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cherie08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ie08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转:护肤品混搭误区
绝大多数女性同时使用多种护肤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混用的护肤品分属不同品牌。网络上不少人提倡护肤品混搭,比较有代表性的混搭如下:
混搭一:
认为每个牌子都有自己的明星产品,组合各大牌子的精粹作品,组合成护理方案,此举基于“集优”思路,和“鸡尾酒疗法”神似。
混搭二:
挑选奢华的面霜,搭配价格便宜的洗面奶、爽肤水等其他产品。此举基于“性价比”,“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不甚遥远的过去,护肤品曾经老少咸宜!就传统的几乎不含功效物的配方而言,混用其实不存在问题,脸上凡士林、矿物油多点少点,甘油多点少点,几无影响。
随着配方技术和原料应用的进展,如今的护肤品已远非数十年前的矿物油、硬脂酸、甘油体系,INCI目录里面已经有上万种原料可用于护肤品。
时至今日,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保护,对于护肤效果的苛求,使功能性护肤品异军突起,事实上,功能护肤品正在试图模糊药和妆的界线。很多优秀的护肤品大量采用了功效类添加剂。
在原料庞杂、凸显功效的情况下,护肤品的混用问题变得很复杂。
不同的功效物之间,可能存在协同增效,也可能存在拮抗抵消,优秀的作品一定是使用功效物的,而且,功效物的组合原则是经过验证的,并非随意添加,以求协同增效,此其一。优秀的作品,其载体必定围绕所筛选出来的功效物展开设计,力图功效物最大限度传递至肌肤,此其二。
并非功效物的含量越高,护肤品的效果就一定会越好。一个1%有效物含量的优秀配方,可能比一个含10%相同功效物的糟糕配方表现还要好,这涉及到功效物如何转移和传输到肌肤,不赘述。
越出色的产品,上述两点做得越好。
当不同品牌的功能护肤品混用,将出现功效物和载体两方面的交叉影响。功效物有可能协同增效,也有可能仅仅是剂量叠加,最糟糕的却常常发生的是拮抗抵消。协同增效是积极的,但可能性很小,很多品牌,一年花一个亿,找的就是这些东西,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几率比较小。功效物重叠,混用等同于加大剂量(有时并不加大剂量),意义不大。抵消情况比较糟糕,差不多是“同归于尽”。
载体方面,个人看法,混用对功效物的释放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几乎全是负面影响。越是优秀的产品,在配方载体设计方面会越讲究,传递最大化会考虑得更到位。不同品牌混用,差不多等于在皮肤上把不同的护肤品一起搅拌。如果一个产品可以随便和另一个产品一起搅拌而不影响其功效传递,那么也就不需要配方设计了。PH值的改变,可以使某些成份从油溶变为水溶,这是最简单的例子。
不同品牌的功能护肤品其实不宜混搭,越是优秀的护肤品,越不可随意混搭,除非你非常了解配方。“集优”混搭其实不是强强联合,“性价比”混搭多数情况下是玉石俱焚。
使用同品牌的系列产品,相对稳妥得多,一个研发投入巨大的品牌,其推荐的产品组合,通常不会犯低级错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功效护肤品尽量不要和其他品牌混用,这是发挥护肤品功效的基本原则,如果不适合你,全套换掉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