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MH:悉尼哪些郊区房价翻倍最快与最慢?
俗语说悉尼的房价十年翻倍。
但新数据表明,悉尼独立屋涨得的确要比公寓快;一些郊区的公寓要花多达26年才翻倍。
据Cotality(Cotality)数据,悉尼独立房子的的中位价花了10.9年翻倍至1,525,956澳元;公寓则花了16.1年翻倍至868,341澳元。
Cotality经济学家埃齐(Kaytlin Ezzy)说,独立屋的价值受其所占土地驱动,而土地正日益稀缺。
她说:“公寓与土地的相关性不强。你可以通过向上建楼来增加公寓供应,而无需增加土地面积。”
埃齐表示,过去十年强劲的公寓建设对公寓价值形成了下行压力。
她说:“一些投资级房产需要时间被市场消化,这意味着它们翻倍更慢,尽管起价更低。”
公寓翻倍最慢的郊区是上北岸的Warrawee,用了26.3年才达到112万澳元。
在Beecroft,公寓价格花了25.8年翻倍;在Hunters Hill则是24.3年。
公寓涨得慢的榜单混合了更富裕与更可负担的郊区。
第四名是西悉尼的Newington(24.1年)。
本周,联邦政府的经济改革圆桌会议把削减繁文缛节列为优先,以更快建房、改善住房可负担性。
像Parramatta和Ryde这类公寓供应充足的地区,公寓价值增速更慢(翻倍超过20年)。
在独立屋方面,Terrey Hills翻倍最慢,花了24.2年才达到2,613,092澳元。
其后是Ropes Crossing(22.8年)和Bundeena(15.9年)。
毕马威规划与基建经济学负责人罗恩斯利(Terry Rawnsley)表示,像Terrey Hills这样的郊区因人口结构与区位,涨得更慢。
他说:“(按2021年人口普查)中位年龄是47岁,所以相当‘静’,而且离CBD更远。人口结构叠加就业可达性,让这些郊区增速偏慢。”
与此同时,悉尼独立屋翻倍最快的郊区是外西南的Menangle Park,仅用4.4年就达到1,147,929澳元。
其后是Blacktown市政区的Melonba(5年)和Leppington(5.8年)。
高端市场也上榜,包括Clontarf(6.4年,498万澳元)和Bellevue Hill(9年,1,060万澳元)。
埃齐说,许多翻倍快的郊区提供更可负担的“地房套餐”(house-and-land package)。
她说:“在以开发为中心的区域,我们往往看到价值更强劲的抬升。整体住房存量在增加,但从老农舍变成全新房。”
“这些区域因更可负担而需求更旺。把561,996澳元(Menangle Park在2021年2月的独立屋中位价)翻倍,要比把500万澳元翻倍容易得多。”
毕马威的罗恩斯利同意,称从更低基数翻倍更容易。
他说:“Menangle Park和Melonba是新郊区,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你实际上在‘建立’市场。”
“早期价位更低。但随着郊区发展,价值会与悉尼其它地区‘对齐’。”
公寓方面,翻倍最快的是中央海岸的Ourimbah(10.3年)、Warriewood(10.8年)和Little Bay(10.9年)。
埃齐与罗恩斯利表示,这些郊区是进入海岸市场的更可负担选项。
不过,罗恩斯利警告,更可负担的郊区很快也会因需求而变得不再可负担。
他说:“新冠前,我们有那些增长区,50万到70万澳元就能买到独立屋,正好适合教师、护士和关键岗位租购。那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悉尼的劳动力。”
“现在连这些更可负担的郊区都已超过110万澳元,这让中等收入群体买房或租房都更难。”
悉尼大学城市学副教授特罗伊(Dr Laurence Troy)表示,住房短缺在数据中有所体现。
他说:“住房存量没有增长,尤其是在悉尼内城与中环郊区。相反增长的是公寓。因为不再新建更多独立屋,独立屋更稀缺,价值因此上扬。”
吉万(Dilbag Singh Jivan)正在出售他位于Catherine Field的住所,这是悉尼独立屋翻倍第10快的郊区(花了8.8年达到1,199,380澳元)。
这位建筑商将这套两层住宅挂牌,指导价为175万至185万澳元。
他说:“我被这里的性价比,以及临近公园和商店所吸引。”
他将从本周末开始开放看房,并称他的中介已在收到报价。
他的中介、Ray White Macarthur Group的辛格(Sammy Singh)表示,需求最大的驱动因素是可负担性。
辛格说:“我们既有换大房的家庭,也有选择有限的首次购房者在关注。他们来自悉尼各地,包括Hills区与Bankstown。”




来源:
https://www.smh.com.au/property/ ... 0250819-p5mo12.html
Kristy Johnson
ByKristy Johnson
August 23, 2025 — 5.00am
Sav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