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抵澳8周,也来纪念下 (2008-8-4) kieren · 交作业~~难忘的一天 (2005-1-22) susan
· 澳洲日常美食生活——如果你爱巧克力,请一定不要错过它 (2008-10-17) spicypig · 人为刀殂,我为鱼肉? (房租涨价了) (2005-4-20) 小白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762|回复: 31

[北美] “AI债务大爆发”来临,交易员忙着找避险工具 [复制链接]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11-17 07: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彭博社:“AI债务大爆发”来临,交易员忙着找避险工具

随着科技公司准备在未来几年大举发债,筹集数千亿美元投入人工智能,放款人和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一旦形势急转直下该如何自保。

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更多交易一类衍生品:只要某家大型科技公司(通常被称为“超大规模云厂商”hyperscalers)债务违约,这些合约就会触发赔付。

自9月以来,针对甲骨文债券的信用衍生品成本已经翻倍;同期,挂钩甲骨文的信用违约掉期(CDS)成交量在截至11月7日的六周里增至约4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还不到2亿美元,这是巴克莱信用策略师帕特尔(Jigar Patel)给出的数据。

摩根大通投资级融资全球联席主管塞尔维迪亚(John Servidea)表示:“我们重新看到客户对单一公司CDS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在过去几年曾明显减弱。超大规模云厂商的评级很高,但其借债规模增长很快,市场对它们的敞口越来越大,自然就会更愿意讨论如何对冲风险。”

交易员表示,相比未来预期将涌向市场的巨额新债,目前的交易规模仍然不算大。

但对冲需求不断升温,已经清楚反映出:在试图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经济的过程中,科技公司正逐步主导整个资本市场。

摩根大通策略师预计,在未来几年,投资级公司可能会发行约1.5万亿美元债券。近几周,几笔与AI相关的巨额发债相继入场,其中包括Meta Platforms Inc.在10月底发行的300亿美元公司票据,这是今年美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一笔公司债,以及甲骨文在9月发行的180亿美元债券。

摩根大通上月一份报告显示,科技公司、公用事业公司以及其它与AI相关的借款人,现已成为投资级债市中占比最大的一群发行人,取代了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银行。随着企业在全球建设数以千计的数据中心,高收益债券和其他主要债务市场也将迎来新一波借贷潮。

交易员表示,目前购买科技公司“单一名称CDS”的最大买家之一正是银行,因为过去数月它们对科技企业的风险敞口迅速攀升。

另一股衍生品需求来自股票投资者,他们希望用相对便宜的方式对冲股价下跌风险。根据ICE Data Services的数据,截至周五,购买针对甲骨文未来5年内违约的保护成本约为1.03个百分点,换算下来,每为1000万美元债券名义本金投保,每年保费大约需要10.3万美元。

相比之下,若买入一张到明年年底到期、执行条件为股价下跌近20%的甲骨文看跌期权,每100股期权成本约为2196美元,大约相当于被保护股票价值的9.9%。

对于基金经理和贷款机构而言,现在至少考虑减小敞口并非没有道理:麻省理工学院(MIT)旗下一个项目今年发布报告指出,目前95%的机构在生成式AI项目上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回报。即便当前部分最大借款人拥有强劲现金流,科技行业向来变化极快,像Digital Equipment Corp.这种曾经的巨头也可以迅速被时代淘汰。如果数据中心利润远不及公司预期,看似安全的债券,未来可能风险大增,甚至出现违约。

上月底,Meta Platforms Inc.完成巨额发债后,与其挂钩的信用违约掉期首次开始活跃交易。与CoreWeave相关的衍生品也开始更频繁成交。这家提供AI算力的公司近日下调年度营收预期,原因是一份客户合同的履行出现延迟,导致股价在周一大跌。

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几年,高等级单一名称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成交量曾远高于现在,当时银行自营交易员、对冲基金、贷款簿经理等都会用这类产品降低或增加风险。雷曼兄弟倒闭后,单一名称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量大幅萎缩,市场人士认为这一规模不太可能回到危机前水平。如今,对冲工具比过去多得多,例如公司债ETF,而且随着更多债券实现电子化交易,信用市场本身的流动性也有所提升。

文中提到的一期播客节目与橡树资本(Oaktree)讨论了AI热潮中“纪律缺失”的问题。

Coherence Credit Strategies首席投资官纳罗(Sal Naro)认为,近期单一名称CDS交易的升温只是暂时现象。他管理的对冲基金目前资产规模约7亿美元。

纳罗说:“现在CDS市场之所以升温,是因为各家都在建数据中心。这一波需求只是短暂的。如果CDS市场真的能全面复苏,我会非常高兴。”

不过,来自各大银行的交易员和策略师表示,目前相关活动确实在不断上升。帕特尔根据最新交易登记库数据估算,截至11月7日的最近六周内,挂钩单一公司信用衍生品的整体成交量约为93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

巴克莱美国信用策略主管图布朗(Dominique Toublan)在接受采访时说:“市场活跃度确实提高了,兴趣明显比以前更大。”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 ... ?srnd=homepage-asia

By Caleb Mutua
November 16, 2025 at 4:56 AM GMT+11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11-17 07: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文要点:

1. 科技巨头为筹资数千亿美元投入AI,大举发债进入市场,促使银行与投资者寻求信用违约掉期等工具,对冲未来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

2. 甲骨文相关CDS成本自9月以来翻倍,六周成交量飙升至42亿美元,反映超大规模云厂商借债激增、市场敞口扩大,推高避险需求。

3. 投资级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发行约1.5万亿美元债券,Meta与甲骨文已完成大规模发债,AI与数据中心建设正逐步主导投资级与高收益债市场。

4. 银行和股票投资者成为单一名称CDS主要买家,相比昂贵的股票看跌期权,CDS被视为更便宜的防跌工具,用于对冲科技股与公司债风险。

5. MIT报告称95%机构在生成式AI项目上“零回报”,科技行业更迭迅速,若数据中心利润不及预期,当下被视为安全的债券未来可能变成高风险资产。

6. Meta与CoreWeave等公司相关CDS开始活跃交易,CoreWeave因下调营收预期股价大跌,凸显AI相关企业盈利不确定,进一步推高信用风险关注度。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11-17 07: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allow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allow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有信念,人拽着自己的头发一定能飞离地球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beatles777 + 3 你太有才了
bohandouniwan + 2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1-17 08: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yronb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yronb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美真是为了人类进步付出了数以亿万的代价

发表于 2025-11-17 08: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hill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hill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把cds打包成新cds,这味儿就更像了

发表于 2025-11-17 08: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gtree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gtree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动辄百亿千亿的投资,收入小的可以忽略,这击鼓传花到什么时候。
可怕的是巨资买入英伟达芯片,每年以至少20%价值折旧,公司报表吓死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11-17 08: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LANGSH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LANGSH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买这些债务违约,是不是就是做空?

发表于 2025-11-17 08: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是买入英伟达股票的好时机

发表于 2025-11-17 0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lph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lph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盈利模式不明觉厉

发表于 2025-11-17 08: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tt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tt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tttt 于 2025-11-17 09:18 编辑

主要玩家就七姐妹里面的,每个盈利千八百亿美刀,都是有钱没地方花的主。不让他们烧钱玩ai,他们就烧钱玩别的了。不过对于咱们不如all in 外卖,这就真真正正得福利了,哈哈。

发表于 2025-11-17 08: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dro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dro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核心的问题是目前的 AI 除了做一些昂贵的自动化和中低质量的编码 无法给实业带来切实的价值
等AI泡泡暴雷
建国又要救市 没有钱的话 再加一轮关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1-17 08: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h8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h8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各个巨头动辄上千亿美元投资,产出能增加多少?

发表于 2025-11-17 09: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xfc20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xfc20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东大有14亿人兜底,西大啥都没有,除了大嘴!

发表于 2025-11-17 0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nSen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nSen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509收5090

发表于 2025-11-17 0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teordu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teordu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搞一个概念就使劲吹,哄资本上船。资本也不傻,估摸着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棒,都有机会捞一票。整个局所有人的最终目标都是从某个地方大捞一笔,要么从公众,要么从政府。
成功了就赚得盆满钵满留下一个烂摊子,失败了就砸自己手里了债务违约,其实也赚到了,只不过是公司赚了投资人的钱。
争取每次唤醒几个人去独立思考,把希望的种子传播下去。

发表于 2025-11-17 09: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dlepoi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dlepoi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边印一边烧

闭环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11-17 0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交易人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交易人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泡沫,但还会涨,现在筹资困难了,为了避免债务,交叉投资,互换股权,已经大到不能倒,还真不能轻易看空,虽然华尔街有些机构已经做空了。微软这只老狐狸现在要走自己的ai路了。

也可能现在是ai技术的最好时机,百花齐放,各个模型都有自己优势,用户也有很大地选择,比垄断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annyshi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0  to 1

发表于 2025-11-17 09: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ie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ie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allow7 发表于 2025-11-17 07:58
要有信念,人拽着自己的头发一定能飞离地球

你还别说,股债市场永远不缺韭菜

发表于 2025-11-17 1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qia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qia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的次贷?

发表于 2025-11-17 1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总有刁民要害朕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总有刁民要害朕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啊 现在没有AI email都不会写了

发表于 2025-11-17 11: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这两家要在债市融资,股市上韭菜不够吗?

另外这两家在AI生态圈里确实没看出来有什么竞争力啊,大家买点保险也不奇怪。

把DEC拿出来鞭尸是有什么典故吗?

另外,敞口的原文是什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1-17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lix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lix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allow7 发表于 2025-11-17 07:58
要有信念,人拽着自己的头发一定能飞离地球

格局太低了,要相信自己能在创造宇宙。俗称元宇宙。

发表于 2025-11-17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lix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lix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危险信号正在闪烁!为赢AI竞赛,大科技公司重启“金融危机式”融资工具

《大空头》中有一个经典场景,一位交易者在向客户展示抵押债务凭证风险时,搭建了一座积木塔,象征这些CDO中塞满的按揭债券。

塔最终当然倒塌了,不仅是在电影中,也在现实中。

如今,许多对AI投资热潮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正在等待类似的“积木塔”倒塌时刻。

科技巨头的市值已达到令人咋舌的高度,然而他们在数据中心项目上的巨额投入,在这个周期的早期阶段却几乎未带来收入,更别提利润了。

坎托·菲茨杰拉德的分析师估计,到明年年底,四大云服务商(微软、谷歌、亚马逊和甲骨文)每年在数据中心上的总投入将达到5200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银行的数据显示,这些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几乎吃掉了他们现有业务所创造的全部现金流。这可能意味着,AI企业在靠自身现金流来支持AI资本开支方面,正接近极限。

美国银行分析师尤里·塞利格表示,这正是一个警示信号。

正因如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AI融资方式,与上世纪末CDO广泛使用的金融工具颇为相似,那就是“特殊目的载体”(SPV)。

CDO的全称是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是一种结构化金融产品,把不同类型的债务资产(比如住房按揭贷款、公司债、信用卡债务等)打包在一起,分成不同等级的证券,然后卖给投资者。

CDO在2000年代大量用于美国住房贷款市场,把次级房贷(风险高)包装进产品里,却掩盖了真实风险。

最终,当房市崩盘、大量贷款违约时,CDO迅速贬值,成为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元凶之一。CDO就像把一堆烂苹果藏在水果拼盘里,外表看上去很精美,但实际风险巨大。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住房热潮中,SPV也曾帮助美国各大银行将数十亿美元住房债务从资产负债表中“隐藏”出去,让投资者难以评估实际风险,当危机来临时几乎毫无预警。

今年10月,Meta通过一个名为Beignet Investor LLC的SPV,筹集了大约3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债务,计划用于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设一个数据中心。

这笔债务没有计入Meta的资产负债表,但实质上与其整体业务前景密切相关。

据报道,马斯克的xAI也在筹划通过SPV结构融资20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处理器并再回租给这家AI初创公司。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此表示“非常高兴”参与项目。

对于Meta来说,现金流可能是决定因素之一,因为目前其约65%的资金都投向了资本支出。

Meta上周告诉投资者,2026年的资本支出将出现“明显增加”。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第三季度报告中称,资本支出约为240亿美元,低于同期经营现金流的一半。

这一较为健康的资金配置,使Alphabet本周一成功在美国债券市场筹资150亿美元,其中一部分债券期限长达50年,公司还将在欧洲公司债市场再融资70亿美元。

Meta也通过传统企业债券市场筹集了大量资金,10月发行了约300亿美元债务,为有史以来第五大债券发行案。甲骨文在9月底也筹资180亿美元,两者都获得了市场的强烈认购。

Gimme Credit高级分析师戴夫·诺沃塞尔认为,SPV的使用,更多是因为市场要应对债务大幅增加,而非担忧科技巨头的财务状况。

他指出,“这些大型云服务商和其他巨型债务发行方信用状况极强,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并不困难。”

他表示,SPV的使用不仅将债务独立出来,也将特定项目的风险隔离,使投资者在资金投向上拥有更多选择。

但SPV也带来了透明度和市场流动性的问题,因为与传统公司债券相比,SPV市场的活跃度要低得多。当这些问题与市场对科技巨头主导股市的担忧,以及AI支出日益封闭循环化的趋势相结合时,更显突出。

OpenAI本周一与亚马逊签署协议,由亚马逊提供英伟达芯片用于其计算需求,总金额高达380亿美元。这家ChatGPT开发商目前已承诺在未来十年内投入约1.5万亿美元,而其对2030年的收入预期还不到1750亿美元。

如果OpenAI也开始同时使用资产负债表外工具和传统债务市场来填补这一资金缺口,投资者很可能会开始深入了解这些SPV工具到底“特殊”在哪里。

我们是否又将面对另一座积木塔?

发表于 2025-11-17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ric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ric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igtree1 发表于 2025-11-17 07:34
动辄百亿千亿的投资,收入小的可以忽略,这击鼓传花到什么时候。
可怕的是巨资买入英伟达芯片,每年以至少2 ...

但是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无法对未来有一个精确的判断。
很多被认为是正确的判断,其实就是撞大运。实收诸葛亮,事前猪一样。才是人类的本质。

那么问题来了,谁敢说AI泡沫就真的会刺破,还是说突然有一天AI就真的进入到实用性阶段,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了呢?
网络时代泡沫也很大,但是不得不说网络时代给我们的生产力有了质的提升。
所以,现在没办法有答案的。
我爱你!

发表于 2025-11-17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nicwi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nicwi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奥特曼估计有一个不为人知的AI大脑给他建议以后的棋应该怎么走。如果积木塔倒了就说明不但AI的泡沫破了,这整个AI的神话也破了

发表于 2025-11-17 12: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I 的经济效益很大。一个文字秘书值多少年薪?一个专职司机值多少?一个家庭佣人?叉车司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1-17 13: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gtree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gtree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ric唐 发表于 2025-11-17 12:46
但是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无法对未来有一个精确的判断。
很多被认为是正确的判断,其实就是撞大运。实收 ...

资本市场管不了那么久,一年内还没有什么收入,崩给你看

发表于 2025-11-17 13: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v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v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交易人生 发表于 2025-11-17 09:49
有泡沫,但还会涨,现在筹资困难了,为了避免债务,交叉投资,互换股权,已经大到不能倒,还真不能轻易看空 ...

互相绑成一条绳上的蚂蚱。我记得10几年前有1个韩国天才把1间百年投行玩到破产,就是类似的玩法。

发表于 2025-11-17 13: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v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v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igtree1 发表于 2025-11-17 13:03
资本市场管不了那么久,一年内还没有什么收入,崩给你看

大家互相绑定,就怕有一个大聪明忽然跑路。

发表于 2025-11-17 13: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a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a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vy 发表于 2025-11-17 13:05
互相绑成一条绳上的蚂蚱。我记得10几年前有1个韩国天才把1间百年投行玩到破产,就是类似的玩法。 ...

不就是韩国人Bill Huang吗,把credit Suisse瑞士信贷搞没了。这事刚过去没两年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