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Nati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ti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爸妈现在在加拿大定居了,和姐姐一家在一起。去年去看望他们的时候发现加拿大的华人社群比澳洲成熟很多。在姐姐居住的区很多香港银,基本上去餐厅、酒店、银行、菜市场、邮局、看医生等等,说广东话就可以了。爸妈觉得特方便,不过想起当年他们来澳洲看我们的时候,虽然他们不说“硬给利是”(English),但是也一样很潇洒自在的,因为他们有三件宝贝
宝贝一:
火车时刻表。我在上面又加标签又写注明的跟爸妈指出我们家在那个火车站,去不同的地方在那个站台上车。他们经常去的地方还有译音,例如central = 仙草之类的。他们呢也可以在火车靠站的时候对着时刻表上的站名看看有没有坐错车。开始的时候我先陪爸妈几次外出,不做声让爸妈试试能不能找到要去的地方, 这样几次之后,他们也练得很有自信了,以后我们都上班了,他们自己想去哪就去哪。
宝贝二:
常用句小本本。如果真的需要别人协助了,他们就会翻开我给准备的一个小本本,上面有中英文写着一些短句子。有需要的时候爸妈可以指一个英文句子给某途人看,例如说:请问这个车是去xxx的吗?对方回答yes / no他们懂的。还有其他的句子类似“请提供中文协助”,“请叫救护车(幸好一次都没用过!)”,“请带我去xxx ”等等。而且还好,他们倒是总能够在街上抓一个华人帮忙,不过有几次他们抓错了,人家看上去是Asian的样子,但是很无奈的用“硬给利是”说对不起,听不懂他们说啥。
宝贝三:
是老爸的天天超级开朗的心态。在国内他就是特容易跟人家混熟的人,从小区的所有大叔大妈,到卖菜卖猪肉的小贩,都喜欢叫他x哥!更不用说他和妈妈每天去喝茶的酒家的人了,基本上从咨客到老板到服务员,都叫他xSir。来了澳洲以后虽然没有小白叫他xSir或者x哥,但看他跟人家熟悉的程度可真不一般。例如说家附近的那个小蔬果店,我去买东西n次,每次付完钱就走。直到老爸来了,他老人家可好玩,到了店里掂掂这个,瞅瞅那个,跟店主一小白认真地说“very good”, 小白喜欢的不得了。买单的时候老爸竟然用广东话问:几多钱?小白很高兴的用英文回xxxx$. 我付钱之后,看得出小白还想跟老爸说啥,我拽上老爸就走。后来发展到每次走过这个店,不买东西吧,老爸也朝店里吼一声“how are you?”, 小白也一边向他招手一边说good good的。 我真服了老爸。
这样吧,起码语言不至于成为他们享受生活的大障碍,在澳期间爸妈还是很快乐的。上个周末电话聊天的时候老爸说等姐姐的孩子大一点,他们还是很想再来澳洲玩的。希望他们可以早点来!
[ 本帖最后由 Natio 于 2011-10-25 17:11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