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彭博社:为什么中国和俄罗斯并不畏惧美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热衷于权力,在国内不断积累,在海外大胆运用。
过去10个月里,他强势运用美国力量,重谈关键关系,打破长期僵局。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做法,我在7月称之为正在成形的“特朗普主义”,主要把火力对准较弱的角色。现在,特朗普进入一个新阶段,他必须直面更强对手的更大挑战,并克制一些最不奏效的本能。
特朗普不断嘲讽其前任,把美国优势浪费在不明智的军事干预上,同时又在经济与地缘政治上不敢充分用好这些优势。他的外交更像赤手空拳,无论对朋友还是对手都是如此。
在经济方面,特朗普用惩罚性关税来重置与数十个贸易伙伴的关系,或在双边争端上对其施压。通过这样做,他迫使关键玩家,从欧盟到韩国,接受不对称协议,对方付出远多于得到。
在地缘政治方面,特朗普同样强硬。在中东,他出动B-2轰炸机削弱伊朗的核计划,并通过强势外交在加沙促成某种程度的“和平”。在西欧和东亚,他以暗示“抛弃”的方式逼迫盟友大幅提高国防开支。在西半球,他用外交威胁、经济工具和重大兵力部署重申美国主导地位。
最新例子是一支强大的美国舰队,既打击毒贩,也对专制的委内瑞拉施加心理压力。
“FAFO”(净化后的说法是“胡闹就自食其果”,fool around and find out),这是特朗普的“战争部长”海格塞斯上月的表态:这个超级大国不再容忍被推来搡去或被占便宜。
但现实是,特朗普最强硬的对象多是相对弱小者,不管是与世隔绝的委内瑞拉、伊朗,还是对华盛顿在战略上有依赖的盟友。真正的考验,是如何让美国的力量对那些不吃他那套的顽固大国也有效。
特朗普曾承诺“一天内结束乌克兰战争”,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俄罗斯一次次让这一和平努力显得可笑。普京时而抛出谈判,随后又坚持极限条件;他加大对乌军事进攻,并对欧洲发动混合打击,网络战、破坏行动、领空挑衅。其目标似乎不仅是摧毁基辅政府,更要削弱北约并羞辱美国。结果是特朗普政策终于趋硬:对俄石油实施新制裁,并据媒体报道允许乌军对俄境内实施打击。
再看中国。特朗普起初试图用关税震慑北京,却遭到包括严厉稀土出口管制在内的反击。北京让特朗普“退了一步”,并认为自己占据上风:
据称中方谈判代表要求美方在技术限制和关税上进行大幅回撤,作为持久缓和的代价。
如果周四在韩国举行的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晤能达成降温协议,那也不过是在日益激烈的经贸与地缘竞争中的一次“停火”。与此同时,习近平不断推出新的全球外交倡议与新型武器,展示中国在太平洋周边乃至更远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俄罗斯与中国决心证明,特朗普的强硬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推进的地缘政治项目与美国利益截然相悖。要遏制其力量,特朗普必须改变,或至少收敛自己的三大特征。
第一,这位行程奔波的总统需要更长的注意力跨度。特朗普的风格是做一件“震撼”的事,比如轰炸伊朗核设施,然后宣告棘手问题已解决。对付莫斯科与北京,这一套行不通。
要抵御中国的经济胁迫,需要多年战略投资与结盟筑底。要逼普京停战,需要持续援助乌克兰,并不断加大对莫斯科的经济压力。这位常常从一个议题跳到另一个议题的总统,现在得做好长期“熬战”的准备。
第二,与竞争对手较量,离不开与盟友“停火”。特朗普需要欧洲的帮助,才能让俄罗斯经济“尖叫”,并提供能让乌克兰任何和平协议站得住脚的安全保障。没有众多朋友的援手,美国既无法确保稀土供应链安全,也难以在太平洋遏制中国的军事压力。
已有一些积极迹象:特朗普同澳洲达成关键矿产伙伴关系,并承诺推动与澳洲、英国的AUKUS安全伙伴关系。
他近期东南亚之行中,又与马来西亚和泰国签署矿产协议,以及一些模糊但有潜力的贸易协定,未来或能支撑对华更统一的阵线。若把盟友当作“倍增器”,而非美国力量的打击目标,他会做得更好。
第三,也是最难的一点,特朗普或许需要收敛其国内分裂倾向。北京和莫斯科的强人从美国的政治失调中获得信心:他们把这些痛苦当作超级大国正在瓦解的证据。
这些伤口并非全由特朗普造成,但他几乎未曾尝试弥合。对一位以两极化为养分的总统来说,这可能是好政治;但在面对对美国实力构成最严峻考验的国家时,却是坏战略。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 ... ?srnd=homepage-asia
October 29, 2025 at 4:00 PM GMT+11
By Hal Brands
Hal Brands is a Bloomberg Opinion columnist and the Henry Kissing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