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肠胃镜检查,及私保经历 (2015-1-14) andy84 · 一周飞跃四城,曲线回归凸凹 (2023-8-24) harbridge
· 工伤保险Workcover------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 (2007-11-19) xingbu · 筒子们有没买退休公積金?看看政府公積金共同供款补助计划 (2005-4-15) samdo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988|回复: 1

澳洲华人联盟会的复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2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uw6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uw6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孙世仁先生:您好!
    谢谢您的来信,看了您的来信后,使我在异国它乡我又多结识一位有历史源渊的杭州藉人士,也让我了解过去的一些历史史实。
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中有着屈辱的历程,你的祖辈为民族利益做出的努力是可敬的。但是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教育了我们,“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的贫穷、落后、腐败、内乱、分裂总是要受到别人的欺诈与掳掠,当时虽然世界各国中一些有识之士,同情并帮助中国人民,但是也阻止不了各国统治集团对中国的掳掠野心。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尊严,主要是靠自己的民族团结复兴与国家统一强盛来完成,因而一些先知们,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创建公平、正义、均富、廉洁、民主的社会制度,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大家而弃小家,历尽千辛万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终于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迈向世界之林…。
孙先生在历史过去近百年之后,想与祖辈朋友澳洲记者莫理循先生的后人,相聚澳洲首都坎培拉,是值得欢庆的一件好事。也证明了孙先生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是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各国友好人土。同时孙先生用自身的行动传播优良的中华文化…。
随着中国的开放,世界文化的交融,更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移民海外。作为移民澳洲的华人,我们有责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做一些促进澳、中友谊的事,向两国人民介绍中国与澳洲的真实情况,避免由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各种误会甚至冲突,并要经常与当地主流社会政党多交流沟通,及时消除各种误会。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主动承担当地的社会责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我们要自信,自力、自重地提高自身新形象。我们不但要为更好的生存而学习好居住国的科学、文化、技术、风俗,更需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实事、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去弘扬中华民族 “注重道德素养”,“和谐相处、合而不同的和谐文化精神”的优良传统。为增进澳、中友谊,为世界和平事业,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而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海外游子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再次感谢您的来信与信任,希望今后多加强联系,共同努力为促进澳、中友谊做出贡献!
澳 洲 华 人 联 盟  会 长 娄  伟
2011-6-21

附:孙世仁先生的来信
http://acuw618.blog.163.com/
尊敬的娄伟先生 澳洲华人联盟会长 收 澳大利亚 祖藉杭州人 孙世仁
发件人:
shiren sun<shiren828@gmail.com>;
时 间:
2011年6月15日 18:52 (星期三)
收件人:
acuw618@163.com;
acuw618@163.com;
深切怀念乔治*厄內斯特*莫理循先生
----读《陆克文总理在第70次莫理循讲座上的讲话》有感
不久前,我从澳大利亚回到北京探亲访友,顺便到王府井大街一游。一来它是市中心、北京最繁华的街道,买东西实在方便;另一方面,它又是以杰出的澳大利亚公民莫理循先生的英名命名的大街。我每次来到这里,总有些怀念与凭吊莫理循先生的味道。也许是出于好奇,我就像新闻记者似的随机问了几个路人,有年长年幼的,有男士女士,有北京外地的,也有知识分子与农民工。我问,这条街在解放前叫什么名字?我问了八九个人,其中也有老北京。但遗憾的是,几乎很少人知道四九年前这条街叫《莫理循大街》,它的英文路牌从1915年一直保留到1949年春天,长达35年。
我又问,你们知不知道莫理循先生其人。有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人答对了。问他原因,他说看过中央台播送的连续剧《走向共和》,其中就有莫理循先生。他的-篇报道能抵+道奏折的英国记者莫理循。
我觉得我有义务要为莫理循先生呐喊。希望大家都必要知道的北京莫理循一中国通,是澳大利亚人。这不仅是因为百年前,他是我祖父孙宝琦的外交朋友,经常来与我祖父攀谈到深夜,私交也甚好。更因为莫理循先生曾经竭尽心力帮助过中国人民,有功有恩于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在那暗无天日的年代,有不少外国侵略者,以強权势力欺侮中国人民,抢占中国的领土。但也有不少西方的博爱,正直无私人士,热爱中国人民与中国文化,他们肩负着基督的救世使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伸出援手,雪里送碳,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外来剥削和压迫,在地球上真正地站了起来,他们起了很大作用。他们中的许多志士仁人,还不惜以身殉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奉献。澳大利亚友人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我第一次听到莫理循先生的名字,是我的父亲在世时,那还是遥远的半个多世纪以前,
我父亲有一次在闲谈时对我说,我祖父孙宝琦曾看过莫理循先生所写的《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这本脍炙人口的奇书。莫理循在1894年2月,从上海沿长江到重庆,转道云南。仅仅依靠母亲寄的四十英镑,长途跋涉徒步前往缅甸、仰光。祖父对他的勇于探险表示钦佩,但也告诉莫理循,明代中国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是因为在云南为瘴气所感染,最后壮志未成,患重病死去。但莫理循先生只是淡淡一笑,说道:"我欢喜探险,我也相信自己的体力和毅力,这是一种来自上帝的信仰力。"祖父又问莫理循:"你为什么要走这条那么难走的路?为什么要到缅甸仰光去呢?"
莫理循先生自信地说:"中国的经济重心,中国将来民族复兴的基地,主要就在扬子江两岸。虽然现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但一切都会改变的,这里总有一天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中国太大了,不能只靠太平洋,还要面向西部,面向印度洋。"
父亲告诉我,三四十年以后,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里,中国政府与人民开辟了滇缅公路,甚至横跨喜玛拉雅山,开辟了驼峰航线。这对坚持抗战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时,我父亲就想起了莫理循先生上面与祖父的一席话,并且深深敬佩莫理循先生具有超时代,前瞻的眼光,是位很了不起的人士。
我父亲又说:"莫理循先生以亲历者的身份,利用泰晤士报的广泛影响,向全世界客观公正地报道了北京义和团事件。莫理循认为西方传教士不够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是整个事件的重要起因。对一个西方人来说,说真话,正视现实是需要勇气的。当时舆论几乎一边倒。莫理循先生敢于对整个义和团事件客观地冷静地理性地分析,对驱散西方世界妖魔化中国是起了好的作用。"也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
我曾经又问过父亲:"莫理循先生为什么要利用泰晤士报的不少版面,发表不少消息和评论,最终发动了一场遏制俄国的运动,促成了日俄战争。国际舆论甚至将日俄战争称之为莫理循战争。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死了大量中国无辜的平民。这对中国又有什么好处呢?"父亲对我说:当时我父亲也问过祖父,
祖父是这么解说的; "这事有当时的时代背景,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祖父由于当过驻外公使,有国际眼光,祖父认为,任何一种战略的提出都不能违背当事国的利益。这场战争讲到底对英国是有好处的。英国、美国都视俄国是比日本更凶恶的敌人,再说,俄国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日本在战后,把侵占的中国领土除了琉球,基本上都归还中国了,只有俄国变本加厉,二战后,又把本来是中国领土的外蒙强行分割了出去,使得原本好好的形似蚕桑叶的中国版图硬是缺了一个大口子,成了伤残独腳鳮的国土形图,这笔帐至今还没有得到清算。"
莫理循先生"对袁世凯,他俩的意见基本一致。早在1898年一月初,莫理循先生就注意到了袁世凯的进退,他对当时热火朝天的戊戌变法比较谨慎,所以对袁世凯比较看好,认为他是中国20世纪初年的希望。1909年,当袁世凯被罢官御旨回乡老家,恒上吊鱼永不续用时,莫理循先生在新闻报道中也深表不平,并预言十五年后,袁世凯将会成为中国第一任开国总统,这对陷于困境中的袁世凯倍感温暖,并佩服他的远见卓识。因此当袁世凯一旦当上大总统,即邀请莫理循先生参与机要,并被聘为政治顾问,优厚礼待。但是一旦袁世凯称帝推行独裁,莫理循便泾渭分明,割席断交,莫理循在袁世凯称帝期间,还写了不少批判帝制,拥护共和的文章,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
关于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父亲接着说:"那段时间,祖父与莫理循先生来往比较多,正是莫理循先生通过端纳(另一名澳籍记者),向外界透露了21条的不少内容。不但欧洲舆论大哗,连鼓吹对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老美国,也坚决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在祖父任外交总长与日使日置益进行二十一条的艰苦谈判时,莫理循与端纳都在囯内外报刊上揭露了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这对孙宝琦祖父坚持尊重国家主权的底线,监守民族气节,坚定不移。拒签,甚至拒谈二十一条起了不小的作用。最后不忍在违心圧力下去办卖国的亊,以提请辞职抗爭。莫理循先生并且对祖父辞去外交总长职务扼腕称叹,对后任外长失去了信心。虽然莫理循先生几次面见陆征祥外长,想尽力挽回颓势,尽力照顾中国的利益,但大势已定,二十一条终于在袁世凯的主使下,由陆征祥最终签署了这个国耻条约。后来由于全国人民一致反对与申讨声中,陆征祥自觉不能容于国内外华人,又受到良心谴责,终于去比利时当神父,向上帝作永久的忏悔至老死异乡。这是个还祘不错的老头,我父亲说时还记得见过陆征祥几次呢。
"1917年,一战的形势已大定,中国如能参战,也将会以战胜国的身份亮相世界。但令人不解的是,那些在中国领高薪的外国顾问,只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当时全体顾问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建议中国政府把收回来的德国租借交给协约国管辖。记得莫理循先生那天跑到我们家来对祖父说,太荒唐了,这简直置中国主权于不顾,这对中国不公平,中国人也不会答应。后来,莫理循甚至断然拒绝签署这份备忘录。当日本对德宣战,在太平洋上对德国舰队发动攻击,他及时提醒中国政府注意日本的动向。当时是段琪瑞任总理。由于祖父与段祺瑞有师生之谊,在莫理循先生与你祖父的共同努力与督促下,段祺瑞政府终于同意向德国宣战。虽然中国与德意志没有什么正面战斗,但还是派了数十万名华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对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受凌辱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强劲的信号。中国从被侵略走向反抗。从被奴役走向自立。包括莫理循先生在内的国际友人也在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莫理循功不可沒。
-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二十七个战胜国于1919年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凡尔赛会议,主要议题自然是签订对德和约,确立战后世界新秩序。中国政府派出以陆征祥为首王正廷,顾维钧为副的等代表团出席了凡尔赛会议。莫理循先生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顾问也出席了,他不顾自己重病在身,并在会议上为中国代表团所拟的各项公文修改底稿,并献计献策,认真参谋,努力为中国代表团维护国家利益而据理力争。他认为中国可以在和会上要求废除与战败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且可以要求收回山东主权与废除二十一条。但会议进程大失所望。在日本的压力下,虽经中国代表强烈反对,和会竟会将从日本收回的山东权益又拱手让与日本,并将其写入对德和约。这就直接导致了后来在中国历史上起重要作用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这次外交失败,也使主持正义的莫理循先生郁郁寡欢,使他病情加重,
他到最后也没有明白,那些自称文明的列强,为什么对一个虽然衰弱,但有光明的未来
并且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这样歧视与作践。这使莫理循先生陷入了惶惑与精神危机之中。最后在翌年五月,曼生胰脏疾病,饮恨长辞于英国伦敦。中国人民痛失了一位伟大的国际友人。无限的挽惜。
莫理循先生虽然逝世了. 但正像前总理陆克文说的那样,他那充满传奇而充实的一生,差不多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串联着晚清帝国的动荡与现代中国的觉醒与崛起。他热爱同情与帮助中国人民摆脱了政治经济危机,从而走上了独立平等自由的世界民族之林。;老莫理循先生逝世之后,他的儿子阿里斯塔尔*莫理循先生与媳妇,海达*莫理循女士继续与中国人民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并用摄影与其它方式继续宣传中国,为澳中友谊努力工作。一幌一个世纪以来,莫理循父子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都在为中国的复兴,解放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们中国人民是有深厚感情的民族,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永远记住莫理循先生。我们继续要向中国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宣传莫理循先生的光辉业绩,要向莫理循先生学习他那公正无私,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高贵品质,
这是伟大的国际友情。难能可贵呀 !
祖父孙宝琦与莫理循先生是莫逆之交,我父亲也在生前与莫理循先生父子都见过面,也平膝交谈过,但那是很遥远年代的事情了。60多年过去了,往亊记意如新,忘不了,
永远也不能忘的亊。世时如棋,局局变換莫侧。我们两家也就久久失去了联系。现在孙宝琦先生的第三第四代也已茁壮成长起来了,并且为复兴中国大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积极为澳中友谊搭建桥梁。我侨居澳大利亚已几十年,
现也已60多岁了.作为孙宝琦的第三代,我也很自豪,先祖与莫理循先生的希望都已变成了现实,中国现在比过去强大了。今天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包含了包括莫理循先生在内的国际友人的无私帮助,这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民所不能忘记的。忘记这一点,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今天仍然要继承热爱和平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澳大利亚人民友好相处,我要去坎培拉和莫理循先生的第三代握手道谢,
紧紧的握手共同进步,共创和谐世界的灿烂未来。
深切怀念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澳大利亚的忠诚儿子莫理循先生!
伟大的澳中友谊与日俱增万岁 !
                     孙世仁著于澳大利亚,墨尔本2011、3、1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6-22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bie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bie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建党大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