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2005- (2005-12-21) Aus · 所谓爱情的那些破事儿 (2014-12-31) rebecca83
· 我的bucket list之二——Overland Track (完) (2020-3-8) shine_on · 个人总结出生的婴儿准备清单,供准妈妈参考 (2009-8-10) queenma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patrickzhu

吃更多的比萨和看更多的电视 - (让亲子版关门强帖之二)37楼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2 09: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uxuanlin 3# 帖子

此文章由 leoba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a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是真的,那将来早死的人会增加很多,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是有个快乐开心的童年的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22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uote]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5-22 09:17 发表
现在的砖家也不好混的。。。
让人严格被人骂,让人放养也被人被人骂。

知道吗,每个人想法其实都差不多的,尤其是混亲子版的,那就是:别人基本都是错的,如果别人有对的地方,那么也只能参考参考;自己基本都是对的,如果自己有错的地方,那么总是有理由的比如孩子天生不听话,并不需要别人来指指点点。人一定要相信自己:) [/quote

咱不是都没养过孩子吗?不都是摸索着来吗!摸索摸索就过了一辈子,总结经验也要等下辈子才能用,不是吗! 在这个成长教育的过程中,俺们就是小马过河啊!要摸着石头。

发表于 2011-5-22 0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eobaby 于 2011-5-22 09:26 发表
如果是真的,那将来早死的人会增加很多,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是有个快乐开心的童年的吧?


我已经全文贴上面了14楼。

真要找研究报告,我不知道,我就看了这篇文章。

[ 本帖最后由 yuxuanlin 于 2011-5-22 09:29 编辑 ]

发表于 2011-5-22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来草自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来草自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uxuanlin 于 2011-5-22 02:05 发表


做父母真不容易。砖家说小孩子不能多看电视,俺们就不让看,连大人都跟着不看。偶尔开个动画片,心里还内疚是不是看多了,做家长的不负责了;砖家说小孩子多看电视好,俺们就可劲的给小孩子看电视,看到小孩子眼睛近视;砖家说,小孩子不能多吃卖劳劳等垃圾食品,俺们就绕道麦劳劳别让小朋友看见麦叔叔招手;砖家说,小孩子吃点垃圾食品也没关系,关键是开心,俺们就使劲让孩子吃。



这样做父母很容易!

发表于 2011-5-22 15: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说一切都是基因定的吗?

发表于 2011-5-22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阴谋论的角度来看,这些专家可能告诉别人吃三聚氰胺奶粉和爆炸西瓜没什么大事,自己是一定要吃进口奶粉和有机果蔬。 告诉别人家的小孩看电视,吃垃圾食品更快乐,关起门来自己的小孩补习,锻炼,营养餐一样没落下。

呵呵,不知道对不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2 17:42 |显示全部楼层

Parenting guru Bryan Caplan prescribes less fuss – and more fun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conomist Bryan Caplan argues that nurture counts for so little that parents can 'cut themselves a lot of slack'

Tracy McVeigh, Social affairs editor The Observer,
Sunday 15 May 2011

http://www.guardian.co.uk/lifeandstyle/2011/may/15/parenting-less-fuss-more-fun


'Accept that your children's lives are shaped mostly by their genes and their own choices, not by the sacrifices you make,' argues Bryan Caplan.
Photograph: Smith Collection/Getty Images


在一大堆告诉家长们如何在培养孩子上做的最好的书里,有一本新书已经在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里引起了轰动。这本书里对此有什么建议没?有,那就是放松,家长要用更宽松的养育方式,让孩子们吃批萨和看更多的电视!

。。。内容重复的我就不翻译了。。。

Caplan教授的“宁静自然的养育方式”(serenity parenting)相信,所谓“投资型的养育方式”(investment parenting)-上钢琴课和小提琴课,组织体育活动和参加教育活动,这些事情在孩子成年之后对他们的人生(成就)毫无影响,一丁点也没有。他建议家长们减少孩子的体育活动和其他所谓的兴趣爱好活动,除非孩子们自己真喜欢。

他在其新书里建议道,弦绷的紧紧的家长们不要对自己和他们的孩子的未来如此担忧,同时对那些将要为人父母的准家长们也有同样建议,因为那些准家长总是的担心自己将来无法负担对孩子的培养。

Caplan说:“好的意识和经济学告诉我们,当物品的价格比降到比你认为的数字更低的时候你如何做?买入,囤积起来。”
“不要再对你的孩子看多长时间的电视而烦躁了。不要在逼迫他们参加很多他们所恨的活动了。你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们的基因和他们自己的选择而决定的,而不是由你(做为家长)自己作出多少牺牲来希望他们将来变成有成就的人,对此你一定要接受。

Caplan指出有科学的证据来支持他提倡的“宁静自然的养育方式“。对于双胞胎和被收养的儿童的研究表明,在孩子个人健康方面和个人成就方面的结论来说,父母对于孩子长期的努力和影响在基本很小到毫无影响的范围内。他说:“对于人生的期待来说,你可能看到家长养育方式的无效性。你可能会说,'哦,那么谁会认为家长影响了人生的预期?' 父母可以不断地挑剔你他们想挑剔的事情,但是当你是长大成人的时候,你就会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在其年幼时期其智力随家长的相互配合干预成正比地发展,但是当孩子到12岁的时候,家长干预的影响就消失了。“你需要看看那些被收养的孩子们,他们的确证明了养父母的培养的影响大还是其遗传基因的影响大。”

Caplan教授背道而驰的理论引起了支持虎妈阵营的错愕,因为现在北美虎妈严厉管教的方式很流行。

。。。内容重复的我就不翻译了。。。

Caplan放养的理论在西方世界有大批的支持者。肯特大学社会政策学院的Ellie Lee博士说:“把家长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上升的一个会影响你孩子将来成就的念头是不合情理的,纯粹是自欺欺人。”

“虎妈的种种(指通过逼迫孩子违背他们的意愿把他们变成莫扎特)纯粹就是一件荒诞的事情。父母能够决定其下一代变成什么样的人的想法是令人质疑的。想象力和智力是那些我们需要从文化意义上发展起来的东西,这是一件群体的事业。。。 ”

“因为我们已经把家长养育子女的时间增加了很多,因此和抚养孩子有关的每一件事情都突然被放大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Caplan博士的建议(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和减少对孩子的干预)是受欢迎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5 收起 理由
旋木 + 10 感谢分享
OneLeaf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2 2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neLea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neLea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这几篇翻译之后,不知道还有没有必要去买书看,只怕主体内容都看完了。

发表于 2011-5-22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朱爸爸整天要喊着关门,哎呀呀。。。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2 2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林草123 于 2011-5-22 22:59 发表
朱爸爸整天要喊着关门,哎呀呀。。。

嗯,你喜欢亲子版的叫驴?

发表于 2011-5-22 2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实和尚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实和尚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是我目前亲子版上看到的最好的文章了,朱爸加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2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知道吗?看了这些新闻报道你就可以知道,西方社会或者我们口里的鬼子,在逼迫孩子上面绝对不比华人差的,而且是全方位的push。。。
天真地以为洋人就等于放养,你就错的一塌糊涂了,否则也就没这么多争论新闻了。。。

发表于 2011-5-23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5-22 23:09 发表
知道吗?看了这些新闻报道你就可以知道,西方社会或者我们口里的鬼子,在逼迫孩子上面绝对不比华人差的,而且是全方位的push。。。
天真地以为洋人就等于放养,你就错的一塌糊涂了,否则也就没这么多争论新闻了。。。

很有同感。

见过几个,逼迫孩子程度真是不亚于华人,介绍经验的时候那个神态,那个仔细,从此对西人有了不同的认识。

“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和减少对孩子的干预。” 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开明父母呢。

发表于 2011-5-23 0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0101010 于 2011-5-23 08:53 发表

很有同感。

见过几个,逼迫孩子程度真是不亚于华人,介绍经验的时候那个神态,那个仔细,从此对西人有了不同的认识。

“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和减少对孩子的干预。” 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开明父母呢。


我觉得吧,这个也得分人。

对自己有要求的父母,不论是什么人种肤色,同样会对小孩子,后代有要求。一旦有了要求,就必须执行,设定目标,绝不放手。

对自己没要求的父母,自己就随便,不多考虑,有酒喝酒,有肉吃肉,那么当然也不会花太多的心思在小孩子身上,在后代上。这样的父母自然是放养的多。我见过有生4,5个的单亲妈妈,带着所有的孩子逛街,每个都是邋遢,妈妈更是没样子,不知道这样的是不是多数,反正我认为这样放养的孩子也是问题。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说适度。适度的干预教育,上压力,适度的放手放松,让孩子和家长都不是那么紧张,处于一种高压状态下。这样的父子母女关系融洽,同时孩子也在相对有制约的教育下成长。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过犹不及。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3 0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rm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rm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关呀。。我喜欢亲子版的焦虑。。正是因为有之前的焦虑妈妈,才给我们这些后来的焦虑妈妈提供了不少信息。。

焦虑不是虎妈和这个caplan两个人两本书就能够改变的。。性格使然,咋改?我们焦虑了,才不会让孩子自己焦虑。。我们把问题解决了,才不会让孩子纠结。。

如果没有那么多焦虑的妈妈,我得不到跟我有一样问题的妈妈的答案,我会比现在更焦虑,比现在更担忧。。会对自己能不能带好小茉更没信心。。

是要感谢所有的焦虑妈妈的!
失去的当作礼物,眼前的叫做幸福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1-5-23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管专家怎么说,我相信3岁之前的智力开发和12岁之前的干预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总是在提醒我父母在孩子的某些阶段是有责任做些什么的,一个例子是狼孩儿,她在狼群中长大,后来回到人类中,却很难变回‘人’了,也很难学会说话了;一个是明朝时一位皇帝把他的弟弟关在一个沉闷呆板的空屋子里,号称好吃好喝的养着他,这孩子长大以后完全是个白痴,这也正是那位皇帝所期待的。所以,相比这些理论,我更愿意相信‘关键期’教育理论。当然,再大了以后,就没必要管那么多了,管多了,会招孩子烦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3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翻翻我婆婆的健康知识手抄本,随便拎几条,我就可以把这位专家驳斥得体无完肤

一般现在都是教育专家说一套,健康专家另一套,接下来社会学家再来一套。群众被绕晕了,社会就和谐了

发表于 2011-5-23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mo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mo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正努力地做到更好:eat more pizza, watch more tv, play more games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5-23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无论专家怎么说,我还是觉得要让孩子在每个阶段做适合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不管是先天基因也好,后天培养也好,总的来说,这些孩子以后的人生路都是差不多 - 就是普通的人过普通的生活。
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什么远大的理想而牺牲孩子本该快乐的童年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Ian + 3 我很赞同
春来草自青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发表于 2011-5-23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5-22 23:03 发表

嗯,你喜欢亲子版的叫驴?


啊哈哈哈,朱爸爸不觉得亲子版的焦虑极其智慧,妙趣横生吗?关了门,我的人生缺少了多少乐趣啊?!

发表于 2011-5-23 18: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1-5-23 12:54 发表
无论专家怎么说,我还是觉得要让孩子在每个阶段做适合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不管是先天基因也好,后天培养也好,总的来说,这些孩子以后的人生路都是差不多 - 就是普通的人过普通的生活。
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什么远大的理想而牺牲孩子本该快乐的童年


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很要紧。这也是一个need和want的问题,而且是what children need和what parents want的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24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t_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t_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非常想知道他自己的三个孩子是怎么做的.

发表于 2011-5-24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这一系列挺受欢迎哈。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5-24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ards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ards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是internet惹得祸。太多的专家,太多的信息。对大多数的父母来说很难分辨对错。
是先天还是后天决定论,只能横着比,不能竖着比。 因为每个人只能走一条路,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父母在为子女的成功而焦虑,专家在大卖自己的成功理论。而何谓成功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