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彭博社:亚马逊裁员给印度敲响警钟:AI正逼近白领岗位 
 
亚马逊公司最新一轮全球裁员,应当被印度视为一个明确警讯。对拥有全球最大青年人口的政策制定者来说,人工智能正在对就业、薪资和白领前景,带来切实风险。 
 
这家电商与云服务巨头在全球裁撤了1.4万个企业岗位,可能对其在印度的大型团队直接影响不大。 
 
更令人担心的是受冲击的岗位类型: 
 
生成式AI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初级计算机编程。 
 
作为外包枢纽的印度IT城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Hyderabad)已感到压力。但据当地媒体报道,亚马逊的裁员可能波及财务、市场、人力资源和技术人员。这让更多行业拉响警报,也印证了日益增多的学术研究。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与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学者梳理近200年劳动力市场与技术变迁后得出结论: 
 
自然语言处理的进步,可能让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薪、且男性占比更高的职业(如建筑、卡车运输)反而更受益。 
 
这与以往创新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将出现戏剧性偏离。正如刘沪斌及其合作者解释的那样,在20世纪80年代IT革命之前,大多数自动化进步是在替代体力劳动、并支撑认知型任务。比如,科尔伯恩(Irving Colburn)在20世纪初发明的机器,取代了窗玻璃的手工吹制。吹玻璃工的工资下跌40%。一代人之内,机械化让整类手工艺人消失。 
 
相比之下,20世纪70年代电子计算器的出现,提升了会计和审计人员的效率,并未替代他们。服务业(如金融与医疗)的倾斜,也促进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20世纪的技术进步还减轻了家务负担。 
 
长期来看,这些改善走向全球,但如今来之不易的成果可能被逆转。研究者称,随着AI部署资本成本逐年下降,不需要至少五年专门职业准备的认知型任务将面临自动化风险。这包括许多入门岗位,比如在华尔街公司分析财务报表。 
 
板玻机械化的生产,对女性影响不大。约在1900年,女性在美国玻璃行业5.3万个岗位中所占比例很低,雇主更偏好男性。(当时16岁以下童工的人数是女性员工的两倍。)但如今若败给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的专有AI工具“Lilli”(负责起草客户建议、制作演示文稿),那无疑会让人恼火,尤其它还以1945年麦肯锡首位女性专业人士之名命名。 
 
这一切对3.75亿、年龄在10至24岁的印度年轻人而言,尤为严峻。 
 
城市青年失业率高达18.5%,女性劳动参与率低至22%以下。 
 
企业大规模采用AI工具,将使局面更复杂。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加里卡诺(Luis Garicano)及其合作者在另一篇论文中设想了一个现实场景: 
 
若AI消灭了入门级“苦活”,雇主还会培训应届毕业生吗?他们又如何晋升到高薪岗位? 
 
AI或许仍会通过创造尚不存在的任务带来惊喜。年轻人也有可能自行投入AI训练。但若以亚马逊为参照,更高教育程度、薪资更高、且女性比例更高的职业,暴露于技术替代的风险确实不小。 
 
这并非现代印度劳动力市场遭遇的第一次冲击。18世纪初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棉纺与织造业,在工业革命中遭受重创。如今经济正努力从中低收入迈向中高收入,AI却威胁着印度最大的优势: 
 
相较快速老龄化的其它国家,印度拥有青年人口红利。 
 
对AI的正确路径,应兼具“胡萝卜与大棒”。正如同事索贝克(Catherine Thorbecke)所强调的那样,全球前二十的大型语言模型中,中国占比偏重,这表明印度在基础研究上投入不足,必须改变。政府也需要对外包公司“亮剑”:停止回购股票,把钱投入有实质意义的AI项目,而不仅仅是数据中心。 
 
最后,应向更广泛的企业部门提供研发的丰厚税收优惠。医药公司不应只在西方专利到期后仿制,而应被鼓励利用AI发现新分子。 
 
未来25年,是这个人口最多国家“先富再老”的窗口期。 
 
三百年内第二次站在技术变革的错边上,对印度、对世界都不是好结果。 
 
亚马逊的裁员,就像矿井里的金丝雀。 
 
在白领工作的前景变得更糟之前,必须立刻行动。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 ... is-coming-for-india 
 
November 3, 2025 at 7:00 AM GMT+11 
 
By Andy Mukherje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