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foreverma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oreverma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好意思大家。我那个有取名字障碍。这个题目太烂了。不过也就这样了。哈哈
这位老板叫史蒂夫。是我星期六公司的老板。老板是澳洲人。自认中产。一开始是理科毕业,实验室做了几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科研这一行,便转行当了会计,不久之后学了MBA和法律专业,自己开了公司。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一直有空和我聊来着。
这是一家小型事务所。之所以小型。是因为他们依附在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上。平时接的公司客户或者遗产基金客户都从律师事务所来。个人客户则都是靠口碑。
这家会计事务所曾经有接到过一个从澳洲政府来的大型合同。悉尼公交总站共设16个点。有些大有些小。这家事务所是唯一一家得到许可的,可以进入总站设临时点,在税务季节(7-8月)协助员工报个人所得税的公司。虽然09年之后这个合同就因为公交系统内部的权利斗争而停止了。在09年之前这个合同给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长足的利益。
然而除了税季,这家公司就真的只有5个会计师。很显然为了2个月雇一个长期工不合适,而外勤又需要至少3-4个人去。所以在09年之前,史蒂夫一直倾向于雇用大学生来实习。而且付的佣金极高,还带报销一个教如何准备个人所得税的培训课程。
史蒂夫的思路很准确。他说虽然市场上便宜的人工有很多,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他选择的人选都是从sandstone 大学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悠久的大学来的。在悉尼一直他喜欢的只有两所。新南威尔士和悉尼大学。而且必须要学习优良,和人交际的能力突出,因为这份外勤一到正式开始,我们就只是单独一人带着所有需要的材料前往据点,面对所有陌生的人为他们提供退税服务。
作为回报,他会提供一份完美的介绍信,事实上,大部分在09年之前做过这个职位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都进了四大会计事务所。不象中国四大需要苦力,澳洲的四大其实并不好进。可以说这位老板还是很有眼光的。
当时他们招3个。收到几百份简历,面试了50个人。我是顺位第四。当然这是后来我成为史蒂夫周六的助理,有机会接触到公司职员档案,才知道的事情。
没有错。第四名。很不幸的,应该out。
然而很幸运的是。第三名的那位,abc姑娘,说因为7-8月要和父母出游,没有时间做这份工作。于是。我最终进了这个职位。
史蒂夫一开始不太看好我。这当然是他后来和我说的。他说他在14年内没有招过任何一个非英语背景的女生。第一因为公交总站大部分都是大叔级的人物,女孩子不太容易和人打成一片。第二因为那边大部分都是本地人,要求英语交流能力高。我当年的英语说的坑洼的很,单纯靠了封连夜写的感谢信和亲和力打动了他。
有时候,人品还是挺重要的吧?
另外两位。一位是新南威尔士的经济学荣誉学位获得者,一位是天天在海滩上晒太阳还依然能拿奖学金的大哥。
然而既然他给了我个机会,我就得好好表现。事实上我是那年3个人中业绩最高的一个。在临时点接新业务最多的一个。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喜欢上了税务这条道路。虽然个人所得税只是冰山一角,但是真的开始享受起每天见不同的事情,算不同的帐,找不同资料,和不同人交流的生活。
09年之后。我虽然想要找个全职工作,兼职读硕士,但是09年金融危机刚来,到处职位都冻结了。史蒂夫本来手下有会计师要走,私下说要留我。这下那位会计也走不成了。于是我便只好回学校认真读我的硕士去了。当时他前台有缺了一个人。我曾经问他可不可以我顶上。
他说,你实在很优秀。我第一不想让你做前台。第二我觉得你肯定能在其他地方有更重要的一席之地。
然而讽刺的是。之后大半年我屡次申请我心仪的公司或者事务所税务有关的毕业生培训岗位,都被拒绝了。而他招的那个大学会计在读小前台,却在大半年后接到了pwc的审计offer走了。
10年年中我毕业。虽然也接到pwc的审计,却执意不愿意去干。推掉了澳洲和中国两次。当时的勇气不知道从哪里来。就是很固执的只想做税务。前途渺茫。史蒂夫说。你要不要税季再来帮忙?这次在办公室就好。我给你个单独的办公室2个月啊?我连忙同意。就这样,我又回到了那里。
这次在办公室。很多客户都开始认识我。聊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过去和未来。所以我经常说做个小事务所的税务师其实也满开心的。能接触到很多人和事。和大事务所可能完全不一样。事情是小了点,但是真的和家庭一样,大家彼此都认识,都聊的很好。
闲下来的时间,老板总和我聊这聊那。他是个很睿智的老头,长的有点吓人。我时常觉得他长的象僵尸游戏里那个大头僵尸。哈哈哈。他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给我听。他经常会在附近的俱乐部做演讲培训和义工。有一个国际学生勾搭上他,说很喜欢他。他和我说,他才不信,还不是想要骗他然后拿个pr。 他都这么老了,长的也吓人,一个年轻的高学历漂亮姑娘才没见几次就开始和他调情,他会上当就怪了!
当然也不是他太扣。他早年离婚以后,找了个同龄的女朋友。对自己女朋友大方的要死。有一次花了近千,只是为了让他女朋友看一场烟花看的舒服些而包了个近海的房间。
我实在觉得史蒂夫是个实诚的人。
后来10年的税季结束了。我也毕业了。又成了无业人员。决心还是回上海。过了1个月多月。他打来电话。问我要不要做他的兼职助理。他说他事情太多。前台没有税务知识,需要有人来打理下他的活,帮他准备点资料和查找文献之类的。我说我考虑下。因为觉得还是不靠谱,正准备找理由拒绝之际,另外一家会计事务所给我下了税务方向的全职offer。于是我理直气壮的给他打了电话,说我有了全职工作。然而我好死不死的加了句。
“如果你周末要人帮我还是可以来帮帮你”
于是史蒂夫就很开心的接受了这个建议......而我又是个说过话就不愿意拿回来的人。于是我就开始长达两年的上6天班,年中不断的苦逼生涯。
然而史蒂夫真的很支持我。他毫无防备的信任我的能力。让我能在他支持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发展。他对澳洲个人所得税的理解及深。经常给我“补习”过去n年的发展历史。使得我在日常的工作里也经常一鸣惊人,让一群老会计觉得匪夷所思。他曾经是理科系毕业,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极佳。常常鼓励我也和他一起参加公众演讲培训。
我说我的英语太差。他总鼓励说没有问题。慢慢来。自信才是最重要的。我有念不准的字,他总一遍一遍教。象极了我的老师。
他总想把我留下。11年的时候。那家办公室的办公室经理要走。他很郑重的问我,要不要这个职位。他甚至说可以为了我改一下这个职位的事务范畴。使得我兼顾会计和税务方面的事情。
这是一个颇为高级的行政职位,工资比我当时会计的工资要高一半,当时的办公室经理在加入这家公司前,曾经在澳洲四大银行干过8年的客户经理。虽然最后我还是拒绝了,因为并不符合我的职业规划。他也说他知道我很有可能会拒绝,因为然而被人信任的感觉真的很好。
他去参加12年地区公众演讲比赛。我去当他的听众。他当时的演讲题是“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总是另外一边的草比较绿) 他叙述了当年他被他深爱的她背叛,过了一段萧条的日子。隔了几年,她落魄回来,他才意识到,其实他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进而坦然拒绝了她要求复合的请求。很有意思的故事。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一直在那边和我聊世界经济形式,又或者党派历史之类的,又或者什么世界科学历史演变之类的强势老头有这么一个过去。
演讲比赛以后,他请我在楼下喝了杯可乐。第一次在公司外见,他也轻松了很多。和我聊了他的退休计划。他说他要5年内退休,觉得体力不支了,也写好了遗嘱,万一在这5年内发生不测,副总将替代他执行公司一切业务。副总属于一个高富帅来着,澳洲白人,智商很高,有点强迫症。高中的时候就被kpmg收了当intern,后来过了几年说不愿意干了,就跑到日本学酒店管理,“顺便”开了几家公司,还娶了个日本老婆。虽然最后还是离婚了,不过他每年都要花大把时间去日本。也是个有趣的人。
然而这样听着,突然觉得他也真的老了。我也从09到12年,认识他整整四年了。他又突然对我说,你再过两年,也得考虑下是不是要开个自己的会计事务所了。干这一行,过几年,总是要考虑自己的生意的。我觉得你这么有野心的一个人,应该会有兴趣的。如果你要开,我可以教你不少。
我...很有野心吗?哈哈。
如果一个非法律毕业生想要在税务这条路上走的漂亮,于我看来,起点只有两条路。第一进澳洲国税局的管理培训生计划,第二进四大磨练一段时间。作为一个非澳洲长大的后来移民,无论哪条路都需要一个机遇,而那正是我所缺少的。经济条件一直都不好,各地裁人也厉害。开个小会计事务所是我最初几年的梦想。因为当时接触的客户都是小型客户,也不知道这行水深水浅,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
这也是我接触过的,大多数在小会计师行干久了的后来移民经常犯的错误。他们经常会说,税务有什么难的。进了稍大一点的会计师行,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只会皮毛而已,如何重建集团公司结构,如何打理境内外子公司税务事宜等等,更别说我没有碰过的养老基金。我去上进修班,更多的时候我想要知道我不懂什么,或者我什么都不懂,我的思维盲点在哪里?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或者努力的?在想问题的时候条理上有什么缺陷,这样才能有前进的动力。
然而过了几年,我要放弃的时候,我觉得我反正在这条路上也走不远了,因为起点实在太低,语言能力又差,而且我笨的什么都学不好,也没有机会,即使有机会我也年龄太大了,我还是个女生,总要成家。我实在有认真考虑过开个小事务所这个选择了。至少,还是自己的生意吧?
史蒂夫主动说,他可以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接自己的独立客户,为以后打基础。这真的是一个职场前辈对后辈的关爱。
12年9月,我终于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国税局的最后背景调查。需要一个过去公司的介绍人。我还没有傻到直接告诉我现在的事务所。于是问史蒂夫愿不愿意做我的介绍人。
其他不表,9月是史蒂夫最忙的时候,他经常得要见客户见到8,9点。晚上10点半还给我发了邮件。洋洋洒洒给了很多建议,还问我有没有在大学干过社团领导之类的,他可以给我写封很完美的介绍信。
我刚入职场,就能遇见这样的老板,还有什么好求得。
明天是我最后一个周六在那家事务所上班。他在阿德莱德开注册会计师年会,下午一定要亲自赶回来说给我庆祝我最后一天。
这个开端,在职场来说我认为根本不算完美。当年面试遇到pwc中国的hr,是个很帅气的北京大哥。他也是国外留学后来才回国,和我说我应该留在澳洲,因为对于留学生背景的这一批人来说,大部分人只能从小公司慢慢向上爬,不应该一开始就象在国内申请工作一样的,起点看的太高。
我曾经被澳洲新人职场的特有的傲慢和排外逼的很愤恨,很无奈。也曾在群面的时候被一群本地学生孤立。我没有办法很好的融入本地同龄人的话题,因为我们没有相同的经历。我时常在晚上惊醒,怕我这一辈子就一直这样一个人,在职场也一直没有突破。然后我不得不经常告诉自己,我有非常良好的教育背景,以此来重建自信心,有继续拼下去的勇气。
然而,我能在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上司,感谢史蒂夫,使这个并不完美的开端,变的美丽起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floraz 在2012-11-16 11:37 +50分 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