合能力是有影响的。如果医生自己有病,怎么能正确判断病人,正确对症治疗,他/她有实际能力去进行操作,分析和判断吗?

从就业平等的角度看,不能限制任何人;但从实践角度上看,确实有害。


关于这个帖子,我是想听听大家对这个社会的多角度的理解,对澳洲人的多方面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精神病范围内。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6-8 0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吃喝拉撒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吃喝拉撒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成熟的社会友很多layers。把不同的layer混淆是在不容易解释清楚问题。


人是交集,什么都要经历。分清楚一些自己认为重要得本质区别,有着自己的行为准则,有颗善良的心,别的我就不多想了,毕竟我还没什么经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