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ayflow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yflow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回书说到儿子总是丢东西,多番郁闷之下,难免给小孩施加各种压力,诸如厉喝其为“败家子”,还有告诉他物品的价值云云。比如一顶帽子15刀,15刀他不懂,就跟他说:“妈妈每个周五给你50c,可以在学校买一个ice pole,如果你丢了这个帽子,就等于丢了15 x 2=30 个icy pole,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一直到一年级第二学期都没有icy pole了” 孩子听了倒没有不高兴,回神想了很久(大概掰指头算数呢),之后就常常问我这个东西多少钱?能买多少icy pole? 我也不知道这样跟他讲好不好。总之不要浪费钱总是没错的吧。
然后,最近,另外的问题出现了。
他开始往家里带东西。一开始是几张 footy card, 我没在意,几周之后,一翻包,他已经收敛了足有三四十张footy card, 各个球队各个知名球员,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我问他哪来的? 儿答:“我跟同学trade来的。我把自己不喜欢的card拿去trade in,换回我喜欢的。”妈问:“那你一开始那几张从哪里来的?”儿答:“是我好朋友给我的”。
妈妈回头自嘲的跟他爸说:“你这个榆木脑袋,倒是生了个商界奇才!你看看这小小年纪,空手套白狼不学就会。连本钱都是别人友情赞助的。你以后,就跟你儿子享福了!”他爸也无可奈何。
这件事我没有小题大做,继续察看时,发现有天,儿子带回一个崭新的玩具枪。妈问:“哪来的?”儿答:“我用gum nuts 跟George换来的。”妈问:“gum nuts 从哪里来的?”儿答:“操场上捡的” 妈说:“George就那么稀罕你那个几个不值钱的gum nuts?” 儿答:“我们班只有我去after school care, 只有after school care那边的操场上才能捡到 gum nuts他们都没有。”
明白了,gum nuts 在他们教室里是有价值的稀有物品,所以快要成为流通货币了。我脑海里迅速反映出蒙特梭利教材中提到的,让4-5岁的孩子带玩具到教室里跟别的小朋友交换。他们常常交换回家长看来不等价值的东西,但在孩子的价值观里,他们喜欢的就是高价值的。等等。再一回神,不对,这个又不是蒙特梭利学校,人家的家长如果看到孩子用那个昂贵的玩具换回几个树籽, 作何想?于是很严肃地跟儿子说,一定不可以这样交换,明天就把玩具还给人家。
儿子又说:“我们班同学都喜欢我的gum nuts, 还有James要用$ 3来换我口袋里所有的gum nuts”
我马上跟他说不可以,这样做是错的。儿子要理由,我所能答得就是:“你的gum nuts是自己捡来的,别人的玩具是爸爸妈妈花钱买来的,别人的钱钱也是爸妈给的。你们这样交换对他们的爸爸妈妈来说是unfair的。如果别人真的喜欢你的gum nuts, 你可以让他们用自己动手做出的东西给你换。比如,你喜欢George画的画,让他用自己画的画跟你换。”这个理由他接受了, 把人家玩具还了,也没敢拿别人的钱。
我的急智也有限,发现原本憨憨傻傻的儿子,越来越挑战我的脑力了。大概也是因为这是第一个上学的孩子,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是不断学习和思考中。
大家有经验的家长,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比较好?
[ 本帖最后由 mayflower 于 2012-8-16 11:36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