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始终觉得,这里的学校对这个事情是很重视的, 重视到我都觉得烦! 我读书的内容也是每门课都讲这个,我估计在某些学校,可能真是个大问题.
我女儿学校上学期弄过反BULLY的招贴画比赛,我还记得她选的是STAMP:stay away, tell someone, always help, make friends, play nicely.这是学校教育普通学生对付BULLY的方法,小小孩家长可以同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说,如果碰到了怎么做.
儿童心理学对BULLY的相关人员(BULLY, 受害人,旁观者)的心理,和措施都有分析,各种教育书籍也都提到怎么处理BULLY(身体的和关系的),最近实在忙,不能展开,但大概说一下对于受害者我们因该怎么办:
1, 处理伤害,有必要的话,留下证据,证人;
2, 对孩子所受的伤害表示同情,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客观分析孩子是否有错;一般来讲,偶尔受伤害,没有上升到BULLY, 也许起因上受害者也有过错,但如果孩子是多次伤害的受害者,孩子在这个事情上不是挑起者,没有过错,这时候,大人一定要告诉孩子,受伤害不是你的错,是BULLY的错!
3, 有时候,受伤本身并不能造成心理伤害,但怎么处理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处理这种事情,不能情绪化,既不能胆小怕事,也不能动不动就要破釜沉舟;如果直觉是很严重的事情,尽量从开始就用书面联系,可以寻求学校家委会和社区工作者帮助;
4, 成为受害者虽然不是错,但有很多统计学上的共同的原因,其中语言和种族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SELF-ESTEME,也就是,是否自尊自爱.个人认为,新移民要以中国血统,中国文化,中文为荣,如果我们很自卑,就容易受欺负.
5, 孩子在新的环境,语言不通,同老师,同伴沟通有困难,家长应事先预见这个情况,主动同学校沟通,孩子的事情没有小事情,不能将就,如果家长语言有困难,要寻求帮助,开始就把校方的态度了解清楚,这里有些洋人确实目光短浅,一辈子也没离开过澳洲,甚至悉尼,有种族歧视也不奇怪,如果是这样的老师和校长,我们就不送孩子去做受害者了;但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在学校,如果不能做义工什么的,最好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多同周围家长交流,增进了解,有啥事情也能帮上忙;家长之间的友谊也能让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友好;
6, 两个家庭的遭遇,非常同情,特别是小女孩,我女儿自己摔一跤我都心疼好久,不要说被人家伤害,如果这位妈妈需要帮助,我明天下午3点半以后可以,之前不能上网.男孩子的妈妈,虽然这里的教育理念不支持,我还是说,男孩子,以后要长成男子汉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