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墨尔本Shaun 于 2021-3-23 13:49 编辑
(二)我眼中的优秀投资人-从股票投资人看地产投资
感谢大家之前的留言,我尽量每周更新1-2篇。 今天我们来聊聊优秀的投资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买股票、银行理财、房产的人们凑到一起就是江湖。这其中有吃苦耐劳的工薪阶层,有奔波于生意场的老板们,也有安享晚年的退休人士。他们做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财富,给亲朋好友们更少的负担。
过去5年,很多人兴高采烈地进入股市,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铩羽而归。如果你去逛西单图书大厦,恰巧路过理财投资区,你会看到一些人手里拿着“短线大法”、“日K线组合”、“波浪理论”等短线操作著作聚精会神地品读。但股市里最后只有不到10%的人赚到了钱,而这些赚钱的人往往对短线技术一窍不通,他们更专注于发现价值,而不是侧重于研究价格。他们重仓自己深入了解的公司并坚定持有,无惧波动。这群人坐的住,也看的开。 在生活中,他们也同样很有耐心。比如重仓茅台股票快十几年的福建投资人乐趣先生,坚守万科股票58个月不涨的北京投资人马喆、2014年因为重仓暴跌中的茅台而被评为“全球最熊基金经理”的董宝珍,以及对猪肉股的产销数据有细致研究并长期持有新希望、茅台的刘素英女士。其中,乐趣、刘素英女士酷爱长跑,经常参加马拉松。前一阵子刘素英女士的微博晒出了8公里的长跑记录。一位中年女性坚持长跑,而且每次都是5公里以上,很佩服她的毅力!否极泰私募基金经理董宝珍在茅台大博弈中赚了好多倍。他的办公室位于北京郊区偏僻的办公楼里,而并非繁华地段高大上的写字楼。他经常在办公室附近的小树林里独自思考投资,而并不想和金融街的同行坐在一起聊股票,怕被别人的短期操作理念所干扰。他们把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运用到中国股市并取得了超额回报。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人品。马喆的微博写过一句话:“我们最喜欢伯克希尔哈撒韦那两个可爱老头儿(指的是伯克希尔董事长沃伦巴菲特和他的最佳搭档:副董事长查理芒格),他们赚的钱富可敌国,他们是资本主义的象征。但他们是那样随和地和普通人聊着天,没有一点点架子。”受巴菲特理念的影响,这些优秀的中国投资人也非常平易近人而且乐于分享。马喆建了个微博大群,每半个月请优秀的投资人分享基本面研究的知识,其中包括会计知识、业务模式分析、投资理念等。乐趣先生把自己长期持有茅台股票的经历写成了博客,鼓励着投资茅台的小股东们。董宝珍制作了网络电台并时不时举办讲座,与志同道合的银行股投资人分享他对银行业的理解。当然,一些朋友说董宝珍办讲座是为了拉私募客户,但我听了几次,觉得他引用的银行业分析数据比较客观,而且他并没有在刻意推销自己的私募产品。过去60年中,巴菲特把自己的投资理念都分享在了每年的股东信里并上传到了伯克希尔官网。他的股东大会每年也都有线上直播。如果你想了解伯克希尔的投资文化,网上都能找到资料。他们并没有收别人一分钱。价值投资是一种修行,而修行的人大多乐善好施。股市是面放大镜,通过人性博弈把每个人的缺点放大,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是具备优秀品格的人。
地产里的优秀投资者就更多了。我有朋友2010年买入了墨尔本房产,他们的地价现在增值了不少,甚至翻倍。这些年中,他们可能并没有做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澳洲房产投资比股票要轻松的多。股票每年要看财务报表,非常枯燥,而房产投资是一种享受。 虽然澳洲的房子升值比中国的股票慢,但是澳洲的房产市场比中国的股市健康多了。比如很多人抱怨澳洲购房印花税高,或者海外人士抱怨补贴政策少,其实这是在抑制房价爆炒,抑制投机,鼓励投资!毕竟有健康的市场才有合理的价格,才能让更多人用更公平的方式吃上螃蟹。此外,随着时间的增加,买房时支付的溢价以及卖房时支付的增值税都会被时间所稀释。所以中国的复利在股市,澳洲的复利在房市。 最后说说我自己。 4年前买入贵州茅台的股票,同时也在茅台股东会上占了个座。每次去参会都是近距离地向投资大佬学习的机会,从而和优秀的投资人交朋友! 投资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慢即是快。投资也是漫长的修行,不管是地产还是股票,优秀的投资人信奉长期主义并乐于分享。
2020年10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