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风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风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09-3-8 00:36 发表 
NSW FRAMEWORK 出来多久了? 你的这段描述,是幼儿园通行的做法吗?
“关于concentration,首先要培养孩子能坐得定,不要东一下西一下的。我们的做法是,如果这个孩子一直在home corner或block corner玩,那么玩一阵 ...
我们当然是遵循的 NSW Curriculum Framework,这个毋庸置疑。而且我们的programming是非常的Emergent Curriculum。且不说我们在DOCS那里及本地居民中间享有很好的声誉(我们的waiting list上有200多孩子在等),我的preschool也是Crows Nest TAFE定点输送学生来完成workplacement, 参观以及来做一些比如drama等活动的preschool。如果你曾经在Crows Nest TAFE读过这个专业,问问那里的老师是否知道我的这个preschool。可以问问Joan Milling, Kim Rowland, Philip, Tracey, Helen Cosgrove, Jean White,Helen Shober等等,在那里所有这个专业的老师几乎没有不知道我们的。基本上每个Term我们都接待几批来参观和做活动的TAFE学生。
我不认为我们的做法有悖于Curriculum Framework。在我的理解,当然是鼓励孩子自己explore the environment, 自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去做,老师observe children's interests and strength, 进行extend the play and scalffolding, 并由此进行programming,这也是我们说的Emergent Curriculum programming(该观点我在很多地方都说过多次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但是世事无绝对,尤其是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我认为教育孩子一定要针对每个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我们所谓的focus on individual needs。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定要针对每个病例下不同的药,即使都是感冒发烧,不同的病情可能拿到的药是不一样的。
教学大纲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学中多倾听多观察多动脑最重要。
我们的教室里,每天的活动安排包括:Visual arts (Easel painting, drawing, collage等)这些都有固定的区域,另外,固定的Table包括:play dough(根据前一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加上不同的resource, 比如cutters, shells, buttons等等), writing table(也是drawing table,有texta, colourful pencils, crayons, scissors, paper), collage table + collage trolley+recycling boxes,puzzles, sensory table, cognitive table。
另外每天都开放block corner, home corner, book corner,felt board+felt pieces.
以上所有活动都是室内的,孩子来了以后可以自己选择喜欢做的活动。
如果孩子在某个地方玩得很专注,比如building up blocks,或者dress up等,老师可以去帮助extend the play,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enjoy and experiment. 当然不会去冒然打断孩子的play。
但是有的孩子,每天都跟同样的孩子玩同样的东西,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个女孩,从去年到今年,基本上每天来了就跑到block corner拿起两只小马,跟她的好朋友趴在地上,玩马妈妈宝宝,而且可以一玩一个上午。她的pencil grip, scissors cutting等都behind于其他小孩, 不愿意坐下来画画,写字等。她妈妈对此也跟我们交流过想法,因为她明年要入学,她妈妈希望她今年可以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学会认一些字母。另外我们有时候做的一些project,如果不要求,她是不会来参加的。对于这种情况,我的preschool的老师们普遍都认为需要让她真的坐定一阵子,完成一个task,比如cutting, tracing, drawing,这些有时候根据她的爱好,我们让她trace或画小马,然后剪下来。另外 name recognition, name writing是根据家长的concern,跟家长共同制定的Goals。如果一味的不管,那么她就是每天玩小马而已,她的fine motor skills和cognitive process怎样得到提高?像她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
我们的programming,在第二年的时候,有school transition,是为入学做准备的。所以一定会有比如name recognition, name writing, letterland, math以及其他cognitive process的内容。不过很多孩子也的确对于letters, numbers等有很浓厚的兴趣。
另外我们也很注重与家长的协作,每年家长会填表,写明他们对孩子的goals是什么,每个semester我们有parent teacher interview,都会了解作为第二年要入学的孩子,家长有什么希望。
我知道很多LDC跟preschool的programming是不一样的,我见到的不少LDC,老师不会去要求孩子做什么的。不知道chatchat你工作的单位是LDC还是preschool? 你带的孩子是多大的?(孩子的年龄段不同,programming是完全不同的)你曾经在preschool工作过吗?了解二者的programming的区别吗?你们单位的programming是怎样进行的?希望一起交流讨论。
[ 本帖最后由 风玲 于 2009-3-8 19:29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