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那年移民之初的小贩梦 (更新#21,#43,#55,#72,#98心路历程,#106梦醒时分) (2011-6-20) 薰依草 · 猫展照片大放送 (2010-5-2) edith921
· 西餐大赛——瑞典风格的圣诞餐 (2011-1-8) lanshan · 说两段真实存在的爱情,平淡而感人+34楼花絮 (2008-1-23) purplem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猫儿不笨

[信息讨论] “危险的RMB过高估值”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4-3-8 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悉尼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悉尼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ladinyw 发表于 2014-2-28 17:10
我不太懂这些,不过我觉得两个现象挺有意思的:
1. 美国年年逼着人民币升值,好不容易这么多年磨磨唧唧来回 ...

谁告诉你?

一个可乐澳洲1.5
中国也是1.5

应该1:1才是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3-8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km2003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km2003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悉尼好 发表于 2014-3-8 20:19
谁告诉你?

一个可乐澳洲1.5

歪理。

可乐的成本(原料成本机器设备的折旧和运行成本)在中澳应该相差不大。最终的零售价格差距主要取决于各个环节的人工成本差距。人工成本的差距就体现在汇率上。剔除政治因素,汇率主要是应该由贸易竞争力来决定吧。

你家工人一月累死累活值多少钱?4500RMB。 你想发善心给多些,能吗?不能!你给多了,你家水泵贵了就卖不出去了,人家买越南造的去了。澳憨呢?一“锹”挖下去就是“金子”,这“金子”还不愁卖。 所以澳憨一个工人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等于十个几十个中国工人的竞争力。澳憨一个工人就应该拿十个几十个中国工人的薪水。这很公平的!

升么时候你家造的水泵牛到国际市场上找不到替代品的时候,中澳两国的可乐就一个价了。

发表于 2014-3-8 2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雨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雨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来回答楼上的TX:过去的十年人民币超发,严格意义上讲,超发的过程正好是911以后,美国进行反恐战争的十年,也就是所谓的“十年反恐”;那么这十年美国发生了什么呢?一句话,美国财赤激增,也就是美国因为反恐战争需要而大量印钱。此一阶段,人民币跟进印钱,这很好的对冲了美元的贬值。“与美元同进退” “贴紧美元”的货币政策让美国从沾沾自喜演变为头痛不已。归根结底,十年反恐战争美国打输了,到了2008年次贷危机后,反恐战争实际上已不可维系,由此美国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2009年美国突然提出G2,遭到拒绝后改为从返亚太。脉络很清楚。此时的中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工业化,经济上与美国融为一体,政治上美国拿中国的办法也就不多了。

汇率上看,人民币绑定美元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美国衰而不弱,美元暂时不会崩盘,人民币就没有危险。人民币加速国际化趋势明显,当达到某一个量级时,人民币自然将脱离美元,所谓人民币代表国家利益会成为主体。



发表于 2014-3-8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雨露 发表于 2014-3-8 21:20
我来回答楼上的TX:过去的十年人民币超发,严格意义上讲,超发的过程正好是911以后,美国进行反恐战争的十 ...

有才,很新颖的观点。

发表于 2014-3-8 2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雨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雨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人民币非但没有高估,还有不小的升值空间。不用担心。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3-8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km2003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km2003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雨露 发表于 2014-3-8 21:20
我来回答楼上的TX:过去的十年人民币超发,严格意义上讲,超发的过程正好是911以后,美国进行反恐战争的十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4-3-8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悉尼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悉尼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km2003210 发表于 2014-3-8 20:57
歪理。

可乐的成本(原料成本机器设备的折旧和运行成本)在中澳应该相差不大。最终的零售价格差距主要取 ...

你和我开玩笑嘛?

基本的大学一年级常识告诉我们,我家的工人和生意,在中国根本不是典型样本。两者都是处于下游的低收益群体。用这个说事,说明你根本没有任何常识。

澳洲大宗货物出口是可以赚很多钱,但你记住,中国人现在不需要那么多了,环境也受不了。中国一家钢铁产量超过后面几个国家总和,你以为能持续?澳洲这种流氓经济能持续?



发表于 2014-3-8 2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MB到底应该多高,用最简单的货币购买力评价的方法来测算,很容易得出结论。

就是比较同种工业品、农业品以及基础产品的价格。如果1万美元能买一辆汽车,而同样的一款汽车能用10万元人民币买到,那汇率就应该是1:10。

当然,不能只简单地比较一、两种产品,而是有综合、加权评价法的。

但!最最重要的是,需要比较“完全”同等品质的东西,要保证所比较产品的绝对一样,才有比较的意义。

不过,购买力评价法也只是制定汇率的基础方法之一,同时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比如黄金、贸易、科技潜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3 牛!

查看全部评分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4-3-8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ladiny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ladiny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悉尼好 发表于 2014-3-8 20:19
谁告诉你?

一个可乐澳洲1.5

那就1:1好了

发表于 2014-3-8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雨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雨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个可乐在中国是人民币1.5,同样一个可乐在澳洲是1.5AUD,因为1个澳元按汇率等于5.5人民币,由此得出,一个可乐在澳洲的价格贵5.5倍。   如果以这个方法计算2种货币的购买力,无疑人民币的购买力非常强。但是,这两种货币汇率互兑有个基本量器,就是美元。由此得出一个基本事实,美元的作用。你看离开了美元还真不好办了。

但是,货币的比价真的就能说明一种货币是高估或者低估吗?购买力平价计算也不是简单的数学命题。我们在此计算没有意义。不过我们可以拿美国人计算的美元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来说事,当初美国逼人民币升值时的计算依据是一个美元应该等于4.5人民币才是合理的。那么今天的比是1:6+。接下来大家可以略略的换算一下了。

唱空人民币,认为人民币高估危险,一张嘴说出不同的话,我以为大可不以为意的。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按西方货币学理论,必将经历结算货币 投资货币 储备货币三个阶段;就目前情势看,人民币只是在结算货币方面走出了一小步,来日方长,勿在西方的唱空唱多中迷失才好。需要观察的是,人民币将作为国家利益的载体,需要走好的每一步。至于个人,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值得关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8 2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meraldpigg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meraldpigg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雨露 发表于 2014-3-8 22:46
一个可乐在中国是人民币1.5,同样一个可乐在澳洲是1.5AUD,因为1个澳元按汇率等于5.5人民币,由此得出,一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8 2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对外贸易今年2月意外出现逆差" 会不会是RMB暴跌的原因呢?


中国对外贸易今年2月意外出现逆差
2014年3月08日
   
     【法新社8日訊】法新社今天报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出口额度今年二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1 %,达到1141亿美元,大大低于市场的预期。道琼斯Dow Jones Newswires曾经邀请13位经济专家预估中国的外贸出口应有119亿美元的出超,他们预计中国出口二月份增加百分之五,这已经比今年一月中国出口增加百分之10,6的成绩要低一半。
   
      中国海关数字显示:在中国出口下降的同时,中国的进口今年二月比去年同期增加10,1 %,达到1370亿800万美元,比预期的数字要高,但与1月份的情况差不多。
     
     中国海关认为:从1月底开始的中国春节促使进口增加,大量中国工人回家过年,大量工厂和商业停工,因而出现贸易逆差。中国企业习惯在两会前增加出口,然后在恢复正常生产后又增加进口。
   
     中国工业生产最近几个月出现明显下降。中国政府本周三宣布201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5 %,这是中国四分之一世纪来最低的经济增长预期。但专家们并不担心去年11月开始的中国外贸逆差,他们认为这显示中国对外部需求增加,中国今年外贸的增加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http://boxun.com/news/gb/china/2 ... .shtml#.UxsflthWFEY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4-3-8 23: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悉尼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悉尼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4-3-9 00:55
"中国对外贸易今年2月意外出现逆差" 会不会是RMB暴跌的原因呢?

春节出口减少,产生逆差,有问题吗?

发表于 2014-3-9 0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悉尼好 发表于 2014-3-9 00:58
春节出口减少,产生逆差,有问题吗?

问题是往年的春节从没有过逆差,所以用“意外”一词

发表于 2014-3-9 0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不少人喜欢用购买力平价。 多少年里面有哪一年是符合购买力平价的?用这个算汇率就好比用人均收入算房价, 十年都不会准一次。

发表于 2014-3-9 0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spirit 发表于 2014-3-9 01:09
有不少人喜欢用购买力平价。 多少年里面有哪一年是符合购买力平价的?用这个算汇率就好比用人均收入算房价 ...

同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9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dou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dou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民币升值将更快

发表于 2014-3-9 1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dou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dou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民币要比澳元靠得住

发表于 2014-3-9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dou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dou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雨露 发表于 2014-3-8 17:33
这种一会唱空一会唱多人民币的文章不是一般的多,结果是搞乱人们的基本思路: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是美国,但美 ...

有道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3-10 0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km2003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km2003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4-3-9 00:55
"中国对外贸易今年2月意外出现逆差" 会不会是RMB暴跌的原因呢?

GDP增7.5%,M2与GDP之比例竟然增加了7%。 GDP实际增涨率0.5%。

象中国这种“来料加工”的贸易出口型国家,一旦贸易出现逆差,货币一夜崩溃不是神话。

在全国人民为房子疯狂的天朝,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去工厂倒班去挣那一年4W的RMB?

2014的M2再增加13%!!!!!!!!??????. 天朝神话注定了只能是个笑话。


××××××××××××××××××××××××××××××××××××××××××××××××××××××××××××××××××××××××××××××××××××××

卢麒元: 我的忧虑:


  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现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由于存在严重的分歧,解决经济问题的思路大相径庭。我们要求财政变革,管理层要搞“金融创新”。


  我认为,即便是对经济形势抱持乐观态度,也绝不能无视经济结构严重扭曲的现实了。 由于,我国长期执行实质性高通胀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购买力复试下降速度高达两位数),不动产的增殖速度远高于工业平均利润,房地产毫无悬念地持续吞噬着工 业,我国的传统工业部门丧失了增长动能,已经开始进入快速萎缩的过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倒退,工业化升级可能嘎然而止。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长期依附于实质性高通胀的货币政策,这是饮鸩止渴的自杀性宏观经济政策。很遗憾,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缺乏深刻认知。 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走向,非但未能做出坚决地调整,反而在加大此种政策力度。请注意,在过去的一年里,M2与GDP之比例竟然增加了7%,几乎无可否 认,GDP增长就是依赖这7%的贡献。显然,所谓的“金融创新”,既不是去杠杆,更不是调结构,而是加强版的实质性高通胀的货币政策。这不是“壮士断腕”,这是在自寻死路!
  

  我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是不能搞政府机会主义的。 即便是“危机可控”,也不应该继续向危机挺进。我承认,滥发货币是无比美妙的,它能轻易地创造虚幻的奇迹,它能为管理层带来辉煌的业绩。我国的财政扩张已 经严重依赖“金融创新”了,如果没有M2的疯狂增长(2014年的增长目标竟然是13%),我国财政将必然陷入全面困境,政府直接收入依赖发债融资,政府 间接收入依赖货币投放,我国的财政已经全面金融化了。事实上,“金融创新”正在迅速蚕食本就已经脆弱的国家信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恶性循环,我国宏观经济 政策也已经进入恶性循环。简而言之,“金融创新”正在强化经济结构的扭曲程度,“金融创新”正在酝酿全面而深刻的财政危机,“金融创新”正在掏空人民币价 值。一句话,“金融创新”已经成为绞杀我国国民经济的金色锁链。我不能理解,在我国最需要深刻而全面的财政改革的时候,没有人强调“财政创新”,却用“金融创新”来掩盖财政问题,让财政问题得以不断深化,最终导致国民经济陷入无药可医的悲惨境地。

  是的,深刻的财政改革是困难的。财政改革的本质是调整社会分配,那才是真正触动灵魂的革命。 我们敢于逼迫数以万计的地产商重新返回实业吗?我们真的愿意让变成富豪的孩子们做些创造价值的工作吗?是的,“金融创新”是如此的美妙,它本质上是赋予官 僚买办土豪征税权,它除了在温水中慢慢煎熬悲惨的屁民,官僚买办土豪几乎是皆大欢喜。“金融创新”不但可以“制造”GDP奇迹,更可以让亲朋故旧迅速地成 为富豪。是的,这也许是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才能对接美国的QE,才能完成中美国的“战略合作”。但是,五千年了,古今中外的盛世,无不是在泡沫中消 亡。上层社会集体食利,这个社会必将整体沦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律。我们希望,最高领导真的明白既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终极后果。


  是的,深刻的财政改革,更像是一场新型的社会主义革命。无论是基于财产的各种征税,也无论是基于资本的各种征税,都会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是的,让已经跻身于富豪阶级的管理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几乎相当于自己革自己的命,这是何等的艰难!是的,为老百姓谋幸福,有时候老百姓未必会领情,老百姓常常会俯首甘为主流骗,老百姓常常会横眉冷对孺子牛。王安石搞财政改革,身败名裂;张居正搞财政改革,挫骨扬灰。在大宋,在大明,反对财政改革的全部是鼎鼎大名的社会名流。社会名流如此强大,以至于皇上都不得不低头,以至于老百姓都趋之若鹜了,以至于宁愿亡国灭种也要搞“金融创新”了。我们希望,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不要再重复宋明的旧故事了。

  其实,我最感忧虑的并非经济政策,而是管理层一颗颗已经跑偏了的心。我 清楚,开会的同志们不是不懂经济,他们是各路神仙的顶级经纪。“金融创新”,了无新意,一言以蔽之,就是用金融手段,向国民征缴隐形税赋,蚕食国家和国民 的最后财富。先利诱,后威逼,其心昭然若揭。王阳明先生看得透彻,确实是心外无理。心偏了,就无理可讲了。中国最艰难的工作,不是替百姓讲理,而是替管理 层正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Y子容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3-10 0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km2003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km2003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悉尼好 发表于 2014-3-8 21:48
你和我开玩笑嘛?

基本的大学一年级常识告诉我们,我家的工人和生意,在中国根本不是典型样本。两者都是 ...

你家水泵业在中国制造业算不上高大上的产业,但档次并不低 --- 中档以上。  

在天朝,对中国出口和GDP贡献最大企业是富士康。富士康在中国雇佣了八百万员工。2013年,富士康中国员工的平均工资人民币4W(包括所有加班费)。装配手机会比装配水泵技术含量高?LP姐夫在长沙富士康做培训员 --- 培训工人装配LG手机的。两年前他是“毛家餐馆”的厨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10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

发表于 2014-3-10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雨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雨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章回小说里常有这样的场景,谋士对主公说:某有上中下三策。。。云云。可见策士的作用和重要,而中国自古就不乏策士,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

其中忧国忧民之策士尤其难能可贵,更有抱守清平而心有天下者。

金融策和财政策孰为上策,我看需要基于当下基本面而定。所谓政策,就是因政就策。所以必先讲政,过往20年中国经历了江胡2个时代,经济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为政却百弊丛生。习李时代伊始,切割利益格局,首先拿官弊开刀,于是形成一个基本政治现实,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下位的“大小老虎”们;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另一个声音:“深化改革”。政治稳定才是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基石。脱离这个基础,金融策或财政策都不管用的。

金融策的基本理解是,用金融手段主动调控和引导。金融工具比如金融杠杆并不是简单引进和做更多的加法,关键看是否合适于中国当前需要。这与一般理解的西方金融和经济理论不同,而是务实的拿来和创新。

财政策的基本理解是,以市场为主体进行有效的财政调控。市场化是个好东西,但在政治制度化相对成熟前就完全市场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或者说风险更大。

当然,孰是孰非,可分析之观察之。

当下中国最不需要的就是妄自菲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