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足队长世预赛期间被绑架(2009-12-31 00:00:00)标签:杂谈 分类:我的球评
李承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 ... el=rela_prevarticle
在选载下面这个故事前,我听说了另一个故事:三个小时前,刚刚英勇地跟约旦国打成二比二的国足,断然拒绝了所有《足球》记者的采访,我们的记者只能凭眼睛,或采访同行了,面对无限期的封杀,编辑部很被动……我想,这是因为《中国足球内幕》提及了高洪波那11场疑似假球,更因为李承鹏周日在博客里点名要国足主帅证明自己的清白。在跟我的同事真诚地说起“对不起,影响了你们的工作”之后,我对中国足协及国足大本营这个毫无新意的做法,有几点意思要交流,如下:
一、 当一支国家级球队只能靠“封杀”这么老土的手段维护自我形象时,证明它确实不能在技战术上有何进步了。十几年历史证明,足协凶残封杀时,正是成绩越猥琐时,比如2004年阎世铎就因《足球》报道了敏感话题,就专门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无限期封杀,那年国奥队连预选赛小组都没出线;再比如2008年谢亚龙因李承鹏在央视《足球之夜》给他打了不及格的分数时,就要求这个频道封杀李承鹏至今,但奥运会国家队除了叉腰肌之外一无所获……大爷您得把心思放在正经事儿上,心思用在严防死盯舆论,就没力气做到严防死盯对手后卫,你不是东厂,也不是新闻出版署,更不是宣传部,你有什么权力封杀记者?
二、不要二逼呵呵,事实证明“封杀”是缺乏操作性的。比如在我从业20年历史里曾被“风沙”过18次整,但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我活得越来越开心了,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资讯根本不是问题了,比的是独立思想和个人风格,靠背个包拿个本活像马仔那个样子套取点情报,已过时了,具体例子见MDX,我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抱残守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手法,现在只有人民日报敢像个龙套演员一样地采访了,因为你从人情出发,得到的只是人情,没有真正意义的新闻。反而关系不好,更方便写出真相,何况足协内部不是铁板一块,总有心存良知的人会说出更多的事实。
三、封杀,还不如谋杀,我跟《足球》同仁、郝洪军每天生活规律很容易掌握,派一二流窜人员上来一板砖,背后插两刀,或干脆制造一起欺实马,那都不是谋杀而是秒杀了。酷得很。
四、有活得很可怜但是一辈子都喜欢跪着的记者,这几天在足协授意下,甚至都不用授意就主动做了代表,指责这两本书的作者是在炒作。这种想法实在火星,怪不得这些记者的文章一辈子没人类能看懂。延这个逻辑下去,高洪波就是我们的托,他跟中国足协一起在帮我们炒作。透个露,他是跟我们合伙分版税的。
五、其实《中国足球内幕》一书并不想写成检举信,我们的原则是写出“悲悯之心”,也是忘年交易中天先生说的“历史的同情心”,所以大爷们别害怕。但也别逼我,我不是一个有涵养的人,现在就小小问一句那个买了豪华越野车的某教练:那可是世界顶级名车哪,您的钱哪来的。我、足协主席们、教练们一起公开个人收入,让纪检部门来查一查,可否。这个游戏是很好玩的,因为查着查着你就对不上账了,你总不能说老婆打麻将很厉害,每把都和清一色。纪检的同志是很聪明的,杀伤力显然比记者强多了,你现在引不出纪检来,但引出记者,记者又引出纪检,就乖乖那个东东了。
六、其实还不如假装大度地专门请刘晓新、郝洪军、吴策力及我,去足协、国家队采访,弄得我们反而有些手足无措,这叫科学的封杀观,这么简单的装法都不会,证明你们一直忘记自己其实是领导,一直以为自己的城管,身份误区哪,你们都搞不懂位置,怪不得队员们也把前锋踢成后卫,门将弄成前锋。
七、敦促中国足协、中国国家队,在6日打叙利亚之前恢复记者的采访权(我的除外,我不需要了,我怕见着你们会笑场的),《中国足球内幕》虽已下厂,但这本书肯定会卖得很快,不日即会再版,再版时还可以增添内容,你们不希望这样吧。
下面很温柔地选载的《中国足球内幕》里2004年发生的一件事——国足队长被黑帮绑架。
很难统计,在盘口肆虐的年代发生了多少绑架案,但像这名教练这样因为反对赌球被黑帮绑架的,结局虽有些无厘头,却是唯一的正例。
[ 本帖最后由 mileswei2006 于 2010-1-6 13:2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