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生命中的贵人------怀念亲爱的大妈 (2011-7-16) 明河素月 · 今天拿到offer,总结面试经历 (2011-5-17) 东亚海盗
· 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2008-9-3) Tiger_Karen · 双职工家庭的福音之十二 挑战天府的 重庆辣子鸡 (2005-6-22) binbingog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258|回复: 14

[其他信息] 新州政府近日出台澳洲移民新政策 11月开始正式实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lo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o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州政府近日出台澳洲移民新政策 11月开始正式实施  

  继新州政府2011年9月1日提出以下改革后,州政府近日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并将从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作为过渡期的安排,新的要求将不影响已经于2011年5月-11月期间考察悉尼并与州政府面试后获得肯定答复,并在2011年底前递交担保申请的申请人。
  思移移民消息:继新州政府2011年9月1日提出以下改革后,州政府近日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并将从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201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改革包括:

  1.取消需要申请人持商务考察签证456来考察澳洲的要求


  2.取消需要提供详细商业计划书要求

  3.每一申请人有机会在州政府面试中来详细陈述商业计划

  201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改革包括:

  1.引入对悉尼和州偏远地区的不同担保要求

  2.修改对132担保的基本要求

  3.对修改原先商业计划的生意做不同的安排

  4.申请人的生意计划和原先的商业背景可以有不一致

  5.对一定行业的生意悉尼地区不予担保(但州偏远地区可以)



  对以上政策的实施将有过渡阶段的缓冲,以不影响已经递交申请或已参加过面试的申请人。

  ・对165类别,892类别州政府将有另外新政稍后公布并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

  ・作为过渡期的安排,新的要求将不影响已经于2011年5月-11月期间考察悉尼并与州政府面试后获得肯定答复,并在2011年底前递交担保申请的申请人。



  临居阶段已经获得新周担保的如永居阶段改变了生意计划并继续想获得州政府担保的,新州政府实施一下计划:

  1、在2009年10月1日之前获得163、164签证的,不需征得政府许可而改变商业计划。

  2、在2009年10月1日之后获得163、164签证的,如需改变计划需要向新州政府书面陈述:

  1)为何要改变计划

  2)新计划内容(新政府将按新的要求重新审核)

  3)新计划需要满足条件

  ・新的计划书在生意投资和创业就业方面要求不应低于原来的计划书

  ・申请人需要在永居申请阶段完成承诺的生意投资额和就业机会

  ・新的生意不包括非担保行业

  新州政府将不再担保一下行业的生意(州偏远地区除外)

  1、咖啡店、参观、快餐服务

  2、超市、杂货店

  3、食物、水果零售店

  4、电子、电器零售店

  5、纺织品、家用零售店

  6、报纸、书刊零售店

  7、衣帽、配件零售店
有没有专业人士解析下新政策?

[ 本帖最后由 Chlose 于 2011-11-3 22:47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4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qian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qian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搞笑,2个月一个新政。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4 09: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SW 州政府 是SJB,鉴定完毕。

以上评价可以省略字母J。

发表于 2011-11-4 1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w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w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的移民政策,不管是技术还是商业,目的都是赶出大城市,开发大西北

发表于 2011-11-4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hriswxy 4# 帖子

此文章由 唯_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唯_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就是让大家都到乡下去吧

发表于 2011-11-4 2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qian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qian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唯_月 于 2011-11-4 12:20 发表
哈哈,就是让大家都到乡下去吧

澳洲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太少。现在的5大都市都已经饱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4 2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肥咪他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肥咪他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这些行业本来就不应该再担保了,这些店到底有啥技术含量阿????????

  1、咖啡店、参观、快餐服务

  2、超市、杂货店

  3、食物、水果零售店

  4、电子、电器零售店

  5、纺织品、家用零售店

  6、报纸、书刊零售店

  7、衣帽、配件零售店

发表于 2011-11-4 2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快去墨尔本。

发表于 2011-11-4 2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y06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y06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墨尔本的人会...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0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政策出来,某些人的日子不好过了,那么多餐馆无处转让了

发表于 2011-11-6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变的也太频繁了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6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肥咪他妈 于 2011-11-4 21:40 发表
我觉得这些行业本来就不应该再担保了,这些店到底有啥技术含量阿????????

  1、咖啡店、参观、快餐服务

  2、超市、杂货店

  3、食物、水果零售店

  4、电子、电器零售店

  5、纺织品、家用零售店

  6、报纸、书刊零售店

  7、衣帽、配件零售店

我想,当初担保这些行业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就业问题,何况这些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民也需要呀。不可能只抓科技不顾民生呀。如果说技术含量,那wwws coles bunnings都没啥技术含量。 “技术含量”的问题由技术移民这一块来解决。

这是我瞎想的哈。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1-6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ublese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ublese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肥咪他妈 于 2011-11-4 21:40 发表
我觉得这些行业本来就不应该再担保了,这些店到底有啥技术含量阿????????

  1、咖啡店、参观、快餐服务

  2、超市、杂货店

  3、食物、水果零售店

  4、电子、电器零售店

  5、纺织品、家用零售店

  6、报纸、书刊零售店

  7、衣帽、配件零售店


本来就不是针对技术移民的政策吧。

发表于 2011-11-6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肥咪他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肥咪他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楼上两位,我所谓的技术,不是技术移民类型的技术
而是说,这种类型的生意,有必要通过政府担保,引进移民来开么?
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多了去了,为啥超市里的收银员不在职业列表上,不可以走独立技术移民而移民呢?
道理就是,这个社会需不需要引进移民来做这个事?

政府既然通过招商引资招揽生意人,就应该找来一些本地稀缺的类型,而且投资移民的大趋势,就是奔着一些技术含量高,有持续性的生意去的,而不是开个杂货店就行的,当然,有人要使能把杂货店开到coles这种层次,那他有这个财力,领导能力和企业家的魄力,也确实应该得到赏识。

现在很多的投资移民,买个杂货店/餐馆等,挖个大坑,投进血本,拿了pr,卖店走人或者local都辞掉,换成工资低廉的雇员,然后把利润做的一落千丈……不这样,怎么把当年的血本赚回来??

另外,州政府不担保了,很简单,饱和了。

现在只是新州政府不担保这些行业了,不要政府担保的投资移民,还是可以做阿
只是这条路越来越难走,是必然的

发表于 2011-11-7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uble18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uble18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163的兄弟姐妹们又要倒霉了,这个砸钱拿PR项目以后砸得钱还要多,坑还要深,被直接活埋的概率更高。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