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chenyi197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nyi197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入了一个Pentax的K-x,被一个用佳能还是尼康的朋友知道了;他想了半天,鄙视地说,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
:)
另外写了一篇小文章,照片贴不出,懒得格式化了,移步http://blog.chenyi1976.com/blog/11151
<object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width="400" height="300" codebase="http://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6,0,40,0"><param name="flashvars" value="offsite=true&lang=zh-hk&page_show_url=%2Fphotos%2Fchenyi1976%2Fsets%2F72157624213521974%2Fshow%2F&page_show_back_url=%2Fphotos%2Fchenyi1976%2Fsets%2F72157624213521974%2F&set_id=72157624213521974&jump_to=" /><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 /><param name="src" value="http://www.flickr.com/apps/slideshow/show.swf?v=71649" /><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 /><embe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www.flickr.com/apps/slideshow/show.swf?v=71649" allowfullscreen="true" flashvars="offsite=true&lang=zh-hk&page_show_url=%2Fphotos%2Fchenyi1976%2Fsets%2F72157624213521974%2Fshow%2F&page_show_back_url=%2Fphotos%2Fchenyi1976%2Fsets%2F72157624213521974%2F&set_id=72157624213521974&jump_to="></embed></object>
想了很久准备几个月内入手的数码单反,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入手了。
周末试用了一下刚到手的pentax k-x,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床上试基本功能,快门声响得可怕,一度怀疑到底是单反的快门声天生这么大还是我的机器有问题。到了早上,环境噪声增大,快门声似乎变小了,才放心了下来。
拍的照片在单反的液晶屏幕上看起来很不起眼,转存到iMac上看,好漂亮。因为iMac天生丽质的屏幕,曝光不足的照片也显得亮堂多了。当然如果对焦不准,或者画面抖动了,那简直一目了然。
处理照片的时候,深刻体会到了鸟枪换炮的感慨。首先以前设备差,拍出的效果都惨不忍睹,所以也懒得处理和挑选,一股脑儿全部传到Flickr去了。现在呢,一个场景常常有很多张照片,单反响应快速,所以很容易猛拍。效果差的一律删除。
处理照片时,懒得用连接线,直接关掉单反,拔出存储卡,插入iMac的读卡槽,系统就自动启动了iPhoto等待我处理了。
iPhoto真是一个漂亮的软件,棒到给我别无他求的感觉。
<a href="http://blog.chenyi1976.com/wp-content/uploads/2010/06/-2010-06-07-11.52.07-PM.png"><img src="http://blog.chenyi1976.com/wp-content/uploads/2010/06/-2010-06-07-11.52.07-PM-300x221.png" alt="" title="EditInIPhoto" width="300" height="221" class="aligncenter size-medium wp-image-11155" /></a>
<a href="http://blog.chenyi1976.com/wp-content/uploads/2010/06/-2010-06-07-11.49.54-PM.png"><img src="http://blog.chenyi1976.com/wp-content/uploads/2010/06/-2010-06-07-11.49.54-PM-300x220.png" alt="" title="屏幕快照 2010-06-07 11.49.54 PM" width="300" height="220" class="aligncenter size-medium wp-image-11154" /></a>
<a href="http://blog.chenyi1976.com/wp-content/uploads/2010/06/-2010-06-07-11.49.00-PM.png"><img src="http://blog.chenyi1976.com/wp-content/uploads/2010/06/-2010-06-07-11.49.00-PM-300x221.png" alt="" title="屏幕快照 2010-06-07 11.49.00 PM" width="300" height="221" class="aligncenter size-medium wp-image-11153" /></a>
首先是面孔辨识功能,辨识率当然不高,但已经足够让我惊喜了(作为软件开发者,我认为这样的辨识率已经够可以了)。我一向喜欢拍人(不是色狼喜欢拍的那种),建筑和风景什么的,都比不上人有趣。所以我的照片上出现最多的就是人。言语很难表达出这个功能的神奇之处,只有用户面对整理好的一堆人脸时,那感觉实在太讨人开心了。
然后是内置的编辑功能,傻瓜到极点的编辑功能,一个按钮,没有参数;对专业人士也许不够,但对我而言,简单,才是生活啊,在公司已经和疑难杂症奋斗了一天,到家享受一下简单的乐趣,简直完美(这一点像windows平台上的“光影魔术手”,虽然没那么强大)。更重要的,iPhoto还帮你保留原始照片,随时可以恢复到最原始的那一张照片。
整个过程非常享受:单反拍摄(攫取的速度仅受手指按快门的速度限制)->关单反拔下存储卡插到iMac,用iPhoto导入所有照片->删除所有不够好的照片/对于曝光不足的好照片一键提升亮度/挑出最好的照片直接伤残Flickr/手工或自动分类脸孔。
完美。没有多余的USB连接线,没有复杂多余的照片编辑软件,不需要手工拷贝照片,不需要专门的Flickr上传程序。
至少从这个流程来说来说,苹果无疑是最理解用户在想什么的。当然,它的封闭性也不是没缺点的:不支持SD卡以外的储存卡(需要买单独的读卡器),不支持GooglePicasa(你得用专门的软件)。一切的功能,它说了算。但是如果你去适应它(并不需要太努力,只要舍得花钱加足够懒),你会喜欢这一切的。苹果说过(很多事实也证明过):用户其实不知道他们自己的需求,你需要帮他们发现。
这流程能让用户集中精力于拍照这件事情上,而不是其它各种杂事。以前我只是把Flickr当做一个存储空间来用,以后我也能享受那种比较拍摄效果的乐趣了。
还有一点事情需要扫尾:一个UV镜(保护镜头);一个一镜走天下(不急,慢慢来);一个包(防潮和方便携带)
[ 本帖最后由 chenyi1976 于 2010-6-9 16:5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