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总有一个人会喜欢你,总有一份职位会等到你 (2009-2-4) · 多谢各位网友关于“再谈澳洲报关员” (2010-2-19) 虎妈
· 关于share的教育 (2008-12-18) milkzhan · 悠悠五岁了, 弟弟三岁啰(加哥俩新照片了) (2005-8-5) 童心的魔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90|回复: 23

[评书论文] 开个贴,每天读一章《百年孤独》 [复制链接]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7 23: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8 10:23 编辑

我相信年轻时候是读过这本书的,但是好像没什么印象了,可能是读得囫囵吞枣,也可能对故事的隔膜感大过了兴趣。

最近忽然想再看看,却发现大有意趣。书并不容易读,因为众所周知的,冗长绕口的人名,几代人共用一个名字的奇怪习惯,还有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表达。

但是,文字是出乎意料的好,金句频出,总有一些触动人心的句子。也因为现在有了阅历,可以从文字中获取更多共鸣。

每天信手摘一些句子。如果勤快,还可能写点儿评论。

也欢迎喜欢这本书的同学来发表感想。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缓缓 + 8 感谢分享
limyae200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7 23: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8 10:23 编辑

如果用一句话表明你读过《百年孤独》,一定会是这句: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句话在后文里会不断闪回,上校,行刑队,冰块,父亲,这些元素每一个展开来都是故事,分散,汇合,最终交织成宿命。

发表于 2025-4-27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尝试了几次读不下去,可能是无缘。看过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但大名鼎鼎的百年孤独就是读不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7 23: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8 10:24 编辑
“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我们看今日的世界,多少有些理所当然。置身于史前,对啊,多少事物都是存在于语言之前。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7 23: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8 10:25 编辑
“世上正发生着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对乌尔苏拉说,“就在那边,在河的另一边,各种魔法机器应有尽有,而我们却还像驴子一样生活。”


——骂谁呢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7 23: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8 10:26 编辑
“我们还没有死人,”他说,“只要没有死人埋在地下,你就不属于这个地方。”



——二十年前读到这句话,我相信我会毫无波澜,轻松略过。但是今天,作为第一代移民,看到这一句,会被扎到——我们属于这里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7 23: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ction 发表于 2025-4-27 23:18
尝试了几次读不下去,可能是无缘。看过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但大名鼎鼎的百年孤独就是读 ...

再试试,欢迎加入。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7 23: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8 10:26 编辑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付了钱,把手放在冰块上,就这样停了好几分钟,心中充满了体验神秘的恐惧和喜悦。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又另付了十个里亚尔,让儿子们也体验一下这神奇的感觉。小何塞·阿尔卡蒂奥不肯摸,奥雷里亚诺却上前一步,把手放上去又立刻缩了回来。“它在烧。”……

......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7 23: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冰块已经出现,第一个call back 完成。第一章完。

发表于 2025-4-28 00: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ngzi62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ngzi62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本好书、不同的年龄段、一定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自己对书中文字的解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8 21: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9 22:27 编辑

第二章开始写老何塞与乌尔苏拉的婚姻,有一句:

“事实上他们俩至死都没有分开,联结他们的是比爱情更坚固的东西:共同的良心谴责。”

这其实也说的是三观的契合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8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5-4-28 23:34 编辑

再一次看《百年孤独》肯定会有更多感想吧。

离第一次看这本书时间也过去很久,随着阅历增加,借助一息尚存的记忆,我对这本书也有了新的进一步的理解。

我感觉这本书既像一种呐喊,希望唤起世人对南美的关注;又像一声叹息,对于现实怪圈的深深无奈。

我比较喜欢研究事物的内在原因,所以想从非文学角度来聊一聊,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多交流。

这本书虽然已经问世60年,但书中描写的社会矛盾现在依然存在,可以说没有丝毫变化,这也映证作者对哥伦比亚深深的无力感。

这本书成书于上世纪60年代,处于政治高压的顶峰,作者写这本书的深层目的其实是对哥伦比亚过去百年的痛斥,为了自保,他使用了大量的魔幻穿越鬼怪等手法,甚至前后伸展百年,一方面是小说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躲避政府审查(小说里的很多事件可以在真实历史上找到对应)。书中使用的魔幻等手法非常特别,可以说独树一帜,但在我看来,属于细枝末节。如果我们对哥伦比亚以及拉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有了解的化,会对这本书想表达的东西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当年大批西班牙人乘船到新大陆,南北美,北美洲的英国殖民者显示出极端种族主义,特别是在西进时驱赶并屠杀当地原住民(主要是印第安人)(可以参照当年英国人在澳洲对原住民做的事,以及后来的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

登陆的西班牙人则不同,在南美,他们不但不驱赶、屠杀原住民,反而与他们不断融合,通婚生子,这为后来南美人种多样性打下了基础。至于西班牙人为什么这样,我认为这跟他们在欧洲大陆的历史经历有密切关系,西班牙历史上曾经被古希腊、古罗马、迦太基、阿拉伯等数个“帝国”统治上千年,属于“爹不亲、娘不爱”的边缘,所以西班牙本身就是一个融合性很强的民族(地区),不得不友善对待外族。他们对待【大哥伦比亚】原住民如此也就合情合理了。

当时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初期,这波西班牙人跑到美洲,带来了高于本地的先进思想,按理说,应该跟北美的发展进度差不多,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特别是进入20世纪初,差距更大。这个后面再讲)。为什么呢?


首先,文艺复兴无疑对后面的工业革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说是基石,从某种角度,可以把这种“复兴”看成是”量“到”质”产生的变化——经历了一千年的中世纪,人类的思维得到了更系统化、精细化、理性化的培训,从而才引发对“古希腊”文化的追求,是一种螺旋上升。在这个节骨眼,一帮人离开即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沃土,跑到地球另一端过上“原始人”生活,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断代,当然这还不是主因,下面这才是。

这本书中,描绘了大量光怪陆离的景象,这些都存在于印第安的宗教习俗中,由于西班牙人跟原住民通婚生子,三五代以后,这些人就已经不再是西班牙人,这些后裔身上已经融入了印第安等原住民的基因,表现出了强烈的这些种族的特点,有激情、随意、残酷、放纵、暴怒等。典型的拉美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下,跟逻辑理性思维不太挨得上边,甚至容易形成反逻辑思维。

当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实际是对逻辑理性思维的一次拔高,从而催成了后面的工业革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可是,这帮在南美的西班牙后裔在由于地域原因,还有典型的拉美特征,在他们的逻辑理性思维训练中缺少了文艺复兴那段。这段空白让哥伦比亚没有在欧洲工业革命的窗口期跟上时代,可以说注定了后面的“悲剧” 。

在后来的发展中,哥伦比亚单一的经济结构(主要是种植)形成了大量庄园主。当世界风起云涌搞资本主义时,由于哥伦比亚没有规模工业,闹革命的工人实力微乎其微,“地主”们可以很轻易镇压。(反观北美和欧洲则不同)这种工业革命的缺失,让哥伦比亚陷入了后来的沼泽。再加上美国对哥伦比亚当权势力的扶植,镇压哥国,一直把它当成自己的附属国。所以人类的发展环环紧扣,如果丢掉进化中的一环,就会陷入长期的低迷。

那一种孤独,我觉得一方面表达了对现政府的不满,和对美国的控诉,同时也为自己的国家远离世界先进文明而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2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28 23: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5-4-27 22:26
——二十年前读到这句话,我相信我会毫无波澜,轻松略过。但是今天,作为第一代移民,看到这一句,会被 ...


等我们被埋下了,后世就开始真正属于这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世间生死劫未尽,天下苦乐事不停。(Copy right reserved.)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9 17: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9 22:27 编辑

“那女人爆出一阵直率的笑声,仿佛一条玻璃溪流在整个家中荡漾。”

我发现好的文字,都非常擅用比喻,出其不意那种,偏偏效果还栩栩如生。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9 17: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25-4-29 22:28 编辑

第二章写了很多迁徙,各种逃避和追寻之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祖先为了逃避梦魇中的海盗,来到古老的山中村落;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本人为了寻找大海,带领族人无意中找到了新的栖息地(不是目的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大儿子逃离了青春期的冲动和冲动之后无法承受之轻;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太太为了寻找儿子只身出走,却在五个月后带回来了给整个族群的惊喜:

“乌尔苏拉没有追上吉卜赛人,却找到了丈夫在失败的远征中没能发现的通向伟大发明的道路。”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9 18: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5-4-28 23:18
再一次看《百年孤独》肯定会有更多感想吧。

离第一次看这本书时间也过去很久,随着阅历增加,借助一息尚存 ...

特别欢迎层主这种非文学角度的分析。对于南美的历史确实以前了解得也不多,就有个印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的“革命”行动,南美那块儿也是风头十足,而且好像一直也没消停下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29 21: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读完没多久,不觉得太艰涩,有点奇趣诡异。作者脑洞开挺大的,也许南美人的思维方式行文方式跟我们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29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5-4-29 21:51
刚读完没多久,不觉得太艰涩,有点奇趣诡异。作者脑洞开挺大的,也许南美人的思维方式行文方式跟我们不同 ...

确实,读起来还挺有意趣的。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30 2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三章,小镇马孔多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安居之所初具雏形

“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所有时钟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整曲华尔兹。那些年间,也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决定在街上种植巴旦杏代替金合欢,并且发现了能使树木经久不衰的方法,但一直秘不示人。多年以后,马孔多已经遍布锌顶木屋,那些最古老的街道上却依然可见巴旦杏树蒙尘的断枝残干,然而已无人知晓出自谁人手植。”


老马很喜欢在叙事中间冷不丁加入个“多年以后”,一下子把时空延展开去,又闪回回来。穿梭之间,历史感就出来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30 22: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丽贝卡来了,带着她的标志性装备:

“她的所有行李包括一个小衣箱、一把绘有彩色小花的小摇椅和一个帆布口袋,袋里装着她父母的骨殖,一刻不停地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

“很长一段时间这些遗骨在家中到处碍事,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像母鸡抱窝似的咯咯作响。”

这些咯咯作响的骨殖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有一天我买了一杯外卖咖啡,杯子上是南美风格的骨殖图案,我首先就想起了丽贝卡的骨殖袋,还有电影Coco——南美洲文化里对死亡的表达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30 22: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传个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astina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25-4-30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外卖杯真有特点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30 23: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丽贝卡还带来了失眠症,这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而且还会

“…….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态,就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这不就是老年痴呆的症状吗?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30 23: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了对抗遗忘:

“他用小刷子蘸上墨水给每样东西注明名称……标记功用“

这看起来是个有效的方法,但是:

“一旦标签文字的意义也被遗忘,这般靠词语暂时维系的现实终将一去不返。”

所以现实世界到底存在吗?还是我们终将陷于意识的虚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